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濤
【摘要】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為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成實施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生為本”,給學生騰出時間和空間,學習從“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
【關鍵詞】小學教育 語文課堂 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如何實現(xiàn)課堂的有效教學呢?下面就談談自己是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我們要努力做到: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生為本”,給學生騰出時間和空間,學習從“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下面就談談自己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
1 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氛圍
全面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情境是實現(xiàn)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根據(jù)學生學習特點,我們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探求欲望。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并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fā)展。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過程,它可以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fā)展。如:我在執(zhí)教口語交際課《說說我自己》時,我以猜謎語的形式“遠看像只貓,近看是只鳥。晚上捉田鼠,天亮睡大覺?!边@是什么?我話音剛落,學生就爭先恐后的搶答,看著學生積極的氣氛,我又接著說了幾個猜動物的謎語。然后接著說:“同學們猜小動物是一猜一個準,那么猜猜你周圍的人行不行?”學生們的積極性已經(jīng)被調動起來了,個個摩拳擦掌。于是我就描述了幾個特別有特點的學生的外貌,學生猜到后,興趣高漲。話題順勢一轉,進行到今天的口語交際課——說說我自己。同學們都很積極的自我進行描述,然后搶著說話,通過這樣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們探索的欲望。如此同時,我們還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再現(xiàn)教師自我的外貌描述,使學生對于怎么樣描述自己有路可依,從而正確有條理的抓住自己的主要特點進行說說自己,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增強求表達的自信心,進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2 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
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前提。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靈活處理教材,甚至對現(xiàn)在的教材內容加以適度的補充或重新組合,活化教學內容,縮短學生生活與教材內容的距離,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首先是教材資源的利用。因此教學中我們要合理整合各種教學手段,“因材選媒”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突出多媒體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對課堂效率的提高無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教師在設計或選用課件時,首先應明確目的,如何才能把問題用多媒體特有的優(yōu)勢表達清楚,其次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語文教育重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如:我在教《七子之歌——澳門》時,為了幫助學生增強對澳門回歸的深切感悟,設計了一段“澳門回歸的記錄片”和“澳門被侵占的歷史”的課件,讓同學們通過對那段歷史的了解,感情聞一多當時寫《七子之歌——澳門》時的心情,有感情讀詩歌,試著把自己當作一個丟失的孩子一樣讀詩歌,結果大部分同學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悟。
3 鼓勵學生勤思多問
我們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必須構建一種以尊重學生的人格個性為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目標的師生和諧、積極探索、平等民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而教師的作用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教師在提供了一些豐富的素材后,學生就要進行大量的自主探索。牛頓說:”如果說我對世界有些微貢獻的話,那不是由于別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币虼嗽趯W習過程中,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如自己獨立學習,也可以與他人合作,與老師交流……如:我在教學《步行18里》這一課中,當同學們還沉浸有一位父親為了教育孩子做人真誠,不說謊話,竟然去不辭辛苦地步行了18理路,這是一位多么值得敬佩的父親時,有一個同學就冒然提出一個問題:父親是不是一個很任性的人?。窟@時的課堂掀起一個小小的高潮,那是再自然不過了。課堂上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厚,學生相互合作,交流欲望極高。因此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及靈感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進射出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
4 把時間留給學生
我覺得語文課上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克服那種浮光掠影,泛泛讀上兩三遍的做法。在語文教學中,盡可能地營造濃烈的朗讀氛圍,促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展。并在這樣的氛圍中,吸引學生融人情景,設身處地感受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內蘊的意味深長,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在不斷的練習中熏陶情感,發(fā)展智力,增強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智慧的生長。就如:教學《步行18里》這一課,與人物進行對話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先給時間讓學生讀書,靜靜地用心靈與書中人物進行對話,然后全班交流。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以前從沒舉過手的同學,也紛紛舉起他們的小手。這說明,把時間留給學生,大部分學生是完全可以自己獲取知識的。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充滿智慧的學科,課堂更是充滿智慧挑戰(zhàn)的地方。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要不斷地改進教法,真正把課堂教學改革落實到實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嘗試性學習機會,使他們的個性在嘗試中得到發(fā)展。讓語文真正成為師生精神享受的,跳躍著靈動旋律的和諧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