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討論情緒預測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的目標是為了分析研究當下我國高校大學生們的情緒預測的發(fā)展趨勢和他們心理健康的程度到底有著怎樣密切的聯(lián)系。通過問卷調查和分析評估得出結論,有利于在處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更加游刃有余。
關鍵詞 情緒預測 大學生 心理健康
一、情緒預測及其對人心理的影響
(一)情緒預測的涵義
對于“情緒預測”這個專有詞來說,我們已經(jīng)越來越不陌生了。因為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這個術語就已經(jīng)在我們心理學的討論范圍中經(jīng)常被提及和研究探討。那么“情緒預測”到底具體是什么意思呢?情緒預測的概念被定義為預測對于未來事情的反應情緒,心理學專家在此認為,情緒預測主要由4部分結構構成,分別是:預測關于未來情緒的效價,馬上將經(jīng)歷的特定的情緒,情緒強度的大或小以及第四點情緒所能持續(xù)的時間的長短這四個方面。研究專家們認為,大部分人都能夠較為精準的預測到以后會產(chǎn)出現(xiàn)的自身情緒是消極或者積極的,若人們在特定范圍中曾經(jīng)擁有類似的經(jīng)歷,那么這類人群則會預測的更加精準。研究表明,人們在預測處于不一樣的處境下將要體驗的情緒這個方面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準確的,可是,對于預測以后要發(fā)生的事件所產(chǎn)生的情緒反饋的情緒強度大小以及情緒所能持續(xù)多長時間的這一方面可能研究結果就不會那么簡單了。
(二)情緒預測對人心理的影響
因為情緒預測的內容構成,可知,情緒預測對于人們的心理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有心理學專家指出,有關各方面幸福的向往是人們得以更好的生存的非常根本的動力中的一部分,那么就會有疑問,人們應該怎樣才能夠得到我們所向往的多方面的幸福呢?那么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于我們能不能夠對于什么事物能夠帶給我們多大的幸福感這一問題做出較為明確和精準的判斷與預測。同時,精準的把握預測也能夠幫助人們維持良好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提高我們人際交往現(xiàn)狀。
二、情緒預測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由于在以往的心理學研究中,很少有重點關注大學生的情緒預測對于大學生群體自身的心理能夠產(chǎn)生哪些和哪種性質的影響,所以,筆者要以大學生為主體,主要側重于大學生關于不同情緒的強弱程度預測和持續(xù)時間長短預測這兩方面,進行分析情緒預測對于大學生心理將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采取隨機發(fā)放調查問卷的方法,問卷的編寫嚴格按照學科特征所要求的內容編寫,最后根據(jù)分析綜合受調查的大學生的問卷答案,我們可以得出一定的調查結論。
而顧名思義,問題研究的對象就是高校的男女大學生們,主要對大學生們作分組處理,分組的標準包括性別、專業(yè)類別、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較為積極或者消極的事件、情緒和當時的判斷以及最后的結果等類似的內容。分組的目的是為了使問卷調查之后的分析研究工作更加有序,后續(xù)工作就可以按照類似的分組進行對比、分析。
(二)問卷調查結論
根據(jù)分析判斷,我們可知,在不同情緒在強弱和時間長短的這兩個方面上,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們表現(xiàn)出來較為明顯的差異性,而且在這種明顯的差異性之中,又能夠明顯的分析出女性大學生在預測上表現(xiàn)出高于男性大學生的強度,同時,在預測的時間上更加持久。相反的,男性大學生在預測的強弱程度和時間長短上則相對于女性大學生來說更加平和。
而在另一個方面,通過分析可知,不同專業(yè)類型的大學生在此次調查上也呈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差異。比如文科的大學生和理工科的大學生相比,兩者就能呈現(xiàn)出很明顯的不同;可是,雖然專業(yè)有差異,但是若將藝術類的大學生和文科的大學生作比較,又能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沒有文科大學生與理工科大學生之間存在那么大的差異。
我們進而再作分析,可知,由于在不同情緒的預測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性,那么這種預測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上的影響也有很大不同之處。最終的結論是在積極的強度方面和消極的時間方面擁有明顯的預測作用,但是,反之另外兩個方面則無法很明顯的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出判斷。
三、調查結果的分析
以上的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的情緒預測具有一定穩(wěn)定的特點。
第一,情緒預測發(fā)展變化的趨勢會因環(huán)境情況的不同而不同,與會帶來消極情緒的事情相比來看,大學生們在預測以后能夠為自己帶來積極的情緒的事情的強度更強,也能夠保持更長的時間。這個結果正是映證了我們在前文談到過的,每個人體都向往著美好幸福的事件,希望自己比快樂還要快樂,比幸福還要幸福。
第二,情緒預測的發(fā)展趨勢會因調查對象的不同而不同。如同前文分析過的結論,女性大學生相比男性大學生,在預測任何性質的事件是,都會表現(xiàn)出強度更大,同時時間更加持久的狀態(tài);相反,男性大學生相比就會表現(xiàn)出更加的平和狀態(tài)。而對于不同的專業(yè)領域的大學生來說,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
最后綜合各方面的結果,能夠總的得出,文科的女性大學生,尤其是藝術類的女大學生,在情緒預測的強度和持續(xù)度上更加強烈。
四、結語
通過以上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情緒預測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影響的程度。根據(jù)相關研究顯示,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在很大意義上取決于自身情緒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和時間上得到平復,這種情緒的平復意味著一個個體的人在面臨負面情緒時,能夠在何種程度和多長時間將自身情緒平復到平和甚至積極的狀態(tài)??偠灾?,此次研究分析對我們的意義是使我們能夠充分理解在處理大學生的心理工作的時候,應該找到問題的根源,做到“治本”,要充分注重在行動上指導大學生關于自身未來發(fā)展的事務做出合理的情緒預測。
參考文獻:
[1]徐海波,張瑩瑞,劉紅梅.大學生的幽默感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
[2]徐希錚,徐偉,劉桂榮等.生活目標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
[3]馬英.姜媛.情緒預測研究進展[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