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清育
1.四人共同寫就一篇。四人一組,一優(yōu)兩中一學困生。優(yōu)生在小組中起到小先生的作用,對學困生起幫助作用,而小組與小組間則是平等的競爭伙伴關系。這種在個人鉆研基礎上的群體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合作式學習。四人共同討論確定文題,或由老師大概限定某一方面文題,四人一起收集資料,各司其職。如我指導學習了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5的新聞單元后,學生了解了新聞的一般特點,學習了新聞采訪的基本知識和技巧后,布置任務,周末回去采訪村委會、居委會里的先進人物或英雄人物,多方收集最近周邊發(fā)生的有價值的新聞素材?;貋砗笥蓛?yōu)生主持,互相交流、比較,篩選最有價值的材料。優(yōu)生把關,中等生執(zhí)筆,學困生最后抄錄定稿。這樣充分發(fā)揮了每位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據(jù)我了解,每組為了寫出一篇好新聞,為自己組爭光,各組成員使出渾身解數(shù),想方設法通過各種途徑搜集相關素材。這一活動達到了我們上課無法達到的效果,學生拓寬了視野,加強了分工合作意識和競爭觀念,學會了如何聯(lián)系生活,從而大大提高了寫作水平。如 《村里新修了一條通往城里的路》、《居委會的領頭人——李一正》、《招聘村官》……都是這次寫作訓練中涌現(xiàn)的相當不錯的文章,其中《招聘村官》一文還獲得我區(qū)作文評比的一等獎?!抖Y記·學記》中說:“善學者,師逸而功倍?!鄙平逃趾螄L不是如此。
2.四人各自寫一篇,實行“流水作業(yè)式”批改。葉圣陶先生說:“不甚了解的文章書本,要使他們運用自己的心力嘗試去了解……假如真了解了,這了解是自己的收獲,印象必然較深,自己對于它的感情必然較濃?!绕涫窃趦?nèi)容的領悟上和方法運用上,都將感到恍然有所得的快感,對于以后的嘗試,是有力的幫助和鼓勵,無論成功與否,嘗試都比不嘗試有益得多,其故就在于運用了一番心力,那一番心力是一輩子要運用的,除非不要讀書。”我們合作式作文教學正是要讓學生“下水”,讓他們自己嘗試,到不得已時,教師才適當點撥、指導。我具體操作如下:
首先,每次作文教師明確此次訓練的要求。主要分四大模塊:寫作聯(lián)系生活的訓練;構思、謀篇和表達方式的訓練;語言和思維訓練;其他內(nèi)容的訓練,如開頭結尾訓練、修改文章訓練、書寫及標點訓練等。
其次,每次作文,結合單元教學要求,抓一點或兩點訓練。根據(jù)要求,小組四人各人寫一篇,如我指導學習了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第一單元《我的母親》等課文,《我的母親》向我們提示了親情的重要,所表現(xiàn)的是人類最原始、最淳樸的感情?,F(xiàn)實生活中我們的母親也終生為兒女們操勞,但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未曾察覺,也無暇感悟。于是我讓每組學生回家后觀察自己的父母,仔細體味父母拳拳的愛子女之心,并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這樣就讓每位學生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平時忽略了的最珍貴的情感,學生經(jīng)過學習—觀察—體味—成文“四步曲”,寫出來的文章自然就富有了真情實感。作文后,每小組四人按要求打分并寫出打分的理由,取平均分為最后得分,教師適當給予指導。這樣所有學生主動參與,中等生、學困生從優(yōu)生處汲取營養(yǎng),優(yōu)生幫助學困生、中等生進步,自己也提高評價、修改能力。葉圣陶先生說:“教學最終目的為: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蓖ㄟ^這樣的寫作聯(lián)系生活的訓練,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能力和修改能力。這次作文訓練中較成功的作文有《原來這就是母愛》、《我的母親是一位家庭婦女》、《與父親對話》……其中《與父親對話》一文在中學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舉辦的“創(chuàng)新杯”征文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成文,修改,定稿,然后由四人小組里有特長的同學主持裝訂設計。根據(jù)各自的特點,為每組設計主編、責任編輯、校對、封面設計。每學期進行評比,定期進行班內(nèi)、班際的交流甚至全校性交流展出。這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積極性。自己動手創(chuàng)辦了 “一份屬于自己的‘雜志’”,每位學生都因此產(chǎn)生了極大的成就感?!半s志”交流的結果為“廣為人知、廣為人議、廣為人學、廣為人用”,不亦樂哉。
合作式作文教學強調(diào)學生全程參與,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所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尤為重要,要真正達到目標的前提條件是教師從心底熱愛學生。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說:“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與前提。沒有這個基礎,師生就缺少共同語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難有成效。教師對學生的感情要純真,要深厚,切不可有‘煩、難、厭’的情緒,一定要丹心一片,與學生心心相印?!蹦敲矗诤献魇阶魑慕虒W中又怎樣具體地去愛學生呢?
1.“多送蜜,少送刺”。每個學生都有其閃光點,每個學生的作文也有其閃光點,于是我極力搜尋學生作文的閃光點,并多加贊揚,尤其是對學困生,只要字跡清楚,我都贊譽有加。
2.要懂得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想方設法為他們獲得成功創(chuàng)造條件。這一點對中下生尤為重要,他們心中有自卑感,會對學習,特別是作文,失去信心。我在指導學生裝幀設計時只要他們字跡清楚的,就把其放在首頁,讓他們充滿自豪感,覺得自己也行。
3.觀察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以多種手段和形式激發(fā)其作文的興趣。四人小組交流時,鼓勵每人暢所欲言,懂什么說什么,作文修改時人人都有發(fā)表意見和看法的機會。從多角度鼓勵組與組之間的競爭,讓每人(哪怕是學困生)都能感到自己在小組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4.對四人小組經(jīng)常檢查、督促、鼓勵,處理好優(yōu)生、中等生、學困生的關系,在學習競賽中不斷形成凝聚力。
葉圣陶先生說,教師的教使學生果真能 “自行研索、自求解決”,學會“自得”的本領,那他們將終身受益無窮。合作式作文教學追求的目標正是如此,它的好處有:
1.可以培養(yǎng)合作精神?,F(xiàn)在處處都需要有團隊精神的人。我們合作式作文教學培養(yǎng)的目標之一就是合作精神。如一組要出一本好雜志非得四個人通力合作不可,特別是組與組競爭,小組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發(fā)揮作用,凡取勝的小組都是合作良好、配合默契的集體。
2.可以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曹雪芹寫《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方才定稿,足見修改的重要性。合作式作文教學特別強調(diào)學生自改能力的培養(yǎng),一文四人改,“見其好而吸收,見其壞而舍棄”,一收一吸中,慢慢領悟修改之道、為文之道,實現(xiàn)“自求解決”。
3.可以深化學生的認識。“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激而生靈光”。學生在小組和全班討論中發(fā)表自己的修改意見和看法,交流自己的意見,往往能拓寬思維,激發(fā)思維的火花,深化學生認識。
4.可以培養(yǎng)審美能力。修改時受文質(zhì)優(yōu)美的文章熏陶,能提高審美品位。裝幀設計時,需要考慮如何反映本組的特點,如何讓人看了覺得美觀等,這些都從不同側面訓練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5.提高教學質(zhì)量。四人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大大加速了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聽說讀寫諸方面都能得到相應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調(diào)動了學困生的積極性。
經(jīng)過多年的嘗試,合作式作文教學已初見成效。在這種作文教學模式下,學生們集思廣益,相互切磋,不僅調(diào)動了寫作的積極性,而且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與行為,形成了良好的非認知品質(zhì),學生在互批、互改、互助、互學中共同進步、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