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家玉??
【摘要】 目的 研究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護理中的作用。方法 選取我院于2009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69例,將其按照住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兩組,觀察組35例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圍手術期進行護理,對照組34采用常規(guī)方法對圍手術期進行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住院費用、臥床時間和患者滿意度。結果 通過護理治療后,觀察組的住院天數(shù)、臥床時間和患者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但是兩組患者住院費用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因此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圍手術期子宮肌瘤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可提高患者滿意度,增加術后治療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圍手術期;子宮肌瘤;臨床護理路徑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457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8-4484-02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各種服務的質量追求也提升了一個層次,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醫(yī)院也在不斷地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將人性化服務理念融入到護理工作中去[1]。患者就醫(yī)時不單單選擇醫(yī)院的醫(yī)療技術水平,對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關注。為了避免醫(yī)患之間發(fā)生糾紛和促進醫(yī)院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展,如今治療服務已經從“治療疾病”為中心轉化為“以患者為主”的個性化醫(yī)療服務。目前,大多數(shù)的醫(yī)療機構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均應用臨床護理路徑,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作者為了研究子宮肌瘤患者在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選取我院于2011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69例,將其按照住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其中35例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并與同期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患者進行比較,獲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于2009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69例,將其按照住院的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5例年齡37-57歲,平均年齡(43.4±2.1)歲,對照組38-56例,平均年齡(43.2±2.2)歲。兩組患者的手術方法和麻醉方法均為子宮切除術和硬膜外麻醉。兩組患者均符合疾病納入標準,各臨床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性(P>0.05),可以進行組間比較。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按照常規(guī)方法對患者進行術前、術中和術后護理。
1.2.2 觀察組 采用臨床護理路徑,由院長支持、護士長主持以及護理組長和婦產科主任協(xié)助的情形下開展,制定橫軸為手術天數(shù),縱軸為術前檢查、指導、治療、用藥、飲食指導、護理、功能鍛煉、健康教育等護理手段。①術前護理路徑:住院當天由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主要包括食堂、手術室、病房等位置,患者的主管護士和主管醫(yī)生,和醫(yī)院的作息時間、規(guī)章制度。同時向患者宣傳教育相關的疾病知識,使病人指導患病的原因、病情發(fā)展情況、常規(guī)治療方法和預防術后復發(fā)等,多與患者溝通交流,用激勵的話語關心患者,增加其信任感,消除恐懼的心理反應,主動配合治療。手術前一天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手術基本的內容,主要包括手術名稱、主刀醫(yī)生、麻醉方式、計劃安排的時間和禁忌事項,同時做好陰道和腸道的清洗工作,幫助患者做好各項術前常規(guī)檢查。②手術當日路徑:術中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和吸氧情況,同時向患者講解使用引流管和麻醉后的效果及注意事項,了解患者疼痛程度,再遵醫(yī)囑給予服用止痛藥物。③術后護理路徑:術后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以及腹部切口和陰道流血情況。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手術的治療效果,術后臥床期間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并在臥床期間指導更換正確體位利于恢復,介紹早期活動的意義,督促患者早日下床鍛煉。向患者宣傳術后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后督促的定時復診,電話隨訪患者的身體康復情況和日常生活,做好用藥和飲食方面的指導工作,培養(yǎng)患者的健康意識,提高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以及加快康復時間。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所有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表示(χ±s),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通過護理治療后,觀察組的住院天數(shù)、臥床時間和患者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兩組患者住院費用相比差異不明顯,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臨床護理路徑屬于綜合護理模式之一,主要是針對醫(yī)院中某一具體病種或某一病人群體在護理、治療和康復的過程而制定[2]。最早應用于美國,今年來,我國大部分醫(yī)療機構已廣泛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其在醫(yī)院和各科的護理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子宮肌瘤在女性生育期的發(fā)生率比較高,屬于良性腫瘤之一,其生長速度緩慢,為實心腫瘤[3]。通常經過手術治療后除了要護理患者身體情況,還要護理患者的心理反應。通過臨床護理,應該不但做好疏通心理障礙的工作,也需要傳授術后患者在日常生活方面的健康知識。所以制定一份有效的護理計劃,并讓患者指導治療疾病和術后護理的各項工作意義,對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提高身體恢復狀態(tài)有促進作用。通過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臨床護理路徑比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整體效果要更加顯著,因此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護理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護理和治療,從而保證了護理效果更加安全有效,同時加快了的患者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熊李.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護理中的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8):38-39.
[2] 莫應萍.臨床護理路徑在手術治療子宮肌瘤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7,10(3):229-230.
[3] 張景美.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1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