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西酞普蘭對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輔助治療作用。 方法 將60例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患者隨機等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以氯氮平合并西酞普蘭治療,對照組單獨用氯氮平治療,共治療2個療程,于治療前及治療第6、12周后對患者的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和簡明精神量表BPRS進行評定。 結(jié)果 治療第6周起治療組PANSS總分及BPRS總分均比治療前有所降低,且優(yōu)于對照組(P < 0.05)。兩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yīng)病例發(fā)生。 結(jié)論 配合使用西酞普蘭對改善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癥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關(guān)鍵詞] 西酞普蘭;難治性精神分裂癥
[中圖分類號] R749.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10-0050-02
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目前臨床上仍較難定義,但是多數(shù)歸類于難治性病例的患者,多數(shù)對于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且病程時間更長,極大地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并對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1]。為了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筆者通過對60例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難治性精神病住院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齡(37.9±5.1)歲,平均病程(6.5±3.8)年。診斷標準參照2001年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修訂的精神分裂診斷標準[2]及《精神分裂癥防治指南》[3]制定。納入標準:符合上述精神分裂診斷標準者;病程≥5年,至少服用足夠用量及療程的2~3種不同抗精神病藥物且效果不佳者;PANSS量表≥60分,BPRS量表≥35分者;年齡>18歲、<60歲者。排除標準:合并有惡性腫瘤和其他進行性基礎(chǔ)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合并心血管、肝、腎、胃及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精神病患者;無法進行治療者。通過簡單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治療前對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病情輕重等方面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治療組 采用西酞普蘭結(jié)合氯氮平進行治療。氯氮平(200~400)mg/d(國藥準字H37021530,規(guī)格:25 mg:100片,山東仁和堂藥業(yè)有限公司),西酞普蘭(20~40)mg/d,(國藥準字H20103327,規(guī)格:10 mg:21片,山東京衛(wèi)制藥有限公司),不合用其他抗精神類藥物,6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2.2 對照組 僅單獨使用氯氮平進行治療。氯氮平(200~400)mg/d,每6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3 觀測指標
采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和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進行評定。PANSS量表共30項,陽性量表7項和陰性量表7項,得分范圍是7~49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項,得分范圍是16~112分;BPRS共18項,總分得分范圍18~126分,總分越高,病情越重。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不同時點計量資料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患者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定
入院前,對兩組患者的PANSS評分的總分進行比較,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總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28>0.05);入院治療6周后,治療組和對照組的PANSS的總分均有所降低,但治療組與對照組的PANSS總分比較差異仍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8>0.05);而在入院治療12周后,治療組的PANSS總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21<0.05)。見表1。
2.2 患者BPRS量表評定
治療前,治療組與對照組的BPRS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79>0.05);1個療程結(jié)束后(即6周后),治療組的BPRS得分與對照組相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4<0.05);而在2個療程結(jié)束后(即12周后),治療組的BPRS得分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者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0.01)。見表2。
2.3 不良反應(yīng)
經(jīng)過2個療程的治療后,兩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yīng)病例發(fā)生。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壓力的增加,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率逐年提高,其患者在臨床工作中也更加容易見到。研究表明[1],在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中,難治性精神分裂患者約占總?cè)藬?shù)的22.8%,且隨著各種因素的影響,罹患此病的患者還將不斷增加。然而通過目前治療手段,仍無法十分有效地治療本病、改善患者的預(yù)后,故此病越來越被廣大的醫(yī)務(wù)工作者所重視,并謀求為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療手段。
西酞普蘭是5-羥色胺的再攝取抑制劑(SSRIs),是目前臨床常用的抗精神類藥物之一[4]。有學者[5]的實驗室研究表明西酞普蘭能有效抑制5-羥色胺再攝取,從而取到調(diào)節(jié)抑郁、焦慮情緒,并通過激活多巴胺受體,以達到治療精神分裂和認知缺陷的目的。且西酞普蘭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對血液及肝、腎等也不產(chǎn)生影響,故可用于長期治療[6]。
氯氮平是非典型抗精神藥物之一,目前在臨床上已廣泛應(yīng)用。其主要通過阻斷5-羥色胺及腎上腺素,并結(jié)合多巴胺D1、D2受體,起到抗抑郁和焦慮作用[7]。雖然其療效顯著,但存在副作用較大、如何長期應(yīng)用等問題[8],故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采用西酞普蘭與氯氮平結(jié)合使用,更是能夠通過不同的途徑相互作用,增加藥物療效,降低不良反應(yīng),改善疾病的預(yù)后[9]。在本研究中,我們通過對比60例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差異,并通過PANSS和BPRS兩個量表對兩組不同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定,雖然在第6周時,兩組患者的PANSS評分無明顯差異,但是在療程結(jié)束后(即12周后),兩組患者的PANSS與BPRS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BPRS的改善尤為明顯。
由此表明聯(lián)合運用西酞普蘭,可加強對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效果,對其癥狀的改善作用明顯,較之單一用藥療效更佳,值得為精神科臨床工作同仁借鑒。
[參考文獻]
[1] 蒲城城,姚貴忠,任峰,等. 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特點[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2,26(8):566-570.
[2]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 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 第3版. 山東: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1:20.
[3] 舒良. 精神分裂癥防治指南[M]. 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7:38.
[4] 王來海,呂路線. 臨床精神藥物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221.
[5] 郭田生,陳利著. 實用精神科醫(yī)師處方手冊[M]. 北京:科學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10:124-125.
[6] 曹向紅,張虹,張變花,等. 抑郁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高敏C反應(yīng)蛋白水平的影響[J]. 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5):612-613.
[7] 馬學森,李曉波,戚杰. 西酞普蘭合并小劑量氯氮平治療抑郁癥的療效[J]. 航空航天醫(yī)藥雜志,2010,21(9):1591-1592.
[8] 鄒德梅. 氯氮平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影響的研究[J]. 醫(yī)學臨床研究雜志,2010,27(8):1553-1554.
[9] LAN Guang Xin,LI Zhen Chun,LI Ling,et al. A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f combined citalopramand clo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J].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2006,20(10):696-698.
(收稿日期:201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