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復:彌補,補救。)
2.C(理解錯誤,應是:“知人”“勝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勝”更加重要。)
3.“富”即富有,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富足。物質(zhì)的需求不高,也能相對富足。“志”即志向,志向只限于思想意識,不是“有志”;只有將志向付諸實踐,并堅定不移,竭力實行,才是“有志”。
4.(1)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2)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4)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5.D(難:發(fā)難,指越國發(fā)兵攻打吳國。)
6.B(“只是惠子不愿承認罷了”錯,應當是:只是惠子不能通曉領(lǐng)悟。)
7.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同樣的東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樣;對待事物,人們要更善于去發(fā)現(xiàn)這個事物的最大價值,從而完美地利用它。
8.BDI
9.B(A.正確,“然善屬書離辭”中的“屬”,撰寫的意思;“屬予作文以記之”中的“屬”,通“囑”,托付、委托。B.兩句中的“迎”詞義不相同?!笆故购駧庞敝械摹坝笔瞧刚埖囊馑?;“山頭斜照卻相迎”中的“迎”是迎接的意思。C.“周顧視車轍中”的“顧”指回頭看;“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句中的“顧”指訪問,拜訪。D.“吾失我常與”中的“與”是相伴的意思;“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句中的“與”是結(jié)交的意思。)
10.C(“用來攻擊和駁斥儒家和道家”錯,應是“用來攻擊和駁斥儒家和墨家”。)
11.(1)您難道沒見過祭祀天地用的牛嗎?喂養(yǎng)它好幾年,給它披上帶有花紋的綢緞,把它牽進太廟去當祭品。(2)我只要一點水就能活下去,你卻說這種空話,還不如及早地到干魚店里去找我!
12.成語:涸轍之鮒。這則故事比喻處于極度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人。這個故事的寓意是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要誠心誠意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決不能只說大話,開空頭支票。同時諷刺世人不從實際出發(fā),做些無效的事。
13.①“臥龍”“鳳雛”的美稱②視老子為龍的正是孔子③真不知當如何形容他
14.語句(3)可修改為:雖不容易捕獲,但并非不可能 語句(6)可修改為:在這里,孔子傳達的言外之意就是 語句(7)可修改為:老子其人其學非一般的世俗知見所能范圍與牢籠
【參考譯文】
材料一:
莊子是蒙地人,叫周。他曾經(jīng)擔任過蒙地漆園的小吏,和梁惠王、齊宣王是同一時代的人。他學識淵博,涉獵、研究的范圍無所不包,他的中心思想?yún)s本源于老子的學說。因此他撰寫了十余萬字的著作,大概多是托詞寄意的寓言。他寫了《漁父》《盜跖》《胠篋》,用來詆毀孔子學派的人,而彰顯老子的學說?!段防厶摗贰犊荷W印愤@些文章,都是空泛的言論沒有事實依據(jù)??墒乔f子善于行文措辭,描摹事物的情狀,用來攻擊和駁斥儒家和墨家,縱使是當世博學之士也不能避免受到他的攻擊。他的語言汪洋浩漫,縱橫恣肆,以適合自己的性情,所以從王公大臣起,都不重視他。
楚威王聽說莊周賢能,派遣使臣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聘請他,承諾他讓他擔任相。莊周笑著對楚國使臣說:“千金,確是厚禮;卿相,確是尊貴的高位。您難道沒見過祭祀天地用的牛嗎?喂養(yǎng)它好幾年,給它披上帶有花紋的綢緞,把它牽進太廟去當祭品。在這個時候,它縱使想做一頭孤獨的小豬,難道能辦得到嗎?您趕快離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寧愿在污濁的小溝渠中游玩而自尋快樂,也不愿被擁有國家的人束縛,我愿終身不做官,以便暢快地去實踐我的志向啊。”
材料二:
莊周家境貧寒,于是向監(jiān)河侯借糧。監(jiān)河侯說:“行。我即將收取封邑之地的稅金,打算借給你三百金,好嗎?”
莊周聽了臉色驟變,憤憤地說:“我昨天來的時候,有誰在半道上呼喚我。我回頭看看路上車輪碾過的小坑洼處,有條鯽魚在那里。我問它:‘鯽魚?。∧愀墒裁茨??’鯽魚回答:‘我是東海水族中的一員。你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來吧?’我對它說:‘行啊。我將到南方去游說吳王越王,請他們激蕩起西江之水來迎你,可以嗎?’鯽魚變了臉色生氣地說:我離開了我住慣的地方,沒有地方生存。我只要一點水就能活下去,你卻說這種空話,還不如及早地到干魚店里去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