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民事判決書(1912)
訴訟人
原告
姓名徐金順年齡七十八歲
籍貫衢縣人職業(yè)農業(yè)
住所西鄉(xiāng)百三十莊河尚埂村離城二里
被告
姓名徐金龍年齡三十九歲
籍貫衢縣人職業(yè)農業(yè)
住所西鄉(xiāng)百三十莊河尚埂村離城二里
呈訴事實
緣:徐金順有兄弟三人,金波居長,早已病故,金順居次,金龍居幼,于同治十年析爨,立有分關列字,區(qū)土名白渡坂之小賣田計拾碩分與金龍耕種,光緒二十六年金順向徐琴學買得是田,仍歸金龍耕種,因租谷不清以致涉訟。光緒三十二年三月間當堂立攬約一紙,每年交租谷肆擔乃金龍一味恃強每年粒谷不交,共欠貳拾有肆擔,屢次催追置之不理,金順聲明此種情由,起訴于衢縣縣署,傳訊三次案未了結,待本院成立咨送前來,于本月念五號傳集兩造開庭審訊,據金順之子裕昌供稱,情愿將陸年租谷一概免交,其田求令胞叔金龍讓出以斷葛藤,據金龍供稱該項田是長房金波并未立過攬約,現帶有小賣契壹紙求察斷各等語自應據理判決。
證明曲折之理由
查:金順兄弟析爨在同治十年,此時白渡坂田系徐琴學管業(yè),不過金順兄弟合家時對于該田有小賣權,故析爨時將該項田歸于金龍耕種交租,既非伊等父遺己產,安得謂該田是金波之產,金龍之言不可信者一。長房金波十余歲即物故,因無后嗣,順龍析爨時撥取倉后之田以為金波祀產,并無別業(yè),有分關可核,金龍之言不可信者二。金順買受白渡坂田在光緒二十六年,自買歸后仍歸金龍耕種,交租糧稅收入百四十一莊徐慶太戶,有契據戶管串票為憑,并非金龍之產又非金波之業(yè),金龍之言不可信者三。光緒三十二年之攬約系當堂所立,金龍暨中人代筆各花押明白可證,且使非金順之田則金龍何肯立此攬約,金龍之言不可信者四。金龍徒口頭狡辯,謂白渡坂田系長房金波,不能指出切實證據,且謹呈小賣契一紙不足為憑,金龍之言不可信者五。證明種種理由,則白渡坂田為金順己產無疑。合下判決如主文。
判決主文
徐金順父子既念及同室操戈究非美事,積欠歷年租谷情愿悉數讓交,著金龍自本年秋收后將白渡坂田退還不準再行強種。訟費壹元捌角陸分應由徐金龍繳納。此判。
浙江衢縣縣法院印
中華民國元年七月二十九日
衢縣縣法院民庭
推事陳斌(陳斌?。?/p>
錄事蔡飛夢(飛夢?。?/p>
資料提供者:鄭毅,教師,現居浙江省衢州市。
×省×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
(1993)×刑再終字第7號
上訴人林×英(系被害人宋×明之母),女,66歲,系S縣W鎮(zhèn)J村農民。
上訴人(即原審被告人)樊×河,男,33歲,系S縣W鎮(zhèn)J村農民。
原審被告人樊×斌,男,56歲,系S縣W鎮(zhèn)J村農民。上列上訴人樊×河及原審被告人因故意傷害罪經S縣人民法院于一九九零年六月十一日(1990)S法刑字第22號刑事判決書,判處樊×斌有期徒刑七年,判處樊×河有期徒刑四年,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被害人之母林×英以“被告人沒有投案自首、原判量刑畸輕和應賠償損失”等理由提出申訴,本院提審后,于一九九二年七月十四日發(fā)回原審法院再審。經原審法院再審于一九九三七月三十一日(1993)S刑再初字第6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以故意傷害罪改判被告人樊×斌有期徒刑十二年,改判被告人樊×河有期徒刑九年,承擔喪葬費一百四十八元,賠償經濟損失一千二百元。宣判時,被告人樊×河不服,以“再審不應加刑”為由提起上訴,被害人之母林×英亦不服,對“以被告人應以殺人罪處極刑,經濟賠償應增加到五萬元”等理由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被害人宋×明與被告人樊×斌之女樊×香結婚后感情不和,宋酒后常為家務事打罵其妻,其妻不堪忍受亦常離家出走。一九九零年一月七日,樊×香又怕挨打,便帶著女兒(六歲)到濟南。宋因四處尋找無著就多次到樊家吵鬧要人,曾揚言:如不在春節(jié)前將其妻女找回,就要殺害樊的全家人。同年一月二十一日(古歷臘月二十五)下午三時許,宋又去樊家要求幫助找人時,與其岳父發(fā)生爭吵,并扭打在一起。樊×斌與其兒子樊×水、樊×泉(均免予起訴)一起將宋摔倒在地,此時被告人樊×河趕到家中,樊×斌讓他找來一塊30斤重的石頭,樊×斌搬起此石頭朝宋的雙腿猛砸數下,宋哭喊求饒,樊×斌仍不罷休,又唆使樊×河搬起此石頭砸了兩下,接著,樊×斌又從屋內拿出一把20斤重的鐵錘,又朝宋的雙腿砸了兩錘,致使宋雙下肢開放性、粉碎性多處骨折斷裂,宋因疼痛性、失血性休克,于當日下午五時許死亡。案發(fā)后,兩被告人主動到村委會投案自首。
上述事實有證人證言、物證、現場勘查筆錄和刑事科學技術鑒定書佐證,被告人亦均供認不諱,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原審法院再審認定被告人樊×斌、樊×河故意傷害他人致死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性量刑適當,對被告人作案后投案自首一情節(jié),原審法院再審量刑時已予從輕處罰。上訴人樊×河稱“再審加刑不當”屬無理,不予采納。上訴人林×英訴稱“對被告人應以殺人罪處極刑”的理由,經查不能成立。鑒于被告人家庭確有實際困難,不具有追加經濟賠償能力,故對林×英要求“經濟賠償增加到五萬元”的訴訟請求,亦不予支持。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二款和《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一)項、第一百五十條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S縣人民法院(1993)S刑再初字第6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判長田××
審判員逯××
代理審判員李××
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五日
書記員張××
(?。?/p>
資料提供者:肖開河,公務員,現居山西省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