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摘?要:本文對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模具專業(yè)實施的必要性、教學過程設計等方面進行闡述和探討。
關鍵詞:技師學院?模具專業(y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一、模具專業(yè)實行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模具設計制造專業(yè)是一個非常注重技能和動手能力的專業(yè),是一個對從業(yè)人員的實踐能力有較高要求的行業(yè),同時,也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產業(yè),新的技術、工藝、制模方法日新月異,而職業(yè)院校的模具專業(y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卻存在諸多弊端。
由于模具專業(yè)涉及的學科較多,所以要強調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一體化教學,比如模具加工要涉及車、銑、磨、電加工等多種加工工藝,正是由于模具專業(yè)的這種特殊性使傳統(tǒng)的教學分科很難使學生獲得完成一個項目的能力,或者很難使學生獲得關于這個學科的整體認識,因而在各科或者各模塊的學習中也很難深入下去。
傳統(tǒng)的理論與實習互相孤立、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老舊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很難適應新時代技師學院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急需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而對于像模具專業(yè)這樣實踐和理論并重,并且對于實踐經(jīng)驗有較高要求的專業(yè)而言,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無疑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二、模具專業(yè)一體化教學過程設計
一體化教學的“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模式要求教師每次課都要有具體的項目,并且提出明確的任務,整個教學活動圍繞任務進行。但是一體化的教學流程可以不拘一格,教師可以根據(jù)每次課程的具體內容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遵循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的教學準則。大致可以分為:項目導入、項目設計、項目制作實操、項目驗收、項目擴展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例如以“塑料模具典型結構——側抽芯機構”這一知識模塊為例,一體化課程大概順序見下表。
表?模具一體化教學過程示例
步驟 教學環(huán)節(jié) 學生活動及教師活動 教學場地
1 項目導入
1.復習之前所學的傳統(tǒng)上下分模的模具結構
2.展示需要進行側抽芯的塑料制件并提出問題:這一塑料制件和之前課程所見到的塑料件有何不同
3.布置任務:嘗試用軟件對這一塑料件進行建模,并且用之前所學的傳統(tǒng)的上下分模方法對其進行分模,看看會有什么問題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且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軟件操作。并將自己組的得出的結論告知教師
教師:在各組之間巡回進行指導 模具一體化教室
2 項目設計
1.教師總結各組的結論“用傳統(tǒng)的上下分模的方法對這一產品進行分模,最終會造成產品卡死在型芯上無法取下的后果”
2.提出注塑模具的側抽芯這一概念,從開放式教學平臺中,調出側抽芯模具的視頻和動畫,以及三維模型實例進行講解和分析。明確這種結構的設計要點和難點
3.提出問題:具有哪些結構的塑料件在模具設計時需要進行側抽芯。并且提供多個塑料件供學生分析
4.布置任務:每組一個塑料件進行側向抽芯的分模 學生:分組進行設計,同一組的同學也可以互相分工,如有的進行測繪,有的進行建模
教師:觀察各組的進展情況,同時提醒大家在建模分模時要注意的問題,最好不要直接告知學生給出步驟或思路而要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記錄學生在進行設計時所出現(xiàn)的問題和錯誤 模具一體化教室
3 項目制作實操
1.點評各組所設計的側抽芯模具的優(yōu)缺點
2.提出問題:這一類型的模具結構比較復雜在加工和裝配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3.布置任務:幾組的同學去模具拆裝室,對幾套側抽芯模具進行試拆;另外幾組同學制作側滑塊的加工工藝流程表
在各自完成所分配的任務后組與組之間可以互換任務 學生:在模具拆裝室的同學討論拆模方案,也可進行組與組之間的討論,方案得到老師認可后進行試拆和測繪。在教室出工藝表的同學在加工工藝和刀路設計得到老師認可后,可以到模具加工實訓區(qū)進行加工教師:在各組之間進行指導并且審核學生的加工方案。記錄在實操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典型錯誤和問題 模具一體化教室
模具拆裝室
模具加工實訓區(qū)
4 項目驗收
各組完成項目以后首先進行自評和互評,然后教師對各組的模具拆裝速度和水平以及零件加工的質量進行打分,對各組在本次課中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并且總結大家在完成項目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和錯誤 模具一體化教室
5 項目擴展
1.在教師演示區(qū)對側向抽芯模具的注塑過程進行演示,并且讓學生操作注塑機進行注塑的過程,并且讓大家討論這種結構的模具在進行注塑時容易出現(xiàn)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2.向學生展示帶有卡扣特征的塑料件(這種塑料件需要在模具中設置斜頂?shù)慕Y構),并要求大家課后進行思考,這種塑料件如何進行分模和設計模具結構 教師演示區(qū)
上表所列出的教學流程并不一定適合每一次一體化課程,教師可以根據(jù)本次課程的具體的教學內容,安排不同的教學流程,可以先在模具一體化教室開始課程項目的導入,也可以在教師演示區(qū)、模具加工實訓區(qū)甚至學生作品展示區(qū)開始一次教學,總之哪個區(qū)域的環(huán)境最貼近課程的內容,最適合進行項目的切入,就選擇在哪里開始上課。因此,一體化課程雖然給了教師充分的可以調配的資源,但是對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設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最充分,最合理地利用這些比單純的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多得多的資源,保證最佳的教學效果,最全面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摸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鐘亞萍.技師院校產學研結合研修模式的實踐探索[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2(35).
(作者單位:寧波技師學院)
endprint
摘?要:本文對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模具專業(yè)實施的必要性、教學過程設計等方面進行闡述和探討。
關鍵詞:技師學院?模具專業(y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一、模具專業(yè)實行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模具設計制造專業(yè)是一個非常注重技能和動手能力的專業(yè),是一個對從業(yè)人員的實踐能力有較高要求的行業(yè),同時,也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產業(yè),新的技術、工藝、制模方法日新月異,而職業(yè)院校的模具專業(y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卻存在諸多弊端。
由于模具專業(yè)涉及的學科較多,所以要強調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一體化教學,比如模具加工要涉及車、銑、磨、電加工等多種加工工藝,正是由于模具專業(yè)的這種特殊性使傳統(tǒng)的教學分科很難使學生獲得完成一個項目的能力,或者很難使學生獲得關于這個學科的整體認識,因而在各科或者各模塊的學習中也很難深入下去。
傳統(tǒng)的理論與實習互相孤立、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老舊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很難適應新時代技師學院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急需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而對于像模具專業(yè)這樣實踐和理論并重,并且對于實踐經(jīng)驗有較高要求的專業(yè)而言,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無疑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二、模具專業(yè)一體化教學過程設計
一體化教學的“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模式要求教師每次課都要有具體的項目,并且提出明確的任務,整個教學活動圍繞任務進行。但是一體化的教學流程可以不拘一格,教師可以根據(jù)每次課程的具體內容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遵循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的教學準則。大致可以分為:項目導入、項目設計、項目制作實操、項目驗收、項目擴展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例如以“塑料模具典型結構——側抽芯機構”這一知識模塊為例,一體化課程大概順序見下表。
表?模具一體化教學過程示例
步驟 教學環(huán)節(jié) 學生活動及教師活動 教學場地
1 項目導入
1.復習之前所學的傳統(tǒng)上下分模的模具結構
2.展示需要進行側抽芯的塑料制件并提出問題:這一塑料制件和之前課程所見到的塑料件有何不同
3.布置任務:嘗試用軟件對這一塑料件進行建模,并且用之前所學的傳統(tǒng)的上下分模方法對其進行分模,看看會有什么問題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且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軟件操作。并將自己組的得出的結論告知教師
教師:在各組之間巡回進行指導 模具一體化教室
2 項目設計
1.教師總結各組的結論“用傳統(tǒng)的上下分模的方法對這一產品進行分模,最終會造成產品卡死在型芯上無法取下的后果”
2.提出注塑模具的側抽芯這一概念,從開放式教學平臺中,調出側抽芯模具的視頻和動畫,以及三維模型實例進行講解和分析。明確這種結構的設計要點和難點
3.提出問題:具有哪些結構的塑料件在模具設計時需要進行側抽芯。并且提供多個塑料件供學生分析
4.布置任務:每組一個塑料件進行側向抽芯的分模 學生:分組進行設計,同一組的同學也可以互相分工,如有的進行測繪,有的進行建模
教師:觀察各組的進展情況,同時提醒大家在建模分模時要注意的問題,最好不要直接告知學生給出步驟或思路而要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記錄學生在進行設計時所出現(xiàn)的問題和錯誤 模具一體化教室
3 項目制作實操
1.點評各組所設計的側抽芯模具的優(yōu)缺點
2.提出問題:這一類型的模具結構比較復雜在加工和裝配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3.布置任務:幾組的同學去模具拆裝室,對幾套側抽芯模具進行試拆;另外幾組同學制作側滑塊的加工工藝流程表
在各自完成所分配的任務后組與組之間可以互換任務 學生:在模具拆裝室的同學討論拆模方案,也可進行組與組之間的討論,方案得到老師認可后進行試拆和測繪。在教室出工藝表的同學在加工工藝和刀路設計得到老師認可后,可以到模具加工實訓區(qū)進行加工教師:在各組之間進行指導并且審核學生的加工方案。記錄在實操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典型錯誤和問題 模具一體化教室
模具拆裝室
模具加工實訓區(qū)
4 項目驗收
各組完成項目以后首先進行自評和互評,然后教師對各組的模具拆裝速度和水平以及零件加工的質量進行打分,對各組在本次課中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并且總結大家在完成項目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和錯誤 模具一體化教室
5 項目擴展
1.在教師演示區(qū)對側向抽芯模具的注塑過程進行演示,并且讓學生操作注塑機進行注塑的過程,并且讓大家討論這種結構的模具在進行注塑時容易出現(xiàn)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2.向學生展示帶有卡扣特征的塑料件(這種塑料件需要在模具中設置斜頂?shù)慕Y構),并要求大家課后進行思考,這種塑料件如何進行分模和設計模具結構 教師演示區(qū)
上表所列出的教學流程并不一定適合每一次一體化課程,教師可以根據(jù)本次課程的具體的教學內容,安排不同的教學流程,可以先在模具一體化教室開始課程項目的導入,也可以在教師演示區(qū)、模具加工實訓區(qū)甚至學生作品展示區(qū)開始一次教學,總之哪個區(qū)域的環(huán)境最貼近課程的內容,最適合進行項目的切入,就選擇在哪里開始上課。因此,一體化課程雖然給了教師充分的可以調配的資源,但是對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設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最充分,最合理地利用這些比單純的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多得多的資源,保證最佳的教學效果,最全面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摸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鐘亞萍.技師院校產學研結合研修模式的實踐探索[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2(35).
(作者單位:寧波技師學院)
endprint
摘?要:本文對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模具專業(yè)實施的必要性、教學過程設計等方面進行闡述和探討。
關鍵詞:技師學院?模具專業(y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一、模具專業(yè)實行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模具設計制造專業(yè)是一個非常注重技能和動手能力的專業(yè),是一個對從業(yè)人員的實踐能力有較高要求的行業(yè),同時,也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產業(yè),新的技術、工藝、制模方法日新月異,而職業(yè)院校的模具專業(y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卻存在諸多弊端。
由于模具專業(yè)涉及的學科較多,所以要強調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一體化教學,比如模具加工要涉及車、銑、磨、電加工等多種加工工藝,正是由于模具專業(yè)的這種特殊性使傳統(tǒng)的教學分科很難使學生獲得完成一個項目的能力,或者很難使學生獲得關于這個學科的整體認識,因而在各科或者各模塊的學習中也很難深入下去。
傳統(tǒng)的理論與實習互相孤立、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老舊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很難適應新時代技師學院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急需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而對于像模具專業(yè)這樣實踐和理論并重,并且對于實踐經(jīng)驗有較高要求的專業(yè)而言,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無疑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二、模具專業(yè)一體化教學過程設計
一體化教學的“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模式要求教師每次課都要有具體的項目,并且提出明確的任務,整個教學活動圍繞任務進行。但是一體化的教學流程可以不拘一格,教師可以根據(jù)每次課程的具體內容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遵循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的教學準則。大致可以分為:項目導入、項目設計、項目制作實操、項目驗收、項目擴展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例如以“塑料模具典型結構——側抽芯機構”這一知識模塊為例,一體化課程大概順序見下表。
表?模具一體化教學過程示例
步驟 教學環(huán)節(jié) 學生活動及教師活動 教學場地
1 項目導入
1.復習之前所學的傳統(tǒng)上下分模的模具結構
2.展示需要進行側抽芯的塑料制件并提出問題:這一塑料制件和之前課程所見到的塑料件有何不同
3.布置任務:嘗試用軟件對這一塑料件進行建模,并且用之前所學的傳統(tǒng)的上下分模方法對其進行分模,看看會有什么問題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且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軟件操作。并將自己組的得出的結論告知教師
教師:在各組之間巡回進行指導 模具一體化教室
2 項目設計
1.教師總結各組的結論“用傳統(tǒng)的上下分模的方法對這一產品進行分模,最終會造成產品卡死在型芯上無法取下的后果”
2.提出注塑模具的側抽芯這一概念,從開放式教學平臺中,調出側抽芯模具的視頻和動畫,以及三維模型實例進行講解和分析。明確這種結構的設計要點和難點
3.提出問題:具有哪些結構的塑料件在模具設計時需要進行側抽芯。并且提供多個塑料件供學生分析
4.布置任務:每組一個塑料件進行側向抽芯的分模 學生:分組進行設計,同一組的同學也可以互相分工,如有的進行測繪,有的進行建模
教師:觀察各組的進展情況,同時提醒大家在建模分模時要注意的問題,最好不要直接告知學生給出步驟或思路而要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記錄學生在進行設計時所出現(xiàn)的問題和錯誤 模具一體化教室
3 項目制作實操
1.點評各組所設計的側抽芯模具的優(yōu)缺點
2.提出問題:這一類型的模具結構比較復雜在加工和裝配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3.布置任務:幾組的同學去模具拆裝室,對幾套側抽芯模具進行試拆;另外幾組同學制作側滑塊的加工工藝流程表
在各自完成所分配的任務后組與組之間可以互換任務 學生:在模具拆裝室的同學討論拆模方案,也可進行組與組之間的討論,方案得到老師認可后進行試拆和測繪。在教室出工藝表的同學在加工工藝和刀路設計得到老師認可后,可以到模具加工實訓區(qū)進行加工教師:在各組之間進行指導并且審核學生的加工方案。記錄在實操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典型錯誤和問題 模具一體化教室
模具拆裝室
模具加工實訓區(qū)
4 項目驗收
各組完成項目以后首先進行自評和互評,然后教師對各組的模具拆裝速度和水平以及零件加工的質量進行打分,對各組在本次課中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并且總結大家在完成項目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和錯誤 模具一體化教室
5 項目擴展
1.在教師演示區(qū)對側向抽芯模具的注塑過程進行演示,并且讓學生操作注塑機進行注塑的過程,并且讓大家討論這種結構的模具在進行注塑時容易出現(xiàn)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2.向學生展示帶有卡扣特征的塑料件(這種塑料件需要在模具中設置斜頂?shù)慕Y構),并要求大家課后進行思考,這種塑料件如何進行分模和設計模具結構 教師演示區(qū)
上表所列出的教學流程并不一定適合每一次一體化課程,教師可以根據(jù)本次課程的具體的教學內容,安排不同的教學流程,可以先在模具一體化教室開始課程項目的導入,也可以在教師演示區(qū)、模具加工實訓區(qū)甚至學生作品展示區(qū)開始一次教學,總之哪個區(qū)域的環(huán)境最貼近課程的內容,最適合進行項目的切入,就選擇在哪里開始上課。因此,一體化課程雖然給了教師充分的可以調配的資源,但是對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設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最充分,最合理地利用這些比單純的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多得多的資源,保證最佳的教學效果,最全面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摸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鐘亞萍.技師院校產學研結合研修模式的實踐探索[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2(35).
(作者單位:寧波技師學院)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