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麗 韋易辰
摘 要:本文對高校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的現(xiàn)狀進行調研與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并借鑒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的研究成果,針對志愿服務組織管理、活動開展等方面的制度建設,提出高校志愿服務制度完善方案。
關鍵詞:高校;志愿服務;制度
本文通過分析整理,重點研究高校志愿組織在哪些方面制度建設不足,基于這一現(xiàn)狀,吸收先進志愿服務組織制度與相關學者研究,針對各方面缺失提出了制度完善建議。
一、高校志愿服務現(xiàn)狀
(一)高校志愿服務廣泛開展,注冊志愿者人數(shù)龐大。大學生樹立了較強的志愿服務理念,高校志愿服務活動廣泛地開展,大學生的志愿服務熱情是值得肯定的。
(二)高校志愿服務活動形式單一、內容老化。高校在組織志愿服務活動時缺少前期策劃、安排,僅僅對原有服務進行簡單重復,不能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推動服務影響力。
(三)高校志愿服務具有偶然性和隨機性。偶然性的志愿服務給予服務對象短期幫助,大學生志愿服務的隊伍穩(wěn)定性較差,大學生志愿者難以提供專業(yè)性更高、需要長期投入的志愿服務。
(四)高校志愿服務活動缺乏資金支持。大學生是社會的消費者,本身沒有收入,而參加志愿服務活動需要一定的財力投入。資金問題也是高校提高志愿服務的質量的阻礙因素之一。
(五)高校志愿服務組織之間的合作有待加強。不同高校以及高校內志愿者分隊之間缺乏聯(lián)系和溝通,有時會造成活動時間和內容的沖突,同時也造成了志愿服務力量的浪費。
二、高校志愿服務的制度缺陷
(一)招募制度的缺失。高校志愿服務組織設置繁冗,各院系、各社團的志愿分隊分開招募,造成人員的分散,不利于人員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招募完成后未對志愿者信息進行登記存檔,不利于志愿服務隊伍的延續(xù)與志愿精神的傳承。
(二)培訓制度的缺失。高校志愿組織對志愿者的培訓較為欠缺,志愿者未接受系統(tǒng)的培訓便開展服務。通識培訓與技能培訓的缺失導致志愿者缺乏基本素養(yǎng),不能在給受助人群提供切實的幫助。理念培訓的缺失造成志愿者對志愿精神的膚淺理解,容易在遇到困難時產生畏難情緒,削弱服務熱情。
(三)組織管理制度的缺失。高校志愿組織未對所服務的片區(qū)、定點進行歸類,服務范圍不確定。未對常設服務項目與短期活動進行分類、規(guī)劃,服務時間、頻率不確定。在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前缺少系統(tǒng)的項目設計與周密的事前預測,導致最終服務效果實際成效不大。
(四)保障制度的缺失。保障制度包括資金保障與人身保障。如何籌集資金,如何合理運用資金?如何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保障志愿者們服務過程中的人身權益與安全?這是目前志愿者保障方面遇到的問題。
三、高校志愿服務制度優(yōu)化建議
(一)完善招募制度。志愿組織招募制度可參考如下招募機制。招募初,進行項目設計,制訂招募規(guī)劃、標準和方式;發(fā)布招募信息,內容包括服務對象、服務行為、志愿者發(fā)展等,明確志愿者在志愿組織中的任務;確定錄取并進行注冊登記。
(二)完善培訓制度。通常培訓內容可分為認識培訓、技能培訓和理念培訓三部分。認識培訓即向志愿者介紹基本的組織內部概況;技能培訓針對志愿者特定崗位服務的要求,通過講解和示范提升志愿者的服務技能;理念培訓則注重志愿者精神的培養(yǎng),優(yōu)化志愿者的服務動機,提升志愿者的服務境界。
培訓隊伍可建立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從團委干部和輔導員中選拔專職的指導教師,并定期參加志愿服務工作師資培訓。專業(yè)教師隊伍,讓教師結合本專業(yè)學習,設計志愿服務項目。有關專家、學者。針對具體項目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專業(yè)化的培訓。
(三)完善組織管理制度。志愿服務的組織制度。服務前應對志愿服務項目分類,區(qū)分長期項目和短期項目。針對不同的項目,組織相應的志愿者開展服務,對于長期項目志愿者相對固定,專業(yè)化。對于短期志愿服務項目,進行崗前培訓后即可安排志愿者上崗。志愿服務的管理制度包括日常管理和志愿服務過程管理。日常管理如志愿者培訓、志愿者會議等。服務過程管理則包括對志愿者的評價、總結匯報、獎懲等。
(四)完善保障制度。保障制度包括保障志愿者人身安全與人身權益,以及保證志愿服務活動順利進行的資金支持兩方面制度。一方面結合培訓,在培訓內容上注重對大學生志愿者開展自我保障方面的教育,普及志愿者相關的法律規(guī)章,加強大學生志愿者自我保障意識。另一方面,廣泛吸納和利用社會資源,積極與政府建立合作關系,爭取大學生志愿組織專項基金,參與政府推廣的志愿項目。借助社會和企業(yè)的支持,可定期舉行義賣活動,募集資金,或是尋求有志愿意向的企業(yè)的幫助,獲取資源。
參考文獻:
[1]趙卓,亓少遠,江大雷.美國體育志愿者的培養(yǎng)體系及啟示[J].浙江體育科學,2009,(5):8-11,17
[2]賀芳,于巖.國外大學志愿者活動的主要經驗及啟示[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5):195-196
[3]王宏,李曉軍.大學生志愿服務培訓機制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4 (3): 176-177
[4]李書華.簡析大學生志愿者保障機制[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2 (6): 105-108
[5]王正坤,劉廣富.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動社會保障體系探析[J].山東省團校學報:青少年研究,2011(2):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