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不決與牛魚不決
文/王曉梅
湖北一些方言中,都把“猶”說成“牛”,把“豫”說成“魚”。傳說兩千多年前,中國漢字由孔夫子統(tǒng)一規(guī)范。他有三子弟子,專門負(fù)責(zé)把規(guī)范化的字傳向民間??追蜃記]日沒夜地寫呀、畫呀,每寫一個,弟子們就立即傳向各地。經(jīng)過三年零六個月的辛勤努力,孔夫子寫的字無法用數(shù)字來統(tǒng)計了,有人說有三擔(dān)六斗小米的顆數(shù)那么多。長年累月地操勞,孔夫子十分困倦。一天,他寫著寫著,伏在書案上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一陣?yán)茁暟阉@醒,孔夫子又打起精神伏案寫字。他想:弟子們?yōu)槲覀髁诉@么多字,大概也會根據(jù)字形分辨字音了。于是提筆寫下了“?!薄棒~”兩字,叫了一聲:“魚、牛”——弟子們連忙把字接過去??墒沁@一次寫的是兩個字,先生沒有說哪個是“?!?,哪個是“魚”。這可把弟子們難住了,你傳給我,我傳給你,誰也拿不定主意;又不好再去問先生,只好根據(jù)先行念字的順序,把“魚”字認(rèn)成“?!保选芭!弊终J(rèn)成了“魚”。又怕拿不準(zhǔn),這兩個字傳向民間的時候,弟子們總是說:“牛魚不決”。
后來,人們把拿不定主意時的情形都說成“牛魚不決”?!蔼q豫不決”據(jù)說是根據(jù)“牛魚不決”的字音變化而來的。
孫臏?zhǔn)瞧ば亲?/p>
文/常軍
相傳戰(zhàn)國時代,著名軍事家孫臏年輕時與龐涓一起拜鬼谷子學(xué)習(xí)兵法。后來龐涓在魏國當(dāng)了將軍,孫臏去投奔他。龐涓深知自己才能不及孫臏,就暗施陰謀,借故對孫臏?zhǔn)┮阅溞蹋ㄈハドw骨),致其殘廢,并加以軟禁。后來,孫臏逃到齊國,并得到齊威王的信任,被委任為為軍師。孫臏為報龐涓斷足之恨,親自指揮操練10萬精兵。但苦于雙腳不能行走,又不能支撐起來,就以原始皮鞋為基礎(chǔ),設(shè)計了有脛甲(鞋幫)和鞋底兩部分的圖樣,刻制木楦,由鞋匠使用較硬的皮革,照圖樣縫制成一雙“高甬子履”。這雙高腰皮靴,分成幫和底兩個部件,是現(xiàn)代皮鞋的雛形,可算是世界上皮鞋的始祖了。
古人的“臉”和“面”其實不一樣
文/歷男
人在社會中交往講究臉面。但在古代“面”是“面”,“臉”是“臉”,“臉”“面”大有區(qū)別,是不一樣的。
在古代,臉的最初意思指“頰”,指婦女目下頰上可以施粉、涂胭脂的地方,即顴骨部分。《韻會》解釋說:“臉,目下頰上也?!绷汉單牡邸镀G歌行》:“分妝間淺靨,繞臉傅斜紅。”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銷殘黛臉銷紅”,隋代詩人弘執(zhí)恭《和平?jīng)龉^趙郡王妓》詩:“蛾眉疑假黛,紅臉自含春?!睖赝ン薜脑~《菩薩蠻》中“明鏡照新裝,鬢輕雙臉長”等,“臉”指的都是女子涂抹胭脂的面龐的局部。
“面”在古代的范圍要比臉大,包括整個頭的前部,而臉只是面的一部分?!吨芤住は陆?jīng)》:“君子豹變,小人革面?!薄睹献印けM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钡S著時間的演進(jìn),臉的語義逐漸擴大,跟面的意思基本一致了,所以現(xiàn)在“臉”也可指人的整個面龐。不再如古代一樣,在文學(xué)作品中區(qū)別使用。
為何山西人被稱為“老西兒”
文/劉大鵬
很多人知道山西人被稱為“老西兒”,卻不知“老西兒”其實是與“老醯(音“西”,古代醋名)兒”諧音而稱的。
山西釀醋始于周朝,當(dāng)時把醋稱為“醯”,到漢朝才改稱為“醋”。明清時期,山西老陳醋跟隨著鐘愛它的晉商,走向了大江南北,甚至遠(yuǎn)渡重洋,名揚海外。逐漸地,山西人與山西醋合一,人們稱山西人“老西兒”,亦“老醯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