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華
(山東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山東 濟南 250100)
《無雙傳》[1]4001-4005是一篇以愛情為主題的唐傳奇名作,《尋找無雙》[2]461-611是王小波的長篇小說?!秾ふ覠o雙》的主人公以及最基本的故事框架是由《無雙傳》剪裁而來的,這也是本文對二者進行對讀的基礎(chǔ)。在筆者看來,二者同為經(jīng)典之作,“一部經(jīng)典作品是一本永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的書?!保?]4所以,才會有本文的產(chǎn)生。
《無雙傳》中,王仙客和表妹無雙青梅竹馬,后有婚姻之約。王仙客的舅父劉震因投降叛軍被朝廷處死,無雙作為罪人之女,配入掖庭。王仙客矢志不渝,尋訪無雙,并求助于義士古押衙。解救無雙的過程,在小說中采用了側(cè)筆描寫,基本上都是王仙客旁觀以及古生的追述,依然令人感覺到險象環(huán)生,甚至驚心動魄,就像小說最后寫道:“人生之契闊會合多矣,罕有若斯之比。常謂古今所無。無雙遭亂世籍沒,而仙客之志,死而不奪。卒遇古生之奇法取之,冤死者十余人。艱難走竄,其后歸故鄉(xiāng),為夫婦五十年,何其異哉!”神奇的毒藥,縝密的謀劃,十幾條人命,最終換回的結(jié)果是:王仙客與無雙白頭偕老,兒女成群。
這個故事,仔細體味,的確只有一個“異”字可以概括。為了一段姻緣,付出如此多的努力,甚至送掉十幾條人命,值不值得?畢竟,每一個死去的人也有愛的權(quán)利與機會,但是在這篇幅有限的小說里,都變成了工具,成全了王仙客的執(zhí)著、無雙的哀切、古押衙的義舉。
無雙很美麗。《無雙傳》中,先是王仙客的母親評價“無雙端麗聰慧”,后來,仙客“又于窗隙間窺見無雙,姿質(zhì)明艷,若神仙中人”。外貌不美的人就是普通人,缺乏號召力,所以唐傳奇的女主人公都很美,甚至極美,非人間的美,如任氏、李娃、霍小玉等等莫不如此。在小說中,無雙不單單是一個女子,她還是一個美的象征。追求美、保護美、得到美,是一種試圖超越平凡的行為,可以使庸俗的人生獲得精神上的提升,雖然是個體的行為,也包含了人類整體的不懈追求。好比海倫傾倒了特洛伊,戰(zhàn)爭的雙方都贊嘆她的美貌,為了她開戰(zhàn),無人埋怨。
從這種精神意義進行分析,我們就能解釋為什么毫不可惜地送掉十幾條人命,只為了成全一個女子。讀故事的我們對于王仙客、無雙、古押衙也沒有絲毫怨咎,我們認同他們的一切行為。那實際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的思想?yún)⑴c故事的發(fā)展,下意識里也樂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美??梢?,《無雙傳》的命名多么恰當,盡管對于無雙的正面描寫極少,她卻是事實上的甚至是唯一的主導。
在“美”的基礎(chǔ)上,再加入“情”的成分,這個合理的砝碼就會更重。古往今來,最動人的文學作品基本上都是愛情故事。人們陷身在濁世的泥潭里,渴望超脫。真摯的愛情難遇難求,贊同一位主人公追求自己的愛情,其實也是讀者自己隱秘內(nèi)心當中的渴望。從這個角度來說,就能解釋為什么情節(jié)殘酷,卻不會影響讀者的閱讀愉悅。
無雙,是高貴的;王仙客與無雙的愛情,是純潔的。他們長大成人之后就沒有直接見過面,更沒有什么親密接觸,而雙方均能矢志不渝。這種古典而高貴的純潔愛情,也蕩滌了讀者的心胸。
因此,無雙作為美和愛情的雙重象征,值得付出一切代價去追求。
可是,到了王小波的筆下,以上的價值觀就被顛覆了,這些結(jié)論都貌似扯淡了——甚至能看到王二咧著大嘴在書的縫隙里笑,連嘲笑都不必,那是同情的笑。
在《尋找無雙》里,無雙是永遠等不來的戈多,并且,從一開頭,王小波就干脆利落地消解掉了古典美女的形象:
建元年間,王仙客到長安城里找無雙,據(jù)他自己說,無雙是這副模樣:矮矮的個子,圓圓的臉,穿著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褲管的半短褲,手腳都被太陽曬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頭上梳了兩把小刷子,腳下蹬了一雙趿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嘩啦啦地響。就這個樣子而言,可以說是莫辨男女。所以別人也不知道他來找誰。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補充說,那個無雙雖然是個假小子樣,但是小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個女孩子。除此之外,她的嘴很大,叫起來的聲音很響,尤其是她只要見到一個心不在焉的人,就會從背后偷偷摸上去,在人家耳畔大叫一聲,在這樣近的距離內(nèi),她的聲音足可以把人家的耳膜吼破。她還有一匹小馬,經(jīng)常騎在馬上出來,在馬背上發(fā)射彈弓。她的彈丸是用銅做的,打到人頭上,足可以把皮肉都打破。假如不是那時的人都留了很厚的頭發(fā),連腦子都能打出來。就是因為她的彈弓,附近的鄰居常常頂著鐵鍋走路。而且她總是大叉著腿騎在馬上,這對于女孩子來說是大大的要不得。像這樣女霸王一類的人物,一定是遠近聞名。但是王仙客在宣陽坊里打聽無雙時,人人都說沒見過。[2]463-464
與唐傳奇《無雙傳》相比,《尋找無雙》還消解了目標的明確性,消解了行為的高尚性,讓主人公陷身于模糊、混亂、齷齪、滑稽的種種場景里。
《無雙傳》中,無雙、王仙客、彩萍、古押衙等都是單一性格,其道德品質(zhì)恒定,行為專一。王仙客是道德完美的士子形象,但是沒有任何形體刻畫。無雙的價值在于她的美,王仙客的價值就在于他的品德。兩個人物可以說是兩種價值的人格化。義氣干云的古押衙原本是解救無雙的最關(guān)鍵人物,但是,《尋找無雙》的故事框架只相當于《無雙傳》的前半部,根本沒有也不需要明確的結(jié)果,于是古押衙化為烏有,換成各色市井人物競相登場。王仙客和無雙,這兩個主角也發(fā)生了極大的形象偏移。大唐時代的堅貞美好的愛情故事形同荒誕劇,“所以尋找就是一切,而找的是誰卻無關(guān)緊要”[2]546。
作為當代小說,《尋找無雙》中人物的繁復感、層次感令人眼花繚亂,古今重疊,善惡雜糅。尋找者王仙客在色情的意象里迷失了方向,第一章開頭就是尋找,直到第四章,在妓女聚居的酉陽坊里才發(fā)現(xiàn)了有關(guān)無雙蹤跡的線索(彩萍),隱喻著情的追尋落入性的羅網(wǎng)。性隱喻、性話語的運用為《尋找無雙》烙上鮮明的現(xiàn)代色彩,仿佛一場深刻的玩笑?!巴跸煽烷L了一個大個子,穿一身柞蠶絲的白袍子,粉白的面孔,飄飄然有神仙之姿?!保?]465這種形體刻畫自然是原作中沒有的,王小波似乎有意來補缺,更以不少的筆墨描繪王仙客陽具之可觀,以性的自然呈示、思無邪的描寫,與“以無性為品質(zhì)高尚”的王安老爹、“熱衷于性卻對它持有一種鬼鬼祟祟的態(tài)度”[4]253的羅老板相襯,粉碎了千余年來士人階層動靜不離手的道德面具。
這些補缺還不夠,王小波又創(chuàng)造了魚玄機。作為《尋找無雙》中最耀眼的形象,魚玄機是相對于古典品質(zhì)的一個現(xiàn)代存在,集中展現(xiàn)了肉欲、金錢、罪與罰。她美艷、輕浮、放蕩,與唐傳奇里忠貞聰慧的無雙恰相抵消;而她在受刑前的順從、認命,甚至純樸,與《尋找無雙》中特意突出的無雙之任性刁蠻又成反照?!熬驼f這個魚玄機罷,她的事情必然和無雙有某種關(guān)系。也許是一點相同之處,也許是一點相似之處。只要把一切都搞明白,就能知道相似之處是什么啦。”[2]489
小說隱藏著撞球式結(jié)構(gòu),王仙客尋訪無雙——得到魚玄機的答案——尋訪魚玄機——得到彩萍線索——由彩萍介入尋訪——知道無雙的下落。一個問題的推進引發(fā)另一個問題。無雙、魚玄機、彩萍,有三位一體之感。
王小波對于無雙這個形象相當愛惜,沒有給予其任何實質(zhì)性傷害,她具備了美貌、機智、純真、孩子氣、健康苗條等諸多優(yōu)點,這也是王小波所鐘愛的女主人公的共同特點。魚玄機的形象更美艷,彩萍則與無雙外貌相似,這兩個人物承擔了所有的殘酷待遇,是王仙客夢幻與真實人生的實際相伴者。因此,可以說無雙具有靈與愛的色彩,代表了美好過去所產(chǎn)生的理想;魚玄機是被壓抑的現(xiàn)實真相部分;彩萍則是被侮辱被損害之后的頑強存在,是對過去的有力提示。
多數(shù)優(yōu)秀的唐傳奇產(chǎn)生于文人聚會談奇的氛圍中。如李公佐《廬江馮媼》曰:“元和六年,夏五月,江淮從事李公佐,使至京,回次漢南,與渤海高鉞、天水趙纘、河南宇文鼎會于傳舍。宵話征異,各盡見聞。鉞具道其事,公佐因為之傳?!保?]2719白行簡《李娃傳》也如此說明寫作緣起:“貞元中,予與隴西公佐,話婦人操烈之品格,因遂述汧國之事。公佐拊掌竦聽,命予為傳。乃握管濡翰,疏而存之?!保?]3991作者的熱忱體現(xiàn)在為讀者提供盡可能完備的情節(jié)。
唐傳奇本身是對六朝以來志怪題材的豐富和提高,講述故事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寫作技法進步。《無雙傳》同樣是這種讀者在場的寫法。它首先是一個故事,對完整的故事過程的講述意義大于一切。它采取了中規(guī)中矩的順序敘述,而插敘手法的運用又頗具匠心。在語言層面上,每一個細節(jié)都要落實,講述清楚,文筆穿插,文心巧構(gòu)。而其思想基礎(chǔ)格外純凈,道德價值、審美傾向是單一的,有明確的褒貶意義。
當代小說《尋找無雙》卻無視大眾,不在乎任何接受與反饋?!拔覀兘?jīng)常感到有一些話早該有人講出來,但始終不見有人講。我想,這大概是因為少了一個合適的人去受三絞斃命之刑吧?!保?]555這種向死而在的戲耍態(tài)度,決定了它言所欲言的隨意與自由。它成了一篇寓言,在對古典的戲仿中,充滿了頑童式的語言狂歡。其結(jié)構(gòu)用“奇特”來說明都嫌不足。故事的進展中雜糅了敘述者王二的個人經(jīng)驗,還有時代特征、地理特征的或明或暗的顯示,時時刻刻提醒讀者:我這是玩呢,您別當真!
經(jīng)典文本向來鼓勵堅守、尋找之類的行為,并賦予其崇高的意義。而在意義發(fā)散的年代,行為失去了目標。王小波本能地反感一切專制化、權(quán)威化的東西。與《無雙傳》的價值單一指向相比,《尋找無雙》無限多岐,仿佛霧中行船,迷失是本性,因而,只能導向一個開放的結(jié)局。
從表面上看,《無雙傳》與《尋找無雙》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這完全是兩個世界的語言和觀念。但是,正如王小波自己在文中所言:“夢具有一種荒誕的真實性,而真實有一種真實的荒誕性。除了這種感覺上的差異,他說不出這兩者之間有什么區(qū)別。”[2]520
唐傳奇《無雙傳》看似真實,實際上處處是理想的構(gòu)設,諸如人物的美麗、人物的品質(zhì)等等都有超凡脫俗的色彩,而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更有不合理之處,蓋如胡應麟所言:“事大奇而不情,蓋潤飾之過?;驗跤?、無是類,不可知?!?《少室山房筆叢》卷四一)《無雙傳》是用平凡的語言描繪美麗的幻想,用真實的態(tài)度講述理想的神話。
《尋找無雙》一望而知充滿荒誕的描寫,但那些情境、感受,卻予人切膚的真實感,是用怪誕的形式刻鏤殘酷的真實。比如宣陽坊的人不約而同徹底遺忘了無雙,哪怕她曾經(jīng)如此乖張頑皮,只因為她的遭遇和政治、叛亂、殺人相聯(lián)系,所以,沒有人敢記住她。在自保與恐懼的驅(qū)使下,大家不約而同遺忘了她,集體有意識地遺忘和隱瞞,害怕局外人提起,神經(jīng)質(zhì)到一觸即發(fā)的程度,死亡、罪行的恐怖壓制了良知。模模糊糊的記憶以一種寓言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語言的狂歡下是悲涼的心境。王小波既傳達了遺忘的悲哀,也在戲謔中憐憫著正經(jīng)八百的現(xiàn)實,使“尋找”本身充滿了諷刺。
王仙客對問題真相的執(zhí)著尋訪過程,也是宣陽坊居民集體失憶的重新喚醒過程。與其說“尋找無雙”是尋找一個人,不如說是尋找真相并喚醒集體良知,讓那些曾經(jīng)被血淹沒的事實重現(xiàn)輝光。
他也能從別人的臉色上看出自己是個很不自覺的人。但是自己到底為什么是不自覺的人,還是個不解之謎。大唐時的長安人像現(xiàn)在的北京人一樣,都有點神秘。參透他們言語中的啞謎,就能知道自己哪里不自覺。參透了自己的不自覺,就能夠找到無雙了。[2]485
一個愛情故事,變成了追求智慧與揭示真相的過程。
在我看來,一種推理,一種關(guān)于事實的陳述,假如不是因為它本身的錯誤,或是相反的證據(jù),就是對的。無論人的震怒,還是山崩地裂,無論善良還是邪惡,都不能使它有所改變。唯其如此,才能得到思維的快樂。而思維的快樂則是人生樂趣中最重要的一種。本書就是一本關(guān)于智慧,更確切地說,關(guān)于智慧的遭遇的書。(《尋找無雙》序)[2]461
這幾句夫子自道,無異于宣稱《尋找無雙》的敘事真實性。倘若無雙等同于智慧,她只能在思維中、追索中存在,而不會擺放在現(xiàn)實中一望便知。倘若王仙客等同于智慧,則他的尋找過程正是智慧遭遇到現(xiàn)實之蒙蔽,以及竭力擺脫蒙蔽的過程。
愛情與智慧,是《尋找無雙》這個虛幻世界的兩大支柱,也是王小波所有作品中的兩大主題,是他的精神世界的信念。
王小波重建了獨特的敘事結(jié)構(gòu),但是在《尋找無雙》中,被尋找的無雙仍然是美麗的,美麗且有個性;王仙客的愛情仍然是執(zhí)著的,雖經(jīng)重重迷霧而矢志不渝。無雙在被發(fā)賣的時候,堅信表哥會回來。而王仙客穿越了假象和欲望的迷惑,堅信自己的唯一目的就是尋找無雙。小說的結(jié)局是開放的,沒有明確的交代。所以,王仙客最終能否找到無雙,誰也不清楚,作者說他打賭王仙客找不到,其實是表明一個態(tài)度:只要完成這種執(zhí)著尋找的塑造就足夠了,是否找得到無所謂。
從《無雙傳》、《尋找無雙》人物核心性格的這份相似上,我們也能夠看到王小波“浪漫騎士”的本色。
[1] (宋)李昉.太平廣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1.
[2] 王小波.青銅時代[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
[3] (意)伊·卡爾維諾.為什么讀經(jīng)典[M].黃燦然,李桂蜜,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4] 李銀河.王小波筆下的性[G]//王毅.不再沉默——人文學者論王小波.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