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媛 李 翠 王 曦 王玉歌
摘要 基于研究性學習的專題學習網站的設計與開發(fā)順應信息化發(fā)展的要求,為研究性學習提供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以《聲聲慢》這一專題網站的設計為例,探討基于研究性學習理論的專題學習網站的設計及其建設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關鍵詞 研究性學習;專題學習網站;《聲聲慢》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489X(2009)12-0088-02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roject Learning Website Based on Investigative Theory of Learning: Take Slow, Slow Tune as An Example//Li Yuan, Li Cui, Wang Xi, Wang Yuge
Abstract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roject learning website based on Investigative Theory of Learning has adapted to the demands of information time, which provide a new type of learning pattern for Investigative Learning. This article takes the design of Slow, Slow Tune as an example, and explores how to carry o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roject learning website based on Investigative Theory of Learning. At last, summarize the problems of designing process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Key words investigative learning;project learning website;Slow, Slow Tune
Authors addr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當今世界是知識經濟時代,對國民的綜合素質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學習把課內講授與課外實踐、教師指導和學生自學有機結合,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因材施教,強調發(fā)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積極啟發(fā)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引導學生密切結合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去積極探索未知世界,順應國際教育改革形勢和國內教育進步的時代要求。
1 基于研究性學習理論的專題網站
研究性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1]。研究性學習在理論上無疑是一種富有吸引力的、全新的學習方式,而在實踐中卻存在信息資源相對匱乏、教師輔導力不從心、交流與研究時空不足、學習的評價和管理缺乏成果展示與分享途徑不便捷等種種問題。專題學習網站是在互聯(lián)網絡環(huán)境中,圍繞某一知識點形成的具有某種組織結構的專題知識,提供給學習者開展廣泛深入地學習、研究的資源型學習網站[2]。基于研究性學習的專題學習網站為研究性學習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在基于研究性學習理論的專題網站的設計中既要體現(xiàn)互聯(lián)網絡靈活、開放、基于資源的優(yōu)勢,同時要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在擴充學習資源的同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體現(xiàn)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念。筆者就以《聲聲慢》專題網站的設計為例,探討基于研究性學習理論的專題學習網站的建設過程及其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2 《聲聲慢》專題學習網站的設計
2.1 教學設計通過《聲聲慢》的學習,要使學生了解婉約詞的成就、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以及婉約詞代表作家李清照并鑒賞其代表作品,掌握基本的鑒賞方法,最終達到提高“欣賞古代詩文的能力”。
在鑒賞詩詞方面,應使學生理解《聲聲慢》中意象選擇的典型性,同時歸納總結常見的傳統(tǒng)詩詞意象;在知人論世方面,通過對李清照一生的總體認知,把握作品的歷史背景,深化學生對作品情感的理解。同時,這首詞既可以與其他婉約派同一題材的作品進行比較閱讀,又可以同作者前期的相關作品進行比較閱讀,這就為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解讀作品提供了空間。
2.2 網站體系結構的設計《聲聲慢》專題網站的結構設計如圖1所示。李克東教授提出專題學習網站主要包括4大模塊,即專題知識庫、專題資源庫、專題協(xié)作學習平臺和專題評價模塊[4]。為了介紹的清晰性,下面依據4大模塊對本網站的模塊進行歸類,以此介紹網站的體系結構。
1)專題知識庫。“知識準備”和“詞文學習”共同構成專題知識庫模塊的內容。在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中,學習者的原有知識可以對學習的很多方面產生預期性的影響,廣泛的知識基礎可以將新信息整合到更大的單元中去,原有的知識也可以影響加工的速度。因此通過“知識準備”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前期知識,對課文背景有了充分的了解,學生才可能更大限度地運用原有知識解決新的問題?!霸~文學習”通過循序漸進的步驟從聲、色、品等各個角度學習詞文,旨在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詩意美和韻律美的美學感知。課件展區(qū)的設計基于網絡的資源共享性,便于學生多角度、多思維獲得學習體驗。
2)專題資源庫?!巴卣狗e累”是師生共建資源的平臺,在深化知識的同時擴寬學生的知識面。該模塊分為“易安詞集”“婉約派”“傳統(tǒng)詩詞意象”“百家講壇”4個小板塊,每個板塊的內容可由教師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上傳資源。其中“百家講壇”呈現(xiàn)的是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康震教授對李清照的講解,學生通過對視頻的觀看可以達到“對作品進行多元的個性化解讀,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3)專題協(xié)作學習平臺?!罢n程論壇”體現(xiàn)了網絡學習跨越時空界限,增強師生間互動的優(yōu)勢。“教師區(qū)”主要方便不同教師對教學中出現(xiàn)問題的探討和共享教學反思;“學生區(qū)”則集中展示學生的學習心得和作品,促進學生間的互評互助;“師生互動”主要幫助實現(xiàn)師生間的答疑等“直面”交流活動。
4)專題評價模塊。“課后測評”模塊從基礎、拓展和應試3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檢測?!拔襾硖钤~”的設計基于研究性學習理論對知識應用的要求,這個板塊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另外,在每個板塊中都含有“學習檔案”,用于記錄學生每次的測試成績(“基礎練習”和“試題錦集”板塊)或教師、同伴的評價(“我來填詞”板塊),為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提供空間。
3 《聲聲慢》專題學習網站的設計特色
3.1 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聲聲慢》專題學習網站的設計應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使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特有的學習方式開展有效的學習。因此在設計中可以通過學習筆記、電子檔案等使學生規(guī)劃自我學習進度,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
3.2 滿足合作學習的需要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人際合作,合作方式主要包括師生間的合作及生生間的合作。本網站在設計的活動中體現(xiàn)合作需要,例如“觀看《百家講壇》并討論”活動,要求小組成員討論視頻內容并進行相關資源的搜索與整理,通過協(xié)作完成任務的過程既幫助學生對作品進行多元的個性化解讀,同時培養(yǎng)其在合作過程中探索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3 突出交互設計網絡學習中的交互功能體現(xiàn)的是教師、學習者和教學平臺之間的多向交流,通過信息的交流,在盡可能的條件下使學習者的學習效率達到最大化。本網站設計課程論壇,參與討論的學習者可以對論題進行充分的思考,通過不同的觀點與立場的碰撞,達到對學習內容全面且深刻的理解。除了注重“人際交互”,網站對習題的設計也強調“人機交互”的效果,例如答案的設置既體現(xiàn)準確性又有一定的開放性。
3.4 多媒體化基于Internet的網站的內容表現(xiàn)形式和資源組織方式具有超媒體的特點。因此本網站在設計中,將聲音、視頻、圖像等與文字相結合,展現(xiàn)古詩詞的“意境美”這一特點,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
4 網站設計過程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4.1 在設計的細節(jié)處體現(xiàn)對研究性學習的培養(yǎng)基于研究性學習理論的專題學習網站建設與一般專題學習網站建設的主要區(qū)別就在于其對學生建構意識的注重,使學生在學習中培養(yǎng)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在設計時不僅能夠合理規(guī)劃網站整體構架,更應在細節(jié)處多費心思。例如在評價板塊中增加相應的“檔案”機制,使學生隨時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這樣不僅能從“結果”中發(fā)現(xiàn)問題,更能對“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予以及時的糾正,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2 提供充分的交流空間和評價機會研究性學習提倡教師指導與學生自學的有機結合,因此學生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交流討論——解決問題——評價過程”實現(xiàn)其主動參與教學的過程,引發(fā)其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思考。而網絡依靠其自身的優(yōu)勢恰好能為師生提供這樣一個交流和互動的平臺,建議在設計時應有意識地構建一些提供交流和評價的模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試行)[Z].2001
[2]邢西深.專題學習網站與研究性學習[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7(1)
[3]唐清安.網絡課程的設計與實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4]黃娟,李克東.開發(fā)專題學習網站及進行相關研究性學習的思路及方法[J].中國電化教育,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