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娟
(欽州學院,廣西 欽州 535000)
和諧視野下當代大學生生命責任教育的價值
陳惠娟
(欽州學院,廣西 欽州 535000)
近年來大學生中漠視身心健康、踐踏自己生命或者傷害他人和他類生命的事情時有發(fā)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生命責任的缺失。高校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尊重生命、關愛生命、提升生命價值的生命責任教育,可以促進當代大學生與自身、與他人、與自然的和諧。
和諧;生命責任;當代大學生
近年來,大學生中漠視自己身心健康、踐踏自己生命或者傷害他人和他類生命的事情時有發(fā)生。據有關調查顯示,50%以上的女生每周平均不到一次業(yè)余體育鍛煉,40%的大學生不吃早飯是經常的事,25%左右的大學生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等等[1]97。這些,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生命責任的缺失。折射出當代大學生與自身、與他人、與自然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的緊張。
當代大學生,是我國具有較高知識文化水平的社會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主力軍,是中華民族崛起及社會發(fā)展的希望。當代大學生與自身的和諧、與他人的和諧、與自然的和諧,影響著社會的和諧,影響著社會的發(fā)展。因此,高校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生命責任教育意義重大。
“生命”指生活在有限現(xiàn)實世界中的生命個體的不斷發(fā)展、更新?!掇o?!分袑ι辉~的解釋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體和其他物質組成的生物體所具有的特有現(xiàn)象。能利用外界的物質形成自己的身體和繁殖后代、按照遺傳的特點生長、發(fā)育、運動,在環(huán)境變化時常表現(xiàn)出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2]1883。顯而易見,這些關于生命的定義是不包含自然在內的。但是,正如劉森林教授所說:“把自然視為沒有生命的僵死存在和低級存在 ……越來越顯得是一種過分的僭妄”[3]16。所以本文的生命包括自然等地球上所有存在的萬物,是廣義上的生命。即生命指一切具有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功能、能力或特性的事物。換言之,某種事物沒有了自身特有的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功能、能力或特性,它就不再是這種事物了,因此就可以說它死了。如湖水不再流動,它就成了死水,火山不再噴發(fā),它就成死火山了。
責任,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必須承擔的一種不可推脫的義務。是人類個體自我發(fā)展、社會維持良好秩序和有效運行的內在需求,是獲得社會和諧、文明昌盛最基本的保障之一??梢哉f,人類發(fā)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豐富多彩,表達方式復雜多樣;使他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家庭和社會成員,作為一個公民和生產者、技術發(fā)明者和有創(chuàng)造性的理想家,來承擔各種不同的責任[4]183。其中,對自己、他人及他類生命的責任即生命責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責任。
生命責任,指尊重生命、關愛生命和提升自身生命價值是每個確定的現(xiàn)實的人(有人的資格和能力并與角色相關)的份內之事。
當代大學生,既有珍惜自己和尊重他人生命的責任,也有尊重他類自然存在的責任,還有關愛生命以及提升自身生命質量的責任。
首先是珍惜自己生命的責任。生命本身的存在是一件非常珍貴、非常美好的事情,生命不會因為本身的存在不夠精彩而喪失意義。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如果放棄了就永遠不可能再找回。對生命輕言放棄的人,不僅是對自己生命的不尊重,而且還是對活著的人的不負責任。當代大學生的生命不僅屬于自己,還屬于家庭、社會。因為,一名大學生的成長不僅凝聚了父母的許多心血,還需要家庭大量的物質投入和社會補貼。大學生的突然消失會讓家庭殘缺,會讓親人長久地傷痛,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損失。因此,珍惜自己的生命是每個當代大學生最基本的責任。
其次是尊重他人生命的責任。一方面,社會的存在是由無數(shù)個個體生命構成的,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是由生命這個生生不息的過程維持的。沒有了個體,就沒有社會。另一方面,生命個體不能離開他人而存在。尊重他人生命不僅是尊重個體生存的需要與權利,更是個體之間一種責任與共同生活的基本法則。尊重他人的生命,既指任何個體無權傷害或者剝奪他人的生命,也包括任何個體都應該尊重他人獨特的個性。
再次是尊重他類自然存在的責任。凡存在皆有其自身獨特的價值,甚至于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的存在都是神圣而有意義的。自然界物種的多樣性是人類得以持續(xù)發(fā)展的條件,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依賴于整個生態(tài)鏈條。沒有自然界豐富多彩的生命,就沒有人類生命的延續(xù)。人類的生命與他類生命的存在息息共生,當代大學生,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應該自覺尊重他類豐富多彩的自然存在。
首先,提高生命質量的責任。人的生命質量體現(xiàn)的方式之一是人的生活質量。據有關調查發(fā)現(xiàn),在問及“對大學生活的感受”時,僅35.2%的人認為“豐富多彩,充滿希望”,有24.8%的人認為“生活平淡、內心空虛”或“生活迷茫,前景暗淡”,還有40.0%的人認為“時好時壞,說不清楚”[5]110。對專業(yè)學習的不滿意、業(yè)余生活的單調也讓大學生對其生活感到失望和乏味,“郁悶”幾乎成為了校園流行語。因此,當代大學生應注重自身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樹立積極、健康、正確的生命觀,努力提升生命質量。
第二,關愛他人的責任。人是一種關系性存在,在其周圍還有眾多生命。如果沒有他人的存在,社會就不成其為社會,個體也將無法存在。人與人之間的這種相互依賴,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的責任。另外,個體不僅要擴充自身生命力、滿足自身生命發(fā)展的需要,同時還要促進群體生命的最大化發(fā)展。社會的存在在于發(fā)展,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它需要大家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互相激勵,才能完成。當代大學生不是孤獨的存在,大學生只有關愛他人,與他人構建團結互助、和諧合作的交往關系,才能促進當代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事業(yè)成功和人生幸福。
第三,保護他類的責任。人類與他類的區(qū)別在于人類能夠負責。作為人類,只有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維持地球上物種的多樣性、維護生態(tài)平衡,才能有利于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保護所有人過上健康生活的權利,保證整個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當代大學生應該保護好生活在身邊的任何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基本生存權,即使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也應本著良好的道德意識做出限制危害程度的正確選擇,從而自覺地摒棄那些破壞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的不道德行為,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價值生命的統(tǒng)一體,“自然生命是價值生命的載體,價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靈魂,舍棄二者之中的任何一個生命都是不完整的”[6]16。生命價值是一種特殊的價值,是人的生活實踐對于社會和個人所具有的意義和作用,是人存在的基礎和依據,是人類生命歷程的升華。生命是有限的,但生命價值可以是無限的。
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的社會建設者,大學生生命的社會價值對社會的發(fā)展意義重大。當代大學生應樹立崇高的理想、培養(yǎng)良好道德品質,勇于擔當,自覺履行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的責任,在對社會奉獻中體現(xiàn)自己生命的價值。讓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不可逆轉的自然生命在完善自身的同時,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必然超越。
當代大學生與自身的和諧是當代大學生與他人、與大自然保持和諧的前提和基礎。
首先,促進身心健康。一個和諧的個體生命,應該是身心健康的統(tǒng)一體。從某種意義上說,健康的身心是生命進程的通行證。強健的體魄、健全的心理與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是身心健康的指標。
其次,促進生命幸福。正如亞里士多德說:“幸福就是一種合乎德性的靈魂的實現(xiàn)活動,其他一切或者是他的必然附屬品,或者是為它本性所有的手段和運用?!彼J為,人生的一切行為和最終追求的目的就是幸福,也只能是幸福。幸福是當代大學生向往的,但什么是幸福?部分大學生生活在追求成功的沉重壓力之中,而成功并不一定使他們有幸福感。當代大學生生命責任教育,以關懷大學生生命幸福為主旨,注重對其人生觀、價值觀的積極引導,使其擺脫病態(tài)“幸福觀”的誘惑,同時尊重大學生生命發(fā)展的獨特性。使當代大學生能夠理解幸福的真正內涵,體驗“幸福”的意義。
第三,降低自殺率。生命的存在是生命發(fā)展的載體,如果生命不存在了,其他一切發(fā)展也無從談起。當代大學生生命責任教育,通過當代大學生對生命起源的了解、對孕育生命艱辛的了解,從而體會生命的來之不易,體驗生命的不可逆性和不可替代性,感悟生命的短暫性、脆弱性,感受生命的寶貴、美好。只有當代大學生認知到對生命輕言放棄,不僅是對自己生命的不尊重,而且還是對活著的人的一種不負責,才能在行動上做到珍惜生命,降低自殺率。
社會是人的社會,人是社會的主體,更是和諧社會的主體,只有人際關系達到了和諧,才能使各種社會關系協(xié)調順暢,也才能使各種現(xiàn)實矛盾得以化解,社會才能安定有序、才能和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容首先應當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7]93。
當代大學生生命責任教育,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活動提高大學生對生命的認識,認識到人作為個體性存在物,會表現(xiàn)不同的個性特征,每個人作為一個個體性的存在,都具有相對獨特性,有著自身的需要和利益;認識到大學生一生的成長、發(fā)展、幸福,是同其他人密切聯(lián)系的;認識到大學生一生的快樂、煩惱、悲傷、愛與恨的情感,也同樣是與他人分不開的。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當代大學生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就會尊重他人的獨特個性,妥善處理好與每一個體之間的各種關系;在日常生活中,就會對他人以誠相待、關心他人,注重與他人進行感情的交流,熱心幫助他人,從而促進大學生與他人構建平等互信、團結互助、共同進步、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和諧人際關系。
大學生生命責任教育,通過促進大學生對自然生態(tài)的認知,使大學生認識到關愛生命不只是關愛人類,還要尊重生命的多樣性、熱愛自然、敬畏自然,養(yǎng)成一種符合生態(tài)文明要求的高尚情操。同時促使當代大學生參與到保護生活在身邊的任何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基本生存權等方面來,形成一種氛圍,最終實現(xiàn)“天人合一”的和諧。
追源中國文化,儒、釋、道三家的精髓無外乎是追求和諧,儒家追求與他人的和諧,佛家追求自我的和諧,道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由此可知,和諧乃大道也。當代大學生的生命責任教育就是構建一種廣泛的和諧,即大學生與自身、與他人、與自然的和諧。
[1]許海元.當代大學生生命責任意識現(xiàn)狀及培養(yǎng)對策 ——基于大學生生命意識現(xiàn)狀的調查[J].道德與文明,2009(3).
[2]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
[3]劉森林.重思發(fā)展 ——馬克思發(fā)展理論的當代價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5]梅萍.當代大學生生命意識與價值取向的實證分析[J].高教探索,2007(3).
[6]戴曦.關愛生命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 ——大學生生命教育初探[J].當代教育論壇,2005(5).
[7]王瑩.論人際關系和諧的現(xiàn)代意義及其實施途徑[J].道德與文明,2009(1).
On the Value of College Students’Life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from Harmonious Perspective
CHEN Hui-juan
(Qinzhou University,Qinzhou Guangxi 535000)
In recent years,college students ignor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trample or harm to others and hisown classof life,which frequently happen,reflecting the lack of life responsibility for college students.So the universities educati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respect life,love life,and enhance the value of life,can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harmony with themselves,others,and nature.
harmony;life responsibilities;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D64
A
1673-8861(2011)03-0018-03
2011-05-10
陳惠娟(1972-),女,廣西靈山人,欽州學院,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