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存軍
物理新課標的實施已經(jīng)有十多年的時間,廣大初中物理教師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探索出了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但不容回避的是,在實踐中許多教師遇到了許多困惑,在教課堂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傳統(tǒng)觀念和老教法不能改變,新教材老教法;錯誤理解新課標等很多誤區(qū),我們要正確設計教學目標,改變教學方法,關注學生學習;正確理解新課標,才能走出誤區(qū)。
一、片面強調評價內(nèi)容的全面化而忽視“雙基”的掌握
雙基教學就像天平的兩端,輕重不一會導致失衡。當前從上到下是一片能力培養(yǎng)、素質教育的喊聲,多少會造成教師有偏重基本技能培養(yǎng)而忽視基礎知識教學的傾向。舊的初中物理教學大綱在對基礎知識的內(nèi)容與要求方面有一個詳細的列表,要求進行什么樣的基礎知識教學,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要達到什么樣的程度,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
新教材要求全面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態(tài)度乃至行為、習慣等方面的水平與成就。但有的教師過分強調評價內(nèi)容的全面化,過分突出了學生在方法、情感和態(tài)度以及行為、習慣方面的評價作用,而放松并降低了學生在知識和技能的考核與測試,直接影響學生對“雙基”的掌握情況。教師應該積極地思考評價方式的多樣化,以防止概念上的偏差所導致的實踐中的搖擺。
二、片面追求探究式教學而忽視其他教學方式
探究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程內(nèi)容為基礎,重點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種教學方法。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在物理教學中倡導探究式教學應該是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但有的教師一味追求探究式教學,既不管教學內(nèi)容是否適合,也不管學生的認知水平能否適用于研究,似乎一提到物理課堂教學,就是探究式教學,其他的教學方式都不存在了。這種方式是極端的,對倡導探究式教學出現(xiàn)了思維偏差。
三、片面追求學生主體而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從教和學的角度分別考察,教師是教書育人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發(fā)展的主體。
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隙▽W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地位,由教師教育觀念的提升和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條件和空間。但有的教師為追求師生互動,變講述式的“滿堂灌”為提問式的“滿堂問”,把教學目標分解為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因沒有嚴密的邏輯體系而顯得繁而無序,瑣而無綱。教師提問應在認真分析教材內(nèi)容、研究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針對學習探究過程中的重點、難點、易錯點,多角度、多層次設計問題,把握住教學的重點和提問的藝術,誘導學生做答,點燃其思維火花,高效地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潛能,形成教學發(fā)展的合力。
四、片面追求課堂趣味性而忽視學科性
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有很大幫助。但有的教師為追求課堂趣味性,一堂課以故事趣聞開頭,以詩歌散文結尾,中間還夾雜小游戲和順口溜,或小品劇,課堂氣氛的確很濃厚,師生感情也融洽,卻忽略了物理課的學科性,忽視其科學性、知識性、思想性、學術性和趣味性的統(tǒng)一。一堂課下來,學生不知道這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是什么,學到什么知識。因此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因素,科學家的趣聞、史料,既讓學生感興趣,又掌握了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從而達到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那種一味地追求課堂趣味性,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本末倒置,喧賓奪主,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利于學生全面的發(fā)展。
五、片面依賴多媒體教學而忽視傳統(tǒng)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物質保證,是提高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是教學發(fā)展的時代要求。但有的教師無視教學內(nèi)容需要,盲目使用多媒體,本來一支筆、一張掛圖、一個物理模型就能解決的問題,卻以多媒體教學替代傳統(tǒng)教學。多媒體課件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它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多媒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師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被視為一種簡單的傳聲器,變相的發(fā)言人。第二,多媒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第三,有些課件使用大量的三維動畫,復雜的背景圖案,再加上一些不協(xié)調的音樂,使學生的注意力過多地注意在課件的變化上。而忽略對知識的掌握,喧賓奪主,沖淡主題,學生成了一名忠實的多媒體觀眾。
六、片面搞“題海戰(zhàn)術”而忽視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學習
有些教師在復習中,不把重點放在掌握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基本方法和提高物理學科能力上,而是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多做題、做難題,甚至做偏題,力圖多熟悉一些題型,以便在今后的考試中對號入座,熟練答題,更有同學認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練習的難度成正比。實際上,當題中給出容易忽視的隱蔽因素時,當已知條件多于解題所需條件時,當提問角度變換時,由于基本概念模糊常常做出似是而非的結論。針對此種現(xiàn)象,首先,教師要有預見性、有針對性地設置部分概念習題,讓同學充分暴露其錯誤所在,通過討論分析錯誤產(chǎn)生原因,把概念性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其次,做到精講精練,除了教會學生如何綜合運用學過的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來處理解決具體問題的同時,強調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培養(yǎng)其思維的變通性,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擺脫“題海戰(zhàn)術”之苦。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教師應該從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不能急功近利,貪圖學生一時成績的取得,而忽視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