【摘要】興趣是激發(fā)求知欲望、實現(xiàn)知識內(nèi)化的重要因素,是最現(xiàn)實、最活躍、最能動的學習動力之一?;谟淄哪挲g特征,在實際教學實踐中,積極開發(fā)教學興趣資源,在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興趣教學手段,對于激發(fā)幼童的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的教學實踐價值。從幼童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基于教學規(guī)律的再認識,識字教學應當鼓勵首先從興趣開始。
【關(guān)鍵詞】幼童教學;識字教學;興趣教學;教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識字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教學往往流于枯燥,教學效果不佳。怎么辦呢?方法是達到目的的一座橋梁,要使學生能愉快地識字,須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好動、好玩、好奇、好勝”的心理特征,采用富有情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興趣?!苯逃睦韺W認為,興趣是激發(fā)學習動機的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學習活動中的興趣是樂于接近,尋求和獲得知識的一種有情緒色彩的傾向或需要。學生有了飽滿的學習興趣,便會對學習產(chǎn)生強烈的需要,積極地投入學習,為了使學生感到對識字有興趣,我主要采用以下的幾種方法:
一、智猜謎語,開發(fā)智力
謎語是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由謎面、謎底和謎目組成。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性思維較強,識字時采用猜謎語的方法,可引起他們的興趣。如在教學識字(一)的第2課,在學習“口、耳、目”三個字時,我這樣問:“你們都愛學習嗎?”全班學生都高興地舉起小手。接著我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著三件寶,好好保護這三件寶,學習都離不開它們。這三件寶是什么呢?”先讓你們猜幾則謎語:“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猜不著,聽幾遍。(耳)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目)……”學生經(jīng)過思考,猜到謎底,感到成功的喜悅。猜謎活動,不但教給學生這個字怎么讀,更多的是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對學習習慣進行培養(yǎng),對人際交往能力進行培養(yǎng),而這一些的教育全融在猜謎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進行。通過猜謎,就把識字和對兒童智力的開發(fā)結(jié)合起來。
二、樂做游戲,發(fā)展身心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生理和心理都處在發(fā)展的階段,很難長時間集中于一件事,所以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很短,而教師在此時假如能呈現(xiàn)一個生動有趣的游戲,便能迅速抓住學生,不但能鞏固所學知識,重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有助于減輕孩子的學習負擔,緩沖學習壓力,有助于學生良好的身心發(fā)展。在教學《平平搭積木》的課末,筆者讓學生做摘桃子的游戲。先在黑板上貼一幅畫,畫上有一棵大桃樹,桃樹上結(jié)著四個大桃子。我把“業(yè)、本、平、書”這四個字寫在四個桃子上。讓一個學生到黑板前摘桃子。當另一個學生說“業(yè)”,摘桃子的學生把寫有“業(yè)”的桃子摘下來,全班學生便鼓掌。若摘錯了,全班學生說不對,那個摘桃子的學生就繼續(xù)摘。通過這樣,把游戲引入課堂,造成動靜結(jié)合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學習的狀態(tài)。
三、巧用手勢,形象表達
手勢,是教師通過手(包括手指、手掌、手臂)和手的活動來表達情感、傳遞信息。它具有形象、鮮明、醒目等特點,是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可缺少的輔助手段。在語文教學實踐與探索中,我發(fā)現(xiàn)恰當?shù)剡\用手勢,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的探究活動中來。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手勢的理解功能、反饋功能和記憶功能,有意識地運用手勢的技巧,語文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東西南北》,當教完詩歌的內(nèi)容后,我就讓學生站起來表演,把左手伸直,指向前方代表東;右手伸直,指向后面代表西,接著又把左手伸直指向左邊,代表北;右手伸直指向右邊,代表南。學生邊讀詩歌,邊比手勢,這樣通過運用手勢,使學生感興趣,印象深刻,從而很好地掌握了“東、西、南、北、左、右”這些生字。
四、善于表演,體驗樂趣
識字教學需要表演,雖然我們祖國的語言博大精深,可是在孩子們眼里,它也只是一些枯燥無味的符號。課堂表演,把美好故事帶進了課堂的同時,還把漢字的含義、創(chuàng)造等故事,以及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妙都帶進了課堂。有時候孩子一節(jié)課認識10個以上的生字,這樣高難度的事情更需要充分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根據(jù)字意或字形讓孩子們來表演某個字或者詞語。如教學《陽光》時,我在教室的前門和后門上各貼著一張紙,紙上寫著“入口”或“出口”,我說:“現(xiàn)在我?guī)銈內(nèi)ビ螛穲鐾?,來到了游樂場,你們應該怎么按?guī)定走?”請幾個同學先來走走,看他們走得對不對?”應從入口進去,再從出口出來。若同學表演對了,給他們掌聲鼓勵;若表演得不對,給他們指出錯在哪里,然后再讓他們表演一次。通過表演,增加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表演中加深了對生字“入、出”的理解,回味在學習中體驗到的樂趣,學生情趣高漲,趣味盎然。
總之,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講究方法,組織學生參加有益的活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而且能使學生在玩中掌握知識,學得輕松,記憶深刻,使我們的語文教學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朱艷輝.識字教學讓學生快樂起來[J].新課程(教育學術(shù)版),2009(7).
[2]張紅云.關(guān)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幾種方法[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7(12).
[3]高晶.小小生字奧秘多——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J].內(nèi)蒙古教育,2010(6).
[4]周慧卿.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三個結(jié)合”原則[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0(1).
作者簡介:陳麗全,女,1968年生,漢族,福建省德化縣人,大學學歷,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第二實驗小學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