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B(tài)cl-2、IGF-2蛋白在子宮肌瘤組織中的表達及與子宮肌瘤發(fā)病的相關性。 方法 采用免疫組織化學SP法,檢測子宮肌瘤組織及正常子宮肌層組織中Bcl-2、IGF-2蛋白的表達情況,并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分析Bcl-2、IGF-2蛋白與子宮肌瘤發(fā)生的相關性。 結果 Bcl-2、IGF-2蛋白在子宮肌瘤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正常子宮肌層組織,兩者在子宮肌瘤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100%、95%)高于在正常肌層組織的表達(21.21%、25.00%)。 結論 在子宮肌瘤組織中Bcl-2呈過度表達,IGF-2表達也上調,表明Bcl-2、IGF-2蛋白表達的增多可誘導肌瘤的發(fā)生。
[關鍵詞] Bcl-2;IGF-2;子宮肌瘤
[中圖分類號] R737.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13-0013-02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的一種性激素依賴性疾病,大多數(shù)患者無癥狀,或有輕微的盆腔疼痛、經(jīng)期延長、月經(jīng)量增多等臨床表現(xiàn),因此臨床報道的發(fā)病率遠較真實的發(fā)病率低[1]。目前關于子宮肌瘤的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有關于PTEN基因、瘦素、Survivin等在子宮肌瘤組織中表達的研究。有研究表明,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IGF-2)基因的過度表達可以導致乳腺癌、肝癌等多種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2]。另有研究表明Bcl-2可以表達在子宮肉瘤中,呈局灶性或散在分布。為進一步探討上述兩種因子在子宮肌瘤發(fā)病中的可能機制,我們做了下述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1年8~12月就診于我院婦科病房因子宮肌瘤而切除的子宮標本40例為研究組,術后經(jīng)病理檢查證實為子宮肌瘤;選取同期因器官脫垂等非腫瘤因素而行子宮部分或全部切除的標本40例作為對照組,同樣經(jīng)病理檢查證實為正常平滑肌組織。研究組患者年齡35~58歲,獲取的標本均經(jīng)患者知情同意。
1.2 測定方法
采用免疫組化SP法檢測組織中Bcl-2、IGF-2蛋白的表達。多克隆抗體購于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SP試劑盒購于北京中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3 結果判定
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的診斷標準執(zhí)行。即細胞漿內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為Bcl-2、IGF-2陽性。根據(jù)染色強度與陽性細胞百分比分為4個等級:0~1分為陰性(-),2分為弱陽性(+),3~4分為陽性(++),5~7分為強陽性(+++)。染色強度陰性為0分,染色強度中等為2分,介于兩者之間為1分,染色強者為3分;染色陽性細胞數(shù)<5%為陰性(0分),5%~25%為弱陽性(1分),26%~50%為陽性(2分),51%~75%為強陽性(3分),>75%為強強陽性(4分)。按綜合評分的等級來評價兩種蛋白的表達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陽性表達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進行。
2 結果
2.1 Bcl-2、IGF-2蛋白在子宮肌瘤組織及正常肌層組織中的表達
子宮肌瘤組織中Bcl-2蛋白的陽性表達率為100%,IGF-2蛋白的陽性表達率為95%,均高于正常肌層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21.21%、25.00%)。Bcl-2蛋白在子宮肌瘤組織及正常子宮肌層組織中表達率[12.862(v=1),P < 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IGF-2蛋白在子宮肌瘤組織及正常子宮肌層組織中表達率[5.000(v=1),P < 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Bcl-2、IGF-2蛋白與子宮肌瘤發(fā)生的相關性分析
Bcl-2蛋白的表達與子宮肌瘤的發(fā)生作相關性分析,得出相關系數(shù)為r = 0.096 9;IGF-2蛋白的表達與子宮肌瘤的發(fā)生得出相關系數(shù)為r = 0.941,兩種蛋白的表達與子宮肌瘤的發(fā)生呈正相關,經(jīng)檢驗P < 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目前廣泛認為子宮肌瘤生長的主要促進劑為性激素,外源性激素的應用可使肌瘤體積增大,降低激素濃度可使肌瘤體積減小,并緩解其臨床癥狀[3]。迄今為止其發(fā)病機制以及發(fā)生發(fā)展的分子生物學基礎尚不明確,環(huán)境因素及基因突變可能參與了子宮肌瘤的發(fā)生發(fā)展。
IGF-2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復雜的生長調控因子,通過其重要的生物學作用引起細胞的增殖和分化[4]。IGF-2同時也是一種具有強大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的有絲分裂原,可促進正常細胞的生長發(fā)育及促進胚胎的形成。目前的研究已經(jīng)證實IGF-2的過度表達可以導致乳腺癌的發(fā)生,高偉[5]等研究表明IGF-2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明顯高于乳腺纖維腺瘤及乳腺增生的組織。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子宮肌瘤患者中IGF-2也呈過度表達,陽性表達率達95%,與正常子宮肌層組織中IGF-2的陽性表達率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bcl-2是bcl-2基因家族中的原癌基因之一,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凋亡,與其他癌基因如p53等共同控制著細胞的生長、分化、增生和凋亡[6]。有研究表明,腫瘤細胞中bcl-2的過表達可以抑制程序性細胞死亡和使腫瘤細胞產(chǎn)生耐藥性[7]。本研究中Bcl-2在子宮肌瘤組織中陽性表達率達100%,在正常肌層組織中陽性表達率為21.21%,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上述兩種蛋白與子宮肌瘤的發(fā)生行相關性分析得出,Bcl-2、IGF-2蛋白與子宮肌瘤的發(fā)生呈正相關。但是子宮肌瘤存在異質性的遺傳背景,本實驗并未闡明,有待于后續(xù)研究。
[參考文獻]
[1] 樂杰. 婦產(chǎn)科學[M]. 第6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95.
[2] 史艷平,封全靈. 子宮肌瘤組織中TSP-1和IGF-2蛋白的表達及意義[J]. 山東醫(yī)藥,2011,51(4):92-93.
[3] Morikawa A,Ohara N,Nakabayashi K,et al. Selective progesterone receptor modulator asoprisnil down-regulates collagen synthesis in cultured human uterine leiomyoma cells through up-regulating 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J]. Human Reproduction,2008,23(4):944-951.
[4] Kim HJ,Kim TY. Regul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by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 in human keratinocytes,differential involvement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and feedback inhibition of protein kinase C[J]. Br J Dermatol,2005,152(3):418-425.
[5] 高偉,李連宏,等. IGF-2、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 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2(1):22-25.
[6] Reed JC. Bcl-2 and the regulation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J]. J Cell Biol,1994,124(1):1-6.
[7] Jiang H,Xia D,Wu LJ,et al. Inhibition of Bcl-2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 epirubicin chemotherapy in PC-3 prostate cancer cells[J]. Chin Med J(Engl),2011,124(23):4018-4021.
(收稿日期:201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