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斕葉,又名斑斕葉、香露兜,是一種熱帶綠色植物,分布于我國的海南地區(qū),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也有種植。因其葉片具有獨特的天然芳香味,能給食物增添清新、香甜之感,加之富含抗氧化成分,有緩解疲勞、清涼去火、潤腸通便、舒經(jīng)活絡(luò)等功效,因此常被用于制作各種食物,尤其是糕點。20世紀(jì)50年代,下南洋歸來的華僑從印度尼西亞引進(jìn)并在海南試種成功后,這種食材一直活躍在海南人的餐桌上,目前已成為海南鄉(xiāng)土植物和特色餐飲文化的一部分。
海南島悶熱潮濕,人們通常利用濃茶來祛濕。下午日頭偏斜、熱氣稍退,得空了的漁民們便聚集在一方棚子搭起的陰涼地,吃茶、歇息。久而久之,茶的種類越來越多,作為“配角”的茶點也由簡單的幾種增加至幾十種。隨著聚集的人越來越多,棚子也越來越大,漸漸地衍生成一間間具有南洋特色的茶店。老的、少的,眼熟的、不熟的,都聚在一方茶桌上吃茶、聊天,這種喝茶吃點心的行為也有了獨屬于自己的稱呼——吃“老爸茶”。
幾十年來,茶桌上吃茶的人換了一波又一波,不變的是桌上那盤散發(fā)著獨特芳香的通體碧綠的茶點——斑斕意粑。
在海南,意粑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外形圓潤、口感粘糯,象征著闔家團(tuán)圓、幸福美滿。每年的正月十五來臨前,大人們就開始念叨,“該吃意粑了”。
在發(fā)現(xiàn)斑斕葉具有獨特芳香味,且可作為天然的染色劑之后,聰明、勤奮的海南人便將其加入意粑中,既提升了味道,又提高了觀賞性。久而久之,斑斕意粑這個碧綠晶瑩如翡翠,攜帶一種特殊香氣的糕點,便在一眾茶點中突圍而出。
斑斕意粑的做法很簡單。先將斑斕葉打成汁,與糯米粉混合,制成碧綠色的外皮,再選用老椰子刨制成絲,混合紅糖、花生等食材炒成金黃色的餡料,用外皮將餡料包裹成像嬰兒拳頭般大小的團(tuán)子即可。講究點的會在意粑外面圍上一圈芭蕉葉固定成柱形,或是用寬大的樹葉半包成扇形。包好的意粑放進(jìn)蒸鍋里,大火蒸15分鐘就熟了。在這個過程中,斑斕獨特的清香在水蒸氣的作用下愈發(fā)濃烈,漸漸地從蒸鍋內(nèi)飄出來,瞬間彌漫了整個廚房,讓人仿佛置身于散發(fā)著花香的萬花叢之中。
蒸熟的斑斕意粑呈暗綠色,軟糯的皮子包裹著飽滿的內(nèi)陷,咬上一口,軟糯彈牙。里面的紅糖早已化成甜膩的汁水,椰絲的清香正好中和了甜水的膩,濃郁的椰奶香、斑斕香混合在一起,每一口都飽含著大自然的恩賜和烹飪者的用心。
吃斑斕意粑,萬事如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