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雄 李孟肖
愛,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題。教書育人不能沒有愛,愛的教育不能沒有藝術和教育的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愛才是對學生真正的愛。作為一名班主任,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更要對學生的德行進行正確的指引,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導”的作用遠遠大于“教”。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們不好的行為習慣、錯誤的思維意識都不是一天養(yǎng)成的。而且90后的學生出生在計算機虛擬技術日新月異的年代,長在知識大爆炸的21世紀。信息量的敞開使學生對于新事物的興趣求知變得十分容易和廣泛,學生的知識面與時俱進地擴展,追求自我個性張揚,但卻相對缺乏團隊精神,大多具有強烈的反叛意識。所以,要使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和行為習慣上有改變,只能智取。
90后的獨生子女們,是一類很特殊的群體。他們自信,他們創(chuàng)新、他們敢于表現(xiàn)。他們驕傲、叛逆,他們個性張揚。高二文理分班后,新生力量要融入到這個集體中。他們來自各個班級,學習的程度不同,行為習慣的好壞不一,如何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接受這個班級,不陌生、不抵觸,如何和他們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如何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讓他們健康成長的舞臺,這些對于班主任來說是一個必須要去面對且永不過時的課題。
一個月的時間,四次主題班會,讓我們這個集體真正成為一個家。
主題班會一:融進去
班會前,我做足功課,向?qū)W生的原班任詢問學生的優(yōu)缺點、家庭狀況、學習成績,并邀請本班的科任教師來參加班會。班會上,我對新來的同學表示歡迎,并向全班同學及科任教師介紹新來同學的長處,并對他們提出希望,希望他們戒驕戒躁,盡快熟悉新同學、新老師,讓他們內(nèi)心不抵觸,感覺到即使來到新環(huán)境,也能安心的學習、生活,從內(nèi)心認肯這個新家。接著讓班長為新同學介紹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任課教師。
主題班會二:靜下來
新學生來自不同的班級,脾氣各不相同,他們對班級原先的文明特色缺乏體會,特別是上自習課的時辰,很多同窗講小話,靜不下來,造成教室里鬧哄哄的。所以在這次班會上,我給學生重點講自習課安靜的重要性。換位思考,當你需要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學習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周圍亂哄哄一片,你又作何感想呢?和他們推心置腹,而不是拿出大家長的身份去打壓他們,只有他們從內(nèi)心里懂得,才會讓安靜的環(huán)境持久而不是曇花一現(xiàn)。
主題班會三: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養(yǎng)成教育不是一揮而就的,也不是一時高興的事情,要跟隨學生的整個高中學習生活。因此在班會上我向?qū)W生提出一個問題:“你們和那些高考狀元的學生都是一個腦袋,為何他們的成績卻比你們高出一大截,是因為你們智商低嗎?”學生們自然不服氣,紛紛說只不過是因為上課溜號、睡覺,課下不做習題,回家不復習等等,如果認真學,未必比他們差。我馬上引導他們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正因為我們學習習慣不好,所以他們才走在了我們前面,亡羊補牢為之不晚,只要我們能嚴格要求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考時,我們必定能笑傲金秋!”盡管不會立竿見影,但卻為學生走向正確的路埋下了一顆種子。
主題班會四:對比、總結、反思
單純跟學生說教,有時卻會事倍功半,有比較才會有差距,學生內(nèi)心才會受到觸動。因此在班會開始我讓學生們思考三個問題:我融進新班級體沒有?我靜下心沒有?我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了嗎?并選取那些守紀律、學習優(yōu)秀的新來學生談談自己這一個月來的感受,讓他們的表率作用促使那些做得不夠好的學生迅速更正、找準定位。
有一個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任何人都沒有力量改變另一個人,但如果你樂于按照一個人的本來面目去接受他,你就給了他一種改變他自己的力量。我想我已經(jīng)初步成功了。
總之,盡自己綿薄之力,遇到困難挫折不畏懼,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真正走入學生當中,了解學生的需求,真心實意的為學生的進步成長盡自己的義務,用智慧去解決問題,引導學生不斷前進,唯有如此,我們才無愧于“教師”這個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