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背景下,為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實現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本文以“讀整本書”為基本方法,選取“大貓英語分級閱讀(廣東版)” 5B Kind Emma 作為閱讀素材,組織小學中高年級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以導讀閱讀和拓展升華兩個課時的教學為例,通過讀前、讀中、讀后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探索封面閱讀法、圖片環(huán)游法、詞義猜測法、問題引導法、信息提取法、框架建構法和遷移運用法七個教學策略的運用,以期推進小學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應用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中高年級;整本書閱讀;策略
作者簡介:曾佳,黃埔區(qū)橫沙小學。
一、引言
“整本書閱讀”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一種中小學閱讀教學方法?,F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在《論中學國文課程的改訂》中就曾對“讀整本的書”做過論述。小學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是對“全民閱讀”及“廣州市中小學智慧閱讀項目”工作要求的落實。筆者通過對國內外“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現狀的梳理分析發(fā)現,國外許多學校都對學生明確提出閱讀整本原著的要求,國內也越來越重視“整本書閱讀”?!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之后,小學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研究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但從所搜集的資料來看,雖然眾多學者對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進行了多方面研究,但較少關注到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學情特征和學段特點,仍存在許多有待研究的方面。
基于上述問題,本文以“讀整本書”為基本方式,以“大貓英語分級閱讀(廣東版)” 5B Kind Emma一書為例,開展小學中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探索了小學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設計思路及教學策略。
二、教學策略
為提高整本書閱讀活動的有效性xJ0S5x3V43fRygljs61Ktw==,活動之前,教師要結合學情,探索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全面提升閱讀教學效果。本文主要介紹以下幾種策略的運用:
1.封面閱讀法:關注副文本信息,培養(yǎng)學生根據閱讀封面推測故事內容的能力。
2.圖片環(huán)游法:采用圖片環(huán)游教學法,引導學生根據插圖內容理解文章內容。
3.詞義猜測法:根據圖片和上下文語境,猜測和理解生詞詞義。
4.問題引導法:以問題鏈為引導,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學生通過閱讀和回答問題,對文本進行思考,深刻理解文本意義。
5.信息提取法:通過快速閱讀、限時閱讀等,篩選并提取關鍵信息和細節(jié)信息,對文本進行思考,培養(yǎng)學生快速尋找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6.框架建構法:通過細讀圖文,把握故事情節(jié),通過各項任務活動,梳理故事主線,構建故事框架,建構基于整本書閱讀的整體學習框架。
7.遷移運用法:按照“學習—理解—遷移與運用”的活動過程,設計閱讀學習活動,層層遞進,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闡述、評價、分析等閱讀能力。
三、課例設計思路
(一) 教材分析
Kind Emma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Emma和the tiny thing相互幫助的故事,文體結構分為開篇—高潮—結尾三個部分,故事情節(jié)簡單,但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故事內容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話題屬于“人與自我和人與社會”范疇,歸屬“做人與做事”和“人際溝通”主題群,對應新課標中的 “情感表達”“同伴交往”“互相尊重”“友好互助”等主題內容。
學生通過閱讀,領悟故事主題,激活自身生活經驗,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學會與他人溝通、互相尊重、友好互助,培養(yǎng)樂于助人、知恩圖報的高尚品格,突出整本書閱讀的育人價值。
本書教學分為兩個課時:第一個課時為導讀、閱讀和朗讀繪本,第二個課時回顧、拓展和運用,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升華繪本育人價值。通過兩個課時的教學,最終達到整本書閱讀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封面,解讀副文本信息,預知故事內容要素;借助配圖,運用自然拼讀法,結合故事語境認讀并理解新詞的意思,梳理故事梗概;通過系列任務活動,利用多種閱讀方式,理解故事內容;運用核心詞句,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表演、復述故事內容,發(fā)展閱讀技能;根據圖文推測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和解讀故事,結合自身理解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層評析;基于問題鏈,以表演、復述、討論和續(xù)寫為產出導向,提升問題解決和遷移創(chuàng)新的能力;結合故事主題和自身實際情況,體會閱讀的樂趣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 教學重難點
通過詞匯、圖片、動畫、肢體動作等方式理解新詞的含義與用法;通過聽音頻、朗讀、角色扮演等方式,借助語篇語境帶動語言知識學習;在圖片和問題鏈的輔助下,理解故事內容和意義;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故事,并進行角色表演。
(四) 學情分析
新課標指出,五六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要達到二級標準5000詞,能閱讀有配圖的簡單章節(jié)書。小學高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能進行初步的辯證思考,此時學生已初步具備一定的閱讀基礎和閱讀技巧,道德情感逐步發(fā)展,具備與同伴相處的生活經驗,能較容易代入角色情感。通過學習該故事,學生在待人接物、人際交往方面可以獲得正面引導。
(五)教學過程
1.第一課時:導讀
第一課時包含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個環(huán)節(jié)。
(1)Pre-reading:
解析新詞,掃清閱讀障礙;以歌曲活躍課堂氣氛,引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封面閱讀法,引導學生觀察封面,關注副文本信息,培養(yǎng)根據閱讀封面推測故事內容的能力,預測故事內容,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動機。
(2)While-reading:
問題引導法和信息提取法的運用:通過快讀閱讀,讓學生整體感知全文,初步了解故事內容,篩選并提取關鍵信息,培養(yǎng)學生快速尋找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問題鏈為引導,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閱讀動機;采用限時閱讀、自主默讀等多種閱讀方式,帶著任務進行針對性閱讀,把握故事情節(jié),篩選并提取細節(jié)信息,掌握閱讀策略;最后進行朗讀,內化語言知識,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問題引導法和框架建構法的運用:以問題鏈為引導,通過問題和一系列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探索和思考,理解故事內容。通過活動梳理故事主線,構建故事框架,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闡述、評價、分析等閱讀能力。
詞義猜測法與圖片環(huán)游法的運用:借助圖片和上下文語境,引導學生猜測和理解生詞詞義;采用圖片環(huán)游教學法,借助插圖內容和句型理解故事內容,及時總結閱讀策略,提升閱讀能力。
閱讀過程中穿插表演,調節(jié)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鍛煉其口語表達能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為之后的學習作鋪墊。表演后采用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多種方法進行多維度評價。
(3)Post-reading:
框架建構法和遷移法的運用:借助板書,簡單復述故事情節(jié);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內容,理清思路,總結所學知識,為之后有條理地講述故事作鋪墊;通過輸入視頻和圖片資料,讓學生感知體驗,增強理解,突出“學習—理解—遷移與運用”的活動過程。
課后練習主要是檢測學生對本課時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情況,鍛煉其閱讀能力,并為第2課時的學習做好銜接準備。
2.第二課時:拓展升華,同樣由Pre-reading、 While-reading、Post-reading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
(1)Pre-reading:
遷移法的運用:通過校對worksheet習題,檢測學生對第一課時內容的掌握情況,引導學生借助板書,用自己的語言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概述,為本課時學習作鋪墊,突出遷移運用的過程。
(2) While-reading:
圖片環(huán)游法、問題引導法和框架建構法的運用:采用圖片環(huán)游法,引導學生借助插圖和句型理解故事內容。通過閱讀和回答問題,對文本進行思考,通過快速閱讀、限時閱讀、小組合作閱讀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意義,建構學習框架,為之后的語言輸出搭建橋梁。
兩個課時的教學從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入手,然后逐頁閱讀,指導學生運用基本的閱讀技巧,最后再次進行整體閱讀,然后進行遷移運用,拓展升華,從總到分,再回到總,通過總—分—總的步驟,基于整本書閱讀整體建構學習框架。
(3)Post-reading:
框架建構法的運用:借助beginning、middle、end三個詞,對文本結構進行小結,建構學習框架,使學生學會總結歸納。
遷移法的運用:改編題目,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引導學生將所學遷移運用到寫作中;聯系現實生活,表達個人觀點,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使學生在新的情境中應用新的知識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運用能力。
拓展升華部分運用問題引導法和遷移運用法: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思考,深層解讀故事的意義,評價分析故事人物,學習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闡述、評價、分析能力,將德育融合于英語教學中,實現學科育人目標。
3.課后練習運用遷移運用法:兩個課時都根據故事內容由淺入深地設計練習,層次遞進,側重總結閱讀方法及策略, 突出“學習—理解—遷移與運用”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闡述、評價、分析等閱讀能力。
4.板書設計方面運用框架建構法,兩個課時都是借助beginning、middle、end 三個詞對文本結構進行梳理,建構基于整本書閱讀的整體學習框架。
5.評價方面運用信息提取法:設計了課堂評價和閱讀活動評價兩項,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分析能力。
評價設計以閱讀活動評價為例:
四、整本書閱讀教學建議
小學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中要注意一些事項。
文本選擇要與教材主題契合,文本處理要自然完整,與教材相輔相成,一舉兩得;教師要有長線思維,把握全局,做好長期的課程規(guī)劃;把握好整本書閱讀教學進程,及時進行教學干預、指導和監(jiān)控;注意課時之間的銜接,最終回歸總目標,要注意課外教學資源的輸入和補充,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驗進行交流討論;利用文本引導學生預測、提問、思考、遷移運用、感悟主題內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根據學情和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立足于學情展開教學實踐;師生共讀,及時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幫助,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參與度。
五、結語
整本書閱讀時間長,需要學生保持持續(xù)、穩(wěn)定、積極的閱讀狀態(tài)和動機,因此,教師在挑選閱讀材料、開展活動、設計教學、教授閱讀方法策略、進行評價等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綜合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提升學生閱讀體驗感和成就感,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目標,激發(fā)并保持英語閱讀興趣,主動閱讀,自主探究,合作互助,通過調整學習方式和策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和效率,做到樂讀善讀,從而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全面帶動英語各方面學習,也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整本書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良好載體,但也是一個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實踐、交流、挑戰(zhàn)的新領域,只有堅持不懈,迎難而上,才能把這項研究不斷深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實現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雷旭.擁抱閱讀:小學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2]葉至善,葉至美,葉至誠.葉圣陶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