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勤
(安徽工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 安徽 馬鞍山 243002)
?
基于卓越計劃的大學英語教學評估模式研究
夏侯勤
(安徽工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 安徽 馬鞍山 243002)
摘要:基于卓越計劃的大學英語教學評估模式,應依據(jù)卓越計劃確定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基本規(guī)格,依托現(xiàn)有大學英語教學評估模式,結合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從綜合運用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評價方面設計出客觀可行的標準,并綜合運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關鍵詞:卓越計劃;大學英語教學;評估;模式
教學評估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全面、客觀、科學、準確的評估體系對于實現(xiàn)課程目標至關重要。培養(yǎng)卓越工程師的大學英語教學體系必須依托現(xiàn)有大學英語教學評估模式,結合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按照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中確定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基本規(guī)格的明確要求,加強管理,堅持標準,保證質量,充分利用有利條件,不斷創(chuàng)新,逐步建立具有先進水平和卓越工程師英語教學自身特色、符合人才培養(yǎng)要求、符合社會崗位需求的教學評估新模式。
教學評估體系對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實施具有很強的導向性和質量監(jiān)控作用。Brown對評估所下的定義:“為促進語言教學課程的改革并在其相關機構的范圍內評價它的有效性而對一切有意義的信息進行系統(tǒng)的收集和分析”。[1]對于教學評價的原則,閆寒冰提出,應在教學進行前提出預期,使學生對自己要達到的結果有一個明確的認識;評價要基于學生在實際任務中的表現(xiàn),如:提問能力、尋求答案的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評價的重點應放在如何使學生的這些能力得到發(fā)展和提高,而不僅僅是判斷學生的實際能力上。[2]
教學評估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jù),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對學生學習的評估可分為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兩種。形成性評估是教學過程中進行的過程性和發(fā)展性評估,即根據(jù)教學目標,采用多種評估手段和形式,跟蹤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形成性評估特別有利于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進行有效監(jiān)控,在實施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中尤為重要。早在1967年,美國哲學家斯克里芬在論及課程改革時第一次提出形成性評估的概念,之后美國教育家布盧姆將形成性評估運用于教育評估實踐中,把教育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3]終結性評估是在一個教學階段結束時進行的總結性評估。終結性評估主要包括期末課程考試和水平考試。這種考試應以評價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主,不僅要對學生的讀寫譯能力進行考核,還要加強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考核。李雁冰指出,終結性評估在課程實施完成之后進行,主要對階段性教學成效進行總體評價;形成性評估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進行,為了搜集授課某階段的成果和存在的缺陷,發(fā)現(xiàn)學生的弱點,以便于下階段進行適當?shù)慕虒W調整。[4]
(一)評估的內容
基于卓越計劃的大學英語教學評估的內容是由培養(yǎng)目標決定的。大學英語課程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質,以適應我國經濟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大學英語課程是列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的一門公共基礎必修課。因此,大學英語教學目的應以傳統(tǒng)大學英語課程目的為基礎,具備更高的課程目的,即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是為培養(yǎng)“面向工業(yè)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和合作能力、具備跨文化交際初步能力、適應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對外開放的優(yōu)秀工程師后備人才服務。課程任務是為畢業(yè)生參與國際交流、赴海內外跨國企業(yè)實習、參與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項目、參與國際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成為熟悉外國文化、法律和工程標準的國際化工程師提供必要的外語知識、能力和素質。據(jù)此,卓越計劃大學英語評估體系要從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一是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該能力可細化為聽、說、讀、寫、譯等五種技能,其中每一種技能又可分為多種微技能。二是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策略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評價學生能否正確使用學習策略增強自身的學習自主性、獨立性及自我調控性。重點評價學生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評價結果應該是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形成性評價包括平時活動學生參與記錄、投入程度、活動表現(xiàn)等情況;終結性評價以課程期末書面紙質考試為主。三是情感態(tài)度評價,教師應通過觀察、記錄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xiàn)來了解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現(xiàn)狀和進步。[5]
(二)評估的標準
建立明確的評估標準才能保證評估的客觀公正和公平。卓越計劃大學英語教學評估體系要建立嚴格的評估標準。Genesee和Upshur認為:課堂評估要考慮效度、信度、可行性、積極的教學反撥作用等標準。[5]卓越計劃大學英語教學評估體系應從結構、內容、標準關聯(lián)、外在表現(xiàn)等方面進行整體設計。在卓越計劃大學英語教學評估體系中,首先要考慮評估內容是否全面,是否具有代表性。包括評估抽樣是否足夠,是否合理;試卷的編制是否客觀全面。其次要充分考慮評估形式、時間、題目難易度、區(qū)分度、學生心理生理變化等影響評估信度的因素。另外,卓越計劃大學英語教學評估體系應注意評估可行性這一重要因素?!翱尚行砸蛩亍笔侵冈u估形式在人力、物力、時間許可范圍內所具備的可操作性。最后,要注意該評估體系對教學的反撥作用。卓越計劃大學英語教學評估體系要充分分析評估結果,以此不斷改進完善該評估體系,使之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基于卓越計劃的大學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知識逐步積累的過程,單單依靠傳統(tǒng)式的期末考試單項成績,只能夠折射出學生對基礎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難以全面評估學生的實際語言應用能力。因此,卓越計劃大學英語教學評估模式應從現(xiàn)有大學英語教學評估模式出發(fā),建立多樣化的評估體系。具體教學評估方法的選擇應根據(jù)評估內容的需要。大學英語教學評估內容和標準是多元和綜合的,所以其對應的評估工具和方法應該多樣化和科學化。尤其要強調形成性評價的作用。只有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比較客觀公正、全面有效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基于此,卓越計劃大學英語課程選擇形成性+終結性的教學評價體系,目的是幫助教師和教學管理部門對教與學的過程及結果實施有效的監(jiān)控,并且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做出客觀的評價。形成性+終結性評價體系從評價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出發(fā),通過綜合學生的多方面表現(xiàn):如課堂出勤率、課內外的學習表現(xiàn)、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網(wǎng)絡平臺學習情況、平時測驗及期末考試等多方面的評價指標,給出該學生該學期的英語最終總評成績,以此促使學生更加自覺、高效地開展英語學習,充分發(fā)揮卓越計劃中大學英語評估體系服務教學的作用。
依照《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卓越計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評估體系主要由兩方面構成:形成性評估(占40%),其中包含網(wǎng)絡自主學習(占20%);終結性評估(占60%),其中包含口試(10%)。具體評估內容規(guī)定如下:
(一)形成性評估
形成性評估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所取得的成績做出評價,旨在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具體方式是:課堂活動、考勤、課外作業(yè)記錄、單元測驗/階段性目標檢測等占20%;網(wǎng)絡自主學習成績包括網(wǎng)上學習記錄、在線單元測試和期末網(wǎng)考,占期末總評成績的20%。
(二)終結性評估
終結性評估的目的是檢測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發(fā)展程度的重要途徑,也是反映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具體方式是:1.終結性評估以課程期末考試為主。課程考試以所學課程內容為依據(jù),注重測試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2.卓越計劃大學英語各級教學結束后均應安排期末考試,由卓越計劃大學英語教學部命題組統(tǒng)一命題,實行教考分離??荚囆问椒止P試(占50%)和口試(占10%)兩種,占總評成績的60%。3.選修課程考試形式根據(jù)課程要求而定,命題由任課教師負責,卓越計劃大學英語教學部主任審核。4.學生修完各門課程后均應參加期末考試;學生修完大學英語4后可自行參加國家組織的CET4/CET6水平統(tǒng)考,但所獲得的成績不能代替課程考試成績,只能以加權記分或獎勵學分等方式記入成績檔案。
教學評估還包括對教師的評估,即對其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評估。對教師的評估不能僅僅依據(jù)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應全面考核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和教學效果等。例如對于網(wǎng)絡自主學習教師在線輔導答疑也可實施對教師進行評估,并給與教師課時補貼。具體補貼數(shù)額由網(wǎng)絡自主學習領導小組根據(jù)網(wǎng)管人員提供的教師在線輔導答疑記錄,計算工作量。
課程評估是卓越計劃大學英語教學體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對于完成該課程教學目標至關重要。探索如何從卓越計劃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和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評估體系出發(fā),建立適合于卓越計劃大學英語教學的評估體系勢在必行。同時由于卓越計劃實施不久,其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特別是評估模式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尚需進一步完善,使之更好地服務于卓越計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
參考文獻:
[1]JAMES DEAN BROMN.Theelementsoflanguagecurriculum:Asystematicapproachtoprogramdevelopment[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217-242.
[2]彭菁華.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2010(7):65-66.
[3]孫娟.大學英語網(wǎng)絡自主學習新的評估模式探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4):107-108.
[4]張愛容.大學英語教學多元化評估模式實踐研究[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9):48-50.
[5]陳望波.試談建立多維的大學英語教學評估體系[J].南昌高專學報,2008(6):136-137.
(責任編輯文雙全)
AStudyofExcellenceProgramBasedCollegeEnglishTeachingAssessmentMode
XIA-HOUQ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HUT,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Abstract:Excellence Program bas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mode should start from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basic specification of Excellence Program, depend on pres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mode, consider the practic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sign objective and feasible standards concerning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autonomous learning skills and emotional attitude evalu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apply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s.
Key words:Excellence Program;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mode
中圖分類號:H3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247(2014)06-0095-02
作者簡介:夏侯勤(1975- ),男,江西分宜人,安徽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
基金項目:安徽工業(yè)大學校級教學研究項目(2013jy47)
收稿日期:201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