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
摘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尋求課堂教學的聯(lián)想點很重要,要讓學生真正沉浸到文學的海洋中,去看、去讀、去思考。本文指出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須做到以下幾點:要有良好的素養(yǎng)、要有的放矢、要精心備好每節(jié)課。
關鍵詞:語文:學生;興趣;教學效率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許多教師通過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鬃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睙o數(shù)教師的實踐證明: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無論備課多充分,無論講解多細致,如果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這堂課也是白上,是不會有好的效果的。今天,我也簡單地說說自己的感受。
我們的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喜歡玩,敢于接受各種挑戰(zhàn),愿意把自己表現(xiàn)出來。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被動心態(tài),激發(fā)出他們一爭高低的熱情,教師就要設計好課堂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表演的舞臺。此外,教師還要注意心理學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山柚鷪D畫、音樂、動作等手段。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思維活躍。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尋求課堂教學的聯(lián)想點便尤為重要。在課堂中引入流行元素也可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從而讓學生真正沉浸到文學的海洋中,去看、去讀、去思考。因此教師要想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作為教師,要有良好的素養(yǎng)
首先,要有人格魅力。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語文教師要對自己的學科充滿熱情。在困難面前不低頭;有一顆善良真摯的心: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和欣賞的眼睛;有健康、優(yōu)美、心口如一的語言,永遠播灑圣潔的思想。教師只有用獨特的人格力量征服學生,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親切感,才會對語文學科產生興趣。
其次,要有深厚的知識功底,良好的專業(yè)修養(yǎng)。在知識經濟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知識的快速更新,學生旺盛的求知欲,使得教師也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教師的知識應該像高質量的自來水。任何時間都能源源不斷地流出來,還應該像泉水那樣,沁人心脾,芳香宜人。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該像個挖井人,把學生這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泉水挖掘出來,使之噴涌而出,永不停息。
二、要有的放矢
每一堂課必須有教學點。且每個教學點必須有清楚的、可操作的教學目標。學生目的明確,知道哪些地方是需了解的,哪些地方是需理解的,哪些地方是必須掌握的,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然后去盡情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參與到教學中來。參與課堂的一切活動,做到動腦、動眼、動口、動手相結合,發(fā)揮自己的主體作用。教學點要根據(jù)教學大綱和學生基礎精心設計。
每節(jié)課教學目標明確、清楚、切實可行,才能使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緊緊地圍繞教學目標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創(chuàng)造出充滿活力的優(yōu)質課,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教師要精心備好每節(jié)課
備課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課堂教學效率能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備課是否充分、是否切合實際。備課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同時還得備自己。首先要吃透教材,抓住教材重點、難點。要敢于取舍,閱讀大量相關資料,講課時才能成竹在胸。其次備學生是指對學生要有清楚的了解。學生會有哪些疑問。會有哪些收獲,哪些學生回答哪些問題,應該有大致的估計。再次備教法要清楚地考慮如何講、如何啟發(fā)誘導才能使學生心領神會;要知道如何指導學生練習;要考慮學生運用什么學法最容易弄明白等等。最后備自己即要考慮自己的水平,朗讀水平不夠高,就考慮運用錄音來彌補;書寫不夠好,就考慮運用幻燈片、多媒體手段來輔助。
一堂語文課只有幾十分鐘,可能是一次聲情并茂的知識盛宴。也可能會枯燥無味、死氣沉沉。如何更為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不僅僅需要我們思考,更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