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張廷璐,字寶臣,號藥齋,安徽桐城人。康熙戊戌一甲二名進士(榜眼),授編修,官至禮部侍郎。有《詠花軒詩集》。本文主要從張廷璐詩歌中的植物意象出發(fā),分析張廷璐詩歌中植物意象的具體內(nèi)涵,并根據(jù)此類意象來總括出張廷璐的理理想追求以及具體內(nèi)涵。
關(guān)鍵詞 植物 意象 張廷璐
引言:從詩歌意象使用多為陰柔植物來說,可以看出作者平靜現(xiàn)實的心態(tài),其性格必然不同于喜歡使用大江大河或者雄奇意象的詩人,而是一種傳統(tǒng)儒士所特有的性格,心如止水,且常懷有一種憂郁的性格。同時,也有對隱士悠閑生活的向往。
一、植物意象總括
1、竹
張廷璐的詩歌中大量涉及的意象有竹,他主要通過竹子來表達了以下幾種情景,描繪了一種靜謐、幽靜、閑適又幽清的氛圍,安然自在,杳無人煙,心境如止水:例如詩“雞鳴出煙霞,春聲隔松竹。澗壑引清泉,琤琮聽琴筑?!彪m然描寫的意境大體相似,但張廷璐在描寫靜謐空翠的幽深意境時,同時也象征了主人不慕名利,對追求自然生活的向往,例如詩“披襟永晝當風(fēng)眠,竹林空翠浮牙籖?!?/p>
張廷璐還不僅僅只描寫竹的外形,他將竹聲這種竹的意象之物與用風(fēng)聲相襯,象征一種蕭疏蕭瑟的意境,例如詩句“布簾低垂爐火煖,微風(fēng)戛竹聲蕭疏?!碑斎唬L(fēng)聲與竹聲相和也被詩人用來描繪清新恬靜的意境,例如詩句“修竹微風(fēng)戛玉聲,輕明更愛荷前雨?!敝衤曇材苡脕肀磉_靜謐幽深的意境,作者用竹聲襯托出寂靜,以有聲襯無聲,除卻閑適心情之外,更特殊的是懷有對自身超脫塵世之外,超脫世俗的精神的表達,例如:“風(fēng)動聲簌簌,松竹有余韻?!?/p>
詩人在使用竹的象征意味時也尤其用心,他用竹象征耿直的品性,不肯隨意俯仰附和,在困境中依舊挺立忍受磨難,并以此自比,例如“蕭蕭誰寫煙梢出,葉葉如看鳳尾垂。莫道風(fēng)前隨俯仰,凌霜本是歲寒姿?!?/p>
竹筍或竹子,被詩人用來象征高雅的生活情趣,例如“柳搖金絡(luò)索,竹響玉玲瓏?!敝褡右膊槐M然盡是幽靜氛圍,它也被張廷璐用來描繪凄清幽冷的寒涼氛圍,有時會突出自己幽冷孤寂心情,例如詩句“遙臨太液波光綠,不羨陰江竹影寒?!?/p>
2、樹林
樹林的范圍比較廣,但大部分用來營造靜謐幽靜的氛圍,以及萬籟俱寂的寂靜感,例如“黃發(fā)扶節(jié)枝,衡宇靜相望。牧兒笛聲歸,疏林新月上。”除卻寂靜氛圍,寂寥落寞的景象也是訴諸于作者筆端的,描繪出來蕭瑟凄清的境況,和人煙稀少,人跡罕至的孤寂感,例如“斜陽一抹掛林梢,村舍寥寥住嶺坳?!薄肮麓鍩艋鸫┝殖?,古寺鐘聲隔水聽?!?/p>
由于張廷璐本人的喜好,他也常用疏林來表達超脫世外的清靜感,表達閑適的輕快悠然心情和靜謐的景色,例如詩句“層疊云嵐列嶂橫,疏林茅舍晚煙清。東風(fēng)乍暖輕車便,人在荊關(guān)畫里行。”
3、松柏
與之前數(shù)種意象相近的是,張廷璐運用松柏描繪出來靜謐幽深的意境,用松聲襯托出寂靜,以有聲襯無聲,表達閑適輕松心情,例如詩句“一水嶺頭飛練影,萬松天半作濤聲?!备捎谄浔救说钠犯?,他也喜用松樹的不知寒冷,來象征其超凡脫俗的品性,并由植物推及人的品格,在靜謐幽深的意境中,用松聲襯托出寂靜,以有聲襯無聲,除卻閑適心情之外,更特殊的是懷有對自身超脫塵世之外,超脫世俗的精神的表達。另一種獨屬于松柏的特色意境使用,是用松柏烘托出莊嚴肅穆的古老幽靜氣氛。
4、梅花
作者在寫梅花時,與其它詩人一樣,用梅花象征一種人格,類似隱者高士一般——高潔般幽獨往來,一意孤行,清高孤立,有才瀟灑,孤傲出世,例如詩句“精思直欲磨堅磊,繞遍空庭十樹梅?!睆埻㈣匆苍谠姼柚杏妹废笳髁艘环N幽靜氛圍,同時象征一種操守,即淡泊無言,例如詩句“緗梅幾樹環(huán)庭軒,暗香披拂春風(fēng)溫。手把一卷坐花下,與梅相對澹無言。”
比較特殊的是,或因為張廷璐故鄉(xiāng)多梅的緣故,作者少見的用梅花來代表一種對故鄉(xiāng)離別的感傷,例如詩句“宮衣猶帶御爐香,看過梅花別故鄉(xiāng)?!?/p>
5、其它
這類意象往往沒有特殊的含義,只是代表特定季節(jié)風(fēng)物,或者為了充實景色圖畫內(nèi)容而出現(xiàn)。
例如:佛?;ǎ廊私?,鶯花,紅柿,蘆荻,淺莎,蒹葭,薜荔,白葛,紫藤花,韭葉,瑾花,稻梁,蘆花,杜鵑,楊梅,枇杷。
二、張庭璐在使用這些植物時,和唐宋明詩人使用的具體意象大體相同(以下以柳為例)
(1)賦予植物特殊內(nèi)涵
例如,用楊柳表現(xiàn)離別之情,表達內(nèi)心對于離別的愁緒:用楊柳表現(xiàn)離別之情,表達內(nèi)心對于離別的愁緒,如下:
《送二侄出守梧州二首》:維州柳色章江路,待客梅花庾嶺枝。
張庭璐采取的是以往大眾早就規(guī)定好了的柳專用意象,柳取“留”之意,折柳送別亦是古時就有的傳統(tǒng),古人一別或許再不相見,因而送別時候用柳作為意象就較為常見了。
以柳樹喻春,象征季節(jié)的到來,有的詩句還給人以希望欣欣愉悅向榮之感。
《廬州道中》:未覺春寒淑氣和,遠山猶帶夕陽多。村村楊柳青如許,人在桃花店口過。
(2)將植物融于情景之中,營造一種氛圍
同時,張庭璐也有簡單只將柳樹描繪在景物之中,從而營造出一種意境的用法,而并沒有賦予其一種特殊內(nèi)涵。例如:描繪楊柳在煙雨中朦朧,在突出季節(jié)時襯托出朦朧的煙雨之感,營造一種適合于該種情境場景的景物氛圍。
《題桃花楊柳便面》:桃花片片雨初酣,楊柳絲絲煙復(fù)含。
(3)用植物極其特殊意境來間接的表達該情景下的心情,即借景抒情
張庭璐通過描寫植物,將植物與特定場景意境相互融合,很好的做到了物我合一的效果,并通過這種場景意境充分的表達人物置身于場景下的心情,以此來凸顯主題內(nèi)容,借景物(這里具體到植物)來抒發(fā)自我情感。例如:春日和暖的氣候下,作者用楊柳飄揚營造溫馨景象,象征心情的舒適。
①《舟中雜詠三首》:桃花春漲三千里,楊柳和風(fēng)十日程。
再者描寫幽清靜謐的氛圍,多寫在楊柳陰掩映之中,表達悠閑舒適心情。
《家大人卜筑雙溪落成》:楊柳陰中藏釣艇,芙蓉花里到衡門。
(4)把植物置于大的環(huán)境情景中來寫
將植物的延伸物置于景物中,有時不直接寫該植物,而是通過描寫該種植物所造成的景象和特殊影響、結(jié)果,來以此表達情感和主題。例如:借用柳絮來象征綿綿不斷的愁緒,例如離別愁緒。
《出都》:只今柳絮飛如雪,待送春歸客亦歸。
三、有特殊意義,烙印上作者個人經(jīng)歷特殊色彩的獨特意象的使用
作者的故鄉(xiāng)、個人人生經(jīng)歷會導(dǎo)致他與其它詩人擁有著不同的經(jīng)歷,因而作者就會使用其懷有特殊印象和記憶的植物來表達獨特的只屬于自己才有的情思。這些意象的使用,給這些詩歌烙上了屬于自我的獨特烙印,與上述所說的和大眾使用的意象相似的使用方法來說,要更加的獨特,更具有個人色彩,而可以作為一大特點和其它詩人區(qū)別開來。
例如:由于作者的故鄉(xiāng)多棣棠,棣棠總能勾起其對家鄉(xiāng)的懷念,因而棣棠總象征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望重返故鄉(xiāng)的心境。
《西華第中哭大兄四首》:況是棣棠花下客,可堪重向鹡鸰原。
四、作者在意象中寄托了自己的精神追求
(1)追求心境如止水
作者追求著一種獨特的心境,即心境如止水,不會被名利世俗所干擾的平靜狀態(tài),做到看淡世俗之物。例如,以竹為例:
用竹來烘托出靜謐、幽靜、閑適又幽清的氛圍,來表達自身的安然自在,用杳無人煙的情景,襯托出自己心境如止水。
①《田家四首》:雞鳴出煙霞,春聲隔松竹。澗壑引清泉,琤琮聽琴筑。
(2)淡泊無言
張庭璐追求著不追名逐利的淡泊名利,超脫于世外的生活境界。例如:
用梅象征一種幽靜氛圍,同時象征一種操守。
(3)高潔般幽獨往來,一意孤行,清高孤立,有才瀟灑,孤傲出世
張庭璐對隱士般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例如對于梅花意象的描寫:
《哭四弟黼臣五首》:精思直欲磨堅磊,繞遍空庭十樹梅。
抑或單純描繪梅的姿態(tài),透露出作者對梅的喜愛,從該喜好即可看出詩人品性。
《結(jié)翠亭八月梅花》:冰肌雅稱路話,夢入羅浮尚未寒。最好清秋明月夜,美人林下步珊珊。
五、從詩歌意象中窺出作者性格
從詩歌意象使用多為陰柔植物來說,可以看出作者平靜現(xiàn)實的心態(tài),其性格必然不同于喜歡使用大江大河或者雄奇意象的詩人(例如辛棄疾、李綱等),而是一種傳統(tǒng)儒士所特有的性格,心如止水,且常懷有一種憂郁的性格。同時,也有對隱士悠閑生活的向往。
六、從詩歌中窺見作者理想生活
從作者詩歌所描繪的意象中,他喜歡有竹、梅、松、菊之地,他的理想生活應(yīng)該是一種悠閑的隱士生活。超脫于世外,淡泊名利,猶如空谷幽蘭一般嫻靜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