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嬌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方法,對唐山學院公共體育教學現狀進行歸納、總結、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對策,為唐山學院公共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唐山學院;公共體育教學;困境及對策
實施素質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離不開體育課程。體育課程是學生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合理的體育教育和科學的體育鍛煉過程,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和提高體育素養(yǎng)為主要目標的公共必修課,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1]唐山學院屬于新建本科院校,在辦學實力和各方面教學質量上都有著很大的提高空間。通過對唐山學院公共體育教學現狀的調查發(fā)現,公共體育課的教學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分析,提出相應對策,為公共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參考建議。
1.唐山學院公共體育教學中面臨的困境
通過調查發(fā)現,唐山學院公共體育教學中面臨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體育場館設施建設跟不上學校招生規(guī)模的發(fā)展。近年來,招生規(guī)模逐漸擴大,而在體育場館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相對欠缺。體育場地和器械的不足直接會影響教學計劃的安排,學生容易產生不良情緒,上球類課程時矛盾尤為突出,兩個班用一筐球,上課期間輪流使用,這就對教師們在課堂教學時間的把握上提出了較高要求。體育器材的短缺還影響了沒有體育課的學生對于體育器材的需求,在這一點上,球類器材的短缺也尤為明顯,這直接導致了沒有體育課的學生在上課期間不能借球,嚴重影響了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2)忽視師資隊伍建設和體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唐山學院體育教師隊伍在職稱、學歷、年齡和性別方面都表現出明顯的結構不合理,并且相對于其他本科院校對體育學科的科研重視不夠,缺少科研資金的投入,科研方面很難做出顯著成果。(3)體育課程教學模式不合理。目前,唐山學院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基本為接受性學習,教學缺乏特色,缺乏創(chuàng)新。(4)體育課教學考核與評價體系不合理。唐山學院體育課的考核仍是單一的評價模式, 只注重對學生體能和運動技能的評定,致使學生的學習消極被動。
2.唐山學院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2.1提高體育法規(guī)意識,合理周密排課
體育場地和器械的不足直接會影響教學計劃的安排,學生容易產生不良情緒,上球類課程時矛盾尤為突出,兩個班用一筐球,上課期間輪流使用,這就對教師們在課堂教學時間的把握上提出了較高要求。體育器材的短缺還影響了沒有體育課的學生對于體育器材的需求,在這一點上,球類器材的短缺也尤為明顯,這直接導致了沒有體育課的學生在上課期間不能借球,嚴重影響了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走出這個體育場地和器械的不足的困境,需要學院領導提高體育法規(guī)意識,完善學院體育法律的監(jiān)督檢查機制,使學院按國家的有關規(guī)定和標準配置體育場地、設施和器材,并要提出限期整改的措施和方案,不但要擴建場地還要保證器材出現問題能及時維修,對于已有的設施資源更要合理統(tǒng)籌充分利用。
解決學生多、場地少的矛盾就要采用多種排課方式,做到合理周密排課。應從生涯體育的觀點出發(fā),可適當增加當下比較流行的課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
2.2重視體育教學師資隊伍建設與科研投入
面對唐山學院體育人才的短缺,可以學習采用引進來和走出去的辦法。對于一些時下流行并受學生歡迎而學校又緊缺的運動項目方面的人才,通過引進來的方式來彌補學院這方面體育教師的缺口。對于人才的引進的和對現有人才的培訓提高,要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學校要鼓勵在職教師多走出去參加培訓,并給予資金方面的支持,來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優(yōu)化現有教師的知識結構,充分挖掘現有教師的潛力,合理配置現有的體育教師資源,提高教學質量,以適應當前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2]學院要重視對體育學科的科研的投入,在體育部教師隊伍中形成一個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團隊,多學習多合作,不斷提高學院的體育科研水平。
2.3多樣化發(fā)展公共體育的教學內容、結構、形式、方法
體育課程設置以學生為中心, 根據學生的身體發(fā)展水平, 個性特征, 學生的興趣和需要, 合理地進行課程設置,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體系。[3]在教學項目的選擇上, 要以“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身體發(fā)展水平,以及興趣需要,多開展一些比較時尚、流行的課程,并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制定出受廣大學生喜愛的特色課程。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基礎情況進行分班,可適當增加體育課班級的人數。教學方法應多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
2.4優(yōu)化評價體系
在公共體育選項課教學中,往往是學生學習什么,期末考試就考什么,對于學生體育成績的評定接近于一概而論,評價不夠合理公平,不能很好的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育成績評定從甄別轉向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需要走評定指標多元化的路線,建立起綜合評價體系。[4]本研究認為唐山學院公共體育課程評價體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進:
(1) 現階段體育課的考核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專項技術考核,素質考核和平時表現。由于學生身體素質受自身的先天性條件限制過多, 因此應適當弱化身體素質的比重。[5]
(2)改變以往期末成績期末考核評價為主,加入階段性考核評價。
(3)將平時課堂表現和課外參加體育鍛煉作為階段性評價的主要內容,其中學生的平時課堂表現評價的比重要偏大。平時課堂表現評價主要包括學生的出勤、上課的認真程度、積極性與刻苦性以及學生的進步程度,其中學生的進步程度占的比重要偏大,以促進身體素質稍差的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的提高。
(4) 對于學生進步情況的評價, 教師在每學期開始,期中和期末三個階段分別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和專項技術考核評價,并做好記錄,掌握好學生的進步情況,做出更加合理的評價,避免用以往一概而論的期末評價。
(5) 給學生做出規(guī)定,每星期要參加兩次以上的課外體育鍛煉,平時課外體育鍛煉的評價由教師安體育課班級制定學生鍛煉卡片??ㄆ膬热莅▽W生的出勤與鍛煉項目,各班體育委員與體育骨干負責考勤和監(jiān)督工作,并把學生平時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情況每月向教師匯報,教師做好記錄,以促進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促進了教與學的互動。(作者單位:唐山學院體育部)
參考文獻:
[1] 張繼生.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改進方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6, (5): 106.
[2] 張?zhí)K.構建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J].體育科研, 2009, (3): 91 -92
[3] 葉常青.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多元化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浙江體育科學, 2010, (2): 67 -71.
[4] 李振斌,李養(yǎng)麗.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改革及對策研究[J].西安外事學院學報, 2007, (3): 95 -97.
[5] 周義義.普通高校新體育課程評價體系初探[J].體育與科學, 2007(9):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