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萍
那醉人的一抹紅
——賞析蘇劇《柳如是》
■孫麗萍
蘇劇《柳如是》由劇壇泰斗鄭懷興先生編劇,蘇昆名伶王芳女士主演。鄭先生筆下的柳如是既深厚博大,氣沖霄漢,又細膩溫婉,宜室宜家,王芳老師對這一角色進行了生動具體、多層次、有深度的演繹,讓人過目難忘!《柳如是》在鄭懷興先生的劇作集中原名《紅豆祭》,紅豆乃相思花語,相思是二人情濃,是人類情感中最美的一種,鄭先生用紅豆這一意象貫穿全劇,有濃濃情味,正是《柳》劇的基調。
鄭懷興先生此劇既寫興亡,又寫人情,更寫人性,三者合一。同樣是寫明末清初的士人與名妓,同樣關涉士人的失節(jié)與名妓的守節(jié),《柳》劇看似與《桃花扇》頗有相通之處,但細細品之,又完全不同?!短一ㄉ取肥恰敖桦x合之情寫興亡之慨”,而《柳》劇恰相反,是“借興亡之慨寫離合之情”,孔尚任的側重落在“興亡”上,而鄭先生的筆觸則落在“情”上。不同的側重產生不同的風景,《桃花扇》鋪開的是一個時代的橫斷面,通過李香君與侯方域的愛情把各色人等牽扯進來,上至新朝貴胄下到青樓婢女,波瀾壯闊,轟轟烈烈。而鄭先生的《柳如是》則選取了一個點,穩(wěn)穩(wěn)地挖下去。與李香君不同,劇中跟柳如是有性命之關涉的,惟她的老夫君錢謙益一人,《柳》劇沒有復雜的人物關系和風起云涌的故事情節(jié),但作者用集中的筆力塑造了極富張力的夫妻情感和波瀾起伏的內心世界,因此更具有觸動現(xiàn)代人心的力量!全劇寥寥幾個人物,一對老夫少妻,一個調皮書童,一個伶俐丫頭,一位道人老友,一位義士弟子,外加兩個不孝“龜孫”,戲就在兩人的情感關系中娓娓展開,細細道來,轟轟烈烈上演了。
晚明遺老錢謙益,德高望重,學識淵博,萬人敬仰,堪為典范,就是這樣一位“一代文宗”,卻做了兩件讓人“跌破眼鏡”的事情:一是不顧世人白眼,與名妓柳如是結為伉儷,婚禮當天“石塊如雨怒打彩船”,這位老儒生竟“百般唾罵掀髯笑,夫妻酬唱花燭前”,何其豪邁多情,瀟灑風流!年齡算得什么,身份又算得什么,只要款款深情在,一切都不是障礙!二是本應為“反清復明”打頭陣做表率的他,卻忍辱含羞地投靠了清廷,自此萬人唾罵,名節(jié)盡失,此時的他再無往日“大儒”雄風,何其倉惶落寞,凄零孤獨!加之清廷不委重任,又風聞妻子在家呼朋喚友,疑她故態(tài)復萌,于是入仕三月便灰溜溜地辭官返鄉(xiāng)了。
戲就從這里開始,接下來是極有戲劇見識的一筆。柳如是為了逼迫失節(jié)仕清的丈夫辭官回鄉(xiāng),故意不避閑言,常與文人墨客縱情山水,促膝交談。老夫君錢謙益收到兒子打來的小報告,果然耐不住,于一個風雪交加之夜,帶著書童、書籍和行李黯然返鄉(xiāng),快到家門,心中凄惶,怕人遇見,躲躲藏藏,但心中又急于明曉真相,看看朝思暮想的愛妻是否如傳言所聞,不顧他的顏面,在家里招待四方來客。文人的名節(jié)失盡,他倒在意起丈夫的名節(jié)了!此時錢謙益處境的尷尬,境界的錯位,就在那紅豆村柴門前,舉起又落下,落下又舉起,終于舉手扣柴門的猶疑中淋漓畢現(xiàn)!丫頭小紅聽到敲門聲,她早已習慣了柳如是居所“我聞室”的熱鬧,于是蹦蹦跳跳來開門,面對突然出現(xiàn)的老爺,她竟也掩飾不住為柳夫人的驕傲之情,三下五除二,把實情倒了個一干二凈,說夫人經?!熬]巾道服,不是騎馬,就是乘船,尋訪朋友,游山玩水,紅豆村中經常高朋滿座,談笑風生”,與賓客們“談兵舞劍,評古論今”,有時還“一兩個密室傾談到雞鳴……”這雖是柳如是的故意為之,但不難猜想這就是柳夫人真實的豪情與風骨!這段詞在戲中通過小紅的口說出來,引人遐想,產生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藝術效果,為后面柳如是的出場做足了鋪墊。但錢謙益這位老丈夫聽罷卻心顫栗,臉陰沉,直要不顧柳夫人顏面,不顧大丈夫風姿,強闖“我聞室”,驚疑有“客人”藏在里面!曾經的一代鴻儒與自家丫頭這短短的一場戲,多么生動,又包含了多少東西在里面!這凝練的一筆勾勒,入木三分地刻畫了一位“鴻儒”身為一個丈夫的另一面,更豐富了錢謙益為何在明亡之際不肯投江殉國以保全名節(jié)的內在動機。這簡潔的一筆于全劇而言,意義深遠。當初的一代文宗與青樓名妓,只因傾慕彼此的氣節(jié)與才華,才不顧世俗的蜚短流長勇敢結合,如今妻子風姿依舊,笑傲群雄,丈夫卻落得一身罵名,倉惶凄楚,幾至于“猥瑣”。這段略帶“戲謔”意味的戲,引起觀眾的審美情感并不是對錢謙益的痛恨與鄙視,恰恰相反,是對一個“失卻了威嚴的老獅子”的唏噓與同情,對一個“褪下了戰(zhàn)袍的老將軍”的蒼涼與無助的深深理解。同情與理解中總會包含期冀,這也是柳如是對錢謙益的情感。但又因為丈夫失節(jié),士林嘲弄,百姓唾棄,從理智上講,柳如是又怒其不爭,不能輕易原諒,因此,這一角色整體上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理智與情感的糾結,王芳老師憑借其深厚的表演功力和對人物細致地體察,將這樣一個對丈夫懷著復雜情感的妻子形象完美地呈現(xiàn)給了觀眾!下面具體分析。
柳如是出場的具體情境是,為受傷義士尋訪俞道人前來醫(yī)病未得,身后卻反而跟來了“捉奸”的錢家族人。從這個場面開始,直到柳如是感蒙俞道人勸說,決心到“半野堂”安慰落魄凄冷的錢謙益,這是兩人關系發(fā)展的大開端。這一段戲場面轉換頻繁,與之相隨的是王芳老師對角色多側面的準確駕馭和精彩演繹。前面通過小紅的口,觀眾已知曉了柳夫人的豪情,接下來,柳如是撐著一把紅紙傘乘船出場,一段唱“……放浪江湖幾人識,閨閣心懸海宇棋”將柳夫人內心宏大的氣魄承續(xù)下來,下一個場面氣勢洶洶的錢家人登臺,面對凌辱與非難,柳如是面不改色,反而痛斥道,“面對清兵,奴顏婢膝;追究女子,卻兇神惡煞,此輩男人充斥,天下焉能不亡!”直至抽出匕首,以死相抗!到此,王芳老師把柳如是的“女漢子”情懷擲地有聲地演繹了出來!隨后,錢謙益出場將眾族人轟走,柳如是再次登場,這是兩人久別之后的初次見面,各懷心事,各有情緒,但什么也擋不住夫妻情深,只見柳如是穿過廊榭,腳下步履匆匆,口里喊著“牧翁——”,迎上前來,握住夫君雙手,可就在那一剎那,話鋒一轉,理性回歸,“你果然趕回來了!”緊接著牧翁告知夫人自己的思念之情,朝廷一準辭官,就“頂風冒雨,日夜兼程”趕回來了!聽到此語,柳如是又不禁聲音哽咽,手撫老夫君面龐,無限愛憐。接下來小紅隨口說道,若不是老爺想念夫人,怎會強闖“我聞室”,一語驚醒夢中人!頃刻間,萬般柔情且壓下,理性再度回歸,丈夫現(xiàn)在已是變節(jié)之人,怎能讓他知曉秘密?只好狠心將牧翁支走。不想牧翁不死心,又要強開“我聞室”,此刻,王芳老師演繹的柳如是真是“狠”極了,只見她怒睜雙目,斬釘截鐵,一字一句地對丈夫道,“跟你實說了吧,此處已經不是你的藏嬌之屋,而是我的藏嬌之所!”說完背手返身走開,走幾步卻又停下,收斂了目中的鋒芒,側頭靜聽老夫君傷心離去。忽地,她卻轉身追去,行至門口又頹然停下,無限落寞就在那伸出去遲遲不肯收回的指尖上!這段戲情感與理智,愛與怨,相互交纏,瞬息萬變,但理智再怎樣強硬,那條剪不斷的情感線卻一直鋪在下面,承載了柳如是對丈夫綿長的愛和深深的盼。王芳老師的表演,分寸拿捏到位,層次豐富,節(jié)奏分明,自然流暢,十分精彩!
當然,一個演員在舞臺上對角色的成功演繹總離不開與搭檔的默契配合,在這個段落中,張?zhí)票壬缪莸腻X謙益亦可圈可點!錢謙益這一角色在表演駕馭的難度上不遜于柳如是,因為鄭懷興先生把這位鴻儒的風姿和豪情都放在了大幕拉開之前,他的出場,觀眾是站在明亡的大背景之下,站在柳如是的角度,帶著“有色眼鏡”看的。但是,對角色的把握一定是遵循著他自己的性格邏輯展開,如果說錢謙益?zhèn)€性的整體是一座冰山,那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之一角,這就要求扮演者必須挖掘出角色在水面之下更深厚的內涵,這需要功夫。錢謙益呈現(xiàn)在外的是他的率性和真實,從他做的那兩件異于常人的“大事”上即可領略。如果我們把他從身處的大環(huán)境中,從各種不得已的關系中擇出來單獨看,他是一個再自由再瀟灑不過的“純粹的人”,這是非常難得和可貴的!因此,他自己并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多嚴重,從這個角度來講,甚至他想縮在家里跟柳如是廝守也是合理的,符合邏輯的。但是,他忘了他自己被多少人仰望著,他忽略了他自己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舉足輕重!因此,扮演者不能在他身上找“錯”,而要尋找“悲劇性”,他的悲劇性就在于,一個應該擔當?shù)娜?,卻選擇了退縮。因此,這個角色引起觀眾的審美情感不是“恨”,而是“嘆惜”。在這一點上,張?zhí)票壬鷮﹀X謙益的把握還是很有深度的。比如,錢謙益把前來“捉奸”的族人趕出門后,墻外傳來一聲罵,“甘戴綠帽,真是只老烏龜!”張先生的處理是,他手扶著墻壁,一聲嘆息!多少落寞惆悵與無奈都在那“不起眼”的一聲嘆中了!緊接著柳如是出場,他竟毫無痕跡,自然流暢地變成了一個“老頑童”!早把一切拋到九霄云外,急急地奔到妻子身邊,緊緊握住她的手,像一個受了委屈的“老孩子”,述說著自己的思念之情和返家路上的風風雨雨,以博得愛妻一點愛的同情!可柳如是此刻對丈夫的情感,如上文分析,因為理智與情感的糾結,是點段式的,一陣一陣。錢謙益有深厚的學問,可情感上卻單純至極,面對朝思暮想的愛妻的“絕情”,這位老夫君傷心欲絕,只得轉身離去!這是這段戲里錢謙益全部的情感,非常真實!張?zhí)票壬难堇[于簡潔中見深厚,干凈流暢,樸實自然,十分難得!
再往后,俞道人為義士診完了病,不見牧翁,猜測定是被柳夫人驅趕出去了,于是對柳如是曉之以理,陳述了錢謙益堪憐堪恕的情由,此處王芳老師的表演愈加樸實自然,細膩精到。當俞道人告知柳如是,義士乃牧翁弟子,只見她雙目放光,喜悅驕傲之情溢于言表,竟一時腳下生風,親手為俞道人奉了一杯茶!俞道人喝茶的功夫有三秒的停頓,這三秒鐘對話的空白,王芳老師卻用無言的表演滿滿地填充了起來:一個為牧翁挽回名節(jié)的時機到了!有了這樣的心理內容,才有接下來她對俞道人說的,“我愿舍命以保義士!”再接下來,俞道人可憐老友錢謙益風塵仆仆,遠道而回,輕責柳夫人怎么竟把他趕出去了,柳如是說了一句,“國破驚醒鴛鴦夢,名分猶在情已疏”。鄭懷興先生在這兩句詞上為柳夫人傾注了多么微妙的情感!面對丈夫失節(jié),士林唾罵,誰敢說柳如是沒有那么一點點想與老夫君劃清界限?可是這兩句又分明是最言不由衷的話!國雖破,情何時疏了?!這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似有若無,似無卻有!戲劇的魅力,角色內心的復雜,在這兩句道白中可窺一斑!通常,這樣細節(jié)的地方,也往往是最考驗演員表演實力的地方,且讓我們看看王芳老師的處理:她眼含熱淚說出了這兩句她最于心不忍的話!隨后俞道人拿降虜之李陵比失節(jié)之牧翁,勸慰柳夫人應效蘇武,憐憫牧翁。這一比落在柳如是心上,恰似“久旱逢甘霖”,對老夫君的萬般愛憐終于如江水沖破了阻礙,滾滾而來!她騰地從椅子上站起來,迫不及待要去探望牧翁!戲曲的舞臺以演員的表演為中心,演員的表演又以文本為依托,若劇壇再多幾位像鄭懷興先生這樣的劇作家,王芳老師這樣的表演藝術家,戲曲何愁不繁榮,不吸引年輕觀眾!
開場的情境指引對了方向,一切便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再接下來,便是柳如是如何用心良苦地規(guī)勸、引導錢謙益重拾名節(jié),重塑人格。這個過程的展開,鄭懷興先生的劇本依然沒有任何說教的痕跡,一切都在妻子與丈夫,這一對具體的情感關系中自然流露。把兩人糾葛在一起的事件是“如何幫助藏在家中的反清義士黃毓祺平安脫身”,鄭先生對這一事件的處理亦耐人尋味,幫義士脫險的過程,包括義士本身,皆不在作者的重點關注之內,寥寥幾筆就交代過去了。重要的是在這個事件中,錢謙益與柳如是夫妻二人情感關系的發(fā)展。錢謙益回到故里只一心修史,欲縮在家里與妻子安穩(wěn)度日,再不管什么文人氣節(jié),國家興亡。但對出身青樓的柳如是而言,氣節(jié)乃尊嚴,興亡乃擔當,尊嚴與擔當構成了生命的重量,誠然,她深深地明白一國之興亡并不寄于錢謙益一身,但錢謙益在國家興亡的當口,失掉的是生命的重量!她怎忍心眼睜睜看著一個原本沉甸甸的生命毀于一旦,何況這個生命對后世影響深遠,更何況這個人是她生死相依的丈夫!因此,柳如是的行動,不只有為一己之榮辱考慮的婉轉,還有一個妻子對一個丈夫最細膩的期盼,有一代才女對一位鴻儒最深沉的憐憫,更有一個厚重的大女子對一個舉足輕重的生命最深遠的歷史思考!難得的是,這全部的動機都自然融匯在她對丈夫的情感中。比如第四場“葬夫衣冠”里,柳如是看清了丈夫的種種說辭不過是掩人耳目,實則畏首畏尾不愿招惹是非,昔日鴻儒的氣節(jié)和擔當早已煙消云散,她心痛地唱道,“去年金陵淪陷日,牧翁魂魄已歸天。知音一失千年恨,今夜葬夫舊衣冠”,又唱,“修個衣冠冢,似葬我心肝;灑下行行淚,染夫舊衣冠”。這些聲聲泣血的唱詞,傳達的盡是柳如是失卻了靈魂伴侶的孤獨與痛楚!精彩二字不足以形容王芳老師這段戲的表演,尤其當她唱到“為夫親筑衣冠冢,摧肝裂膽有誰知”,因酒醉歪坐于衣冠冢前,“開懷痛飲醉酩酊,醉中痛哭天地驚”,手持酒杯,默默無語,只有司鼓敲打著惆悵的節(jié)奏,連飲三杯之后,淚流滿面,痛哭失聲……
這樣的情景看在眼里,這樣的話聽在耳朵里,錢謙益無異于萬箭穿心!在柳如是的質問和規(guī)勸之下,經過痛苦的反思,終于,當年不畏世俗求娶如是的豪邁氣概再度回歸,仕清之前兩人伉儷情深,評書論劍的瀟灑清逸再次把他感染,久違的牧翁回來了!他挺身而出幫助黃毓祺安全脫身,雖被官府抓住,披枷帶鎖,一朝成為階下囚,但身邊有愛妻相隨,生死隨它!
鄭先生此劇,于歷史興亡的悲涼中寫氣節(jié)與擔當,更寫柳如是與錢謙益這一對靈魂知己的情意綿長。也許一朝一代的興亡是人力所不能及的歷史規(guī)律,但身為一個人,尤其是作為精神標桿的文人,永遠不能失去的是胸中之氣節(jié)。生命的輕或重,從來不以學問的多寡論,而以肩上的擔當論,有擔當者,匹夫亦英雄,無擔當者,鴻儒亦草芥,這是鄭懷興先生在錢謙益身上寄予的思索,也是先生通過作品一直在呼喚的時代精神。
王芳老師對柳如是“穿骨入髓”般的精彩演繹,讓我們見識了戲曲表演藝術極致的魅力!蘇劇唱腔婉轉悠長,宛如蘇州的小橋流水,令人向往。念白雅致利落,音調清麗脆爽,如粒粒明珠落玉盤。統(tǒng)觀全劇,精致脫俗,意韻深遠?!读缡恰芬粍〔徽撍枷胄赃€是藝術性,皆堪稱當代戲曲之典范。 (中央戲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