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姚基金支教活動首次落戶廣西,歷經了10年的摸索和開展。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及數理統(tǒng)計法,對參加姚基金的支教志愿者的籃球教學基本功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到目前姚基金支教志愿者在籃球支教教學中的運、傳、投基本功較好,而基礎配合的基本功和臨場指揮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意見和建議,旨在提高姚基金志愿者的培養(yǎng)質量,為姚基金公益活動的開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姚基金;支教志愿者;籃球教學;基本功
2012年,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活動(以下簡稱“姚基金”)啟動,該活動是由中國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發(fā)起,是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架構下設立的專項慈善公益基金,致力于興教助學,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是首個在希望小學中開展的大型籃球及體育啟蒙的公益項目。該活動2014年正式落戶廣西,作為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廣西,也是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活動的開展,迅速得到了社會的一致認可,讓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得到了參與籃球運動的絕佳機會。
南寧師范大學師園學院參與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派出支教志愿者的活動已經持續(xù)10年,是廣西唯一一所派出“支教志愿者”的高校,10年間一共派出支教志愿者超過500名。然而,作為一名籃球運動啟蒙者的“支教志愿者”,其籃球運動的教學基本功將直接影響著這項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及支教任務的完成。那么,南寧師范大學師園學院“支教志愿者”的籃球教學基本功究竟如何?能否滿足支教任務的需求?需要在哪些方面去改進和提升?這些問題的了解和解決對確保和提升支教活動的質量和效果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文對此進行調研,并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旨在有效提高支教志愿者的支教能力,提高支教的質量,讓廣大希望小學的青少年兒童的籃球運動技術技能和水平得以快速提高,真正享受到籃球運動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改善和提高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水平。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姚基金支教志愿者籃球教學基本功為研究對象,以南寧師范大學師園學院2023年派出的98名姚基金“支教志愿者”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利用南寧師范大學師園學院圖書館數字資源庫、中國知網、萬方等數據庫平臺搜索相關文獻資料近百篇,閱讀其中50篇并分類整理。
1.2.2訪談法
編制訪談提綱,并通過訪談的方法對姚基金4名指導教師進行訪談和交流、了解他們對支教志愿者籃球教學基本功的基本評價和改進意見,并得出一定的論斷,促使論文的論述能夠更加完善。
1.2.3 問卷調查法
(1) 問卷的設計
設計《姚基金支教志愿者籃球教學基本功現狀》(學生問卷)初稿一份,經過修改形成的最終調查問卷。
(2) 問卷的編制與信度、效度檢驗
對編制的學生調查問卷,采用專家調查法的方式對問卷進行信度、效度的檢驗,向具有高級職稱的3名教師和4名姚基金指導教師發(fā)放專家調查表對問卷初稿進行信度和效度的檢驗。在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對問卷進行修改和調整,形成最終的調查問卷。
(3)問卷的發(fā)放及回收情況
問卷的發(fā)放:對南寧師范大學師園學院2023年姚基金98名支教的志愿者隨機選取50名進行發(fā)放。其中男生45份,女生5份,采取當面發(fā)放當面回收的方式,保證了問卷具有較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問卷的回收情況:本次調查問卷共計發(fā)放50份,并全部收回,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卷為48份,有效率為96%(見表1)。
1.2.4 數理統(tǒng)計法
遵循體育統(tǒng)計學原理,對咨詢、調查到的有關信息和數據進行分類整理,運用相關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數理統(tǒng)計,并在統(tǒng)計的基礎上進行分析。
1.2.5實地觀察法
通過實地觀察,了解支教志愿者在出征前的培訓學習情況,并到支教志愿者所在學校,觀察其平時教學訓練的實際情況,發(fā)現志愿者的不足之處,研究改進技巧。
2 結果與分析
2.1 支教志愿者籃球教學基本功現狀調查結果
2.1.1 "技術技能基本功現狀
“姚基金”的發(fā)展離不開支教志愿者隊伍的建設,擁有一批素質高、技術好的支教志愿者是辦好這項活動的關鍵。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活動服務的對象為小學生,志愿者在這項活動中擔任著啟蒙者的角色,影響著小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愛程度。因此,支教志愿者的籃球基本功是保證志愿者出色地完成支教任務的基礎。調查顯示,該校志愿者對個人(運、傳、投)籃球基本功的自我評價較好的有16人,一般的有31人,占被調查人數的98%;而認為不滿意有1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見表2)。說明該校支教志愿者對自身籃球基本功的滿意度比較高。
而普遍對自身比賽現場指導的基本功表示一般、不滿意和差的人數為38人,占被調查人數的79.2%(見表3)。而且從基礎配合能力看,也表現出志愿者在這些方面能力上的不足。
2.1.2 教學基本功現狀
籃球教學在姚基金支教活動是一項主要的任務,因此志愿者籃球教學的基本功和能力直接關系到支教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對這批師園志愿者的籃球教學基本功和能力的調查結果顯示,支教志愿者個人籃球基本功的教學能力較好,認為運、傳、投基本功教學能力很好和好的志愿者占被調查人數的94%,一般的僅有3人,占被調查人數的6%(見表4)。說明該校支教志愿者能較好地完成籃球基本功的教學任務。然而,基礎配合的教學和指導能力相對就比較弱,認為很好或好的同學不到50%,認為一般或差的同學占到被調查人數的一半以上(見表5)。從培訓小學生比賽臨場的表現和志愿者的指導能力看,小學生在小戰(zhàn)術的配合方面表現不是很好,志愿者的臨場指揮能力也比較弱。
通過對姚基金指導教師的訪談,教師們普遍反映支教志愿者的基礎配合的教學和指導能力相對比較弱以及臨場指揮能力不足。
2.2 分析
該校支教志愿者籃球運動的運、傳、投基本功還不錯,能滿足姚基金支教教學和訓練的基本需求,在單項示范和教學中普遍感覺良好,受援學校的反映也不錯。但在基礎配合、小戰(zhàn)術以及戰(zhàn)術的執(zhí)教能力上略顯不足,臨場比賽的指揮能力也相對較弱。進一步調查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2.2.1 運、傳、投基本功普遍較好,而基礎配合、小戰(zhàn)術以及戰(zhàn)術的執(zhí)教能力不足
(1)志愿者全部接受過“籃球教學必修課”的學習,而且這門課程主要教授該項運動的運、傳、投基本功,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和練習,因此都具備一定的技術和技能水平。而“籃球選修課”主要教授基礎配合和戰(zhàn)術等內容,但是志愿者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沒有選擇這門課程的學習,因此,在這方面的技術技能就相對薄弱。
(2)在該校的姚基金項目的短期培訓中,比較注重對志愿者的運、傳、投基本功的培養(yǎng)和訓練,據調查,這部分的訓練和培訓的時間占總時間的一半以上。
(3)該校在選拔支教隊員時只對報名者進行了運、傳、投基本功的考核,并以此作為選拔的條件,因此,被選上的隊員一般在運、傳、投基本功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礎。但忽略了對支教隊員在基礎配合基本功和戰(zhàn)術執(zhí)教能力的考核和培訓。
2.2.2 臨場比賽指揮能力不足
(1)受角色轉換的影響,臨場比賽指揮能力不足
參加姚基金支教志愿者的同學們,大部分都是體育系的學生,也有少部分外系的籃球愛好者,但是不管怎么樣,支教隊伍的組成都是學生,因此志愿者原來的身份都是場上拼搏的籃球運動員,作為支教志愿者,需要站在場下指揮自己培養(yǎng)的小學生進行比賽,從運動員轉變成教練員,這個過程則需要一定的時間。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從場上運動員的當局者角度到回到場下的教練員的旁觀者,這樣的轉變是需要每個志愿者主動地從自身進行調整。
(2)時間緊、任務急,缺乏對支教隊員臨場指揮能力的系統(tǒng)培訓
由于姚基金委員會下達支教任務的時間為2023年4月1日,距離出征的時間2023年5月10日僅一個多月,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學校還要進行志愿者的招募,招募完成后在短期內學習姚基金的公益理念、支教志愿者工作要求、體育課教學、教案、運動選材、運動損傷、支教心理疏導、湯臣倍健營養(yǎng)、實踐等課程和籃球裁判培訓,時間緊,任務重。指導教師只能抓住主要和基本的內容組織培訓,臨場比賽指揮能力培養(yǎng)的時間十分有限,只有一兩次課。且在實際支教的過程中,基層小學學生的籃球基礎相對較差,有的甚至是第一次接觸籃球運動。因此支教隊員只能把大量的時間放在運、傳、投等基本功的教學和訓練上,能進行和舉行籃球比賽的機會不多,支教隊員的臨場指揮的鍛煉機會也少。因此,在臨場比賽指揮能力就顯得明顯不足。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南寧師范大學師園學院姚基金支教志愿者的籃球基本功比較扎實,可出色地完成基本功教學任務,但基礎配合、小戰(zhàn)術以及戰(zhàn)術的執(zhí)教能力略顯不足,臨場比賽的指揮能力也相對較弱,需要引起重視。在往后的志愿者培養(yǎng)上,應提前做好相關準備,以確保該校志愿者能以更加精湛的基礎配合展現在支教學校的教學、訓練上,為該校爭取更多的榮譽,同時也為志愿者日后的教師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
3.2 建議
(1) 對該?;@球課的課程標準進行修改,使之與姚基金志愿者的要求相對應,如在《籃球教學》的課程標準上增加基礎配合,使沒有參加《籃球專選》課程的學生也能掌握一些簡單的基礎配合技能。
(2) 該校應多組織籃球教學比賽,由各志愿者輪流擔任教練員,以此來增強志愿者的臨場指揮能力。
(3) 該校在志愿者的選拔方式上過于單一,技術技能方面只進行簡單的傳、運、投的考核并作為標準。該校在今后的選拔中應在現有基礎上增加一些簡單的基礎配合,使選拔出來的志愿者具有更強的籃球基礎。
(4)姚基金委員會每年早日啟動該項目,以利于派出支教志愿者的單位能盡早開展志愿者報名、選拔、培訓。
參考文獻
[1]靳海濤.談高中籃球教學中籃球基本功的重要性[J].好家長,2017(30):239.
[2]林秋菊,陳群,賈恩峰.基于雨課堂的姚基金籃球支教實踐新思路[J].安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26(4).
[3]劉軍華.姚基金希望小學慈善籃球活動開展形式研究[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7.
[4]徐楠.淺析籃球教學中的基本功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2(16):20-22.
[5]林葉微,周東波.關于優(yōu)化兒童、青少年籃球運動基本功教學與訓練的探討[J].運動,2012(2):96-98.
[6]張曉冬.“姚基金籃球季”活動對促進云南省鄉(xiāng)村學校體育發(fā)展的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