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學生的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為未來發(fā)展做準備。本文關注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思維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等方面,幫助學生具備人文知識、遵循人文精神,利用英語課堂鼓勵學生思考,鍛煉思維,在學習過程中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英語課堂 人文素質 思維能力 學生心理
程曉堂教授指出:“英語課程的價值是促進學生發(fā)展,而不僅僅是掌握一門外語。語言不僅是有交際功能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因此,外語教學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素質,尤其是人文素質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闭n堂是學生在校學習的主陣地,更是學習第二語言的主要場所。作為傳道授業(yè)的教師,其任務不僅是知識的傳輸,更多的應該是幫助學生們?yōu)槲磥碜龊脺蕚?,這早已成為了共識。高中學生的身心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時期。對于他們而言,高中的英語學習不僅是知識的儲備,更是能力的培養(yǎng),思維的健康發(fā)展。如何在英語課堂上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關注人文知識,培養(yǎng)人文精神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練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庇⒄Z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師要積極開發(fā)英語學習資源,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熏陶感染,潛移默化”。
新教材《牛津高中英語》(譯林版,下同)的設置充分體現了其內容的現實性、國際性和跨文化性。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思想,比如:利用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等單元讓學生明白友誼、健康等在人生中的地位,讓他們不但學會學習,更學會做人。通過The environment, Science versus nature,等文章的學習引起學生對環(huán)境的關注,并通過討論,聯系生活實際采取可行措施。引導學生做有著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社會責任感的人。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Other countries, other cultures, 等單元涉及的是不同國家和文化之間的差異,利用這些話題作為引子,通過多媒體、課外閱讀等多種手段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這些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文學等信息,培養(yǎng)學生對異文化的理解,補充學生們的人文知識。Hunger, Aids,Cyber crime 等幾個單元更是讓學生從國際的視角來考慮問題,讓同學們了解到中國是處于世界中的中國,引導學生做一個具有時代精神的、眼界開闊的國際人。課外閱讀的范圍更廣,奧巴馬總統的開學演講、英女王的圣誕演講等等都是學生們了解世界、提高人文素質的絕好的素材。
當然,在學習外國文化的同時,更要立足本國,了解本國歷史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模塊3第3單元的標題是Back to the past, 課文的學習作為引子,布置學生課后分成小組查找資料,比較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和我國元、明時期的文學和藝術,列出主要成就。
二、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
學而不思則罔,思維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積極的思維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常在兩種環(huán)境下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一是感到安全,如果不知道答案,心里就沒底,哪里有表達的自信和愿望?教師要給學生營造一個安全的課堂環(huán)境。二是感到興奮,一節(jié)好課不在于學了多少知識量,而在于學生有多少“思考量”,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葛文山 原點英語)“安全”的課堂才能讓學生放心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積極主動地思考。
1.“安全”的課堂才能“興奮”。安全的課堂應該是讓學生安心的課堂,不會因為懼怕老師的問題而戰(zhàn)戰(zhàn)兢兢。智者問的巧,愚者問的笨。教師的問題過難或者過偏,學生們會無從回答,思維會“卡殼”。課堂上,教師要注意提出問題的時機和質量,找準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讓學生有話可說。例如第6模塊第2單元: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第一節(jié)課,教師可以設置問題:① Are there some things that can make everyone happy? What are they?② What are the things that can make you happy? 讓學生們思考幸福有沒有標準,如何才能幸福。這些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讓學生們先對自己做一番“審視”,再和其他同學交流,進一步了解“幸?!钡暮x。
小組活動也可以促進學生在安全的氛圍中去思考。在小組中,向同學展示自己并彌補自己的不足,讓思維更加活躍。第6模塊有兩部小話劇,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自編、自導、自演,臺詞不局限于課本,學生們發(fā)揮想象,適當地添加、刪減。通過對小品的構思、同學之間對臺詞和表演的討論,每位學生都受益匪淺。
2.“疑問”的課堂才有效。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發(fā)問比接受要費勁,所以很少人愿意那么做,但是發(fā)現問題永遠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苯處熞寣W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提出問題,讓他們感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解決了自己的疑問,才是真正的學習。課堂上,教師要起示范作用,處處要問“為什么”, 不能一味地“填鴨”。
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質疑答案、教材和教師。例如我們使用的教材中有不完美的地方,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現問題,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來給“高高在上”的課本“找茬”。對于在新版中已做更改的部分,教師可以拿出舊版本,讓學生們討論哪個更加精確,更改的是否得當。再比如作文,欣賞范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閃光點,也要批判地發(fā)現它的不足,不能盲目地迷信所謂的“標準答案”。
為了更好地幫助質疑,有條件的學生應該配備一本英語字典,遇到問題時,求助于字典。在進行練習評講時,讓學生提前預習,而且要提出問題并把提出的問題寫在紙上課前交給教師。
三、關注學生心理發(fā)展
健康的心理素質是人才綜合素質的必備條件之一,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期,教師應當自覺地把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納入工作當中。
互相尊重的師生關系是輕松愉快的課堂的關鍵。學生不是學習的機器,而是活生生的個體,教師要熱愛學生,把課堂當做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場所?!案腥诵恼吣群跚椤?,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得到情感上的撫慰,讓緊繃的神經得到一些放松。
教師還要隨時準備好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所表現出的各方面的素質應該是教師關注的關鍵,而不僅僅是分數。好的大學未必能成就一個人,但是某方面特別的能力,卻可以實實在在地在工作和生活上幫助到他。一位家長提到,有一天女兒很興奮地回到家里說:“媽媽,英語老師發(fā)現了我!”原來是老師在課堂上夸她語感好,課上讓她朗讀課文,并且鼓勵她多培養(yǎng)這方面的能力。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表揚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英語課堂內涵廣泛、無所不包,可以和學生們一起欣賞簡奧斯汀作品的優(yōu)美、歐亨利小說出人意料的結局,也可以暢談足球、分析英國人對鐵娘子的態(tài)度。在這些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通過積極的心理認知暗示,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學生們通過和同學、老師的共同學習,從中感悟、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在英語學習中慢慢地成長。
新知識的學習為人們了解世界打開了一扇窗,英語語言的學習更是如此。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實驗)指出:語言學習的過程應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作為英語教師要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幫助學生提高人文素質,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思維能力,為將來做準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
[2]韓寶成.關于我國中小學英語教育的思考[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0 .
[3]趙玉杰.談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人文素質[J].魅力中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