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萍
摘要:《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代表了??思{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思{運用現(xiàn)代主義寫作手法,通過艾米麗的悲劇人生揭示特定歷史時期南方人矛盾的精神世界,探索人類心靈沖突這一永恒的主題。
關鍵詞:艾米麗;主題;敘事特征
中圖分類號:I10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10-0121-03
引言
一戰(zhàn)開始到二戰(zhàn)結束這段時期,隨著歐洲現(xiàn)代哲學文學思潮如精神分析學、象征主義、意識流等相繼傳入,美國文學在民族文學建立的基礎上,迎來了現(xiàn)代美國文學最輝煌的時期。伴隨著美國社會文化的發(fā)展,不同的文學流派應運而生。“南方文藝復興”的杰出代表,被稱為“美國南方文學之父”的威廉·??思{正是生活在美國南方經歷深刻社會歷史變革的時期,他的思想也由此打下了時代特有的烙印。獨立成篇的19部長篇和70部短篇組成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小說,描寫他熟知的南方人物、歷史與事件,通過反復出現(xiàn)的主題,小說渾然成為一體,集中反映了南方各階層人物在兩百年來社會歷史變遷中典型的精神面貌及心理狀態(tài),特有的鄉(xiāng)土人情觀念躍然紙上,堪稱描寫美國南方社會生活的史詩,宏偉浩瀚而又蕩氣回腸。因為對當代美國文學藝術卓越的貢獻,1949年??思{獲諾貝爾文學獎,他在美國乃至世界文壇地位卓絕,對他的文學研究僅次于莎士比亞。在??思{“世系小說”這頂桂冠上,短篇小說可謂是鑲嵌在長篇巨著周圍的璀璨寶石?!斑@些短篇小說以虛構世界的廣度和深度、感人至深的主題、深邃的道德寓意,以及小說文本與敘述手法的多樣性和藝術性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盵1]1930年發(fā)表于《論壇》的《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是??思{最負盛名、最受歡迎的短篇小說之一。小說以歷史的筆觸再現(xiàn)了以艾米麗為代表的美國南方婦女的悲劇命運,表現(xiàn)了他對南方社會的反思和對南方婦女的關懷,同時強烈抨擊了當時南方盛行的迫害婦女的父權制度和清教主義婦道觀。
一、《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的主題
文藝作品通過描寫人物的心理、行動、言語及相互間的矛盾來表現(xiàn)主題。在《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中,內戰(zhàn)后的南方作為作品展現(xiàn)敘事主線的特定歷史場景,??思{通過所有敘事鋪墊向讀者暗示:艾米麗的不幸更多應歸因于當時的整個南方社會,而不僅僅是她個人。福克納通過揭示艾米麗無力擺脫發(fā)生在現(xiàn)在、過去與將來之間的矛盾,以及這些矛盾如何煎熬影響其內心世界,使其墮落和變態(tài),來展示一代南方人在同樣的社會矛盾背景下中相似的人生經歷。出生于沒落貴族家庭的艾米麗在父親死后,就與世隔絕地獨自居住在父親留下的破敗大木屋里,只有一個啞巴黑人管家。她中斷了與外界的任何接觸,拒不理會社會發(fā)展變遷:不裝信箱,不繳賦稅。40年過去了,她孤傲地終老一生,鎮(zhèn)民們?yōu)樗驮嶂?,懷著好奇心終于進入一向封閉的大木屋。打開一間幽暗神秘的臥室,一套白色結婚禮服映入“我們”眼簾,一具干腐的男尸駭然躺在床上,旁邊的枕頭窩還有一撮花白的女人長發(fā),似乎不久前剛有人睡過。原來她一直與被她毒死的情人荷默·伯頓的尸骸同床共眠。父權主義思想傳統(tǒng)在南方社會根深蒂固。在她身上,不僅有傳統(tǒng)遺留下來的痕跡和延續(xù),還有她在傳統(tǒng)的桎梏中掙扎的絕望。她是父權主義思想和清教婦道觀的犧牲品?!懊绹戏奖J氐囊约訝栁闹髁x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也從宗教的角度維護父親作為家長的統(tǒng)治地位?!盵2]艾米麗父親生前“趕走了所有青年男子”“搶走了她一切”,即便死后仍然左右著艾米麗,她有的只是與世隔絕的孤寂和“父親的炭筆畫像”。這個“神化”的權威剝奪了艾米麗選擇生活的自由,她只是家族、財產和榮譽的一部分,代表了無力掙脫男權主宰下的社會中女兒們的悲劇宿命?!案赣H”在小說中從未以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出現(xiàn),但他的影響卻貫穿始終,深遠而無處不在。在“我們”的印象中,“身段苗條,穿著白衣的艾米麗小姐立在背后,她父親叉開雙腳的側影在前面,背對艾米麗,手執(zhí)一根馬鞭。”父輩手中的馬鞭驅走了她的青春,孤零零留下她成了一名老處女。當父親去世時,她堅持了三天,堅決不許“我們”埋葬死去的父親。作為南方父權的典型形象,他成功地牢牢控制了女兒的一生。
清教婦道觀在艾米麗身上也刻下了烙印。對婦女貞操的崇拜是美國南方清教婦道思想所極力推崇的,婦道觀要求女人應該沒有激情、沒有性欲。上層社會的白人婦女只能成為“冰清玉潔”的淑女,她們的貞操高于一切,背負著歷史、家族和傳統(tǒng)的榮譽。男人們極力要維護的首先是婦女的貞潔和清白,而不是她們的生命或權利。濃厚的婦道思想使美國南方變成了比新英格蘭更為清教化的地區(qū)。“淑女風范”旨在把女性培養(yǎng)成男性的附屬,她們沒有自我,無力掌控自身命運,幾乎談不上什么自由,只會保持淑女的驕傲和矜持,卻無力面對生活。艾米麗與生俱來注定要活在沉重的枷鎖下做她姓氏的淑女。她只有過去,面對變革和現(xiàn)在無所適從,只能關緊了大門,傲視拒絕一切新生事物,保持過去擁有的虛幻的輝煌,體現(xiàn)了她對清教教義的無能為力。從始至終艾米麗代表的是傳統(tǒng)的化身和義務的象征,更是被關注的對象。代表了杰弗生小鎮(zhèn)居民的“我們”一直在敘述艾米麗的故事,對她的一舉一動“我們”都倍加關注。當來自北方的工頭荷默闖入艾米麗的生活時,“我們”議論紛紛,反響強烈。當沐浴著愛情的他們招搖過市時,“我們”紛紛以憂心如焚的目光關注著他們,“偶像”艾米麗的“墮落”招致了詛咒和不滿。表面上艾米麗被人們賦予耀眼的光環(huán),卻不被允許有正常女人的需要。而當艾米麗一再和荷默亮相時,人們再也忍不住了,明目張膽地橫加干涉,絲毫沒有過去的敬畏與忍耐。浸禮會牧師登門勸導,“我們”還聯(lián)合艾米麗兩個傲慢保守的堂姐妹向艾米麗施壓,我行我素的艾米麗最終不得不屈服了,不再和荷默公開露面。當伯頓意圖離去時,她選擇了讓他永遠躺在自己身邊,社會使她異化為非人?!斑@些人物總是被突如其來或從世代的禁錮中漸漸宣泄遺傳下來的傳統(tǒng)、環(huán)境、情欲,引向悲慘的結局?!盵3]艾米麗與荷默的悲劇正是舊南方與新北方,貴族階級與勞工階級矛盾深化的象征。幾乎沒有自己話語權的艾米麗一直是“被看”的對象,由他人即“我們”來描述、確定和批判。如風雨飄搖中的玫瑰的艾米麗的悲劇命運影射出作品深刻的社會內涵和強烈的震撼力量,這正是??思{思索和苦心營造的主題意義。endprint
二、《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的敘事特征
敘事時間與故事時間的不一致被法國敘事學家熱奈特稱為“時間倒錯”(anachronies)。小說由五個部分構成,??思{精心構建的故事框架是基于運用五個空間的獨特敘述角度和多層次的時間倒錯手法,用回憶和閃回來追溯艾米麗神秘的一生,塑造了一位被父權主義和清教婦道觀剝奪了一切的女性無力面對現(xiàn)實以至于沉淪變態(tài)的形象,反映了新舊南方價值觀念沖突的不斷激化。??思{運用意識流、時間倒錯、哥特風格、隱喻、象征等手法揭示了作為南方腐朽傳統(tǒng)象征的艾米麗的矛盾沖突與她南方古老而輝煌的家庭背景密不可分。柏格森直覺主義認為一維性系列(即過去、現(xiàn)在、未來)無法表達人的內心體驗,因此這三者之間應相互并列、浸透和倒置[4]。??思{以艾米麗的去世作為故事的開頭,發(fā)現(xiàn)伯頓的尸體作為故事的結尾,閃回追敘往事講述艾米麗及她所代表的舊傳統(tǒng)的衰亡,超越于時空的限制自如地安排情節(jié)發(fā)展,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合為一體,極大地激發(fā)了讀者推敲探究尋求主線的興趣。相互滲透的意識流、時間倒錯和敘述角度變換等現(xiàn)代手法的運用使神秘的氣氛貫穿小說始終,讀來令人費解難懂,但作者深刻的寓意卻盡在其中。第一部分以艾米麗小姐去世了,全鎮(zhèn)的人前往送葬開篇;第二部分讀者進一步得知三十年前她家宅院曾散發(fā)出難聞的臭氣以致有人不得不偷偷潛入宅院內去撒石灰粉。艾米麗房子的臭氣為荷默的死亡埋下了伏筆,同時也暗喻南方古老傳統(tǒng)與道德充滿著腐爛和死亡的氣息。第三部分則回顧了艾米麗與荷默相愛和艾米麗去藥店買砒霜的細節(jié)。第四部分敘述荷默失蹤了;最后一部分描述艾米麗死后神秘房間內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喬伊斯、伍爾夫和福克納被公認為意識流大師,在《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中,整個事件依照“我們”的記憶、回想去重現(xiàn),并非按照傳統(tǒng)的先后邏輯順序,可謂是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意識流手法,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在視角上,全知敘述、內部聚焦和外部聚焦交替使用,運用了“我們”和“他們”作為敘事視角,艾米麗幾乎被剝奪了話語權,由他人來解讀。講述者人物和反映者人物“我們”和“他們”交叉回顧敘事,盡管敘述者思緒跳躍不定,但許多時刻通過敘事者內心思維連貫起來,故事發(fā)展的準確時間借助文本一些暗示不難推斷,這極大地加強了故事的戲劇性、層次感和真實性。與逝去的南方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我們”在講述的同時也在被讀者解讀,“他們” 身上折射出來的矛盾寄托了??思{的南方情結——傳統(tǒng)與希望的斗爭仍然在持續(xù)著。
美國南方傳統(tǒng)的哥特式小說可追溯到愛倫·坡。??思{受其影響,在世系小說如《圣殿》《八月之光》《押沙龍!押沙龍!》和《去吧,摩西》中都或多或少地運用了哥特式手法。在《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中,??思{糅合偵探小說和哥特式小說的特點,借助兇殺、暴力和死亡等刺激的情節(jié)和陰森恐怖的氣氛來揭示人性深處黑暗的東西?!鞍讶宋锓诺剿鶆?chuàng)造的特殊環(huán)境之中,利用恐懼的特殊力量,打破社會為人鑄造的外殼,以便能進入到人的靈魂深處,揭示人最隱秘的內心世界?!盵5]神秘的古老宅院、離奇的女人、死尸、成為墓穴的新屋、消失的啞巴男仆都具有哥特式恐怖小說的特點。艾米麗體面下葬后,“我們”撬開了艾米麗樓上四十年來無人涉足的房間,一片積塵中呈現(xiàn)出褪色的玫瑰色窗簾和燈罩,布置陳設像婚房,細細再看,可見繡著荷默名字的男式睡衣、椅背上的領帶、地板上的襪子,最后赫然落入眼簾的是床上的一具骷髏,齜牙咧嘴,慘白可怕,雙臂呈擁抱的姿勢,陰森恐怖就像一座墓室,這一切生動地揭示了艾米麗隱秘的內心世界和矛盾沖突?!跋笳鳌笔菬o形心靈內在生活的外在符號。??思{借助象征隱喻手法來烘托主題并生動地圖解艾米麗的困境。艾米麗的身軀被“我們”看作一尊“偶像”,象征著她行使了一種制度和文化的功能并承載著宏大的使命。作為“燈塔守望者”的她很大程度上不能為了自己而存在,她被邊緣化了,只能將自己奉獻給公眾。艾米麗與荷默陷入情網本是無可厚非的,問題在于艾米麗和其行為所隱含的象征意義。在封閉且等級思想根深蒂固的南方文化里,跨越等級差異的戀情無疑是為社會所不容的,加之歷史的悲情摻雜進了她與荷默的關系中。內戰(zhàn)失敗的痛苦記憶猶新,人們無法面對南方再次被征服,尤其是他們的“偶像”被征服。艾米麗被強加了太多沉重的象征負荷,她與荷默的交往無疑是在挑戰(zhàn)南方社會道德的底線,不僅會動搖老處女的完整性,更是在撼動南方歷史、階級和文化的根基。舊南方賦予艾米麗虛幻的榮耀和真實的漫長悲劇的煎熬。
結語
一度擁有世襲傳統(tǒng)和舊經濟文化的美國南方先后經歷了內戰(zhàn)、重建、北方機械文明沖擊、種植園經濟沒落和田園夢破碎,具有其特殊的歷史和文化特征。??思{以凝練的筆觸,獨特的敘述結構,將艾米麗這個藝術典型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站在歷史的高度來思索和審視社會歷史發(fā)展,將特定歷史人物置于特定歷史時期來再現(xiàn)普遍意義上人類心靈的掙扎與毀滅。用這篇不足五千字的短篇小說成功地表現(xiàn)了約克納帕塔法世系的主題——美國南方新舊秩序的沖突及南方沒落貴族階級的守舊和衰亡,帶給讀者深刻而獨特的審美體驗。??思{留戀南方的文化傳統(tǒng),割不斷與南方的歷史淵源;同時揭示南方歷史與現(xiàn)實中存在的種種罪惡是??思{永遠的主題?!拔覑勰戏?,也憎恨它,這里有些東西我根本不喜歡,但是我生在這里,這里是我的家。因此我愿意繼續(xù)維護它,即使是懷有憎恨?!盵6]??思{在代表了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最高成就的《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那個夜晚的太陽》、《紅葉》和《干旱的九月》中 都表現(xiàn)了對南方深沉含蓄的愛。
參考文獻:
[1]H.R.斯通貝克.??思{中短篇小說選·序[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84:614.
[2]肖明翰.威廉·??思{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175.
[3]建剛,等.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獲獎演說全集[G].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363.
[4]李常磊.??思{的時間哲學[J].國外文學,2001,(1):58.
[5]肖明翰.英美文學中的哥特傳統(tǒng)[J].外國文學評論,2001,(2):98.
[6]朱雯.外國文學新編[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4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