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丹丹 孫寬寧
基于QQ群的大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研究*
●屈丹丹 孫寬寧
QQ群是大學生接觸和使用比較普遍的信息交流工具。利用QQ群實施大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加強師生交流,改善教學效果?;赒Q群的大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的實施需要從學生分組、主題確定,到方案評價和組建教學設計方案庫等諸環(huán)節(jié)進行細致規(guī)劃。同時,要在實施過程中明確師生角色,恰當選擇內(nèi)容,合理設計學生評價的指標體系和實施策略。
參與式教學設計;大學生;QQ群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開展,“雙主模式”的教育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在教學中怎樣體現(xiàn)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提高他們的參與性成為現(xiàn)代教學必須考慮的問題。參與式教學設計所強調(diào)的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進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設計,學習者平等參與整個教學設計過程的理念,為提高大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凸顯他們的主體地位提供了一個契機。[1]但是當前大學多校區(qū)辦學,教師“走教”的現(xiàn)實帶來了師生分離、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缺乏溝通的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可以采用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較為廣泛的多人聊天工具騰訊QQ群來進行參與式教學設計。騰訊QQ群以其方便性、靈活性以及應用的普遍性為我們在大學生中開展參與式教學設計提供了一個前提。
大學生作為思想、個性都比較成熟的一個群體,在知識儲備和能力方面已完全可以參與到教學設計方案的制定中來。大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的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大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能體現(xiàn)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參與式教學設計使得學習者不再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共同確定教學目標和制定教學設計方案。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被激發(fā)出來。
其次,大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能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目前,許多大學校園中普遍存在著校區(qū)分離的現(xiàn)象,教師上完課就離開,師生之間交流的機會很少。參與式教學設計為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理解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能有效改變教師與學習者之間只有課上交流,課下幾乎沒有聯(lián)系的現(xiàn)狀。學習者參與到教學設計中來,與教師的交流增多了,關系得到改善,同時,由于學習者的主體地位被凸顯出來,使得他們對整個教學和學習過程有種使命感,不再抵觸教師的教學,從而能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
第三,大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有助于教學適切性的提高。在大學生進行參與式教學設計過程中,學習者能夠充分表達關于教學和學習的思想和想法。這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習者提出的建議全面的改進教學,制定出符合學習者需求的教學設計方案。同時,通過參與式教學設計,教師能更加了解學習者,在此基礎上,才能將教學真正面向學習者,以學習者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有效生成符合學習者個性特點的教學設計方案。
(一)學習者分組
通常認為,小組學習有利于學習者對教師擴展延伸的教材內(nèi)容的學習交流,有利于學習者在自學過程中所遇到難題的探討,有利于學習者用多媒體和網(wǎng)上學習方法的互教互學,有利于實踐活動和社會調(diào)查的合作。[2]因此,在利用QQ群進行大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時,也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
根據(jù)課堂的實際情況,可以采取兩種劃分小組的方式。
1.學習者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主動分組
這種分組方式能夠將具有相同愛好和興趣的學習者組合到一起。因為他們之間彼此熟悉,更容易交流和產(chǎn)生“頭腦風暴”,進而有利于參與式教學設計的進行。
2.依照學號順序進行分組
這種分組方式簡單,學習者對于分組的結果不存在偏見。能夠加強學習者之間的交流,讓他們結識更多的朋友。不利之處就是有的同學過分羞澀,不會表達自己,從而影響參與式教學設計的效果。
對于以上兩種劃分小組的方式,小組規(guī)模應根據(jù)班級規(guī)模而定。對于規(guī)模比較大的班級,小組人數(shù)應盡量多些,但一般不超過6人。一般情況下以4人為最佳。
(二)組建QQ群
創(chuàng)建一個QQ群,班長、學習委員和教師為群管理員。將小組分組名單通過群共享公布出來,每位同學將自己的群名片根據(jù)分組命名為“X組XXX”的形式,例如“二組張三”。
(三)發(fā)布學習主題
騰訊QQ群只允許創(chuàng)建者、管理員或者股東發(fā)布公告,所以以群公告的形式將學習主題公布出來,既醒目又可防止被不小心篡改。教師作為群創(chuàng)建者或者群管理員,在發(fā)布學習主題時,可以將參與式教學設計的要求一起公布出來,這樣學習者在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教學設計時有章可循。
(四)搜集與整理資料
每個小組根據(jù)學習主題搜集資料,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如遇到什么問題可以直接在群中以聊天的形式提出,教師及同學都可以看到并一起解決。
(五)制定教學設計方案
通過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每個小組都制定出一個關于該主題的教學設計方案。通過群共享功能將本小組的方案放在QQ群中,便于其他小組下載、討論和評價。
(六)評價教學設計方案
對教學設計方案的評價有助于設計人員反思自己的設計過程,盡可能避免一些由于設計上的疏漏而導致使用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對教學設計方案的評價可以從方案的規(guī)范性、可實施性和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來進行。[3]具體評價細則如下:
每個小組對其他小組的教學設計方案根據(jù)以上指標進行評價。在讓學習者進行評價之前,教師可以按照需要和實際情況,適當?shù)脑黾踊驕p少評價指標和評價項,制定出一套有利于特定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評價標準。
(七)確定教學設計方案
每個小組將該小組認為的最好的教學設計方案以QQ聊天的形式公布出來。并且說出為什么該教學設計方案是最優(yōu)秀的。最后,教師會根據(jù)學習者的評價結果做出整體的點評,選出最適合的教學設計方案,并將選擇的標準和理由以群聊的形式公布出來。
(八)組建教學設計方案庫
通過QQ群的共享功能,所有人都會擁有全部的教學設計方案,在自己的電腦上就會形成一個教學設計方案庫,作為學習和教學資料存儲。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設計教學的樂趣和成就感,這本身也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方式。
(九)拓展學習
通過QQ群不僅能夠實現(xiàn)資源共享等功能,它本身提供的QQ群社區(qū)中還包括很多便于我們交流的工具,比如群論壇、通訊錄、新鮮事、群聊記錄以及群活動記錄等等諸多功能。這些功能足可以為我們展現(xiàn)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畫面。
(一)明確教師與學習者的角色定位
教學設計方案評價指標評價項完全符合(7~10分)基本符合(3~6分)不符合(0~3分)規(guī)范性教學目標的闡述清晰、準確、不空洞,符合科學的特點和學習者的實際教學策略的選擇既符合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又能夠成功完成教學目標學習活動的設計要與教學策略一致,符合學習者特征,能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有效完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設計思路清晰,結構合理,有層次性,重點突出,時間分配合理教學媒體的設計要有效,能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和學習者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媒體可實施性在現(xiàn)有條件下能否實施創(chuàng)新性教法上有創(chuàng)新,能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在大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中,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指導參與式教學設計的開展。
首先,教師是整個教學設計過程的引導者。作為引導者,教師在學習者進行參與式教學設計之前會針對該主題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學習者有可能沒有接觸過教學設計的知識,這時候教師可以在一些具體內(nèi)容上進行說明,比如教學設計的具體流程等等一些有利于學習者進行教學設計的知識。
其次,教師是大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的參與者與激勵者。在教師發(fā)布完教學設計主題后,以后的過程是學習者自主學習的過程,包括自主搜集與該主題有關的資料、整合資料、自主設計和制定教學設計方案。在這整個過程中,教師并不是完全脫離,而是與學習者共同參與,學習者在教學設計中有什么問題都可以通過QQ群來問教師,整個過程都是教師與學習者共同參與的過程。同時,教師在與學習者共同參與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不斷激勵他們認真完成教學設計方案,避免教學設計流于形式。特別是對于那些教學設計方案沒有被采納的小組,應及時給予鼓勵,指出他們教學設計方案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改進建議,增加他們的信心。
最后,教師是大學生教學設計方案的評價者。在學習者設計完教學方案之后,教師會讓學習小組之間互相評價,然后教師會對整個教學設計過程和各個小組的方案做個整體的評價,選出在本次設計中最佳的設計方案。在選出最佳方案之后,教師要將選擇的標準及理由告知學習者,以免降低學習者進行參與式教學設計的積極性。在這里,教師就充當了大學生教學設計方案評價者的角色。
大學生作為參與式教學設計的主體,在參與式教學設計中,不再被動的等待教師安排教學過程,而是與教師共同商量制定教學設計方案。學習者在這整個過程中,不僅是設計者,而且參與教學設計方案的最后選定,他們與教師來共同選擇最有效的方案。這樣的形式,會增加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使命感,從而能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設計過程中來。
(二)選擇恰當?shù)膬?nèi)容
每一門學科都有它自己的特點,在開展教學設計之前,教師就應對整門課程有整體細致的把握,將那種學習者接觸較多的、易于理解的內(nèi)容劃分出來,讓學習者進行參與式教學設計。這樣不僅能保證參與式教學設計的效果,而且選擇學習者熟悉的內(nèi)容,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也能被激發(fā)出來。
(三)進行合理的學習評價設計
在基于QQ群平臺的大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中,我們一改往日只注重對學習結果的評價,建立了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相結合的評價體系,追求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以此來檢驗學習者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情況。具體評價方式如下:[4]
學習者通過QQ群進行參與式教學設計,群內(nèi)成員在QQ群中的聊天記錄可以通過設置保存在本地電腦上。共享資源使用情況,就是群內(nèi)成員上傳的資料被群內(nèi)其他成員下載的數(shù)量及被利用的情況。學習者參與聊天和資源共享的情況都可以在群共享和群社區(qū)中較長時間地保留。這可以作為學生參與教學設計的評價依據(jù)。教學設計方案的評價可以按照上文中提到的教學設計方案評價標準進行評價。
在評價主體方面,可以采用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小組互評就是小組間通過我們提供的幾個標準來對除了本小組之外的其他小組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教師評價是根據(jù)小組互評的結果和實施的可能性來選擇最優(yōu)的教學設計方案,并且將每個人的平常表現(xiàn)匯總,計入最后的期末總成績。
總之,利用QQ群來實現(xiàn)參與式教學設計不僅能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而且能提高學習者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改善消極學習的現(xiàn)象。利用QQ群進行大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是一種簡單易行又行之有效的途徑。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探討,比如,利用QQ群的積極性問題,教師怎樣掌控整個過程的問題等等。我們只是簡單的給出了利用QQ群進行大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的模式和所遵循的原則,希望在以后的技術支持下,這種方式能得到更多發(fā)展和應用。
[1]張廣兵.參與式教學設計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2]馮紅,胡春梅,嚴潔,聶玉山,師雪峰.小組學習活動設計與評價方式應用——“我看東北發(fā)展”多學科綜合研究性學習課教學案例[J].電化教育研究,2004,(9).
[3]何克抗,林君芬,張文蘭.教學系統(tǒng)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3.
[4]鐘志榮.基于QQ群平臺的混合式學習設計與實踐研究——以《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程為例[J].價值工程,2010,(19).
(責任編輯:劉丙元)
學習過程評價群聊天(次數(shù))群論壇(發(fā)帖次數(shù))發(fā)言質(zhì)量群共享資料(次數(shù))共享資源使用情況學習結果評價教學設計方案期末考試成績
book=14,ebook=88
屈丹丹/山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教育技術學研究孫寬寧/山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學博士,從事課程與教學研究
*本文系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教師個性化教學的行動研究》(2011GZ029)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