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迎宏
藝術猶如愛情,因激情的催化,成為人類永恒且孜孜的追求,引發(fā)出彌久常新之故事。中國書法藝術以其極簡的黑白二元素,通過筆墨宣紙用漢字對平面的分割,歷朝歷代吸引了無數(shù)有著博大修為者為之如癡如醉!即使是毛筆退出實用領域,甚至電腦取代寫字的今天,書法藝術仍在蓬勃發(fā)展。
數(shù)千年的歷史為今天的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的文字經(jīng)典!它們被后人以文字學和書法藝術兩條軌跡,在延續(xù)著其不朽的生命力。從殷墟甲骨,商鼎彝器,到簡牘帛書,廟觀經(jīng)文;從片紙殘卷,石刻碑匾,到宮廷典藏,民間雅玩。這些經(jīng)典之物自身攜帶信息所彌漫的氣場,無不令我們肅然!哪怕書法作為純藝術在無限濫觴的今天,偶爾也能看到讓人血流加快,駐足久賞,思接古今的作品。在劉小平兄的書法篆刻作品前,我自然而生的就是這種感受。
認識小平兄是在讀過他的作品,被他的作品多次激動過之后。一個實在是太普通而又言語時而生趣的同年人。就是他,讀懂了相傳為晉代陸機留下片紙《平復帖》并化為自己的筆端,而令人仰望、生敬!
《平復帖》是現(xiàn)存年代最早(書寫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并真實可信的西晉名家法帖。它用禿筆寫于麻紙之上,因其只有9行84個字,且從文詞到草法都古幻難識,加之久在宮中秘藏,一千多年來研究草書,特別是章草的無數(shù)書家,并沒有在《平復帖》這一路書風留下更多的痕跡!
從現(xiàn)代書法審美角度看,《平復帖》字體介于章草、今草之間。用禿筆、燥墨,起筆大多圓渾,豎、撇往往斜側出鋒,線條短小豐腴,筆劃簡練古樸,行筆有明顯的速度感;結字左高右低,既無蠶頭鳳尾,也無銀鉤蠆尾;既表現(xiàn)出濃厚的隸草意趣,又沒有隸書那樣波磔分明;章法結構上,前后筆劃之間、字與字之間大多不連,不像今草那樣連綿不斷,但也不完全獨立,筆意婉轉自如,緊緊相連,上下呼應貫通;墨色氣韻則古雅自然,樸質雄厚又洋洋灑灑,令人賞心悅目,是草書演變過程中的經(jīng)典書作。
讀懂理解《平復帖》,掌握它并化到自己筆下,毫無疑問是現(xiàn)代書法藝術的高峰之一,小平兄做到了。他的草書作品無論大幅還是尺牘,給人的就是《平復帖》的感受!而且,小平兄在結字上更古拙,這得益于他的篆書篆刻修養(yǎng),也在于他在《平復帖》的基礎上對現(xiàn)代章草大家王蘧常先生精華的明顯吸納,而王蘧常先生的觀念是“不落唐后人一筆”。在用筆和章法上更是加入了現(xiàn)代書法的元素,禿筆枯鋒,頓挫疾厲,墨色變幻,輕松凝動,自然瀟灑。字的大小錯落與行的起止錯落交互生韻,擔夫爭道與疏可走馬隨意而為,如鄭板橋先生筆下“亂石鋪路”,看似隨意,但神完氣足,形散而神斂。
接觸多了才知道,小平兄二十出頭便已在書壇嶄露頭角。他以“十年磨一劍”砥礪自己,潛心書法篆刻藝術,三十年磨出三把劍!花十年時間寫楷書,包括碑版銘文,造像刻石,一一領悟,奠定扎實的基礎;再用十年時間攻篆書篆刻,無論鐘鼎石鼓,秦字漢印,瓦當封泥、民間俗書,均細細研讀,玩味文字的奧妙與用刀如筆的情趣;復以十年時間寫章草,從《平復帖》、《急就章》、《月儀帖》到王蘧常,都詳加揣摩,在秦隸、漢簡、六朝文字與《平復帖》和章草、今草間探求,找到了其脈絡與關聯(lián),再化到自己的筆下,厚積薄發(fā)。其作品大多是自己平常所讀精彩之書文的抄錄,而沒有為創(chuàng)作而創(chuàng)作的刻意做作。因此,他的草書輕松自然,如詩可讀,如畫可品,如曲可韻,如文可思,賞心悅目,耐人尋味不盡。
小平兄內(nèi)心世界是十分豐富的。久居郴州東江,看飽了風景,享夠了清靜,工作之余讀書寫字刻印,心無旁騖。他自己戲言是“用業(yè)余時間做成有點專業(yè)的事”,但我看只有書本才是陪伴他的最佳伙伴。書也簡單,一本二十多年前買的《東坡文集》隨時帶在包里,可能已經(jīng)看過多遍,也許是他的內(nèi)心需要和古人對話。小平兄是個實在的人。1987年他在“西冷印社篆刻大賽”獲金獎后,不像某些小有成就的藝術家,用長發(fā)、光頭、馬褂去張揚自己“藝術”,反而很少參加活動,直言是“覺得不夠清靜,也很難遇到有真知灼見的人”,真是實在得可愛。而每次遇見他,不是在忙事,就是身邊有三五個藝術界、收藏圈的朋友,可謂有德不孤。
小平兄用他的書法篆刻作品告訴我們,骨子里他是個豪放的人。書法篆刻能夠如他那樣表達得像國畫般大寫意,胸中必是淤積了不平,或是對已有可見表達的不服?其書法如許,或是他本性與《平復帖》之氣韻相通。其篆刻,即使是最典型的漢印風格,也被他演繹得結字巧拙而夸張,章法險峻而奇逸,刀法犀利而張揚。如“劉小平之章”、“永享福壽”、“高古渾厚”、“文君司馬”、“沃興華印”等印,特別是簡化字入印、草字入印、民間俗書文字入印、白話入印、朱白相間印等。更多悟自瓦當、封泥、明清瓷器押印,熱情奔放,視覺沖擊極強。如“長宜子孫”、“十全十美”、“鑿牖為室”、“云山七十一峰”、“詩總六義”等印,奇思妙想,無不表現(xiàn)出其涉獵之廣與才情逸氣。所謂藝高人膽大,賞其印作,不得不嘆,也不得不服!
小平兄天生是個藝術家,一時興起,近幾年又玩起了陶印和瓷器,陶印開風氣,純以書法上瓷器,難!但是他在瓷都醴陵也大受歡迎,且價格比很多畫家都高。真正的藝術是受人尊重的。小平兄以一介平民之軀,居山清水秀清靜之地,積三十年潛修之功,而踏入藝術殿堂的自由境界,且不以已有成就自喜,不戀筆端刀尖情趣,尤其是在藝術市場持續(xù)升溫的環(huán)境里,觀山看水,讀書悟道,是一種純粹的藝術狀態(tài)!
小平兄以篆刻成就奠定自己在當今書壇的影響。近年來,他以書法作品向全國書法大展投稿,戲曰:以己之短較人之長,檢己對平復體驗之效。意即:將自己對平復的學習體會讓全國最高級別的書法大展評委檢驗,素面朝天。所投作品也不專門“創(chuàng)作”,找出自己平時習作比較滿意而又適合投稿的,欽印寄出。效果是屢投屢中,可數(shù)的有:第一屆“平復帖”全國書法展獲三等獎,第九屆全國書法展入展,全國首屆扇面書法展、第四屆全國書法“蘭亭獎”獲佳作獎,最近他的作品又入選了第二屆“平復帖”全國書法展。
剛值天命之年的小平,未來怎期?
試看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