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要求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诖耍疚膶@“History and traditions”這個單元話題所設計的一系列教學活動進行分析,對英語學科“五育融合”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索,既要發(fā)掘學科內涵、探索學科外延,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進行課程、課時的融合。
關鍵詞:五育融合;英語教學;大單元教學
作者簡介:謝靜然,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學。
一、理論依據(jù)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要求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這一要求基于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和“人的個性發(fā)展理論”的深刻認識和實踐提出。
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活動,順應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基本要求。因此,提升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學習素養(yǎng)、體育素養(yǎng)、藝術素養(yǎng)、勞動素養(yǎng),實現(xiàn)“五育融合”,是培養(yǎng)具有健全人格的綜合型人才的重要舉措。在英語課堂實現(xiàn)“五育融合”,這對新時代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重要陣地,教師應抓住課堂教學主渠道,將“五育”融入學科知識中,才能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具體做法
“五育融合”的關鍵在于“整”與“合”,“整”即發(fā)掘學科內涵、探索學科外延,“合”即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進行課程、課時的融合。下面對筆者就“History and traditions”這一單元設計的一系列教學活動進行分析,具體闡述英語學科“五育融合”的教育路徑。
(一)新課程理念下進行大單元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素養(yǎng)
在新課程理念下,筆者根據(jù)實際情況、依據(jù)課程標準,將教學內容及順序進行重組。
本單元第一課中“Share views on historic sites”的聽力材料涉及游覽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將其與第四課“Talk about a visit to a historic tourist destination”的第一段聽力材料(涉及古城平遙)進行合并教學。通過對比兩段聽力材料,讓學生學習如何與他人交流旅行經歷,以及如何介紹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比如,可以借鑒聽力材料中的“I'm looking for ... but I'm not good at map.”“Do you know much about ...”“I really want to visit ...”“I'm really interested in its history and culture.”“I was so amazed! It was like walking into history.”“... that's one of my favourite places!”等語句,為后續(xù)語言輸出環(huán)節(jié)積累語言素材。在談論旅行經歷和介紹歷史名城時,可以仿照兩段聽力材料,從建筑景點、文化歷史、名人小吃等方面進行介紹,也可以使用一些表示心情的語句來描述自己或激動、或失望的心情。
活動一:Ask students to brainstorm words showing excitement, surprise and disappointment.
Teacher: Can you tell me more feeling words you know?
Students: Disappointed, surprised, amazed, happy, sad,bored ...
活動二:Let students learn some useful patterns of showing excitement, surprise, and disappointment.
兩段聽力材料相輔相成,無論是孔子的思想對世界、對后人的影響,還是喬家大院、日昇昌票號等古建筑折射出的古人智慧,都反映出人在文化發(fā)展進程中的主導作用。大單元整合幫助學生明確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有效地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
(二)深挖教材內容,注重教師引導,提升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
一套教材能出版、發(fā)行、投入使用,是無數(shù)教育工作者智慧的結晶。教師應深挖教材內容,注重引導學生,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成為教學內容的細節(jié)。比如,教材中每一單元的首頁都有一句與本單元話題相關的名人名言?!癏istory and traditions”這一單元的首頁有Marcus Garvey(馬庫斯·加維)的名言“A people without the knowledge of their past history, origin and culture is like a tree without roots.”(一個不了解自己歷史、起源和文化的民族,就如同一棵無根之樹)。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本單元的學習意義。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我們要了解本民族的悠久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教師可以通過這句名言,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習中外歷史文化的重要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針對有關曲阜的聽力材料,教材中設置了一道細節(jié)理解題“Why do you think William said his hometown was similar to Qufu?”,學生可輕松選出正確答案“His hometown doesn't allow other buildings to be more noticeable than the historic buildings.”。學生選出正確答案后,教師可再追問一句“Why?”,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結論,名勝古跡周圍的現(xiàn)代建筑之所以不能過高,是為了保護這些文物不受損壞。平遙古城今天仍很好地保持當年的樣貌,也是因為當?shù)厝嗣癖Wo文物古跡意識的增強。學生在思考中體會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樹立保護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
(三)課外資源輔助教學,提升學生藝術素養(yǎng),助力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教學中,筆者有效地利用課外資源來服務于課堂教學,如利用多媒體、線上這習平臺、網站資源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豐富課堂內容,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教學主題,從而欣賞中國歷史文化的藝術魅力。
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利用曲阜和平遙古城的宣傳短片進行導入。短片中古樸大氣的孔廟、雕梁畫棟的明清街、古色古香的雙林寺、規(guī)模宏大的喬家大院等讓學生欣賞到了不同朝代壯麗輝煌的中式建筑。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平遙古城為中國現(xiàn)存最完整、保存最良好的古城之一,并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是現(xiàn)今仍保存完整的古代漢民族城市建設的杰出范例。通過宣傳短片的展示,學生領略了中國古代建筑的藝術之美。
在聽力環(huán)節(jié),主人公Paul從一名外國游客的視角出發(fā),通過游覽平遙古城的歷史文化景點,在游覽中表達自己的情感“It was amazing.”“I can't believe ...”,學生也能共同感受和欣賞平遙古城的特色和魅力。學生在感受過程中增強了愛國情懷,堅定了文化自信。
在鞏固和積累環(huán)節(jié),筆者將一段事先錄制好的視頻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內容。視頻中,一名與學生年齡相仿的女生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惠安以及惠安女的服飾。
選擇“惠安女”作為補充內容的原因有以下幾個:其一,由同齡的小導游來介紹能讓學生更有認同感,為之后的語言輸出提供了模板。其二,海邊小鎮(zhèn)的美麗景色和惠安女的獨特服飾,能給內陸地區(qū)的學生較大的視覺和情感沖擊,有助于他們運用所學詞句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其三,通過對惠安女品質特征的討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學習惠安女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意識到人是歷史和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關注點從“物”和“事”轉移到“人”,與“孔子思想的影響”相呼應,讓學生體會文化的魅力。
活動:
Let's watch a video about Hui'an woman. Then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ow do you like Hui'an women's dress?
Why do Hui’an women wear hats and headscarves?
What do you think of Hui'an women?
What impresses you most? Use a sentence to describe your feelings.
(四)跨學科課程設計,助推“五育融合”
本節(jié)課中,筆者巧妙地將歷史學科和英語學科相融合,帶領學生了解平遙歷史和晉商文化。
活動:
Let's look through some photos about the places. Do you know them?
Teacher adds some more introductions: Rishengchang Bank is the first bank of China. We called it Piaohao (票號) in the past. This is the Ancient Government Office. We called it Yamen (衙門)in ancient times...
另外,筆者還將語文學科和英語學科相融合,將欣賞及翻譯名人名言引入教學活動中??鬃邮侵袊糯鷤ゴ蟮乃枷爰摇⒄渭?、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他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他的思想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在語文課上,學生學過了不少孔子及其弟子的名言,對其中的一些警句已經耳熟能詳,因此筆者設計了翻譯和討論環(huán)節(jié),為對比學習中英文不同的語言表達習慣提供了語料和語境,引導學生體會和思考孔子及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及對人類的意義,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同時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活動一:Translate these sentences into Chinese.
Review the old and learn the new. 溫故而知新。
Learning without reflecting leads to confusion. 學而不思則罔。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from time to time?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Make no social distinctions in teaching. 有教無類。
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ant others to do to you.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When seeing a person with high caliber, strive to be his equal. 見賢思齊。
You cannot open a book without learning something. 開卷有益。
活動二:Discuss the questions in groups.
What do you know about Confucius's ideas on education?
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Confucius and his philosophy?
(五)構建評價體系,促進“五育”生態(tài)重建
評價是監(jiān)測行為的有效手段,“五育融合”視域下的評價體系不應只有單一的評價方式,應從多種維度以多種方式進行評價,且穿插于課堂教學的前、中、后各個環(huán)節(jié)。
本節(jié)課的任務設置圍繞由聽到說、從輸入到輸出這一主線展開,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探究,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并且引入競爭機制,及時給予課中評價。課中評價一方面來自教師,另一方面是同伴之間的評價,這樣通過多方評價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任務的積極性。另外,學生在課后進行了自我評價,反思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狀況。
以下是筆者為本節(jié)課設計的學生課后自我評價表:
Self-assessment after the lesson
In this lesson, I have learnt to...
三、實踐成效
筆者對“五育融合”視域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這節(jié)課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出大單元整體教學和學科間融合的優(yōu)勢。在“五育融合”視域下,英語課堂教學開展得有聲有色。
學生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語言能力、學習實踐能力、藝術鑒賞水平都有了一定提升,體會到勞動的光榮,樹立了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明確了自己的責任擔當,達成了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秦朝萍.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策略研究:以人教版新教材為例[J].教師,2023(2):57-59.
[2]張楠.平遙古城旅游演藝產業(yè)調查與研究[J].西部旅游,2022(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