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幾點思考

      2014-07-24 02:20:58黃淑貞
      理論導刊 2014年5期
      關鍵詞:軟實力大眾化

      摘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需要全面理解和深刻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充分認識其必要性和面臨的挑戰(zhàn)。當前,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必須注重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創(chuàng)新為基點,以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普及教育為著力點,以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制度建設為保障,以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群體建設為根本。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精神實質;軟實力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4)-05-0073-04

      作者簡介:黃淑貞(1976-),女,福建漳州人,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法學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都將其作為一項戰(zhàn)略任務來部署,最近中央又印發(fā)了《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該《意見》是落實這一戰(zhàn)略任務的行動綱領和基本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根本體現,只有轉化為社會群體意識,得到群眾的廣泛認同和普遍接受,成為人民大眾的價值取向和追求,才能實現其社會功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作為改造和提升人們精神世界的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是一個需要循序漸進的系統(tǒng)工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過程,既是對人民大眾思想引領的過程,也是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同和踐行的過程。我們要把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途徑作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來抓,這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就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論融入到人民大眾的價值觀念中,并將其化為廣大群眾的指導思想和價值實踐,同時,在實踐過程中不斷予以豐富和發(fā)展,形成完善的價值理論體系。全面準確理解、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非常必要。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內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指的是由各級黨委政府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部署,通過各級各類宣傳教育、文化媒體機構和廣大理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對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1]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宣傳普及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論教化于大眾,讓絕大多數人理解、掌握、消化和認同,化為人民群眾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行動準則和道德律令。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2]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因此,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也是研究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必然要求。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活動需要經過兩次飛躍,第一次飛躍是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第二次飛躍是從理性認識轉化為具體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第一次飛躍就是大眾將認同轉化為自身的價值觀念,第二次飛躍就是大眾把內化的價值觀念轉化成改造世界的價值實踐活動。從根本上說,就是讓大眾通過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將其內化為自身的“精神武器”,外化為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少到多,不斷推進的過程。由淺入深是指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從簡單到復雜,從不甚掌握到逐步掌握的過程。由少到多是指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從小范圍到大范圍,從少數到多數的過程。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精神實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是一脈相承的。它不是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否定和割裂,而是對其進行繼承和發(fā)展。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就要在人民大眾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導地位。因此,主導人民大眾的思想和實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精神實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人民大眾中的主導地位,是由它的科學性和先進性決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多層次的,它有核心的價值觀,也有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各種價值觀,它們對價值標準、理想信念、道德規(guī)范進行了集中的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緊密結合中國國情,有效結合人民大眾日益增長的思想文化需求,充分體現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容易讓人民大眾認同和接受,也能夠統(tǒng)領支配人民群眾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

      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現實必要性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讓人民大眾認同并堅定信念,對提升文化軟實力、防御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錯誤社會思潮的入侵、維護國家意識形態(tài)安全、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需要。在黨中央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前,我國多以一元政治意識形態(tài)作為統(tǒng)領,一定程度上使得意識形態(tài)教育神圣化,有效受眾群體主要集中在黨員干部等人民大眾中的先進分子,普通百姓接受性就顯得差一點。其實,意識形態(tài)領域越復雜越需要有主心骨來支撐,人民群眾的價值觀念越多樣越需要樹立共同的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3]億萬中華兒女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過程中,對物質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含價值取向、思想觀念、政治意識等多方面內容,為人民群眾接受認同主流意識形態(tài)提供了全新的大眾化視角,它既能為群眾提供共性普遍性的指導,又能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群體、不同個體、不同階段的個性化需求,具有高度的普遍適應性,有效拓展受眾的范圍,能夠不斷滿足人民大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2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需要。文化軟實力是民族凝聚力、國家生命力和社會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它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人民大眾的行為方式。文化軟實力不是通過強制的手段達到目的,而是通過吸引人來達到目的。文化軟實力與政治、軍事、經濟等硬實力相互交織、相互作用,其價值導向認同功能是影響國家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在國家綜合實力的競爭較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家強大與否,不但要看經濟、政治、軍事等硬實力,也要看其文化軟實力。文化軟實力包括民族凝聚力、輿論導向力、道德教化力等內容,核心內容是對政治、文化價值觀的認同影響力。江澤民同志指出:“要在全黨全社會大力提倡高尚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4]因此,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可以使人民大眾認同其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增強凝聚力,用文化精神感召大眾,提升文化軟實力,增強民族凝聚力。endprint

      3應對多樣化社會思潮的需要。當前,在多樣化社會思潮中,有一些是消極的,甚至是錯誤的,它們腐蝕或瓦解人民群眾的理想信念,威脅著社會的安定穩(wěn)定。這些消極錯誤的社會思潮,試圖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爭奪話語權,試圖干預乃至左右社會的變革和運行方向,在群眾中造成思想混亂和認識模糊,動搖人民大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發(fā)展是硬道理,經濟建設搞不好不行,意識形態(tài)建設搞不好也不行,是要出大問題的。社會思潮多樣化,不應該使整個社會價值觀念產生混亂。毛澤東同志指出:“凡屬于人民內部的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5]因此,要切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就必須分清大是大非,撥開思想迷霧,對社會輿論導向進行正確引導,才不會危及到黨和國家的前進方向。

      4應對西方敵對勢力意識形態(tài)滲透的需要。蘇聯(lián)東歐劇變后,西方敵對勢力緊盯著中國這個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企圖通過意識形態(tài)領域打開突破口,抓住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矛盾和問題,進行大肆攻擊,到處散布社會主義失敗論、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等反動言論,鼓吹社會主義比不上資本主義,進而搞亂人民群眾的思想。他們的滲透對象不僅包括黨員干部,還包括學生和普通百姓?!霸谔K聯(lián)70多年的社會主義發(fā)展變化歷程中,逐步產生了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混亂、空虛,為意識形態(tài)多元化留下了空間,進而逐步為別的原則、傳統(tǒng)和價值所占領。”[6]面對西方敵對勢力意識形態(tài)的攻擊,我們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教育群眾,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使人民群眾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牢固樹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不會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和欺騙,成為他們的俘虜,有效抵御西方敵對勢力意識形態(tài)的入侵。

      5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需要。近年來在多樣化社會思潮的強烈沖擊下,一些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產生一定的迷茫和困惑。關于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有的人懷疑它已經不適用,認為要用其它的主義來代替,甚至提出指導思想也要多元化。關于社會主義道路,有的人對它的合理性提出質疑,認為中國扛不了多久了,甚至提出只有資本主義或“民主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等錯誤言論。關于改革開放,有的人懷疑是社會主義在改變方向,認為中國是在搞資本主義。這些錯誤的社會思潮,困擾著廣大群眾的思想。鄧小平指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盵7]這個論斷直接為社會主義道路指明了方向。因此,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重要任務就是要讓人民群眾自覺劃清界限,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精神動力。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面臨的挑戰(zhàn)

      當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錯誤社會思潮的涌入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產生的社會矛盾、不良的道德傾向,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增添了壓力和挑戰(zhàn),深刻認識這些壓力和挑戰(zhàn)是非常必要的。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吸引力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錯誤社會思潮影響下有所降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一直把中國當成潛在的敵人,不愿意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的繁榮昌盛,他們憑借其先進的技術、雄厚的資本、文化產業(yè)發(fā)達等優(yōu)勢,以流行音樂、西方節(jié)日、基督教、好萊塢電影等文化形態(tài),不遺余力地向社會主義中國進行價值觀滲透,在青少年中吸引、爭奪價值觀市場,圖謀對中國進行“西化”、“分化”。而我們的青少年,確實有一部分出現了文化上的崇洋媚外,成為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粉絲”,羨慕西方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tài),反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價值觀、道德觀、政治觀知之甚少。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市場將被擠壓,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將越來越低。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導力在多樣化社會思潮的干擾下有所削弱。多樣化社會思潮中,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思潮,也有違背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比如,帶有偏激情緒和強烈政治目的的民主社會主義、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非?;钴S,它們試圖通過散布錯誤思想輿論引起社會混亂,擾亂群眾思想,達到其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顛覆社會主義制度的險惡用心。民主社會主義就利用社會福利制度不完善的問題,散布錯誤輿論,釀成社會風波。新自由主義則利用貪污腐敗問題,要求實行西方政黨制度,造成群眾思想混亂。他們別有用心地把社會矛盾說成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造成的,趁機販賣他們錯誤的思想主張,制造“轟動效應”,影響社會心理。如果不旗幟鮮明地反對這類錯誤思潮,對不良思想輿論予以疏通引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導向功能就會逐漸削弱。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影響力在市場經濟帶來的道德負面效應影響下有所減弱。市場經濟逐利性原則的泛化,使得人與人之間變成赤裸裸的利益關系。越來越多的人在面對個人利益與倫理道德沖突時,為了自身利益不惜拋棄為人的基本道德,做出有違道德準則的選擇,是市場經濟帶來的道德負面效應的突出表現,造成誠信缺失、見利忘義、急功近利等社會丑惡現象,出現道德虛無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錯誤的道德和價值觀念,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影響力有所減弱。因此,必須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來約束人們的思想道德行為,純潔道德風貌,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要實現的道德要求。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公信力在日益凸顯的社會矛盾影響下有所下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也面臨諸多的社會矛盾,處于矛盾凸顯期,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矛盾并存是這一時期的基本特征。人民群眾對一些社會矛盾感到不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樹立公信力自然就有困難。有些群眾對官員腐敗、城鄉(xiāng)差距、分配不公等社會現象看得比較多、質疑較深,對理論宣傳描繪的理想化現實不感興趣,甚至不相信會實現。在理想和現實面前,有些人懷疑、不信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性、真理性,他們甚至錯誤地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能改變社會現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自然而然地遭到人為的損害,公信力自然就會下降。endprint

      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現實途徑

      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創(chuàng)新、普及教育和制度建設,通過黨政干部、青年學生、英模人物等特殊群體的模范帶領作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喜聞樂見的形式讓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解認同并身體力行,是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有效途徑。

      1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創(chuàng)新為基點?!吧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的建構,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逐漸凝聚的過程?!盵8]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就是要讓理論掌握群眾,要有說服力,能夠說服群眾,讓群眾廣泛認同。要根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要求和群眾根本利益要求,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創(chuàng)新,不斷豐富和完善,讓群眾真正理解掌握這一理論體系的精神實質,這樣才能體現大眾化。但是,這一套理論體系有其完整的概念、原理、邏輯關系等,仍然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給群眾理解認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帶來一些困難?!昂诵膬r值體系傳播要秉承大眾化的原則,語言上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形式上要多樣化、有特色、有新意,內容上要趣味生動。”[9]因此,要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喜聞樂見的群眾語言代替深奧的抽象理論,摸索出適合群眾的思維方式和語言理解能力的表現形式,以便更加貼近人民大眾的內心、情感和日常生活,更好地讓人民群眾感知、理解、認同和自覺實踐。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抽象的理論滲透到電影電視作品、公益廣告、文藝節(jié)目和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等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載體中,把要傳播的觀點融入到群眾喜聞樂見的載體,使群眾在愉快的藝術享受和情感共鳴中,不知不覺受到感染,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2以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普及教育為著力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源于人民大眾的實踐但不直接等同于群眾的實踐,不是在群眾實踐中自發(fā)形成的,它是由我們黨對人民群眾的實踐經驗進行概括總結、提煉升華形成的一種科學理論體系,它來自群眾又高于群眾,不會簡單自發(fā)地回到人民群眾中?!吧鐣髁x核心價值觀認同的過程,又是思想教育工作者運用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恰當的教育方式對認同主體進行教育的互動過程。”[10]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實現大眾化,必須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這個紐帶,讓百姓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知認同并自覺實踐?!耙匀粘K枷胝谓逃秊榛A,注重實踐環(huán)節(jié),是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同的基本實現路徑。”[11]因此,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到整個國民教育的全過程,滲透到各個行業(yè),走進千家萬戶。在宣傳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新聞媒體的主流引導作用,在把握宣傳報道準確性、科學性和完整性的基礎上,著力在簡潔易記和通俗易懂上下功夫,真正收到群眾認同、人心凝聚、共識形成的實際成效。充分發(fā)揮各類各層次媒體的獨特優(yōu)勢,積極打造立體傳播平臺,形成強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輿論氛圍和宣傳教育合力,讓人民大眾從認知認同轉化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自覺追求。

      3以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制度建設為保障。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是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有效途徑。規(guī)章制度是群眾在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必須遵循的規(guī)則,政權強制力和社會輿論力促使群眾遵守規(guī)章制度,其價值導向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因此,要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導向功能,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相關制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相關要求加快轉化為操作性強的政策法規(guī),用政策法規(guī)的導向性、權威性來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眾化,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全社會得到普遍實踐。要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要求,建立健全各行各業(yè)的行為準則規(guī)范,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實質融入到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學生守則、群眾公約等各行各業(yè)的管理制度和準則規(guī)范中,成為群眾共同遵守的規(guī)范準則。

      4以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群體建設為根本。馬克思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實現什么東西。為了實現思想,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盵1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眾化,離不開黨政干部、青年學生、英模人物等特殊群體的先鋒模范作用。黨政干部首當其沖,他們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倡導者和組織者,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示范者和自覺踐行者,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一舉一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生動的詮釋和演繹,充分發(fā)揮“身教重于言傳”的示范作用。在經濟全球化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tài)滲透的背景下,部分黨政干部以權謀私,追求金錢至上,形成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人生觀,甚至為了權力、金錢、美色而不顧黨紀國法,為所欲為,這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公信力構成嚴重的威脅,削弱了人民群眾對共產黨執(zhí)政和社會主義制度的信任,直接影響到人民大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和實踐。因此,抓好黨政干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典型示范工作意義重大,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公信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和自覺實踐。青年學生是我們國家的希望和未來,也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爭奪的重要群體。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與踐行程度,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興衰成敗。我們要尊重青年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和價值觀念的形成規(guī)律,通過各種有效的宣傳教育途徑和載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化為青年學生的普遍心理、精神信仰和行為追求。英雄模范群體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代表,他們通過平凡的義舉默默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人民大眾樹立起價值豐碑,生動地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真諦。英雄模范人物就在群眾身邊,他們與人民大眾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通過他們的自覺實踐,使理論抽象的核心價值體系變得生動有趣、具體可學,讓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人民大眾的日常生活,接上“地氣”,煥發(fā)生機活力。

      總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是一項艱巨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整合社會各方的力量,整體推進,堅持不懈,這樣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家喻戶曉,凝聚人心,真正成為人民大眾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8:661.

      [2]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3]何毅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0.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江澤民論黨的建設[M]. 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245.

      [5]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2.

      [6]戴木才.從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J].紅旗文稿,2011,(22).

      [7]鄧小平文選(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8]謝曉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建構[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

      [9]龍靜云,周凱.“沉默的螺旋”及其反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播的啟示[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10]劉新庚,劉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動力要素與過程機制探索[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11]戴艷軍,王嘉.大學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特點和實現路徑[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2.

      【責任編輯:閆生金】endprint

      猜你喜歡
      軟實力大眾化
      現代高等教育大眾化教育質量觀
      『互動式』是理論宣講大眾化的有效途徑
      學習月刊(2015年21期)2015-07-11 01:51:44
      在文化認同的基礎上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37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路徑選擇
      陵川县| 无锡市| 五大连池市| 宝丰县| 夹江县| 佛山市| 黄山市| 浦东新区| 奉贤区| 军事| 济阳县| 修水县| 山西省| 三门峡市| 明水县| 突泉县| 天柱县| 自治县| 黔南| 时尚| 黄梅县| 梧州市| 彰化县| 裕民县| 马关县| 大悟县| 年辖:市辖区| 遂宁市| 海南省| 榆中县| 安岳县| 那曲县| 闸北区| 衡阳市| 台湾省| 扶风县| 绥江县| 衡山县| 固阳县| 耒阳市|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