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學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單元是承載主題的基礎單位,而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單元主題意義對學生的語篇理解能力、語言學習成效和思維發(fā)展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本研究將以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明確探究主題意義的重要性,分析教材和教學活動設計,探究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挖掘主題意義的途徑與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對語言知識整合學習,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主題意義;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作者簡介:林琴(1985-),女,福建平潭人,福州市廨院小學。
目前,小學英語教師普遍采用依托某一主題對整個單元的知識點進行教學的方式。這種主題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不僅突出了小學英語教學的本質(zhì),也為教師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研究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對于優(yōu)化教學策略、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模式,通過引入與學生生活和實際接軌的主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語言應用能力。
一、當前教育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
當前,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和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英語教學已成為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階段,英語作為一門外語課程,具有重要的價值。
首先,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深入,人們意識到掌握英語對個人發(fā)展的重要性。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與世界各地的人交流,還可以為其未來的國際交流和就業(yè)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其次,小學英語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交際能力以及跨文化意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當今社會,跨文化交流成為常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多元文化的環(huán)境,并拓展他們的國際視野。
再次,小學英語教學與國家發(fā)展的整體戰(zhàn)略密切相關。我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已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小學階段是奠定學生英語學習基礎和培養(yǎng)其英語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因此小學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以上分析可知,小學英語教學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還有利于培養(yǎng)其跨文化交流能力、拓展其國際視野,符合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要求。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目的是通過整合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容,促進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主題意義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主題意義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能夠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首先,主題意義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全面的語言學習背景。通過將相關的語言知識和實際場景結合起來,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語言的功能和意義。例如,在學習關于食物的主題時,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與食物相關的單詞和表達,還能夠了解到食物與生活、文化等方面的聯(lián)系,從而更加全面地理解語言。其次,主題意義的運用還能夠促進學生的跨學科學習。在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英語知識,還能夠積累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例如,在學習有關環(huán)保的主題時,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到環(huán)保的重要性和方法,還能夠學習到相關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種跨學科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夠培養(yǎng)其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主題意義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通過引入主題意義,學生不僅能夠在實踐中獲得運用語言的機會,還能夠增強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并進行跨學科學習。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主題意義的作用,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有意義和有效的學習環(huán)境。
三、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原則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主題意義將語言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場景相結合,通過探索各種主題的意義與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教師基于主題意義進行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需要遵循一些原則,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和實用性。整體教學設計應圍繞主題展開。小學英語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例如“家庭”“食物”“動物”等。教學應該緊密圍繞主題展開,從而讓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感受到主題的意義。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注重任務型學習。任務是學生在真實場景中,運用語言的活動,通過完成任務,學生可以鞏固所學語言知識,并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在整體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設置各種任務,例如角色扮演、小組合作、聽力理解、口語交流等,這些任務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積極參與教學。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需求,因此在整體教學設計中,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和資源,如游戲、視頻、圖片等,從不同的角度呈現(xiàn)主題,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注重評價與反思。在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進行評價,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jù)評價結果對教學進行相應調(diào)整和改進。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進步之處,從而進一步提升語言學習能力。
四、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內(nèi)容與方法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采用主題意義引領下的整體教學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設計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內(nèi)容的連貫性與學生的興趣需求,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下面筆者以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2 Helping each other Part B為例對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內(nèi)容與方法進行探究。
(一)內(nèi)容的選擇應以主題為核心
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選擇與主題相關的詞匯、句型和語言知識進行講授以確保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英語。每個年級的教材按照特定的主題進行組織。在“Helping each other ”PartB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結合課本中的插圖設計問題“What can Wang Tao do to help his classmates?”引導學生把關注的重點從王濤身上轉移到王濤如何幫助所有人,并且完成學習清單的第二部分。然后,通過對話題的理解,引出“Helping each other can make us feel warm.”這一話題的主旨,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在這部分的教學中,筆者向學生出示了一篇名為“My Friends”的文章,并向學生出示了“What can you do to help your parents?”,讓學生想一想:當家長為自己做些什么的時候,自己可以為家庭做些什么?之后,筆者要求學生用第三人稱來描寫一家人相互扶持的情景。由第一人稱轉換成第三人稱,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轉移和鞏固,使他們能夠關心周圍有困難的人,從而實現(xiàn)整體教學目標。
(二)課堂教學應注重多樣化
為了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游戲、歌曲和影視資源等多種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和語感,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jīng)常以話題為中心進行相關的詞匯的整合,從而為以后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Helping each other ”這個單元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范疇,旨在探索在人際交往中,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相互幫助。小學六年級英語教材中的許多課文都是在對舊知識進行回顧和延伸。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jīng)學會了“I can help...with”“We can take...for...”,除了一般現(xiàn)在時外,學生也能用過去式來描述一件事,知道王濤與其他同學之間的點點滴滴。這些都為接下來的教學作好準備。但是文章只寫了王濤生病的時候,同學們準備怎么幫他,題目是“幫助別人”,這就要求教師重新組織課文,把王濤為同學所做的事情補上。
(三)定期進行評價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并及時調(diào)整和改進教學方法。通過定期的評價和反思,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zhì)量。
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對學生的反饋要給予正面的肯定和積極的指導,同時也要為學生的下一步學習指出方向。在“Helping each other”這個單元PartB的教學中,在學生回答出“Wang Tao feels good today.”后,教師要給予了肯定,然后引出兩個人物形象的比較,這樣學生就可以輕松讀出“Wang Tao feels better.”,這是一個很自然的學習過程,比起教師的直接講解,學生對 better這個詞的理解會更加深刻。隨后,教師可以提問“What do you think of Wang Tao?”,學生們用“Warm-hearted.”或“Nice.”來作答。教師又問“Why do you think so?”,讓學生探究文章的深刻含義,反思王濤給予同學的幫助,激發(fā)他們更深入地思考。
五、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反思
在進行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反思時,教師需要綜合考慮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以及教學過程的有效性等多個方面。通過評價與反思,教師可以不斷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教師可以根據(jù)各階段教學評價的結果,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是否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是否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觀察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反應和互動情況,以及教學材料和資源的有效利用程度等對學生進行評價。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思考、互動和合作,學習氛圍活躍,那么可以確認教學是有效的。反之,如果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課堂參與度較低,那么教師需要反思教學方法是否需要調(diào)整和改進。
六、結語
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注重以主題為紐帶,將詞匯、語法、聽說讀寫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理解語言知識的用途和實際意義,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一個主題時,學生會通過聽力練習、口語對話、閱讀理解、寫作等環(huán)節(jié),全方位地學習相關的語言知識,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理解這個主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提升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設計有效策略:以滬教版小學英語4A Unit12 Weather教學設計為例[J].教育文匯,2023(9):40-43.
[2]鄭自有.主題語境視域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實施與構建:以閩教版小學英語Book 8 Unit 6 Dream Jobs Part A為例[J].新課程導學,2023(24):44-46.
[3]楊興紅.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實踐:以牛津滬教版《英語》四年級下冊Module 2 Unit 6 Music為例[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3(Z2):57-60.
[4]葉玉賢.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以粵教版四年級Hobbies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23(Z2):51-55.
[5]李佳穗.基于主題引領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與策略:以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5“Occupation”為例[J].校園英語,2023(30):84-86.
[6]黃小蕾.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實踐探究:以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3“Food and health”的教學為例[J].校園英語,2023(26):85-87.
[7]陳婉嬌.單元主題引領下的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策略探究:以人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3 Part A Let's spell板塊教學為例[J].校園英語,2023(24):151-153.
[8]林永婷.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探究:以閩教版四年級上冊Unit8:“The Spring Festival”為例[J].學苑教育,2023(17):42-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