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社團活動是課外活動的重要陣地,是我國新時代背景下推動學校音樂課程改革的一種重要路徑。紅色音樂是中國特有的音樂形式,它是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并以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和強烈的思想感染力,成為了中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旨在以紅色音樂與中學音樂社團活動展開論述,探討紅色音樂與中學音樂社團活動相融合的價值與路徑,為學校音樂社團活動的發(fā)展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音樂社團活動" 紅色音樂" 中學教育" 價值路徑
音樂社團在廣義上的概念是指將擁有一樣興趣愛好的人集合起來,形成一種具有相互影響、相互進步效果的團隊。學校中所創(chuàng)立的音樂社團是學生在學校開展課外延時活動的一種形式;是積極開展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豐富校園文化多樣性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感情,讓學生能夠在輕松快樂的氛圍里學會各種實踐本領。[1]這些社團所開展的活動從本質上來講,也是教學活動的一種,可以與課堂的各種教學相互配合,一同實現(xiàn)國家的教育方針要求,完成學校培養(yǎng)音樂人才的任務。
一、發(fā)展音樂社團活動對于中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一)音樂社團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審美感知能力是指學生對美的感知、認識和評價能力,是美育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新課標下音樂教育被賦予了更為重要的地位,不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培訓,更是一種綜合性的美育教育。音樂教學必須堅持以審美為核心的宗旨,更好地促進美育教育的發(fā)展。[2]
學生通過參加學校音樂社團活動,可以接觸到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了解它們的風格、特點和歷史背景等,擴展他們的音樂知識和認知范圍。在社團中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從古代詩詞音樂到近現(xiàn)代紅色音樂再到現(xiàn)代流行音樂,通過學習各種形式的音樂體裁,讓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想象力等各個部分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有助于拓寬藝術眼界,樹立正確的音樂審美素養(yǎng)。
(二)音樂社團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要看現(xiàn)在更要面向未來,從某種程度來看,學校音樂教育對于學生個人“三觀”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3]
學校音樂社團活動多以合作性的團體活動為主,最常見的音樂社團有合唱團、民樂團、管樂團等。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音樂社團,開展活動只靠社團內的老師或少數(shù)音樂素養(yǎng)較高的學生是無法完成的,必須要求社團內的每個學生都做到最好,需要整個團隊一起的努力。作為社團中的一份子,每個學生都要樹立積極、正確的集體意識,理解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時刻把集體榮譽感置于首位。這也是中學音樂社團工作中不可忽視的任務。同時社團成功組織的音樂活動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幫助美育教育更好的發(fā)展。
(三)音樂社團活動有助于豐富校園文化多樣
新課標下指出必須堅持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校教育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就必須重視對于美育教育的發(fā)展,學校的音樂教育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也要重視課外教學活動。課外教學活動除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興趣愛好以外,還能夠豐富校園文化多樣性,學校想要推動學生的各方面協(xié)調發(fā)展,在保證完成日常課堂教學活動的同時必須豐富課外教學活動。[4]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想法以及學生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這也更好地突出了新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的理念。
中學音樂社團是學生課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社團所開展的活動與音樂課堂教學雖然在教學目標上都是一致的,但兩種的形式截然不同。音樂課堂教學會更加看重對于音樂學科的知識技能教授,音樂社團則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實踐能力,可以更好地改善課堂教學枯燥乏味的問題,讓學生能夠通過各種音樂活動理解感受音樂的魅力所在,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豐富課余愛好,播種音樂的夢想。
二、紅色音樂在中學音樂社團活動中的價值探索
(一)歷史價值在中學音樂社團活動中的體現(xiàn)
紅色音樂是構成我國紅色文化十分重要的部分,紅色音樂以音符的形式詳細記錄了中國共產黨一百多年來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發(fā)展歷程和中華人民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5]從各個方面反映出了不同時期中國的社會風貌、人民生活以及精神風貌。更重要的是承載著許多前人們曾經用鮮血譜寫出來的艱苦頑強的斗爭精神,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業(yè)績和中國人民的偉大。
從最早出現(xiàn)的抗日救亡歌曲之一的《從軍歌》,到合唱形式的作品《游擊隊歌》《黃河大合唱》,再到現(xiàn)如今《燈火里的中國》《不忘初心》等紅色音樂都反映了強烈的時代色彩。紅色音樂文化自始至終都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成分。通過歌詞和旋律曲調也可以讓學生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認識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和現(xiàn)實,深刻感受愛國主義精神,更好地銘記歷史,理解中華民族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
(二)思政價值在中學音樂社團活動中的體現(xiàn)
思政教育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學音樂社團活動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紅色文化一直以來都是發(fā)揮思政教育功能重要的部分。紅色音樂的本質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具有藝術性與思想性、政治性與群眾性、回溯性與時代性等多種特征;紅色音樂涉及政治、文化、道德等多方面的內容,這些都與思想政治教育有契合之處,是我國音樂史上特殊的文化藝術瑰寶,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力量。[6]
中學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知識水平和較強的求知欲,學習也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但這一階段的學生在平時對于音樂的欣賞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必須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紅色音樂在新中國的文化建設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國音樂史上特殊的文化藝術瑰寶,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力量。[7]將紅色歌曲更多地運用在中學音樂社團實踐活動當中,更多地發(fā)掘紅色音樂的思政價值,讓學生深刻了解革命歷史,從而懂得自己的社會責任,培養(yǎng)對社會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提高音樂教育中思政價值功能的作用。
(三)藝術價值在中學音樂社團活動中的體現(xiàn)
紅色音樂呈現(xiàn)出特有的生命價值以及審美價值,蘊含著燦爛的審美因素和藝術氛圍,通過各種各樣的音樂體裁形式展現(xiàn)出來,能夠對人的精神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在感受藝術氣息的同時陶冶自身情操,更好地激發(fā)出心中高尚的思想和情感。在中學音樂教育中,應該注重紅色音樂的教育和推廣,更好地發(fā)揮紅色音樂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性發(fā)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中學階段的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不再只是感性的認識,在具備了一定的音樂理論素養(yǎng)的基礎上,更多地渴望音樂中所體現(xiàn)的藝術價值。紅色音樂除了具有中國作曲技法的音樂元素以外,還很好地借鑒融合了西方的音樂元素的技法,創(chuàng)造出具有鮮明個性和永恒魅力的音樂作品。在中學音樂社團實踐活動中以紅色歌曲作為主題,學生需要不斷練習和表現(xiàn)紅色歌曲,從而提高他們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通過不斷地練習和表現(xiàn),逐漸掌握紅色音樂的表現(xiàn)技巧和藝術特點,更好地表現(xiàn)音樂,使得在中學音樂社團活動中,紅色音樂藝術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三、紅色音樂融入中學音樂社團活動的路徑
校園文化作為學校中一種隱性文化,能夠潛在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豐富學生的精神內涵以及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8]學校應加強對紅色校園文化的引導和實施,社團活動的目標除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外,也要注重學習和傳承紅色音樂文化。[9]首先可以選擇適合的紅色音樂曲目作為音樂社團活動的排練內容,通過深入研究當?shù)氐臍v史文化,例如抗戰(zhàn)史、革命歷史、民間傳統(tǒng)等方面,尋找具有代表性和意義的紅色音樂作品。這些作品都是來源于革命時期的歌曲、紅色經典音樂,或者是當?shù)貍鹘y(tǒng)民歌中的紅色主題內容等。通過這樣的選曲方式,可以使學生們更深入地了解和傳承當?shù)氐募t色音樂文化,增強對歷史的了解。同時也需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音樂水平,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選擇不同難易程度和風格的紅色音樂曲目,這些曲目可以是旋律優(yōu)美和深刻內涵的經典之作,也可以是簡單易學、朗朗上口的作品,以便更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激發(fā)他們對紅色音樂的熱愛和投入。[10]
其次在編排社團紅色音樂節(jié)目時,可以使用創(chuàng)新的排練形式為學生們呈現(xiàn)紅色音樂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變遷和演化,帶領學生穿越歷史,感受紅色音樂的魅力。在排練過程中將不同年代的紅色音樂作品進行串聯(lián)演出,從抗戰(zhàn)時期的歌曲出發(fā),逐漸過渡到新中國成立后的音樂作品,學生們可以通過一系列曲目的表演,體驗紅色音樂在歷史長河中的發(fā)展脈絡。例如可以選擇抗戰(zhàn)時期的經典歌曲《義勇軍進行曲》《白毛女》等,展現(xiàn)出那個英勇抗戰(zhàn)的時代氛圍。通過這些歌曲,學生們可以感受到那個充滿斗志和團結的歷史時期,了解那段歷史對中國人民的意義和影響。然后逐漸過渡到新中國成立后的音樂作品,如《東方紅》《我的祖國》等,表現(xiàn)出新生中國的自信與輝煌。這樣的串聯(lián)演出能夠讓學生們感受紅色音樂在不同歷史背景下的表達和情感,讓紅色音樂不僅僅是欣賞,更是一次歷史的回顧和情感的共鳴。
結 語
紅色文化是中華文化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紅色音樂所傳唱的不僅僅是一首首動人的旋律,更是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主義精神,是由時代不斷發(fā)展進步與創(chuàng)新所迸發(fā)出的文化產物。將紅色音樂融入音樂社團活動實踐當中,不僅可以發(fā)揮紅色音樂中的思政價值來培養(yǎng)學生的“三觀”,還有利于學生感受紅色音樂中的藝術價值,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一定要讓學生不斷接受紅色文化教育,守初心不忘歷史,傳承發(fā)揚紅色精神。作為年輕新一代,我們要不斷弘揚和傳唱紅色旋律,將紅色音樂文化傳承與發(fā)揚下去。
注釋:
[1]王倩.“雙減”背景下中小學音樂社團的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22.
[2]周晉.美育改革發(fā)展背景下湖南農村學校音樂教育調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8.
[3]馬蕾.新課標視域下高中音樂社團現(xiàn)狀調查與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21.
[4]王樂萌.二胡社團在小學課外音樂教育中的實踐與問題探究[D].中央民族大學,2020.
[5]張珍珍.陜甘寧抗日根據(jù)地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8.
[6]儲云峰.紅色歌曲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華中師范大學,2016.
[7]朱雪蓮.紅色音樂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及其實現(xiàn)[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2,No.888(48):112.
[8]潘超.論當代紅色題材音樂劇的藝術創(chuàng)作特征[J].戲劇文學,2021,No.454(03):68-72.
[9]秦杉.新時代中小學文化建設的新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23(S1):3-5.
[10]陳敬雯.武漢市硚口區(qū)小學管弦樂團建設現(xiàn)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21.
作者簡介:涂斌,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