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格珍
【摘要】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實現目標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一種強大動力,也是人們完成活動的有力保證.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小學生的明顯差異很大程度在于他們的自信心,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容易形成積極樂觀的情緒和百折不撓的意志,敢于面對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而缺乏自信心的人,容易沮喪、灰心,在困難面前猶豫不決、畏縮不前、甚至逃避.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自信心形成的重要階段,數學又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是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每位小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師;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 從一定程度上講,人一旦擁有了自信,也就是向日后的成功邁進了一步,對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亦是如此. 那么,我們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呢?以下拙見請廣大同仁指教.
一、讓學生以名人為榜樣認識自我,了解自信
著名化學家瓦拉赫在讀中學時,幾乎門門功課不及格,當時,人們普遍認為這名學生將來必定一事無成,校長甚至要求家長將瓦拉赫帶回家中. 只有一位化學老師發(fā)現,瓦拉赫做實驗非常細心,具備研究化學的素質. 在這位老師的鼓勵下瓦拉赫擁有了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學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終成為獲得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 這個教育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老師的信任加上學生的自信是最終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缺一不可.
二、尊重學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基礎
尊重,是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前提. 一個受到別人尊重的人,才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因此,老師要盡可能地尊重每一名學生,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包辦代替學生的活動;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杜絕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行為. 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廣泛應用于實踐,小學數學教學應緊密聯(lián)系學生實際,從學生周圍熟悉的事物中提出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guī)律,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在充分認識學生潛能的基礎上,尊重和理解每個孩子獨特的價值和心理特點,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從自己擅長的事情入手,找到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賞識激勵是樹立學生自信心最重要和有效的方法
現代的兒童教育觀倡導對孩子賞識激勵, 賞識是樹立學生信心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教師只有表達自己對學生的賞識才能使學生信心倍增. 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要樹立小學生的自信心,老師就要適時、適地和適當地鼓勵孩子去想、去做、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表現自己的本領,對學生在學習中哪怕是很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夸獎和鼓勵,教師要盡可能地讓他們嘗試成功,促使不斷進步,從而增強自信. 今年秋季學期我新接了一個二年級的班級,班中有一名學生名叫廖慧楓,是本班中一個數學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我在教學100以內的不退位減法時,學生探究新知后做鞏固練習,其他同學都做作業(yè)了,唯有廖慧楓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做,我問他:“廖慧楓,你怎么不做作業(yè)呀?”他急得滿臉通紅小聲地說:“我不會算!”開始我以為他偷懶,當我走到他的課桌邊時才知道,他竟然連20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會算,列豎式也不會把相同數位對齊,于是我耐心地從20以內的減法教起,之后又教他寫豎式怎么將相同數位對齊,當他自己做對第一道100以內的不退位減法題時,我立即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他:“今天廖慧楓很不錯,自己算出了一道這么難的題目(其實這道題目對其他同學來說是很容易的),希望你以后繼續(xù)努力,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學好數學的. ”他聽后很高興,后來他的數學學習逐漸有了較大的進步. 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時刻關注每一名學生,要善于發(fā)現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使學生產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老師要及時熱情地伸出雙手去幫助他們,讓他們恢復自信.
四、引導學生自我暗示,樹立自信心
積極的心理自我暗示產生自信意識,消極的心理自我暗示產生消極、自卑意識. 注意讓學生對自己進行自我暗示,相信“我能行”,并且不差于他人的時候,自信心也隨之增強. 大量教學實踐表明,學生良好的自我調控意識已成為影響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 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入了解每一名學生,正確對待學生的個性差異,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予以公正、積極的評價,以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和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自信心,讓他們進行自我心理暗示. 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發(fā)現自己已經意識到的優(yōu)點,而且更要善于幫助學生發(fā)現連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的長處,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自己更加自信,相信“我能行”.
五、適當開展一些數學競賽,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
競賽是人們的自尊需要,是激發(fā)人們奮發(fā)努力、力求上進的一種手段,通過競賽能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面對激烈的競爭,老師要正確引導,讓孩子時刻保持自信心,不要把一時的失利看成永恒的失敗,只有這樣方能成功. 孩子在成長經歷中會遇到許多挫折或挑戰(zhàn),會有很多的委屈、茫然和無助,此刻他們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尊重和認同. 我們要做有心人,在呵護關愛孩子的同時,要注意耐心、積極地引導,傾聽他們的心聲,用我們的循循善誘和真誠關愛引導他們不斷地在受挫折中懂得自省,學會自勵,樹立自信,健康成長. 六、作業(yè)注重差異性、層次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我們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要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針對數學水平和數學能力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我布置數學作業(yè)既有統(tǒng)一要求,又注意因材施“作”——讓成績差的學生多做一些基礎性的題目,優(yōu)等生多做一些訓練發(fā)散思維的題目,以此激發(fā)全體學生的作業(yè)興趣,這樣既增強了差生的學習自信心,又提高了優(yōu)等生的競爭意識.
七、在合作交流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重視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僅為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及數學方法拓寬了途徑,更重要的是對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合作意識、鍛煉交往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深遠的意義. 因此,上課時教師應多給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的機會,鼓勵小學生與同學、與老師之間多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鍛煉膽量,從而增強小學生的自信心.
八、善待學習中的錯誤,重樹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是成長中尚不成熟的個體,難免犯錯,當學生犯錯時,教師不應隨意地責罵和諷刺,否則會打擊學生嘗試掌握和創(chuàng)造的勇氣,變得膽小而不敢有所作為,會傷害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也有影響. 教師要善待學生數學學習中的錯誤,要從發(fā)展的角度理解這些錯誤的價值,善于引導學生糾正錯誤,常常能收到“糾錯一個,受益一片”的奇效. 同時教師還應注重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同時引導學生多向身邊的人請教和學習,使學生在失敗的基礎上走向成功,在失敗的挫折下重樹自信.
九、挖掘學生的優(yōu)勢和潛力,樹立牢固的自信心
如果學生僅僅擁有得到家長、教師的賞識和鼓勵而形成的自信是經受不住挑戰(zhàn)的,這種自信是不牢固的,只有真正挖掘出學生的優(yōu)勢和潛力,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潛力,才能鞏固他們的自信. 所以,教師要善于從學生身上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勢,幫助每一名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空間,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出每名學生的內在潛能,進而樹立牢固的自信心.
總之,自信心的建立是正向強化的結果,自信是人的基本素質之一,是競爭中的心理力量,一個人一旦擁有了信心,便擁有了決心、意志、勤奮、耐心……其潛力就會得到挖掘,潛質得到徹底發(fā)揮,最有可能取得成功. 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已不是一個簡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問題,而是每個當代教師社會角色之中的自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