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振文
摘 要: 講評習題課上合理運用一些講評策略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作者從六個方面對習題講評的策略作了總結。
關鍵詞: 高中物理習題講評 六個策略
高中物理習題的設置是千變萬化的,習題的講評是高三物理總復習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習題講評是讓學生開闊思路、糾正錯誤、分析得失、鞏固知識和查缺補漏有效手段。教師應通過習題講評,讓學生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規(guī)范解題和熟練解題常用技巧,并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嚴謹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力,達到舉一返三的目的。在講評習題課上合理運用一些講評策略,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講評習題課時候應注意以下六個策略。
一、抓住重點,分清詳略。
教師的講解重點,不是放在正確的結論上,而是放在如何得到正確結論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進行考點分析即思考試題在考查什么知識點,這些知識點理解時有哪些注意點,該題是怎么考的,解題的突破口在哪里,什么又是最佳解題途徑。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辨別分析能力,也便于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和問題癥結所在,利于把問題講到學生的心坎上,同時又能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讀題、審題、析題、解題的方法、能力及習慣。
對習題中出現(xiàn)的筆誤型錯誤,讓學生自己修正;概念原理型錯誤,師生共同分析比較;能力型錯誤,由教師點撥。另外,一般性題目講清知識點;難題及重點題目講清思路,講深講透;典型題目借題發(fā)揮,廣開思路,使之舉一反三。忌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一般在物理習題的評講過程中,學生過錯較多的題目是評講的重點。
二、認真審題,構建模型。
近年高考物理試題盡管題目的數(shù)量少,但是對審題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而學生卻往往由于時間緊張等原因而草草看題(只關注具體的已知數(shù)據(jù),而不注意分析物理過程)。因此在二輪復習階段尤其要注意加強學生對審題能力的訓練,以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在審題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1.關鍵詞語。2.隱含條件。3.物理過程。4.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的作用。5.畫出示意圖和建立相應的物理模型。6.排除干擾因素和克服思維定勢。
“構建物理模型”就是將題目中的物理對象或物理過程通過抽象、理想化、簡化和類比等方法轉化成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正確構建物理模型應注意以下幾點:(1)養(yǎng)成根據(jù)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分析問題的思維習慣,結合題目描述的現(xiàn)象、給出的條件,確定問題的性質;同時抓住現(xiàn)象的特征尋找因果關系,為物理模型的構建打下基礎。(2)構建物理模型時,要養(yǎng)成畫示意圖的習慣。畫示意圖可以是畫研究對象的受力分析圖,畫研究對象的運動過程示意圖、v-t圖、s-t圖,畫等效電路圖,畫幾何光路傳播示意圖、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運動畫粒子軌跡圖等,也可以是畫采用投影法、等效法得到的示意圖。
三、錯題歸類,有序講評。
在每年高考都有一部分考題難度不大,但是失分率很高。這類題目往往不需要太多解題的技巧,但是考生就是容易由于種種不必要的原因失分甚至根本不得分。如果認真研究這些易錯題,分析考生中比較普遍的錯解、失分現(xiàn)象,研究出錯的緣由,就可以發(fā)現(xiàn)考生在平時學習、復習和考試中出現(xiàn)的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如基礎知識不扎實,知識體系不系統(tǒng),知識概念較模糊,學科思想,解題思維混亂,解題技能不足,解題習慣不好,等等。因此習題講評前可先按知識點或題型將錯因歸類,然后再按一定次序講評。這樣不但節(jié)約了課堂時間,而且有利于學生突破問題癥結、掌握其實質或規(guī)律,忌不加整理,逐題講評。另外,教師在批改習題后,也要認真剖析學生做錯的原因,如知識缺漏、粗心大意或者老師講課的疏漏。只有找到了學生出現(xiàn)毛病的原因所在,才能對癥下藥、切中要害,避免學生以后“故伎重演,重蹈覆轍”。
四、多解多問,拓展延伸。
高考每年所考的知識點是相對穩(wěn)定的,而試題不同,命題人可以隨意變化題意、角度,在題設條件、問題的設問方式上推陳出新,讓應試者眼花繚亂、防不勝防。高考題不少題型都是常見的,但很多試題源于課本卻又高于課本,因為變換了新情境,學生很可能就會由于思維的定勢造成失分,此時善于分析和應變就變得最為關鍵。因此教師在對經(jīng)典習題評講時,不可就題論題,方法單一,要充足發(fā)掘經(jīng)典題的潛在功效,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拓展、引申和變化,使學生逐漸掌握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觸類旁通的能力。把相關知識點和相關問題向縱深拓展延伸,啟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常見的有情境、遷移、應用、圖像、綜合等幾種發(fā)散形式。如可對原題的提問方式進行改變;對原題的結論進行衍生和擴展,由一般到特殊或由特殊到一般;也可把習題的因果關系倒置;還可把幾條題目、幾個過程進行組合,等等。這種訓練立足于基礎,不刻意求難,注重漸進性、合理性,又使學生感到別開生面,解題的積極性就能調動起來,思維也就被拓展并開闊起來。
五、強調細節(jié),規(guī)范答題。
每次考試下來,都有不少學生在一些細節(jié)及答題規(guī)范性方面失分較多。因此對計算題解答要注意規(guī)范化解題和表達,加強得分意識。我們可依照“三步曲”來規(guī)范計算題的解題過程,注意列式分和求解分:有必要的文字闡明;列出具體的物理規(guī)律和公式;代入數(shù)據(jù)解出答案。另外字母表達的題目,最后一定要檢查答案中的字母是不是全部已知,必要時要畫出幾何關系圖和位置圖。
必要的文字說明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對非題設字母、符號但解題卻需要用到的中間變量要說明,最終結果要用題設字母表達。采用“設……”,“令……”等說法,或“各物理量如圖所示”(要在示意圖上標出相應各物理量的字母、符號);②對于物理關系的說明和判斷。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兩個物體用彈簧相連,“在兩物體速度相等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等;③說明方程的研究對象或者所描述的過程,包括其中的隱含條件或臨界狀態(tài)。即說明某個方程是關于“誰”的,是關于“哪個過程”的。如研究對象可采用“對物體A”、“對A、B組成的系統(tǒng)”等簡潔明了的說法,如過程或狀態(tài)可采用“從A-B”、“在t時刻”等;④說明作出判斷或者列出方程的根據(jù),如“據(jù)……得”、“由幾何知識知”、“由題意知”等;⑤寫出解題過程中必要的關聯(lián)詞,如“將……代入”、“由……得出”等;⑥對計算結果中負號的物理意義加以說明,如說明矢量的方向、功的正負等;⑦對于題目所求、所問的答復,說明結論或者結果。如“因為……,所以……”、“綜上可知”等。
六、講評結合,師生互動。
作為講評課的課堂,主體依然是學生,試卷是學生做的,題目是學生錯的,不管對錯,都是學生身上發(fā)生的,學生最具有發(fā)言權。所以,教師要根據(jù)試卷抽樣調查情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展現(xiàn)學生思維過程,做正確的、解法較新穎的,可讓學生做回“老師”,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膽量,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同一班級的學生接受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解題思路和方法各有差異,知識缺陷和錯誤也不盡相同。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fā)其積極思考,才能各自糾正錯誤,彌補不足。很多時候,學生的解題方法中經(jīng)常會產生具有新穎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好方法,不妨讓一些具有獨特解法的學生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在講評中交流,在交流中講評。這樣,不僅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而且讓全體學生充分體會到只要肯動腦筋、大膽創(chuàng)新,就會有所收獲、取得成功。教師不僅應講、評結合,激勵為先,而且應把更多的講、評機會留給學生,不能包辦、代替,同時應注意對學生激其情、勵其志,使其始終保持著較高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總之,教師要提高講評課的效率,必須提高講評的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抓住學生在習題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特別是多數(shù)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典型的錯誤,要分析透徹,使學生認識到錯誤問題的實質,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高三物理試卷講評的方法和技巧.2008-09-06.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ecfdf20100afzd.html
[2]朱友平.如何做好高三物理試卷講評.2010-05-10.http://bd.tjjy.com.cn/JiangPingKe/201005/6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