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秀蘭
摘要: “得”字補語句具有因果意義,本文通過“得”字補語句和“因為所以”句在韓國語中對應形式的對比,探討了“得”字補語句表因果意義時固有的特征。
關鍵詞: “得”字補語句韓國語對應形式特征分析
在漢語中表因果關系時既可以用“得”字補語句表示,又可以用復句“因為所以”句來表示。例如:
①因為他氣,所以臉都紅了?!麣獾媚樁技t了。
②因為這件衣服破,所以不能再穿了?!@件衣服破得不能再穿了。
基于此我們將考查“得”字補語句與“因為所以”句在韓國語中的對應形式,通過在韓國語對應形式的對字補語句和比,闡明表因果關系的“得”字補語句的特征。
1.表因果關系的“得”和 “因為所以”句在韓國語中的對應形式
1.1表因果關系的“得”字補語句在韓國語中的對應形式。
表因果關系的“得”字補語句在韓國語中有以下對應形式。例如:
③她氣得漲紅了臉。
④他看書看得睡不著覺。
“得”字補語句在表因果意義時充當補語的主要是主謂短語和動詞短語,在韓國語中對應于因果復句。我們通過語料考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因果復句都用接續(xù)語尾“-”連接,另外還有一些用接續(xù)語尾“-”連接。
1.2“因為所以”句在韓國語中的對應形式。
⑤正因為努力奮斗,所以戰(zhàn)勝了困難。
⑥因為時間沖突,選了漢語課就不能聽俄語課。
⑦因為他有經驗,所以我們要向他學習。
“因為所以”句在韓國語中對應于因果復句,因果復句用不完全名詞“”,接續(xù)語尾 “-, -”連接?!啊笔潜硎尽霸颉钡牟煌耆~,它可以接在體詞后,也可以接在謂詞后,接在謂詞后面時先要加名詞形詞尾“-”,所以會以“”的形式出現(xiàn)。
2.接續(xù)語尾在句法上的特點
卞智盈將因果關系的意義領域分為內容領域、認識領域、話語領域。內容領域的因果關系是在現(xiàn)實世界各事件之間存在的因果關系。認識領域的因果關系是有關邏輯上的推理過程的因果關系。話語領域的關系不是為了表達信息的簡單描寫,而是如疑問、命令、提議等,為在某些行為發(fā)生時,說某些話提供的因果關系。
而連接詞尾“-/-”屬于內容領域上的因果關系的表現(xiàn)形式,“-/-”則屬于認識、話語領域的因果關系的表現(xiàn)形式。比起認識、話語領域在內容領域上的因果關系,原因與結果之間意義上的密切性更強。
“原因”和“理由”是有區(qū)別的。“原因—結果”關系是指以先行命題(p)為前提可以很自然地推導出結果或很自然地歸納出后面的命題(q)。此時原因是很自然的無標記(un-marked)的原因提示的表現(xiàn)?!袄碛伞獨w結”關系是指對“q”的具體的理由用說話者強烈的個人判斷來表現(xiàn)出來的關系。此時原因是有標記(marked)的原因。
通過對韓國語內部特點的分析,我們認為“得”字補語句表達的是“原因—結果”關系,“因為所以”句表達的是“理由—結果”關系;“得”字補語句的原因和結果之間是無條件的引發(fā)關系,而“因為所以”句是有條件的因果關系。
3.表因果意義的“得”字補語句的特征
雖然漢語中的“得”字補語句與韓國語中的“-”都表示內容領域的因果關系,但是不能一一對應。這是因為漢語的“得”字補語句結構有以下特征,使它成為一種表示特殊的因果意義的句式。
3.1“得”字補語句的原因有程度深的含義。
“得”字補語句具有因果意義,所以“得”字補語句可以改寫為“因為所以”句。例如:
⑧他窮得什么都賣了?!驗樗F,所以什么都賣了。
⑨他累得連臉也沒有洗就上床睡覺了?!驗樗郏阅樢矝]洗就上床睡覺了。
我們把例⑧、⑨改寫為“因為所以”后,所得的句子在語感上似乎覺得缺少些什么,將“得”字補語句轉換為“因為所以”句時添加表示程度的副詞可以使句子更為自然。例如:
⑧′因為他太窮,所以什么都賣了。
⑨′因為他太累,所以臉也沒洗就上床睡覺了。
這說明“得”字補語句中的原因有程度深的含義,“得”句的因果關系不是一般的因果推論,而是借原因所及之結果來表示程度。所以“得”字補語句在對應于韓國語時要添加像“( 太)”等表示程度的副詞。例如:
{10}他樂得閉不上嘴。
{11}他冷得全身顫抖。
3.2“得”字補語句中原因的信息是舊信息,結果的信息為新信息。
“得”字補語句的補語為句子的表達重點,即補語是句子的焦點,而焦點是人們在句中著重強調的信息,也就是說“得”字補語句中原因的信息是舊信息,結果的信息為新信息?!耙驗樗浴苯Y構當中原因與結果的信息量是等價的。“得”字補語句的這個特征在句法上主要表現(xiàn)為:
A. “得”字補語句的謂語中心詞不能重疊,也不能受程度副詞的修飾。例如:
{12}道靜好容易盼望著來了一個人,歡喜得急忙跑下臺階和老頭握手。
*道靜好容易盼望著來了一個人,歡歡喜喜得急忙跑下臺階和老頭握手。
*道靜好容易盼望著來了一個人,很歡喜得急忙跑下臺階和老頭握手。
在“得”字補語句中全句表達的重點在補語部分,動詞和形容詞的重疊形式無疑也是句子的謂語重心,所以不能與“得”字補語并存。
B.“因為所以”句可分成兩個獨立的句子,而“得”字補語句不能分為兩個獨立的句子。例如:
{13}因為他有經驗,所以我們要向他學習。
→他有經驗+我們要向他學習。
{14}他走路走得滿頭大汗。
→ 他走路+他滿頭大汗
3.3“得”字補語句結構表示的因果關系是隱含的因果關系。
“得”字補語句結構不是借助于語言形式的組合,而是主要靠語義邏輯關系來表示因果意義的形式。例如:
{15}大家焦急得沒工夫覺得餓。
大家焦急+大家沒工夫覺得餓
“因為所以”句通過“因為……所以” 這套詞語來表達因果意義,例如:
{16}因為始終注視者新娘,所以他好不察覺四周正在發(fā)生些什么。
就表情達意的功能而言,形合是明示,意合是隱含。因此,“得”字補語句結構表示的因果關系可稱為隱含的因果關系。
參考文獻:
[1]張旺熹.漢語特殊句法的語文研究.北京語言大學出版,1999.
[2]卞智盈.現(xiàn)代漢語表示因果關系情態(tài)補語句研究.韓國外國語大學校大學院中語中文學科,2006.碩士研究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