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柳宗元的詠竹詩及其他詠物詩

    2011-08-15 00:42:11馬維明
    遵義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1年5期
    關(guān)鍵詞:詠物詩貶謫柳宗元

    馬維明

    (廣西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廣西桂林541006)

    柳宗元現(xiàn)存詩歌共有164首,大都作于貶謫之后的永州和柳州①王國安:《柳宗元詩箋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書中之前言認(rèn)為柳宗元詩歌確知為貶謫之前作的僅有《省慶觀慶云圖詩》、《韋道安》、《渾鴻臚宅聞歌效白纻》三首而已。。南方特有的自然風(fēng)光和人文歷史,深深地影響了柳宗元。而一些特定的植物形象,如“楚竹”、“芙蓉”、“橘柚”等,是柳宗元情感寄托的對象,“成為一種孤高避世的人格或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的象征,更是一種幽怨凄美的基調(diào)的確立和一種浪漫感傷的氛圍的渲染?!雹趧⒎?《試論瀟湘山水對唐宋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影響》,《中國文學(xué)研究》1999年第二期第24頁。柳宗元借自然風(fēng)物來表現(xiàn)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詩歌中充滿了遭貶謫的苦悶和失意及對理想的不屈追求,反映了貶謫詩人的心態(tài)。

    一、柳宗元的詠竹詩

    竹是柳宗元詩歌中吟詠得最多的植物形象。竹并不是湖南的專有植物,但是柳宗元在詠竹詩中挖掘出了南楚的地方特色,并在詩歌中傾注了自己的感情,無論是重彩潑墨,還是稍微點染,都是為詩人的感情抒發(fā)服務(wù)。

    以下是柳宗元詩歌中有關(guān)竹子的若干詩句,按照不同的類別分列如下:

    (一)以文物名竹

    1.湘竹

    湘竹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湖南地處亞熱帶地區(qū),永州一帶(今湖南零陵等地)盛產(chǎn)湘竹。湖南歷來被簡稱為“湘”,因為湘江是湖南第一條大河。“湘”字最早出現(xiàn)在《楚辭》中,《史記》里更是有“食湘波之魚”、“浩浩沅湘兮”的語句。而“湘竹”為楚地所獨(dú)有,還有關(guān)于娥皇、女英的美麗動人的故事?!妒霎愔尽吩?“舜南巡,葬于蒼梧,堯二女娥皇、女英淚下沾斑,久悉為之斑?!边@就是淚竹,亦名之湘妃竹。

    如《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復(fù)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呼兒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滌慮發(fā)真照,還源蕩昏邪。猶同甘露飲,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薄跋嬷瘛睘槌厮?dú)有,“芳叢”謂茂密的茶樹葉,兩者聯(lián)璧,既賦予了茶葉美麗動人的神話色彩,又照應(yīng)到詩題“竹間”二字。

    2.楚竹

    楚竹帶有濃郁的文化氣息。湖南位于荊楚之地,歷史悠久?!啊冻o》已描寫了湖湘風(fēng)物,《楚辭》的地方色彩,除‘記楚地’外,還有‘名楚物’(宋代黃伯思《翼騷序》)”①周寅賓:《論唐代湖湘詩的自然美與人文美》,見《唐代文學(xué)研究》(第七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8) 49頁。。

    如《漁翁》: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消日出不見人,唉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边@是漁翁從夜晚到拂曉的活動,詩人從西巖、清湘寫到楚竹,涉及到時空的轉(zhuǎn)換。西巖即永州西山,湘水是“清”的,而竹子為“楚”地所產(chǎn)?!跋嫠焙汀俺瘛睂⒌乩硖卣骱蜌v史文化融于一體。

    (二)以特色寫竹

    竹不是湖南的特產(chǎn),但是作者卻匠心獨(dú)運(yùn),從湖南普通平凡的竹子中發(fā)現(xiàn)詩意,尋找詩歌的靈感。

    1.苦竹

    如《苦竹橋》:危橋?qū)儆膹?繚繞穿疏林。迸籜分苦節(jié),輕筠抱虛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蕭蕭吟。差池下煙日,嘲哳鳴山禽。諒無要津用,棲息有余陰。

    苦竹,楚地湘南極普通的一種竹子,詩人卻將自己的坎坷遭遇與不起眼的苦竹有機(jī)聯(lián)系起來,寓意于“苦竹”。

    “迸籜分苦節(jié),輕筠抱虛心”特寫竹子的拔節(jié),突出了“苦節(jié)”與“虛心”。近滕元粹《柳柳州詩集》卷四評二句曰:“可謂此君知己矣。”

    最后一聯(lián)抒發(fā)感概“諒無要津用,棲息有余陰”,正如吳文治先生《柳宗元選集》所指出的:“作者借竹自喻,感嘆竹子雖有‘苦節(jié)’和‘虛心’的美質(zhì),也只能供人和鳥歇息遮陰,不會用在重要的渡口,隱有自傷懷才不遇之意?!?/p>

    2.篁竹

    如《青水驛叢竹天水趙云余手種一十二莖》:檐下疏篁十二莖,襄陽從事寄幽情。只應(yīng)更使伶?zhèn)愐?寫盡雌雄雙鳳鳴。

    此詩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北還道中作?!伴芟率梵蚴o,襄陽從事寄幽情。”篁,戴凱之《竹譜》:“篁竹,堅而促節(jié),體圓而質(zhì)堅,皮白如霜粉,大者宜作船,細(xì)者為笛?!敝窦挠那?暗用王羲之《蘭亭集序》語:“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p>

    (三)以雨水興竹

    柳宗元詩歌中的竹子,有時與具體的事物結(jié)合,起到起興、深化的作用。

    1.雨竹

    如《初秋夜坐贈吳武陵》:稍稍雨侵竹,翻翻鵲驚叢。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風(fēng)。積霧杳難極,滄波浩無窮。相思豈云遠(yuǎn),即席莫與同。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清商激西顥,泛滟凌長空。自得本無作,天成諒非功。希聲閟大樸,聾俗何由聰!

    “稍稍雨侵竹,翻翻鵲驚叢。”稍稍,《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二:“作形容詞用之有蕭森義?!贝酥^雨蕭蕭然而侵竹也。翻翻,《楚辭·九章·悲回風(fēng)》:“飄翻翻其上下兮。”何焯《義門讀書記》曰:“起兩句暗藏‘風(fēng)’字?!碧迫暝儭短圃娊狻肪硎?“雨灑鵲驚,懷人之念舉也。”

    此詩以竹起興:凄雨侵竹,驚鳥翻飛的初秋風(fēng)雨之夜,暗示環(huán)境的險惡,襯托詩人的憂愁,增添了對好友的思念。

    2.泠竹

    如《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石泉遠(yuǎn)逾響,山鳥時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柳宗元于冉溪購地筑屋,結(jié)婚生女,終于有了家。夜深沉,月光寒,泠泠水聲對著瀟瀟疏竹,以無聲襯有聲,更映照了他謫居郁悒的情懷。

    王堯衢《古唐詩合解》卷二曰:“睡醒而聞中庭之露滴,起而開戶,臨彼西園,只見寒月出于東山,泠泠然漸照至疏竹根矣?!?/p>

    唐汝詢《唐詩解》卷十曰:“此傷志不伸也。言睡醒而聞滴露之聲,于是開戶臨園,則月已映于竹間矣。泉響鳥喧,夜景清絕,令人竟夕不寐,寂寞之懷,將復(fù)何言。此蓋有不堪者,其遷謫之意乎?”

    (四)以禪理入竹

    柳宗元深受佛教的影響,在他被貶之后,由于仕途無望,更是鉆研佛經(jīng),試圖從佛教經(jīng)義中去尋求寧靜與解脫,以下兩首詩表達(dá)了他對禪理的看法。

    1.疏竹

    如《贈江華長老》:老僧道機(jī)熟,默語心皆寂。去歲別舂陵,沿流此投跡。室空無侍者,巾屨唯掛壁。一飯不愿余,跏趺便終夕。風(fēng)窗疏竹響,露井寒松滴。偶地即安居,滿庭芳草積。

    此詩是柳宗元寫給一位江華籍老和尚的贈詩。與以下的《晨詣超師院讀禪經(jīng)》一樣,竹與松是相連的,而且都表達(dá)了對佛理的理解。

    “風(fēng)窗疏竹響,露井寒松滴。”何焯《義門讀書記》曰:“‘風(fēng)窗疏竹響’二句借竹風(fēng)、松露喻老僧之真寂也?!?/p>

    與其說柳宗元仰慕長老,不如說是打發(fā)自己的寂寞無奈。

    2.深竹

    如《晨詣超師院讀禪經(jīng)》: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真源了無取,忘跡世所逐。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日出霧露余,青松如膏沐。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此詩可分兩層。第一層(1~8),寫他到禪院讀經(jīng),指責(zé)世人追逐那些荒誕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經(jīng)的真正含義。第二層(9~14),寫他認(rèn)為佛家的精義與儒家之道有相通之處。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日出霧露余,青松如膏沐?!彼略红o,苔色青,翠竹深。旭日東升晨霧潤滋,梳洗青松涂以膏沐。在幽靜清新的環(huán)境之中讀經(jīng),禪悟之深,可想而知。

    此詩寫出晨讀禪經(jīng)的情景和感受,曲折地表達(dá)了埋藏在詩人心底的抑郁之情。

    (五)以情趣寫竹

    在柳宗元的詩歌中,有兩首詩歌是寫竹間茶,充滿了生活的情趣。

    其一,《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復(fù)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呼兒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滌慮發(fā)真照,還源蕩昏邪。猶同甘露飲,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劉禹錫《試茶歌》云:“陽崖陰嶺各不同,未若竹下莓苔地”,可知古人認(rèn)為竹下茶最佳。重巽所贈茶葉,正是所謂竹間茶。

    其二,《夏晝偶作》:南州溽暑醉如酒,隱機(jī)熟眠開北牖。日午獨(dú)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劉禹錫《試茶歌》又云:“自傍芳叢摘鷹嘴,斯須炒成滿室香。”唐未有碾磨,止用臼,多是煎茶,使竹里煎茶。章士釗《柳文指要·通要之部》卷十四:“敲茶臼者,謂制新茶也。唐人飲茶不尚購買制成品種,往往自采而制之,制就即飲,以新為貴。此子厚所以聞茶臼也?!?/p>

    (六)以情感寓竹

    柳宗元所有的詠竹詩中,只有一首種竹詩,即《茆檐下始栽竹》:瘴茆葺為宇,溽暑恒侵肌。適有重膇疾,蒸郁寧所宜?東鄰幸導(dǎo)我,樹竹邀涼飔。欣然愜吾志,荷鍤西岸垂。楚壤多怪石,墾鑿力已疲。江風(fēng)忽云暮,輿曳還相追。蕭瑟過極浦,旖旎附幽墀。貞根期永固,貽爾寒泉滋。夜窗遂不掩,羽扇寧復(fù)持?清泠集濃露,枕簟凄已知。網(wǎng)蟲依密葉,曉禽棲迥枝。豈伊紛囂間,重以心慮怡?嘉爾亭亭質(zhì),自遠(yuǎn)棄幽期。不見野蔓草,蓊蔚有華姿。諒無凌寒色,豈與青山辭。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這是詩人精神和肉體最受摧殘的時候。是進(jìn)還是退?柳宗元把自己的情感寓于種竹,抒發(fā)自己的孤寂與悲哀。

    詩歌記敘了尋竹、栽竹和賞竹的全過程,有明顯的記事散文的特色。孫月峰在《評點〈柳柳州集〉》中說:“就事質(zhì)敘,自有一種真味。”

    “諒無凌寒色,豈與青山辭。”詩人種竹的主要目的絕不是為了真正的致涼,而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和宣泄。在健康惡化,歸途無望的情境下,他依然像竹子一樣傲然挺立。

    二、柳宗元的其他詠物詩

    除了詠竹詩外,以下將柳宗元的其他詠物詩分成詠花詩、詠樹詩和詠藥詩等三類進(jìn)行分析①溫紹坤:《柳宗元詩箋釋集評》(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4.7~ 13.),書中之前言把柳詩內(nèi)容分十一類,即反對割據(jù)、反對侵略、反對剝削、歌頌英雄、回?fù)粽?、以史為鑒、珍重友誼、去國懷鄉(xiāng)、寄情山水、民族風(fēng)情及其他(一部分反映其生活情趣,如植樹、種花、種藥,亦多有所寄托)。。

    (一)詠花詩

    1.芙蓉

    湖南有芙蓉國的美稱。柳宗元有三首有關(guān)芙蓉的詩歌,其中兩首寫于永州,一首寫于柳州。

    其一,如《芙蓉亭》: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清香晨風(fēng)遠(yuǎn),溽彩寒露濃。瀟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嘗聞色空喻,造物誰為工?留連秋月晏,迢遞來山鐘。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柳宗元作組詩《巽公院五詠》,寫的是龍興寺里的有關(guān)事物和景色,《芙蓉亭》是組詩的第四首。

    此詩可分三層。第一層(1~4句),寫芙蓉花開,鮮花、清香、寒露構(gòu)成一幅美麗的水彩畫。第二層(5~8句),從芙蓉花的千姿百態(tài)轉(zhuǎn)入佛學(xué)中色、空的比喻,《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钡谌龑?9~10句)面對芙蓉美景,留連忘返。

    孫月峰《評點柳柳州集》卷四十三曰:“要見是僧院中芙蓉,所以難?!蓖羯俄n柳詩選》曰:“談理之詩,只如此結(jié)便高?!鄙褐幸驗橛辛塑饺?平添姿色,而佛經(jīng)更成了詩人理想的寄托之地。

    其二,如《湘岸移木芙蓉植龍興精舍》: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盈盈湘西岸,秋至風(fēng)露繁。麗影別寒水,濃芳委前軒。芰荷諒難雜,反此生高原。

    沈德潛《唐詩別裁》卷四曰:“‘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此遷謫后有得言?!痹娙税炎约夯没赡拒饺?通過“盈盈”、“麗影”、“濃香”等詞匯的贊美,可以說木芙蓉集內(nèi)在美與外在美于一身。高文先生道明了詩人的用意:“此詩寫木芙蓉美麗而孤獨(dú),深受風(fēng)霜欺凌,詩人同情它的遭遇而移栽于住所軒前。乃以木芙蓉自比,憐花亦即自憐”。

    最后一聯(lián)“芰荷諒難雜,反此生高原”化用《招魂》“芙蓉始發(fā),雜黃荷些”,暗寓木芙蓉有美,卻孤生湘水岸,寄托自己的知音之感。

    其三,如《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fēng)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初,柳宗元與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等五人奉詔進(jìn)京。但當(dāng)他們趕到長安時,再度被貶為邊州刺史。柳宗元初到柳州,獨(dú)在異鄉(xiāng),感嘆人事,懷念舊友,滿目凄涼。

    第二聯(lián)“驚風(fēng)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賦中兼有比興。屈原《離騷》有云:“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庇衷?“擥木根以結(jié)茝兮,貫薜荔之落蕊;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俞陛云評《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云“哀怨之音。以風(fēng)雨喻讒人之高張,以薛荔芙蓉喻賢人之?dāng)P斥,猶楚詞之以蘭蕙喻君子,以雷雨喻摧殘?!?/p>

    2.芍藥

    如《戲題階前芍藥》: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欹紅醉濃露,窈窕留馀春。孤賞白日暮,暄風(fēng)動搖頻。夜窗藹芳?xì)?幽臥知相親。愿致溱洧贈,悠悠南國人。

    芍藥,此謂牡丹也。此詩描寫了牡丹的色、形和味:“欹紅”、“窈窕”和“芳?xì)狻?。近藤元粹《柳柳州詩集》卷四?“可為后人詠物軌范也。”

    “愿致溱洧贈,悠悠南國人。”出自《楚辭·橘頌》:“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王逸注:“南國,謂江南也?!庇乐萏茖俳系?故宗元自謂“南國人”。何焯《義門讀書記》曰:“‘愿致溱洧贈’二句,陳思王詩‘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結(jié)句雖戲,亦《楚辭》以美人為君子之旨也。”

    3.梅

    如《早梅》:早梅發(fā)高樹,迥映楚天碧。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yuǎn)客。

    全詩分兩層。第一層(1~4句)詠物:詠梅花在惡劣環(huán)境下盛開?!鞍l(fā)”、“映”暗示早梅盛開時的昂首向上,不流于俗,“朔吹”、“繁霜”的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比喻柳宗元所處的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第二層(5~8句)抒懷:思念親友,抒發(fā)痛苦。

    蔣之翹曰:“此詩后四句全憑陸凱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翻出,而意致自不同?!绷谠鶎懺缑?與陸凱所處環(huán)境不同,因而心境不同,借早梅表現(xiàn)自己孤高的人品和不屈的精神。

    4.紅蕉

    如《紅蕉》:晚英值窮節(jié),綠潤含朱光。以茲正陽色,窈窕凌清霜。遠(yuǎn)物世所重,旅人心獨(dú)傷。回暉眺林際,摵摵無遺芳。

    “晚英值窮節(jié),綠潤含朱光?!敝巴碛ⅰ?指秋冬之花。王勃《春日宴樂游園賦韻得接字》:“梅郊落晚英”,劉禹錫《秋晚題湖城驛池上亭詩》:“露菊含晚英”,而柳宗元卻稱紅蕉為晚英。汪森在《韓柳詩選》中評論道:“短章詠物,簡淡高古,都能于古人陳語脫化生新也”。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曰紅蕉“春夏開,至歲寒猶芳”。柳宗元從紅蕉即將凋謝,感嘆其悲劇的命運(yùn)。近藤元粹《柳柳州詩集》卷四曰:“寓感甚切?!?/p>

    5.木檞花

    如《種木檞花》:上苑年年占物華,飄零今日在天涯。只應(yīng)長作龍城守,剩種庭前木檞花。

    “上苑年年占物華,飄零今日在天涯?!蹦緳w花在宮廷時被極盡贊揚(yáng),而如今卻“飄零”“天涯”,寓哀怨傷感之情。

    “只應(yīng)長作龍城守,剩種庭前木檞花。”詩人在庭前多種木檞花,借以表達(dá)木檞花同自己飄零天涯的悲情,也寄托思念帝京之意。

    (二)詠樹詩

    1.橘柚

    橘柚帶有濃郁的江南風(fēng)情,儼然成了江南的特色風(fēng)物。柳宗元有兩首詩歌涉及到橘柚,表達(dá)其堅貞不屈。

    其一,如《南州榮橘柚》:橘柚懷貞質(zhì),受命此炎方。密林耀朱綠,晚歲有余芳。殊風(fēng)限清漢,飛雪滯故鄉(xiāng)。攀條何所嘆?北望熊與湘。

    “橘柚懷貞質(zhì),受命此炎方?!薄冻o·九章·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王逸注:“南國,謂江南也。遷,徙也。言橘受天命生于江南,不可移徙,種于北地則化為枳也?!绷谠砻嫔蠈戦勹值闹邑?實際上是借喻自己雖貶謫南方,仍矢志不改。

    其二,如《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臨蒸且莫嘆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林邑東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湯。蒹葭淅瀝含秋霧,橘柚玲瓏透夕陽。非是白蘋洲畔客,還將遠(yuǎn)意問瀟湘。

    “蒹葭淅瀝含秋霧,橘柚玲瓏透夕陽?!焙戊獭读x門讀書記》:“‘霧’,鼓吹作‘雨’,秋雨即蒹葭之聲,夕陽即橘柚之色也?!?/p>

    廖文炳《唐詩鼓吹注解》卷一曰:“首句是慰盧君,言君居此,莫嗟炎熱之方。余因雁書時至而覺刪利于戟,水流如湯,雨滴蒹葭,日映橘柚,皆動吾以遐思矣。念昔柳惲為治地道貶吳興太守,猶非絕境,今余所居非地,聊述貶謫之意而問之盧衡州耳。”

    2.松

    松樹因凌霜傲雪,向來受到文人青睞,但是柳宗元的三首詠松詩卻獨(dú)具特色。

    其一,如《商山臨路有孤松往來斫以為明好事者憐之編竹成援遂其生植感而賦詩》:孤松停翠蓋,托根臨廣路。不以險自防,遂為明所誤。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籬護(hù)。猶有半心存,時將承雨露。

    “孤松停翠蓋,托根臨廣路?!币恢Α肮滤伞辈簧谏钌诫U峻之處,因為“翠蓋”可資取明而為人采斫戕殘也。

    其二,如《酬賈鵬山人郡內(nèi)新栽松寓興見贈二首》:

    芳朽自為別,無心乃玄功。夭夭日放花,榮耀將安窮?青松遺澗底,擢蒔茲庭中。積雪表明秀,寒花助蔥蘢。幽貞夙有慕,持以延清風(fēng)。

    無能常閉閣,偶以靜見名。奇姿來遠(yuǎn)山,忽似人家生。勁色不改舊,芳心與誰榮?喧卑豈所安,任物非我情。清韻動竽瑟,諧此風(fēng)中聲。

    第一首詩引詩有二。第二聯(lián)“夭夭日放花,榮耀將安窮?!背鲎浴对姟ぶ苣稀ぬ邑病?“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币蕴一ǖ闹θ~茂盛和果實喻松樹的繁茂。第三聯(lián)“青松遺澗底,擢蒔茲庭中?!背鲎宰笏肌对伿贰?“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左思借助“澗底松”和“山上苗”,揭示不平等的社會現(xiàn)象。柳宗元對枝繁葉茂卻遭遺棄的青松充滿同情,把它拔來栽在院內(nèi)作伴。

    第二首詩的第二聯(lián)“奇姿來遠(yuǎn)山,忽似人家生?!被貞?yīng)前句“青松遺澗底,擢蒔茲庭中?!睂懗隽饲嗨傻男圩恕6谌?lián)“勁色不改舊,芳心與誰榮?”道出了青松雖有姿色,但是依然孤獨(dú)寂寞。

    柳宗元以松自喻,以松自勉,也道出了貶謫后被遺棄的悲憤和無奈。

    3.海石榴

    柳宗元題詠海石榴詩共兩首,海石榴生長的過程,也是詩人黑發(fā)變成白發(fā)的歷程,其中蘊(yùn)含了詩人多少的感慨。

    其一,如《新植海石榴》:弱植不盈尺,遠(yuǎn)意駐蓬灜。月寒空階曙,幽夢彩云生。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芳根閟顏色,徂歲為誰榮。

    詩歌描寫了一株剛剛種植,毫無生氣的海石榴,從蓬萊仙境降遷到糞土之壤,前途未卜。

    詩人為何如此鐘情于海石榴?聯(lián)想他的貶謫遭遇和所處的蠻荒之地,就可深刻理解了。近藤元粹《柳柳州詩集》卷四曰:“幽婉。”非常貼切。

    其二,如《始見白發(fā)題所植海石榴樹》:幾年封植愛芳叢,韶艷朱顏竟不同。從此休論上春事,看成古木對衰翁。

    此為詩人題詠海石榴詩后作,約寫于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前作以《新植海石榴》為題,此詩云“幾年封植愛芳叢”,可見此石榴是前作中的石榴。

    幾年過去,“韶艷”的石榴和”朱顏”的詩人竟有如此大的反差,“古木對衰翁”感嘆自己垂垂將衰老矣。

    近藤元粹《柳柳州詩集》卷四曰:“有衰颯之氣。”

    4.桂樹

    如《自衡陽移桂十余本植零陵所住精舍》:謫官去南裔,清湘繞靈岳。晨登蒹葭岸,霜景霽紛濁。離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火耕困煙燼,薪採久摧剝。道旁且不愿,岑嶺況悠邈。傾筐壅故壤,棲息期鸞鷟。路遠(yuǎn)清涼宮,一雨悟無學(xué)。南人始珍重,微我誰先覺?芳意不可傳,丹心徒自渥。

    “離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其中“離披”出自《九辯》“白露既下百草兮,奄離披此梧揪”,本意是草木分散貌,柳宗元借指幽桂生長的環(huán)境雜亂叢生。

    詩人借移桂自喻,不要辜負(fù)了桂花的丹心。

    5.柑樹

    如《柳州城西北隅種甘樹》:手種黃甘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xué)荊州利木奴。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株。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yǎng)老夫。

    “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xué)荊州利木奴?!薄冻o·九章·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王逸注:“言皇天后土生美橘樹,異于眾木,來復(fù)南土,便成風(fēng)氣。屈原自喻才德如橘樹,亦異于眾也?!绷谠诖吮砻?自己種柑是和屈原一樣喜愛柑樹有著堅貞不屈的高尚品格,而不是像三國時丹陽太守李衡那樣將柑樹稱為“木奴”,種它僅為牟私利。柳宗元生前曾在柳州城西北種黃柑二百株,后人建造柑香亭以紀(jì)念他。

    6.柳樹

    如《種柳戲題》: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陰當(dāng)覆地,聳干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

    “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彼既藰湟姟妒酚洝ぱ嗾俟兰摇?“召公巡行鄉(xiāng)邑,有棠對,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詩。”《左傳·定公九年》:“鄭駟褍殺鄧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謂‘……故用其道不棄其人,詩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蘢。思其人猶愛其樹,況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杜預(yù)注:“召伯覺訟于蔽芾小棠之下,詩人思之,不伐其樹?!苯瘛对娊?jīng)》存《甘棠》一詩,即為思人樹之由來。

    柳宗元在此借用典故,是為了表達(dá)努力造福于民的愿望。

    7.榕樹

    如《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zhuǎn)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詩題“二月榕葉落盡”激起詩人一片宦情與羈思。二月本是春光正濃,但是“如秋”一般百花凋零、榕葉滿庭?!耙廪D(zhuǎn)迷”,言意緒的迷亂煩惱。“鶯亂啼”,鶯啼之聲增添傷感,“亂”字言詩人心煩意亂的精神狀態(tài)。

    王堯衢《古唐詩合解》卷六評曰:“子厚之刺柳州,雖非坐譴,然邊方煙瘴,則仕宦之情與羈旅之思,自覺含凄而可悲。”

    唐汝詢《唐詩解》卷四十四曰:“羈官戚矣,春半如秋,則又使我意迷也,花盡葉落,豈二月時光景耶?蓋柳州風(fēng)氣之異如此?!?/p>

    劉永濟(jì)《唐人絕句精華》曰;“此詩不言遠(yuǎn)謫之苦,而一種無可奈何之情,于二十八字中見之?!?/p>

    8.靈壽木

    如《植靈壽木》:白華鑒寒水,怡我適野情。前趨問長老,重復(fù)欣嘉名。蹇連易衰朽,方剛謝經(jīng)菅。敢期齒杖賜?聊且移孤莖。叢萼中競秀,分房外舒英。柔條乍反植,勁節(jié)常對生。循玩足忘疲,稍覺步武輕。安能事翦伐,持用資徒行。

    在《種仙靈毗》中,詩人寫道“杖藜下庭際,曳踵不及門”,表明其患有“重膇”之疾,所以他需要一根拐杖。

    此詩可分為四層。第一層(1~4句),是尋得靈壽木的過程。第二層(5~8句),是種植靈壽木的原因。第三層(9~12句),是靈壽木生長、開花及其形態(tài)。第四層(13~16句),是使用拐杖助足疾之興奮之感。

    汪森《韓柳詩選》曰:“‘叢萼’四句,寫物極能刻畫?!妗木?寫扶杖意亦極醒露?!叫小嗯c‘齒杖賜’相應(yīng),中寓感嘆?!?/p>

    (三)詠藥詩

    孫月峰《評點柳柳州集》卷四十三曰:“種藥諸篇,大約是陶調(diào),然亦微兼古樂府意。”

    1.《種仙靈毗》:窮陋闕自養(yǎng),癘氣劇囂煩。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風(fēng)溫。杖藜下庭際,曳踵不及門。門有野田吏,慰我飄零魂。及言有靈藥,近在湘西原。服之不盈旬,蹩躠皆騰騫。笑抃前即吏,為我擢其根。蔚蔚遂充庭,英翹忽已繁。晨起自采曝,杵臼通夜喧。靈和理內(nèi)藏,攻疾貴自源。雍覆逃積霧,伸舒委余暄。奇功茍可徵,寧復(fù)資蘭蓀?我聞畸人術(shù),一氣中夜存。能令深深息,呼吸還歸根。疏放固難效,且以藥餌論。痿者不忘起,窮者寧復(fù)言?神哉輔吾足,幸及兒女奔。

    此詩作于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冬。柳宗元在《李翰林建書》寫道:“仆自去年八月來,痞疾稍已。往時間一、二日作,今一日乃二、三作。……行則膝顫,坐則髀痹。所欲者,補(bǔ)氣豐血,強(qiáng)筋骨,輔心力。有與此宜者,更致數(shù)物。”《種仙靈毗》寫于柳宗元被貶永州時,由于心情抑郁,水土不服,以致于疾病纏身,有時不得不與草藥為伴。

    全詩34句,可分四層。第一層(1~12句),交代種仙靈毗的原因。第二層(13~18句),寫作者求藥種、種藥、采藥、制藥的過程。第三層(19~22句),是藥理說明。第四層(23~34句),抒寫詩人渴盼病愈的心情。

    詩人通過記敘自己種仙靈毗的原因、經(jīng)過等,表達(dá)了永州惡劣的氣候,得病后的痛苦,渴盼病愈的急迫心情。詩人雖然身處逆境,但是仍然抱有希望。

    “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風(fēng)濕”描寫寒冷暖濕的氣候,“杖藜下庭際,曳踵不及門”描寫困苦艱難的處境,“笑抃前即吏,為我擢其根”描寫驚喜激動的情形,“神哉輔吾足,幸及兒女奔”描寫憧憬期盼的心情。

    2.《種術(shù)》:守閑事服餌,采術(shù)東山阿。東山幽且阻,疲苶煩經(jīng)過。戒徒斸靈根,封植閟天和。違爾澗底石,徹我庭中莎。土膏滋玄液,松露墜繁柯。南東自成畝,繚繞紛相羅。晨步佳色媚,夜眠幽氣多。離憂茍可怡,孰能知其他?爨竹茹芳葉,寧慮瘵與瘥。留連樹蕙辭,婉娩采薇歌。悟拙甘自足,激清愧同波。單豹且理內(nèi),高門復(fù)如何?

    此詩24句,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1~14句),寫自己采術(shù)、種術(shù)的經(jīng)過。第二層(15~24句)寫種術(shù)后的感受,抒發(fā)自己的憤激之情。

    “守閑事服餌,采術(shù)東山阿。”由此可知,詩人“采術(shù)”的目的是“服餌”。服餌,裴伯茂《豁情賦》:“余攝養(yǎng)舛和,服餌寡術(shù)?!钡兰曳庰B(yǎng)身之法。柳宗元初到永州,希望學(xué)習(xí)道家的修煉之法,養(yǎng)病修身。

    “留連樹蕙辭,婉娩采薇歌?!睒滢マo,出自屈原《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鞭?香草名。古代習(xí)俗,燒蕙草以薰除災(zāi)邪,故亦名薰草。薰草以產(chǎn)于湖南零陵(今永州)的最為著名,故又名零陵草。采薇歌,出自《詩經(jīng)·召南·草蟲》:“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之句,思友之作也。樹蕙、采薇,比喻種術(shù)。

    “單豹且理內(nèi),高門復(fù)何如?!钡涑觥肚f子·達(dá)生》:“魯有單豹者,嚴(yán)居而水飲,不與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猶有嬰兒之色。不幸遇餓虎,餓虎殺而食之。有張毅者,高門縣薄,無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內(nèi)熱之病以死。豹養(yǎng)其內(nèi)而虎食其外,毅養(yǎng)其外而病攻其內(nèi)。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后者也。”柳宗元詩歌取單豹、張毅所養(yǎng)不同,以明己悟拙自足,不游高門之意。

    汪森《韓柳詩選》曰:“術(shù)之功效,人多知之,故詩中只略點,與前后二首(按前為《種仙靈毗》,后為《種白蘘荷》不同。亦可知論事、論人,端以表微為貴耳?!?/p>

    3.《種白蘘荷》:皿蟲化為癘,夷俗多所神。銜猜每臘毒,謀富不為仁。蔬果自遠(yuǎn)至,杯酒盈肆陳。言甘中必苦,何用知其真?華潔事外飾,尤病中州人。錢刀恐賈害,饑至益逡巡。竄伏常戰(zhàn)栗,懷故逾悲辛。庶氏有嘉草,攻襘事久泯。炎帝垂靈編,言此殊足珍。崎嶇乃有得,托以全余身。紛敷碧樹陰,眄睞心所親。

    全詩共22句,可分三層。第一層(1~4句),寫蠱毒之毒。第二層(5~14句),敘述詩人的見聞與感受。第三層(15~22),寫種植白蘘荷的目的。

    “銜猜每臘毒,謀富不為仁?!逼渲小爸\富不為仁”出自《孟子·滕文公上》:“陽虎曰:‘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薄爸\富不為仁”,既是惡人制蠱之由,又是詩人種白蘘荷以防中蠱之由。

    “崎嶇乃有得,托以全余身?!逼渲小巴幸匀嗌怼?汪森《韓柳詩選》題曰:“一路說來,只為‘托以全余身’一句,點明便是?!薄巴幸匀嗌怼睘榉N白蘘荷之目的。

    “紛敷碧樹陰,眄睞心所親?!奔姺?潘岳《西征賦》:“華實紛敷,桑麻條暢?!泵⒚?。紛敷,《古詩十九首》:“眄睞以適意?!鳖櫯我?。此謂蘘荷在樹蔭下茂密生長,并且顧盼生輝。

    汪森《韓柳詩選》曰:“前詩《種術(shù)》只略點術(shù)之功效,此詩直為推原種白蘘荷之故,便見因題用意之別?!痹娙艘越栌魇址?直刺當(dāng)朝者之貪鄙,表現(xiàn)了自己堅決斗爭的思想品格。

    三、柳宗元的詠物詩與其貶謫心態(tài)之關(guān)系

    從柳宗元被貶謫之后創(chuàng)作的詠竹詩及其他詠花、詠樹、詠藥的詠物詩,我們可以體味其遭貶謫的苦悶和失意及對理想的不屈追求,并能進(jìn)一步探究其貶謫心態(tài)與詠物詩之密切關(guān)系。

    (一)柳宗元的詠物詩淵源于其貶謫心態(tài)

    柳宗元從繁華的京城首先被貶謫到荒涼的永州,當(dāng)他滿懷欣喜回到京城希望得到起用時,又再度被貶謫到更加偏僻的柳州,心里的凄苦悲涼是難以用言語表達(dá)的。唯有縱情于山水,容身于生活,才能忘記痛苦,適應(yīng)環(huán)境。所以他的詩歌中就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山水詩和詠物詩。

    汪森在《韓柳詩選》中對柳宗元的種植詩的評語是“種植諸作,俱兼比興,其意亦由遷謫起見也?!?/p>

    (二)柳宗元的詠物詩曲折地表達(dá)了其貶謫心態(tài)

    柳宗元的詠物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曲折地表達(dá)了其貶謫心態(tài)。

    在他的詠物詩中,我們可以看到具有獨(dú)特地理和深厚歷史的楚文化深深地影響了柳宗元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因為柳宗元的詠物詩,許多植物籠罩著濃郁的湖湘色彩,成為南楚的象征形象;又因為與屈原有著相似的環(huán)境和相似的遭遇,柳宗元的詠物詩中有的詩句直接來自《楚辭》,有的詩句則從《楚辭》詩句幻化而成。雖然受到前人的影響,但是他卻能獨(dú)辟蹊徑,寫出自己真切的感受,形成自己獨(dú)特的風(fēng)格。

    如果說永州的詠物詩更多地是表現(xiàn)柳宗元在苦悶失意和追求理想中的矛盾掙扎,柳州的詠物詩則更多地表現(xiàn)了他對理想的不屈追求。首次被貶謫永州時,面對惡劣的環(huán)境,滿身的病痛,以及心存返京的幻想,柳宗元更多關(guān)注的是個人的不幸。但是再次被貶謫柳州時,他對統(tǒng)治者所抱的幻想相對減少,而對人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關(guān)注,所以其詩歌的格調(diào)是不完全相同的。

    總之,柳宗元的詠物詩與其貶謫心態(tài)是密不可分的。我們讀柳宗元的詠物詩,不僅可以觀賞自然風(fēng)物,還可以領(lǐng)會字里行間之深刻寓意,從而體會詩人之獨(dú)特心理。

    [1] 柳宗元集校點組.柳宗元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

    [2] 洪興祖.楚辭補(bǔ)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 王國安.柳宗元詩箋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 孫昌武.柳宗元傳論[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

    [5] 吳文治.柳宗元簡論[M].北京:中華書局,1979.

    [6] 劉鐵峰.投跡山水地放情詠《離騷》——試論柳宗元詩歌的貶謫心態(tài)[J].佳木斯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2,(1).

    [7] 伍丹.論柳宗元詩歌對楚辭的接受[J].云夢學(xué)刊,2007,(7).

    [8] 周寅賓.論唐代湖湘詩的自然美與人文美.唐代文學(xué)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8.

    猜你喜歡
    詠物詩貶謫柳宗元
    柳宗元
    統(tǒng)編小學(xué)語文教材中的經(jīng)典詠物詩
    統(tǒng)編小學(xué)語文教材中的經(jīng)典詠物詩
    蘇軾的貶謫生活
    童話世界(2020年28期)2020-10-27 02:24:22
    江雪
    兒童繪本(2019年22期)2019-12-06 07:38:18
    體物盡其妙,品之有寄托——杜甫詠物詩《房兵曹胡馬》賞析
    文苑(2019年14期)2019-08-09 02:14:34
    試論貶謫文學(xué)中的旅游因素
    詠物詩的一種寫法
    中華詩詞(2018年4期)2018-08-17 08:05:02
    早梅(節(jié)選)
    文苑·經(jīng)典美文(2016年1期)2016-05-30 11:04:40
    潮安县| 乡宁县| 手游| 三明市| 阳山县| 金坛市| 大足县| 固安县| 依安县| 高密市| 会泽县| 武威市| 泉州市| 微山县| 高陵县| 井研县| 陇川县| 潼关县| 察隅县| 澄迈县| 阿克陶县| 榆中县| 怀集县| 花垣县| 临朐县| 江口县| 咸宁市| 佛冈县| 漾濞| 东莞市| 岳普湖县| 平昌县| 曲阜市| 岐山县| 大连市| 麟游县| 大安市| 富川| 浦城县| 龙陵县| 邯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