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立所
(河北省遷安市建昌營高中,河北 遷安 064407)
提高800米成績的重要手段
——節(jié)奏訓練
殷立所
(河北省遷安市建昌營高中,河北 遷安 064407)
在800米比賽或者高考加試之后,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是體力不支,動作變形,摔倒在地;二是跑完還有力氣,感覺力量還沒有使完。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兩種現(xiàn)象,關鍵在于在比賽的開始對于起跑的速度掌控不好,起跑時一般速度都較快,但如何根據(jù)自己的水平跑完全程,并發(fā)揮最好水平呢?關鍵在于在起跑階段控制主自己的速度,在后程盡量不降速,或降速很小,如果再有沖刺,最后就能夠發(fā)揮好自己的最好水平。那么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比賽節(jié)奏呢?現(xiàn)將方法列入如下。
節(jié)奏跑實質上就是保持平均跑速的一種方法,也可以說是控制速度的能力,而這種控制能力是非常難的,所以說它更是一種技術。有人把節(jié)奏和速度耐力易于混淆,速度耐力也是一種能力,速度耐力是保持速度的能力,但不是控制速度的能力。速度耐力好的人保持速度的能力就強,但是速度耐力好的人控制速度的能力不一定強,很可能開始的時候跑得過快,在最終導致后程乏力并導致失敗,也可能開始的時候跑得過慢,結果后程沖刺到終點,還感覺有很多能量沒發(fā)揮出來,這就是速度耐力好、節(jié)奏差的運動員易犯的錯誤。因此,節(jié)奏是控制速度的一種技術。
在800米跑的過程中,跑的速度是隨著疲勞程度的增加而在變化的,主要表現(xiàn)是前半程快、后半程慢,這是正?,F(xiàn)象,如很多隊員第一個400米用1分1秒,第二個400米很可能用1分8秒或者用1分10秒、1分15秒,甚至更多。但很少比1分1秒快,如果快了,說明前半程跑慢了,或者此運動員的水平比其他人高很多,沒有盡全力跑,比賽要的是名次不是成績。
那么對于一般運動員或者高考的考生來說,如何在后半程保持前半程的速度不變,或者說保持第一圈的速度下降更少些呢?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訓練用節(jié)奏訓練來提高成績。例如,一個學生的800米成績2分16秒,第一圈一般在1分~ 1分6秒之內,那他的400米最好成績應該在55秒~ 58秒之間。那么我們就可以用1分8秒的節(jié)奏跑3 ~ 5個400米間歇跑。也就是用800米最好成績的平均速度進行節(jié)奏跑400米。如果能夠實現(xiàn),第二步可以用1分6秒的節(jié)奏跑3 ~ 5個400米間歇跑,然后用1分4秒、1分3秒等不同的強度進行節(jié)奏跑,也就是逐漸用比平均速度高的速度進行節(jié)奏跑,但不能用超過400米的最好成績的速度水平。
如果我們制定好了用400米的節(jié)奏跑來提高800米成績的話,那么在400米范圍內如何控制其是否是勻速呢?我們便可以以100米為一段落進行分段計時,然后用跑每100米的時間進行比較。具體方法是:假如在400米的場地內訓練,那么在1500米的起點處放一標記物,在200米起點處放一標記物,在100米起點貼近里圈處放一標記物,當運動員在進行節(jié)奏跑時,每達到某一標記物處按一次表,最后400米終點處停表,然后在秒表內翻成績,記錄在本子上進行對比就可以知道隊員的體力分配情況。通過多組間歇跑練習時,也可以進行組與組之間的對比。通過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掌控學生的節(jié)奏跑情況,還可以掌控學生的身體疲勞情況,如果秒數(shù)變化太多,可以提醒學生,哪一段快了,可以放慢點;哪一段慢了,可以再快點,如果跑的技術動作變形,就可以停止訓練,說明學生的身體疲勞了。
當然,如果需要,還可以在每50米處做一標記,那樣可以更精確些。條件允許的話,更可以使用心率控制器來掌控各段的心率及速度的變化。
通過節(jié)奏跑訓練,能夠使隊員在比賽的開始準確控制好速度,學會合理分配體力,以至于在比賽或者加試的開始階段不會太快,避免后程體力不支,如果比賽的開始階段能夠控制好速度,也不會導致比賽之后,還沒有發(fā)揮出最高水平,因此在平時訓練過程中的合理節(jié)奏跑是不可缺少的。
總之,在比賽和加試過程中,按平均跑速跑完全程是不可能的,但它是我們在平時訓練過程中永遠追求的目標,它是比賽開始時確立跑速的一種感覺,是取得良好成績的重要保證。因此,節(jié)奏跑時很多項目提高成績的重要訓練手段。(2011-09-18)
1674-151X(2012)01-06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1.033
殷立所(1976 ~),中教一級。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