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小時家貧,無錢上學。
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隊上興起辦夜校,號召社員去學文化,學技術,進行掃盲、脫盲。開始的時候,盡管干部組織開會,進行動員,又上門做工作,但大多數(shù)的人還是沒有去,有的去了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或是去了也只是點個卯,打個轉(zhuǎn)就走了,或是聽著聽著,不到半個小時就打起了瞌睡。那些不去的,各說著各的理由。有的說,不識字,一樣地過了這么多年,一樣地穿衣吃飯,誰也沒把我怎么樣;有的說怕丑,幾十歲的人了還像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坐到那里,去識字,去算數(shù),怪不好意思的;有的說白天忙活了一天,晚上還要操持家里的事情,沒時間去,沒精力去。那時,出的是集體工,早晨哨子或是號子一響,大伙就按照分工往田頭或是地里走,家中的那些雜七雜八的事是要等散了工,到晚上才有時間去做的,所以一般回到家里,做完家務,時間也就不早了,一倒在床上就睡了。
母親對上夜校是積極的。為了上好夜校,母親調(diào)整了自己的工作思路,每天散工以后,先把急著要做的在上學之前做了,其他的放學回來以后再做,有時也把事情帶到夜校去做,中間休息的時候就邊休息邊干活。放學回來后,母親邊做事邊回憶當天學過的東西,做完事再坐下來,把當天學過的東西寫一寫,算一算。這樣記得好,記得牢。母親后來對我們說,那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夜校離我們家雖然不很遠,但父親和奶奶也還是擔心母親路上的安全,因而我們兄弟姊妹也就今天你,明天我地陪母親去上夜校。其實,我們都是樂著去的,因為那里小朋友多,好玩,只是有時玩著玩著就在那兒睡著了,結果還要累得母親背回來。
母親學習是很用功,很刻苦的。好幾回父親跟我們兄弟姊妹說,那時母親常常在夢里還在念字,還在算數(shù),我們讀書要向母親學習,我們只要有母親的那種學習精神,成績一定會是頂呱呱的。母親學習也是很謙虛的,不懂的不僅向老師請教,也常和父親探討,還請上小學了的姐姐指點。由于母親學習認真,進步也快,結業(yè)考試的時候,母親拿了個第一名,得了獎,拿了證,還在第二期學習班上介紹了學習經(jīng)驗。那天,母親很高興,回到家里還津津有味地說著。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父親特意到鎮(zhèn)上的食品站找人買了點肉回來,每人又煎了兩個雞蛋。我們一家大小都向母親表示祝賀。奶奶還認真地對母親說,今后她也不做睜眼瞎了,要請母親教她認字呢。
后來,母親還當上了隊里的保管員。那時隊里的保管員可是要有一定水平的人才能干的,要能認字,寫字,要能記算,算數(shù),還要會管理,能管理,也不是容易的事,可母親卻能讓干部和群眾都滿意,而且一干就是好多年,直到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為止。母親說這多虧有了那夜校。
如今回想起來,上學以后,我之所以能勤奮刻苦地學習,還真是得了父親的言傳,得了母親的身教。
記得那是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一天放學回家,正碰上讀小學二年級的弟弟從灶房出來。他一見我,就驚慌地將一個捧在手上的什么東西往褲兜里藏。那東西一進褲兜,褲兜就鼓起了一砣。我問他在干什么,他慌亂地說沒什么,隨手背了一個竹筐就出了門。我覺得奇怪,就也背了一個竹筐尾隨而去。弟弟來到屋后的莊稼地里,四周看看,見沒人跟來,就掏出了褲兜里的東西,原來是一個雞蛋。他一邊吹著氣,一邊小心地剝著蛋殼,看樣子那雞蛋還燙著呢。待他剝完了,正要將雞蛋送進嘴里,我貓著腰輕輕地走了過去,我還沒走到他跟前,他就發(fā)現(xiàn)了我,嚇得他把雞蛋掉在了地里的紅薯葉上。他呆呆地看著我,我也愣愣地看著他。他把雞蛋撿起來,放到我的手上,對我說,雞蛋歸我吃了,只要我不把這事告訴母親,今后我要他做什么事他都愿意。我看著弟弟那可憐的樣子,就答應了不把這事告訴母親。弟弟見我答應了,臉上也就有了笑容,變得輕松多了。我把雞蛋分成兩半,一人一半吃了。弟弟問我煨著的雞蛋是不是比煮的煎的蒸的都好吃。是的,特別是那蛋白煨成紅褐色以后,又脆又香,蠻好吃的。弟弟見我高興了,便鼓動我也試一試,還說反正現(xiàn)在家里生蛋的雞有好幾只,一天少撿一個蛋母親也不會在意,還以為是哪只雞沒生呢。我問弟弟他這是第幾次了,他說才第三次。最后,我和弟弟商量好,往后隔兩天煨一次,這次我煨,下次他煨,輪著來,誰也不準告密。
第二天,我一放學就快快地跑回了家,按照弟弟的方法煨起了雞蛋,可雞蛋放進火里還沒多久,就聽見外面階檐上有了母親的腳步聲,隨后就聽到母親進了屋,我慌忙將雞蛋從火灰里扒出來,放進褲兜里。那滾燙的雞蛋燙得我好痛,卻不敢出聲。母親進來了,問我在干什么,我說在熱飯吃,吃了飯就去搞柴,眼睛卻不敢看母親,只是低頭看著灶坑。這時正好一只雞下了蛋,咯咯咯地唱著從我身旁的柴窩里出來了。母親笑了笑,要我把柴窩里的蛋都撿出來。我起身去撿,結果一動身,沒注意把褲兜里的那個蛋給壓爛了,燙得我“哎喲”一聲叫了出來。母親忙問我怎么了,我說沒什么。我把柴窩里的蛋都撿了出來,一共五個。母親接過雞蛋,正要轉(zhuǎn)身離去,卻突然指著我的腳,問是怎么了。我一看,只見雞蛋的黃已順著腿流了下來,原來那雞蛋根本就還沒煨熟。看來,我是瞞不住了,只好如實地對母親說了,等待母親的責罰。母親還沒等我說完,就趕緊擼起我的褲腿,看腿燙傷了沒有,看過后說,還好,沒傷著,只是紅了一塊。我大氣也不敢出地低頭站在那里,腦子里只是嗡嗡嗡地做響。母親給我找來了褲子,叫我快去換了,將腿上的蛋黃洗了。待我回來時,母親已給我盛了一碗飯,讓我吃了。她就坐在凳上看著我吃。等我吃完了,她就拉著我去了菜園,給菜澆水。邊澆水,母親邊對我說,你想吃雞蛋,這個沒錯,想吃就跟媽媽說,讓媽媽給你煨,看你這樣慌里慌張的,雞蛋沒吃上,人還燙著了,嚇著了,多不好啊,今后要什么就直接對媽媽說,要是不好跟媽媽說,那對爸爸說也一樣,不要遮遮掩掩,不要躲躲藏藏的,做人要忠誠老實,做事要光明正大。那天,我特別認真地聽著,也特別賣力地干著。
那天做晚飯的時候,母親端出了一小簸箕雞蛋,說全家每人最少要吃三個,多吃不限,結果父親吃了六個,我和奶奶、姐姐各吃了四個,弟弟他們各吃了三個。母親一邊給我們煎著雞蛋,一邊欣賞著我們吃雞蛋,臉上蕩漾著幸福的笑容。
那時我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參加了工作,只是工作忙,好長一段時間沒回去了。那天,我抽了點時間回去看望奶奶和父親母親,可一進門就看見母親獨自悄悄地在流淚。母親一見我,又驚又喜,馬上就把淚擦了,問我怎么今天有空回來了。我說今天是特意回來看看的。母親說著就起身要煮甜酒雞蛋給我吃。我無心吃甜酒雞蛋,只是關切地問母親怎么哭了。母親卻笑著說,沒什么,沒什么,只是剛才做事的時候不小心讓沙子掉進眼睛里了。這時,在里屋的奶奶有了響動,先是呻吟了幾聲,接著就數(shù)落我父親沒良心,怎么一天了還沒去看她,然后罵我母親沒良心,不給東西她吃,想餓死她,又罵我在外地工作的伯伯、姑姑沒良心,一年到頭也不回來看看她,不要她這個娘了。聽著聽著,母親的眼淚又出來了。
我知道,母親的淚是委屈的淚。我的父母孝順奶奶在我們村上都是出了名的,奶奶也一直是人前人后地夸我的父母對她是怎么怎么地好,說我父親是個好兒子,我母親是個好媳婦。只是近年來,奶奶上了年紀,八十多歲了,是村上年紀最大的老人,特別是去年冬天臥床以后,奶奶就有些糊涂了,說些沒理的話,無稽的事,話說了說沒說,東西吃了說沒吃。其實,父親每次外出都要到奶奶房間問候一聲才走,回來也總是先到奶奶床前問安。只要奶奶想吃什么,母親總是會馬上想法去搞。每次家中有什么好吃的,母親也要將最好的夾給奶奶,或是給奶奶留著。
我走到奶奶床前。奶奶正靠在床上,一見我就指著床頭柜上的碗說,你娘想要害死我。我說奶奶啊,我娘對您這么好,怎么會害死您。奶奶說,還不是呢,我剛才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人端了一碗藥要我喝,我不喝,她非要我喝,那個人好像你娘,就是你娘。我看到了那碗里不是什么藥,而是一碗肉沫湯,摸一下碗,還是溫熱的。我一只手扶起奶奶,一只手將碗端到奶奶面前,請奶奶喝。奶奶疑惑地看著我。我告訴奶奶那不是藥,而是肉沫湯,并輕輕地喝了一口。奶奶一連喝了幾口,說好喝,好喝,并要我喝,我喝一口,奶奶喝幾口,一碗肉沫湯我們祖孫倆就這樣喝完了。喝完了,奶奶也笑了,問我這湯哪來的。我說這湯是我娘特意為她做的。奶奶想了好一陣,有些茫然地對我說,是嗎?我說,怎么不是呢。奶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你看奶奶是不是真糊涂了???我笑著說,奶奶啊,您不糊涂,只是現(xiàn)在記性沒過去那么好了,有時說話也沒過去那么講理了。奶奶聽我這么一說,倒是開心地笑了,還笑出了眼淚。
我進了灶房。母親在煮著豬食,見我拿著碗,就問我奶奶喝了沒有。我說喝了,還蠻高興的。母親也笑了,說喝了就好,只要奶奶高興就好。我在母親旁邊的小矮凳上坐下了。母親說,中午的時候,她去問奶奶想吃點什么,奶奶說想喝肉沫湯。母親就到鎮(zhèn)上,轉(zhuǎn)了好幾個地方才買到一點稱心的瘦肉,回來將肉剁了,開了湯,端過去,沒想到奶奶卻給母親大罵了一頓。母親說著,眼淚就出來了。我對母親說,您不要哭了,奶奶現(xiàn)在心里已經(jīng)知道她冤枉您了。母親擦著眼淚,傷心地說著,你知道嗎,我不是覺得我自己委屈,而是為你奶奶難過,你奶奶是一個很能干,也要強的人,如今歲數(shù)大了,又下不了床,心里一定很煩躁,很難受的,可我卻不能總讓她老人家順心,順意。我安慰著母親說,村里村外,誰不知道您對奶奶是十分孝順的,誰不把您當作孝敬長輩的榜樣?。∧赣H只是輕輕地搖著頭,沉默了好一陣,才對我說,孝敬長輩可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一定要做到問心無愧啊。
其實,母親為了照顧好奶奶,自己是受過不少委屈的,但母親從不對我們兄弟姊妹說起,也很少對父親說,怕父親去責怪奶奶,總是自個兒忍受,檢討著自己哪兒做得不好。那天是我無意間碰上了,但母親還是一再招呼我不要跟任何人說起。
如今,母親已是四世同堂,晚輩們都很孝敬她老人家。母親也常常自豪地說,今天你們對我這么好,那是當年我對你們的奶奶好,今天你們對我好,那明天你們的兒孫也會對你們好。母親的話說得很樸素,卻是至理??!
責任編輯:趙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