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鑫 李雪松
Barton骨折是指橈骨遠端關節(jié)內骨折,由剪切應力所至,包括掌側Barton骨折及背側Barton骨折。遼寧省營口市老邊區(qū)人民醫(yī)院于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共收治18例?,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8例患者均為暴力外傷所至閉合性骨折,無并發(fā)其他部位骨折。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齡30~70歲,平均55歲,均為急診入院。影像學檢查患肢腕關節(jié)X線,正側位18例,均為橈骨遠端關節(jié)面骨折。12例為掌側緣骨折,伴腕關節(jié)向掌側脫位或半脫位,AO分型,為B型8例,C型4例;6例為背側緣骨折,伴腕關節(jié)向背側脫位或半脫位,AO分型為B型6例。
1.2 治療方法 非手術治療:背側緣骨折病例,全部經(jīng)手法整復滿意后,行腕背屈前臂旋前石膏外固定,1周后復查移位2例,行手術治療。掌側緣病例8例,經(jīng)手法整復滿意后行腕掌屈前臂旋后石膏外固定,1周后復查6例移位,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臂叢麻醉下,背側入路2例,行克氏針內固定。掌側入路12例,行T型鋼板內固定,并植骨2例。
2 結果
保守治療共6例,石膏外固定視年齡大小,分別固定4~6周后拆除,功能煅練。手術治療共12例,2周拆線后,視骨折粉碎情況拆除外固定功能煅練。均獲隨訪。X線片視骨折愈合時間為5~12周,平均8周。根據(jù)ATF評分標準[1]本組優(yōu)6例、良11例、差1例,優(yōu)良率95%。
3 討論
Barton骨折患者多為中老年人,這與其骨質疏松有關。治療上主要有非手術與手術治療兩種方法。非手術治療是復位后用石膏外固定,但其因涉及關節(jié)面骨折,復位后難以維持其復位后位置,尤其掌側緣骨折部位,針對患者的康復及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手術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治療方法[2]。本院對掌側緣移位的Barton骨折,均采用T型鋼板內固定,且對關節(jié)面破壞嚴重的C型骨折,用T型接骨板,恢復掌側皮質連續(xù)性后取自體髂骨植骨以支持尺背側骨折塊和橈骨莖突骨折塊的復位[3]。均獲較滿意的療效,因此T型鋼板滿足了AO學說對關節(jié)內骨折嚴格解剖復位提供了堅強內固定,減少了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故筆者認為T型鋼板是治療Barton骨折,尤其掌側緣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以普及臨床。
參考文獻
[1] Clinical assessment committee. Total active flexion scale.American sociefy for surgery of the hand report.New Orleans:clinical Assessment committee,1976:35-37.
[2] 榮國威.骨折內固定.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5,1-2.330-331
[3] 王滿宜,等.骨折治療AO原則.華夏出版社,2003,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