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放縱、忠貞、虔敬:愛的成長歷程:鄧恩詩中愛的內(nèi)涵與本質(zhì)

      2012-03-19 23:56:27李正栓
      外國語文 2012年6期
      關(guān)鍵詞:鄧恩亞當(dāng)上帝

      李正栓 孫 蔚

      (1.河北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6;2.邢臺市第十中學(xué),河北 邢臺 054001)

      一、引言

      約翰·鄧恩(John Donne,1572~1631)的詩與他所處的時代和他的人生經(jīng)歷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鄧恩時代的英國正處于新舊交替時期,宗教作為一種思想武器在斗爭中占有重要地位。當(dāng)時的人們深受文藝復(fù)興時期社會文化的影響和“及時行樂”①“及時行樂”來源于拉丁語“carpe diem”,英語通譯為“seize the day”。另有譯法為“把握今天”、“只爭朝夕”、“珍惜時光”等等。主義余風(fēng)的熏陶。青年鄧恩也不例外。他縱情聲色,放蕩不羈,寫了大量的艷情詩。他早年篤信天主教,導(dǎo)致他求學(xué)坎坷和仕途無門。與安·摩爾(Anne More)的婚姻更使他仕途無望。但是婚姻本身卻讓鄧恩體會到了幸福,對妻子的愛也體現(xiàn)在了其創(chuàng)作的愛情詩中。“官宦上進的道路堵死,只有教會的門還開著”[1]124-125。經(jīng)過激烈斗爭和痛苦掙扎,鄧恩最終宣布脫離天主教,加入英國國教。才華出眾的鄧恩漸漸得到了國王詹姆士一世的賞識,先后任國王私人牧師和倫敦圣保羅大教堂教長,直至去世,對宗教的虔誠之愛體現(xiàn)在了這段時間創(chuàng)作的詩歌和布道文中?!霸娧灾荆从车氖窃娙说乃枷?,其話語是詩人的內(nèi)心獨白。詩人借助詩中說話者的話語充分展示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和情感?!保?]愛情詩是鄧恩創(chuàng)作的主體和主要成就。根據(jù)鄧恩人生幾個階段的經(jīng)歷和愛情描寫,可以窺見出鄧恩愛的不同內(nèi)涵與本質(zhì):年輕時期放縱,婚姻時期忠貞,宗教任職后虔誠。

      二、年輕時期之愛:放縱與艷情

      鄧恩出生于一個宗教斗爭激烈的時代,而在信奉新教的伊麗莎白(1558~1603)成為女王后,英國國教確立了統(tǒng)治地位。雖然女王盡量緩和氣氛,反對天主教的情緒在英國仍然盛行,宗教迫害依然嚴重,這樣的外部氛圍對天主教信徒十分不利。鄧恩的老師都是天主教徒,因此鄧恩在學(xué)習(xí)過程中接受的都是天主教教義和信仰,而早年受到的教育必然對其人生觀和世界觀產(chǎn)生重大影響。鄧恩曾先后就讀于牛津大學(xué)(1584)和劍橋大學(xué)(1587),但因宗教信仰問題沒能獲得學(xué)位,這對成長中的鄧恩而言不得不說是一個打擊。在1593年,鄧恩的弟弟亨利因為給流放的天主教牧師提供庇護而被捕入獄,盡管如此,鄧恩的母親仍然虔信天主教,直至去世,①關(guān)于鄧恩詳盡的成長背景和歷程,可參見李正栓:《英國文藝復(fù)興時期詩歌研究》(保定: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06:146-150)。接二連三的事件使鄧恩對天主教充滿著特殊的和矛盾的感情。

      成長期的鄧恩也深受文藝復(fù)興時期世俗文化的感染。在“及時行樂”思想的影響下,鄧恩寫下了大量的艷情詩。然而鄧恩作為一名信仰天主教的有抱負的青年卻生活在英國國教占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為了開辟自己的仕途之路,他不得不去依附權(quán)貴,甚至上流社會的貴婦人和富家小姐。在“追認圣徒”(The Canonization)一詩中,詩人無奈地揭露道:

      以財富改善你的地位,以學(xué)問改善你的心智,

      找到你的門路,得到你的位置,

      看某閣下的眼色,拍某大人的馬屁。

      (傅浩 譯)[3]16

      這種生活使他內(nèi)心極度矛盾,這種心理貫穿了鄧恩的一生,而我們在了解詩人這種內(nèi)心掙扎后就不難理解其早期對女性具有的矛盾心理了。對天主教和對女性的雙重矛盾心理決定了他這一時期的詩歌具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對感官的描述很直接,坦率地肯定了世俗的肉欲之愛,有些詩歌甚至充滿色情味道,這是一些評論家給他這一時期詩歌冠上“艷情詩”之名的最主要原因。如“哀歌”(Elegies)中第19首“致上床的姑娘”(To His Mistress Going to Bed)堪稱鄧恩艷情詩的代表之作,詩人在肉欲之愛面前是如此狂熱,以至在詩中忘乎所以地呼喊道:

      請恩準我漫游的雙手,讓它們?nèi)プ?

      上上、下下、中間、前前、后后。

      哦,我的亞美利加,我的新發(fā)現(xiàn)的大陸,

      我的王國,最安全時事僅有一男人居住,

      我的寶石礦藏,我的帝國疆土,

      發(fā)現(xiàn)你如此,我感到多么幸福!

      (傅浩 譯)[3]185

      顯而易見,在這節(jié)詩歌中,鄧恩描寫了十分突出的肉欲之愛。詩人盡管將女性比作新開發(fā)的天地,然而這里的女性仍然從本質(zhì)上屬于男人,因為女性只是他們的附屬品,戰(zhàn)利品和“帝國疆土”。女性在鄧恩筆下被描寫成既從屬又被動,既次要又毫無感情的人。不僅如此,詩人還描寫了女性寬衣解帶的場景,并且毫不掩飾自己此時此刻的興奮之情。鄧恩年輕時期的放縱之愛、肉欲之愛在本詩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也是郁悶才子所找到的泄郁途徑和慰藉方式。當(dāng)然,這首詩還另有含義,即窮酸的鄧恩下意識地對女性衣物所體現(xiàn)的物質(zhì)財富很感興趣。

      第二個特點是嘲弄和批判女性反復(fù)無常,貶低女性地位,質(zhì)疑女性忠貞,甚至認為她們是邪惡的。例如,在“夢”(The Dream)一詩中,鄧恩認為女性只有在深知男人的思想情況下才能被稱為神圣的女性。這種觀念明顯的將女性置于被動的、附屬的地位。而在“哀歌”(Elegies)第15首“忠告”(The Expostulation)中詩人表達了對背信女性的十足憤怒:“一定要把這疑惑弄明白,沒有一個女人是真心的/難道這就是命運嗎,要在你的身上驗證確鑿?”②參見 A.J.Smith.John Donne:The Complete English Poems.(Middlesex:Penguin Books,1984).此三首詩漢譯均為孫蔚譯文。另外,在“愛的煉金術(shù)”(Love’s Alchemy)中他嚴肅地警告世人:“可別在女人身上找所謂的心靈,縱使有柔情蜜意/縱使有聰慧才情,她們早也不過是魔幻的木乃伊”??芍^將女性貶低到和“魔鬼”與“木乃伊”沒有兩樣的地步。而鄧恩對女性的批判遠遠不止于此,在“歌與短歌集”(Songs and Sonets)中的“歌”(Song)這首詩中有更加明確的體現(xiàn)。請看下面一節(jié)詩:

      假如你真的找到,就讓我知曉,

      這樣的朝圣還算甜蜜;

      但你還是別說,反正我不會去,

      盡管我們隔壁而居,隨時相遇;

      假如初遇時她還有真情,

      忠實到你把情書寫成,

      她卻已

      還沒等我送過去

      就將兩三個人拋棄。[4]

      (李正栓 譯)

      可見,在說話人眼里,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忠貞的女人。然后“假設(shè)就算是有這樣忠貞美麗的女人,也是轉(zhuǎn)瞬即逝,不會長久。因為以說話者看來,詩中的女人馬上就會背叛他,而且不僅會背叛他,還會背叛更多的男人”[5]100。這種女性顯然會在鄧恩的詩中得到無情的審判。在“幽魂”(The Apparition)中,詩人認為冷心腸的、背叛了他而去投奔他人懷抱的女性理應(yīng)在死后受到懲罰,這種懲罰將不帶有一絲的憐憫,“我就寧愿你在痛苦之中悔恨 /也不愿你由于我的恫嚇而永葆純真”[3]73。詩人對女性徹底的否定和毫不留情的批判一是源自詩人對一些女子善變不忠的厭惡,因而把女性描寫為放縱的、反復(fù)無常的形象。另外,這滿腔怒火另有指向,“鄧恩在一些詩歌中針對女人的不忠和多變進行的指責(zé),不只是文字層面上的針對女人的批判,而在思想深處暗含了詩人自己對叛教行為的內(nèi)省與自責(zé)”[5]100。因此,對女性的無情譴責(zé)和批判恰是詩人自己內(nèi)心痛苦和矛盾的表現(xiàn),是對自己最終背棄天主教的譴責(zé),是內(nèi)心情感的縱情發(fā)泄。此類詩歌充分反映了鄧恩早期對愛的認識,允許了自己的放縱和艷情。

      三、婚姻時期之愛:忠誠與真情

      在任掌璽大臣私人秘書期間(1598),鄧恩愛上了主人的妻侄女17歲的安·摩爾,并與其私下結(jié)婚(1601)。摩爾的父親對此十分憤怒,逼掌璽大臣將鄧恩解雇并把他投入監(jiān)獄,使鄧恩仕途美夢破碎。鄧恩在出獄后生活貧窮,處境窘迫,兒女的數(shù)量也不斷增加。鄧恩卻與妻子恩愛有加,相互支持,相互依賴。為了維持生計,鄧恩不得不經(jīng)常外出,而妻子就在家里等待著他的歸來,這種平淡清苦卻甜蜜幸福的生活使詩人對愛產(chǎn)生新的感悟,并因此創(chuàng)作了一定數(shù)量的愛情頌歌。其中新穎的意象更是成為了這部分詩歌的亮點。然而與妻子幸福的生活并沒有能夠停留很久:1617年,妻子安去世。在此沉重打擊下,鄧恩愛情頌詩的時代似乎畫上了一個句號。

      詩人創(chuàng)作的愛情頌詩體現(xiàn)了在步入婚姻之后詩人對愛的看法之感悟和轉(zhuǎn)變。一般認為這部分詩歌具有以下特點,一是體現(xiàn)了鄧恩對妻子深深的感情,贊美了妻子忠貞美好的品德。二是詩人筆下的詩句贊美了愛情的真摯、神圣與永存。例如詩人在“周年紀念日”(The Anniversary)中寫道:“一切都將毀滅 /唯有我們的愛情長存?!笨梢?,愛情在鄧恩心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此外,鄧恩在創(chuàng)作這部分愛情頌詩時突破了一般的比喻,使用了大量的奇思妙喻,創(chuàng)造出了更加具有新意和說服力的意象,尤其是圓和圓規(guī)的意象。“圓規(guī)意象”①關(guān)于“圓規(guī)”意象的起源和發(fā)展,可參見胡家?guī)n:《歷史的星空——文藝復(fù)興時期英國詩歌與西方傳統(tǒng)宇宙觀》(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1:71-91)。出現(xiàn)在鄧恩愛情頌詩的代表作“告別辭:莫傷悲”(A Valediction:Forbidding Mourning)中,這看似荒謬的意象“圓規(guī)”實則詮釋了詩人與愛人永不分離的相守之情。

      鄧恩偏愛圓形意象,將圓形用于愛情頌詩中有三個緣由,一是圓形本身具有無始無終的特質(zhì)。這種特質(zhì)代表著神的形象,因為神是無所不包,永遠存在的。因此,“‘圓’就是神的象征,是統(tǒng)一完美和永恒的象征”[6]77-125。二是特殊的經(jīng)歷讓詩人對幾何圖形產(chǎn)生了興趣。因為對于鄧恩而言,“圓形無始無終,無限延展的特性正是人類開拓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發(fā)展的見證”[7]42。因而在鄧恩的詩作之中,自小到大,無論是淚珠,還是宇宙,均以圓形現(xiàn)身,展現(xiàn)出了鄧恩獨特的思維和對愛情的思考。三是中世紀傳統(tǒng)的托勒密宇宙觀對鄧恩的影響?!案鶕?jù)托勒密天文學(xué),宇宙呈圓形,地球也呈圓形,它處于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保?]77-125而人類的小宇宙也是模仿大宇宙形成的。詩人與妻子共同建構(gòu)的的愛情世界就是一個濃縮的小宇宙。換言之,與妻子在一起的世界就是整個寰宇。此外,安東尼·魯爾認為:“將愛看作躲避和防御外部世界的屏障,鄧恩是最早和最有力的擁護者之一。認為愛能構(gòu)成內(nèi)在的空間,而這個空間是一個能夠防御外部社會政治威脅和文化腐蝕的魔幻的圓?!保?]如在“早安”(The Good Morrow)一詩中,詩人將自己和戀人比作構(gòu)成世界的兩個半球,意指他們的愛所構(gòu)成的世界比真實世界要更為美好,沒有嚴寒,只有溫暖,沒有痛苦,只有幸福。

      我的臉映在你眼中,我眼中映著你的臉,

      真誠坦蕩的心靈安歇在兩張臉上;

      更好的兩個半球,哪兒能找見:

      既無寒冷的北方,又無日落的西方?

      凡是消亡的東西都因混合得不諧和;

      如果兩個愛合成一個,或者你和我

      愛的一樣,那就誰也不會死,只要愛不減弱。[9]100-185

      (胡家?guī)n 譯)

      由于充滿愛的凝視,才使得“真誠坦蕩的心靈安歇在兩張臉上”,這種彼此信任、真心相愛的感情在詩人的筆下有效地傳達了出來。在這里,詩人和對方的心象征著“兩個半球”,這樣真誠的兩個半球“哪兒能找見”?這“兩個半球”融為一個圓球,這幸福的世界里“既無寒冷的北方,又無日落的西方”,而這種愛甚至具有可以戰(zhàn)勝死亡的力量。這便是兩顆心合二為一,構(gòu)成幸福完滿的圓的象征。而這種圓的意象意指回到了最開始的圓滿狀態(tài),而古今中外人們對圓滿的追求是一致的。柏拉圖認為:男女在生前或死后的世界中都是合體的完整的人,然而到人間卻一分為二,因此,人們總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②關(guān)于柏拉圖的愛情理論,可參見Lydia Amir.“Plato’s Theory of Love:Rationality as Passion”.< http://www.practical-philosophy.org.uk/Volime4Articles/PlatoTheoryOfLove.htm > .。而在古代的中國,《易經(jīng)》中也有同樣的思想。《易經(jīng)》認為,男為陽,女為陰,陰陽相調(diào),水乳交融,才能構(gòu)成我們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9]42“圓”永遠是圓滿幸福的象征。

      鄧恩對愛情意象的運用不止局限在幾何圖形方面,“不死鳥”意象也同樣激發(fā)了鄧恩愛情詩創(chuàng)作的熱情。不死鳥即鳳凰,被認為是古埃及神話中的神鳥,據(jù)說僅有一只,每當(dāng)知道自己要接近死亡的時候就會用樹枝筑巢然后自焚燃燒,在即將燃盡之時會有一只鳳凰從中新生。因而具有永生和死而復(fù)生的象征意義。在“追認圣徒”(The Canonization)一詩中,詩人將相愛的戀人比作不死鳥,寓意愛情的不朽,表達了詩人堅信愛情將永存的信念。

      不死鳥之謎由于我們而具有更多

      含義;我們倆一體,即那鳥兒。

      ……

      我們也同樣死去又活來,且以

      這愛情證明我們的神秘。

      假如不能因愛而生,我們可以因愛而死,

      ……

      我們已因愛情被追認成圣?!?/p>

      (傅浩 譯)[3]16

      婚姻幸福,愛情忠貞,意象動人,成了此類詩歌不落的標簽,也詮釋了詩人相信愛情具有忠貞和真情的品質(zhì)。

      四、宗教任職后的愛:虔誠與神圣

      在社會生活中,鄧恩被無情地邊緣化,但他熱衷功名之心未曾改變。為獲得體面的地位,他不得不說服自己改信國教。為了得到詹姆士一世的喜愛,自1610年起,鄧恩先后發(fā)表相當(dāng)于聲討天主教的筆文《假殉教士》(Pseudo-Martyr)和《伊格內(nèi)修斯的教皇選舉會議》(Ignatius His Conclave)。鄧恩指出,英國的天主教應(yīng)該向詹姆士一世效忠,而不是向教皇效忠。這種言論贏得了國王的好感。1615年,鄧恩正式改信英國國教,同時接受國王的邀請,擔(dān)任其私人牧師。鄧恩學(xué)識淵博,旁征博引,因此,他所做的布道文很快就博得了聽眾的喜愛。1621年,鄧恩被任命為著名的倫敦圣保羅大教堂教長。鄧恩的創(chuàng)作生涯隨著生活的變化漸漸將焦點轉(zhuǎn)向了宗教。鄧恩說:“我年輕時代的情婦是詩歌,老年時代的妻室是神學(xué)。”[1]124-125可見,鄧恩在人生后期對宗教神學(xué)充滿了虔敬之愛。然而在巨大的榮譽下,又有誰能體會到鄧恩心中由于背叛天主教而產(chǎn)生的矛盾痛苦心理呢?

      詩人對上帝的愛與自己改教的罪過是相對應(yīng)的,即改教的罪有多重,對上帝的愛就有多深。在“神學(xué)冥想”(Divine Meditation)組詩的第11首中,詩人將自己的罪過與猶太人的罪過相對比:“唾我臉面,你們猶太人,刺穿我肋,/毆打,嘲弄,鞭笞,釘我于十字架,/因為我一直都在犯罪,犯罪,而他 /可是,我的罪孽甚于猶太人的不敬?!保?]216基督教教義認為,是耶穌的12門徒之一的猶大為了30塊銀幣而出賣了上帝之子,實際上是猶太人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這種罪孽必然是不可饒恕的。而詩人認為自己所犯的罪過更甚于猶太人的罪過。正因為這深重的罪過,決定了鄧恩對上帝無限的愛。

      在“神學(xué)冥想”(Divine meditation)組詩的第二首中,詩人假設(shè)了和上帝直接對話的情景,通過描述自己經(jīng)受的內(nèi)心煎熬來乞求上帝的幫助。

      一如為許多權(quán)利所限,我理應(yīng)把自身

      委托交付給您,哦,上帝,首先我是

      由您,且為您早就,其次當(dāng)我敗壞時,

      您用鮮血把我贖回,我原先就屬于您;

      我是您的兒子,被造就的與您同輝煌;

      您的仆人,他的辛苦您總是予以償還;

      您的綿羊,您的影像,而且在我背叛

      自己之前,還是您的圣靈的一座廟堂;

      那么,為什么那魔鬼要把我侵占篡奪?[3]26

      (傅浩譯)

      詩人在這里將上帝直呼為“您”,指出自己是由上帝所造,“屬于您”,“是您的兒子”,“您的仆人”和“您的綿羊”,那么既然在“背叛自己”即改教前是“您的圣靈的一座廟堂”,為何如今卻要飽受心靈的折磨呢?這里,詩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期盼上帝的愛的救贖。

      “撞擊我的心吧,三位一體的上帝”(Batter My Heart,three-personed God)是“神圣十四行組詩”(Holy Sonnets)的第14首。詩人舍去已在英國十分流行的ababcdcdefefgg的形式,轉(zhuǎn)而借鑒意大利十四行詩體。這種陌生化的手法恰恰詮釋了詩人并非追求世俗之愛,而是上帝之愛和自身救贖的目標。①“陌生化”是俄國形式主義文學(xué)理論家什可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提出的。關(guān)于“陌生化”理論與鄧恩詩歌研究的結(jié)合,可參見李正栓:《陌生化:約翰·鄧恩的詩歌藝術(shù)》(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1:49)?!白矒粑业男陌?,三位一體的上帝;/迄今你只輕叩、吐氣、照射,設(shè)法修補;/為了讓我能站起,推翻我吧,鼓足/你的氣力打碎我,吹我,燒我,/使我成為新體。”[9]100-185在這首詩中,詩人直呼上帝,請上帝撞擊自己的心。詩人用一連串有力的動詞體現(xiàn)了崇敬上帝,渴望救贖的心情,如詩中的“輕叩”、“吐氣”、“照射”、“推翻”、“打碎”、“吹我”、“燒我”等詞的運用,表面是詩人期盼上帝“讓我能站起”、“成為新體”,實則是詩人祈求上帝幫助這一急切的心理寫照。因為對上帝堅定不移的信仰、對宗教的摯愛是成為選民至關(guān)重要的條件,鄧恩背棄天主教的行為在其內(nèi)心深處刻下了深深的傷痕,這傷痕不斷折磨著鄧恩本人。所以,詩人將所有虔誠的愛投向上帝,投向宗教,渴望沐浴在上帝神圣的愛之中。

      這個階段的詩人在叛教產(chǎn)生的痛苦的心理折磨下,在上帝面前自慚形穢,懼怕死亡后的最后審判。在“病中贊上帝”(Hymn to God My God,in My Sickness)中,鄧恩坦率地流露出自己的擔(dān)憂。而在詩中的第五節(jié),鄧恩將兩個“亞當(dāng)”聚集一身,這其中又包含詩人怎樣的期盼救贖的心情呢?

      我們認為,樂園與卡爾佛里,

      基督的十字架與亞當(dāng)?shù)墓麡湮挥谕惶帲埧?,主啊,兩位亞?dāng)相遇在我心里;

      猶如前一位亞當(dāng)?shù)暮顾采w我面目,

      愿后一位亞當(dāng)?shù)孽r血把我的靈魂擁護。[3](傅浩譯)

      在這節(jié)詩中,“亞當(dāng)?shù)墓麡洹迸c“基督教的十字架”對應(yīng),“前一位亞當(dāng)”與“后一位亞當(dāng)”對應(yīng),“覆蓋我面目”和“把我的靈魂擁護”對應(yīng),這三個對應(yīng)交叉出“第三個亞當(dāng)”②關(guān)于“第三個亞當(dāng)”的釋解,可參見胡家?guī)n:《第三種類型的“亞當(dāng)”——讀約翰·鄧恩〈病中贊上帝〉》”,《名作欣賞》,1994(6):9-12.,即詩人本身。詩人認為叛教后的自己是“前一位亞當(dāng)”(即人類的始祖,由于偷吃智慧樹上的果實而被逐出伊甸園),而詩人叛教的罪過也同此難以饒恕,詩人懼怕死后的審判,因而心中期盼“后一位個亞當(dāng)”即耶穌來將他的靈魂拯救。兩個亞當(dāng)在他身上匯合,他便成為了“第三個亞當(dāng)”。這“第三個亞當(dāng)”充分展示了詩人矛盾煎熬的內(nèi)心。他不得不用一顆更加虔誠的心來愛上帝,祈求上帝的寬恕。因而,在“贊天父”(A Hymn to God the Father)中,鄧恩用直白的話語祈求上帝的原諒:

      您會饒恕那罪過嗎?我生命從中開端,

      雖然它早已犯下,也還是我的罪過。

      您會饒恕那些罪過嗎?我在其中滾翻,

      而且不斷在觀法:雖然我不斷悔過。

      當(dāng)您完工之時,您并未完善,

      因為我還有更多。[3]

      (傅浩譯)

      詩中提到的那早已犯下的“罪過”即指叛教行為,我們可以通過詩句感受到鄧恩自責(zé)的心情。那煎熬的痛苦讓詩人仿佛在滾燙的油鍋中“滾翻”,煉獄的情景再現(xiàn)。心靈折磨的痛苦讓詩人渴望被上帝的愛“饒恕”。這一系列的作品具有內(nèi)省、沉思和懺悔的特點,充滿著對上帝的虔敬之愛。而對宗教的思考實際是詩人自我靈魂的深刻剖析。詩人的感情由最初的放縱之愛,到婚姻中的忠貞之愛,最后過渡到了神圣的宗教之愛。人生情感的旅程在鄧恩而言,無疑是波折坎坷的。

      五、結(jié)語

      鄧恩人生坎坷,其追求仕途之路、婚姻經(jīng)歷、叛教折磨等都在其作品中有深刻的反映。背叛天主教而生的痛苦心理、仕途之路上屢遭坎坷的挫敗之感、婚姻美滿而生的幸福之感和渴望上帝救贖的崇敬之情,所有這一切構(gòu)成了鄧恩內(nèi)心愛的交響曲,譜奏著別樣的樂章。因此,閱讀鄧恩的詩作不僅要研究文本,還要結(jié)合其個人經(jīng)歷,體會其內(nèi)心情感,從更深更廣的角度來探尋其詩作的深刻內(nèi)涵,跟隨詩人的人生變化來感受鄧恩詩中對愛的本質(zhì)的認識。

      [1]楊周翰.十七世紀英國文學(xu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6.

      [2]李正栓.展虔誠于不敬,現(xiàn)褻瀆于臣服——鄧恩詩中數(shù)字與幾何意象映照下的人神關(guān)系[J].名作欣賞,2007(4):80.

      [3]約塌·鄧恩.艷情詩與神學(xué)[Z].傅浩,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4]李正栓,吳曉梅.英美詩歌教程[Z].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06:33-34.

      [5]李正栓.英國文藝復(fù)興時期詩歌研究[M].保定: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06:100.

      [6]胡家?guī)n.歷史的星空:文藝復(fù)興時期英國詩歌與西方傳統(tǒng)宇宙觀[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1:77-25.

      [7]李正栓.鄧恩詩中圓形意象母題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07(2):42.

      [8]Low,Anthony.Donne and the Reinvention of Love[J].English Literary Renaissance,1990(20):473 -474.

      [9]胡家?guī)n.英國名詩詳注[Z].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鄧恩亞當(dāng)上帝
      120秒的“上帝”
      亞當(dāng)·卡羅拉的十大珍藏
      車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40
      當(dāng)上帝為你關(guān)上一扇門,請你為自己打開一扇窗
      當(dāng)上帝給你關(guān)上一扇門,請你自己打開一扇窗
      語言層次
      亞當(dāng)·斯密道德理論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題解
      苦難真金
      遠離城市很幸福,一個澳洲女子幸福的荒野生活
      是否氣人
      黃河之聲(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5
      鄧恩桉木材纖維形態(tài)特征及其變異
      西宁市| 华容县| 枣庄市| 昭苏县| 东台市| 江陵县| 灵武市| 广宗县| 宁化县| 北海市| 乌什县| 桦甸市| 七台河市| 南康市| 奉新县| 公安县| 南皮县| 安国市| 女性| 中西区| 苗栗市| 乌鲁木齐市| 江阴市| 大城县| 新兴县| 龙门县| 叙永县| 遵化市| 华宁县| 泰和县| 土默特左旗| 彰化市| 漳浦县| 正阳县| 广饶县| 和平县| 隆回县| 威海市| 朝阳县| 西充县|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