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在自己提出的“學習模式”中認為:知識的前提能力、情感的激勵特征和教學程序結(jié)構是取決教學效果優(yōu)劣的三個主要變量,三者對教學目標達成度的影響分別占50%、25%、25%。這對作文教學目標的達成是很有啟發(fā)的,作文教學以提供足夠的前提條件為基礎,以激勵情感為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jié)構,體現(xiàn)這三個變量的各自作用和相互關系,建構教學模式,實現(xiàn)作文教學目標。
一、布盧姆理論認為知識的前提能力在教學效果中起50%的作用,那么我們就必須重視學生的“知識前提能力”,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心理前提條件和作文材料儲備來提高作文教學效果。具體做法是:
1.心理前提準備。
我們分析學生作文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多數(shù)學生有寫作心理障礙。一方面表現(xiàn)在恐懼心理,學生怕作文到了認為作文是“作難”的程度,因此不愿寫作文。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悲觀心理,學生由于知識面狹窄表現(xiàn)手法單一等不足,在作文中出現(xiàn)較多困惑又得不到有效解決,久而久之便產(chǎn)生了悲觀心理。針對以上現(xiàn)象我們采用誘導、鼓勵、高分肯定等辦法,消除學生心理障礙,使其視作文為等閑。
2.建立材料庫。
不怕作文了,但作文仍老寫不好,就會有新的悲觀情緒出現(xiàn)。為此我們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材料庫,具體做法是:(1)一人一本習作集,由學生自命名,有的學生取名為“夢之集”、“雛鳥集”、“放飛集”等,富有詩情畫意。(2)每人一本摘抄本,命名為“華章集”。(3)每人一本日記本,隨時記觀察思考所得,捕捉生活閃光點,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3.開展“一日一說”、“一日一文”活動。我們讓學生在每節(jié)課前做三分鐘口頭作文,每天生活指導前由一名學生讀一篇好文章。這樣,拓寬了學生視野,積累了材料,提高了作文水平。
4.搞好課外活動,加大閱讀量。我們每學期都幫學生制訂閱讀計劃,推薦課外讀物,利用課外活動讀一些中外名著,增加知識貯備。
通過以上做法,有效地解決了學生沒什么可寫的問題,掃清了作文障礙。
二、情感的前提特征昭示我們要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就必須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F(xiàn)代心理學研究也證明,情感在學習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我們十分重視在作文指導中激發(fā)調(diào)動學生寫作情緒,具體做法是:
1.目標激勵。作文培養(yǎng)的是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也是使語文服務于生活的一種方式。我們就從作文對人今后成材、就業(yè)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入手激勵他們,使他們認識到作文的重要性。這樣給作文設計一個總目標,用來激勵、引導學生,激發(fā)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命題激勵。在作文中,一個富有啟發(fā)性的命題能使學生聯(lián)想到豐富的生活,激發(fā)寫作欲望,因此我很注意精心設計寫作題目,以題目喚起寫作熱情。命題激勵還表現(xiàn)在我每隔一段時間就組織一次學生給自己的作文命題。首先,在學生中征集作文題目。然后,大家認定應當寫作的題目。這樣就把命題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就沒了寫作的任務感,寫作的積極性自然就高了。
3.范文激勵。題目認定后我有意識地讓寫作水平高的同學寫幾篇范文,當本次寫作的“下水文”。對于“下水文”水平較高者,則獎以下一次寫作的命題權,并把范文推薦給校廣播室播出。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促使學生在“樂作”中努力提高習作水平,把作文課上成展示學生聰明才智的舞臺。
4.競賽激勵。為了推動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展示學生寫作的成果,我們每學期兩次組織學生作文競賽,把寫作競賽中的優(yōu)勝者名單及習作先在廣播室播出,然后裝訂成冊,放在教室“圖書角”,供大家閱讀欣賞。這樣就增強了學生寫作的“創(chuàng)優(yōu)”意識,寫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幅度提高。
通過以上做法,激發(fā)了也激活了學生寫作的內(nèi)部活力,學生寫作積極性高漲。
三、優(yōu)化作文教學課堂結(jié)構,還原學生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變被動寫作為主動創(chuàng)作。
教學研究的核心應該是對課堂操作系統(tǒng)的研究。因此,在前面兩步到位的基礎上,我們潛心研究了作文課堂教學模式,并總結(jié)出了“五自一引”的教學程序。
1.自析:由范文作者給同學們講析題目以及寫作中需注意的問題。
2.師引。即在學生自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路,糾正寫作中的誤區(qū),保證寫作的方向,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經(jīng)驗積累。
3.自列。學生根據(jù)“自析”和“師引”列出寫作提綱,訓練布局謀篇能力。
4.自糾。即糾正偏差。我充分利用學生小組的優(yōu)勢,大家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的作文構想,討論寫作思路,明確取舍內(nèi)容,然后再自我修正所列提綱,使之更合理。
5.自導。由范文作者朗讀范文,并讓其談一下寫作的心得體會,從而給學生以具體引導。
6.自研。習作完成后先在小組中進行“鑒定”,只有“通過”者方可上交,沒通過“鑒定”的,由小組成員幫助修改。
我們通過上述環(huán)節(jié)的作文教學,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泮慧敏 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