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母親的葫蘆瓢(外二題)

    2024-07-03 06:26:11王英
    天津文學 2024年7期
    關鍵詞:玉米面杏兒杏樹

    母親的葫蘆瓢

    在我童年的記憶里,葫蘆是鄉(xiāng)村中常見的植物,也是鄉(xiāng)村的一種標志。長葫蘆的地方就生長村莊,那就是游子夢里的家園。透過墻上葫蘆寬大的葉片,往院子里一看,就能看到熟悉的農家小院,悠閑的雞鴨,機靈的狗,憨厚的鵝。這些童年的場景總會走進我的夢中,醒來后我發(fā)現(xiàn),其實葫蘆是一種與鄉(xiāng)愁有關的植物,與家的感覺密不可分。

    小時候,谷雨前后,母親每年都會在院子的墻根下點上幾粒葫蘆籽。一場春雨后,葫蘆就會從地下迫不及待地探出一片葉子,張望世界,再探出一片葉子,葫蘆們長得很開心呢,長一寸,再長一寸,半院的架子就爬滿綠色的藤蔓。

    盛夏時節(jié),院子里的葫蘆花開了,滿架碧綠的葉片中,綠白相間,謙卑而熱烈,一如清純的童年。潔白的花朵乖巧又素凈,就像鄉(xiāng)村里淳樸的小女孩,葫蘆花從葉子間隙中探出頭來,仰望著天似乎在沉思呢。葫蘆花落了之后,圓圓的小葫蘆長出來了,架子上面,葉子后面,隨便一處地方,都可能藏著一個葫蘆。

    母親種的葫蘆是那種心形的瓢葫蘆,專門用來做葫蘆瓢。瓢葫蘆就像鄉(xiāng)間的土狗,足壯又樸實,一天一個樣,葫蘆挺著白胖胖的大肚子,好像藏了許多寶貝。白露之后,葫蘆秧漸漸枯萎,那留著做瓢的葫蘆也已成熟,摘下來擺在窗臺上,晾曬一個來月。待到葫蘆干透,用手一搖,里面的葫蘆籽嘩啦嘩啦直響的時候,給葫蘆開瓢的時機就到了。

    這時候,很多人就會來我家挑選葫蘆瓢。父親會找來墨線盒,沿著人們挑選的葫蘆頂端往下一彈,就在葫蘆身上彈出一條一分為二的樣線,再沿著墨線小心翼翼地用鋸鋸開,一剖兩半,心形的葫蘆就變成“一個葫蘆兩個瓢”。摳掉里面的葫蘆籽,大家把瓢拿回家中,放在開水鍋里翻幾次身煮熟煮透,撈出曬干,就可以長久使用。我家的葫蘆無償送人,偶爾會有人取葫蘆瓢時,會帶來一些自己院子里的棗子、葡萄之類的東西,父母從不留起來,而是當場與大家一起嘗個鮮兒。

    那時候的鄉(xiāng)村,還沒有鐵舀子和塑料舀子等器皿。人們過日子葫蘆瓢擔當起各種各樣的角色。農家的角角落落,葫蘆瓢無處不在,生活的經直緯橫,無不靠葫蘆瓢打點。葫蘆瓢容量大、輕巧、結實、耐水,潔凈無味,村民家里地里處處有它的身影。葫蘆瓢可以用來舀水,平時倒扣在水缸木蓋上,即使落到缸里,也是漂在水面上,取水很是方便。夏天,剛從地里干活回來的人們,嗓子眼渴得直冒煙,二話不說,操起葫蘆瓢就舀,一瓢拔涼拔涼的凈水,咕咚咕咚進肚潤過肺腑,全身的汗立馬止住,緊皺的眉頭也舒展開來。葫蘆瓢也可不沾水,終生不與水打交道。譬如,它們可以在玉米面缸里往外舀玉米面、白面缸舀白面,還可以用來裝花生、豌豆、綠豆、芝麻等經濟作物或者盛雞蛋。葫蘆瓢沒有水的滋潤,依然結實耐用,農家里里外外都離不開它,即使掉到地上摔裂了,粗針大線縫一下接著用。一直到葫蘆瓢殘破不堪,丟到灶火里燒火做飯,直至燃成灰燼,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

    葫蘆瓢對人類所需很少,從一粒種子長成葫蘆,只需要人們給它澆點水,它卻把自己的一生毫無保留地獻給了人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漸漸取代了葫蘆瓢,如今的農村很少再看到用葫蘆瓢的人家。想到那沒有污染、沒有公害、輕便實用的綠色家什——葫蘆瓢,我的心里涌起莫名的惆悵。

    居家過日子,鄰里間互借東西,是常有的事情。有時面缸沒玉米面了,母親就拿著瓢,讓我去鄰居家借。我就顛顛地跑去,小心翼翼地回來,因為瓢里的玉米面是尖尖的,我怕灑出來。等到自家磨了玉米面,母親就挖一瓢面,再讓我還給鄰居家。瓢也是尖尖的,不僅這樣,這瓢要比借時的那個還要大一號。我說這瓢有點大,母親卻說:“就應該用大的瓢,借玉米面給你救了急,你不該用大的還嗎?”母親的這句話,就像一枚烙印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靈深處,讓我明白了為人之道。

    借一小瓢還一大瓢,這就是母親與鄉(xiāng)親們之間的交往方式,也是村莊里人們最簡單的交往方式。淳樸的村民之間用葫蘆瓢借米借面,都會用大一號的葫蘆瓢還一瓢回去。40年過去了,在我的記憶深處,那樸實無華的葫蘆瓢里,盛滿的都是歲月深處濃濃的鄉(xiāng)情?。?/p>

    童年的槽子糕

    我家在岔河集村,是個5000人的大村,也是當時公社的所在地,大街上有一個供銷社,那是村里的小孩子最向往的地方。

    我同學趙宏偉的媽媽就是在自己的哥哥當上供銷社主任之后,去供銷社上班的。她做的是售貨員,負責賣各種糕點,里面就包括槽子糕。趙宏偉的媽媽上班后不久,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傍晚回家的時候,她手里總是拿著一個紙包,由于包裹得不嚴實,里面包著的兩塊槽子糕很容易看到。這個女人從從容容在街上走過,對碰到的每個人都要笑一笑,卻從來不停下自己的腳步。

    在大街上,我們這群孩子的眼睛都被趙宏偉媽媽手里的那兩塊槽子糕牢牢拴住了,目光隨著她的背影走了很遠,一直到她拐彎,我們才悵然若失地收回目光。我們甚至想,唉,做這個女人的兒子該多好呀,天天有槽子糕吃。在學校的操場上,我們經常問趙宏偉:“你家天天有槽子糕呵!”趙宏偉總是一臉漠然,會不屑地哼一聲。我們又問:“槽子糕好吃嗎?”他還是那一聲:“哼!”趙宏偉這一聲“哼”仿佛是對我們真誠羨慕的不屑,但又好像不是。

    一個月后的下午,在課堂上趙宏偉突然鬧起肚子來,疼得他在地上打滾兒。老師一看嚇壞了,急忙背上他,在我們幾個男生的護衛(wèi)下,直奔公社的衛(wèi)生院。半路上,老師讓人趕緊通知趙宏偉的父母,快點兒來衛(wèi)生院。趙宏偉在衛(wèi)生院躺了三天,才回來上學。

    有一天下午放學后,趙宏偉將我們幾個要好的小伙伴約到村外,神神秘秘地對我們說:“知道我為啥鬧肚子嗎?都是我媽媽手里那兩塊槽子糕害的。那兩塊槽子糕是發(fā)霉的,供銷社不要了,我媽媽說不能吃,不能吃,可她卻天天提來提去。那天中午我趁她不注意就吃了,沒想到剛上課就肚子疼。”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不過,我也算因禍得福,真的吃了一塊槽子糕,媽媽看我鬧肚子住院,就花五毛錢買了兩塊槽子糕給我養(yǎng)病,那槽子糕又香又軟又甜,真的很好吃??上抑怀粤艘粔K,另一塊給了我妹妹?!?/p>

    “哦,槽子糕本來就是又香又軟又甜的?!蔽覀円捕歼@樣自以為是地說。

    晚上回到家里,躺在炕上,睡不著,悄悄對母親說:“槽子糕是又香又軟又甜的,趙宏偉吃過,我啥時候能吃一塊???”母親聽了,哽了一下,酸酸地說了聲:“睡吧!”外面,夜很黑。

    那一年我8歲,終于知道了槽子糕的味道。

    家鄉(xiāng)的麥黃杏

    又到了麥收時節(jié),莫名地想起老家院子里的老杏樹,院子墻角的那棵杏樹枝繁葉茂,枝枝杈杈遮擋了半個院子,樹上的杏兒是隨著小麥的泛黃而成熟,因此家鄉(xiāng)人稱之為“麥黃杏”。

    每年的麥收前夕,炎熱的夏風一吹,綴滿了枝頭的青杏就開始泛黃。每天清晨推門而出,首先沖入我鼻孔的就是麥黃杏特有的香氣。掛在樹上的一顆顆正在泛黃的杏兒,就像一道道金黃色的瀑布傾瀉而下,在陽光的照射下,飽滿水潤就像水靈靈的妙齡少女,透過薄薄的杏皮,仿佛可以看見里面鮮嫩的果肉,引得我垂涎欲滴。

    七八歲的我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夜里會刮風,而且越大越好,那樣的話樹底下落下熟透的黃杏,少則兩三個,多則七八個。我家的麥黃杏比乒乓球小點兒,落在地上的杏帶著麻麻點點的灰斑,我用拇指和食指稍用力一捏,肉核輕而易舉地就分開了。杏肉黃里透紅,如同少女的皮膚吹彈可破,用嘴吸食汁豐甘甜的果肉,好似伏在心愛女孩的耳邊和她喃喃細語,那種感覺和滋味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只能親身體會才能感覺到那份美好。

    麥黃杏的成熟期也就十天左右,在杏兒成熟的日子里,小伙伴們都喜歡來我家院子里玩。大家抬頭看著高高的樹上那誘人的杏,久久不肯離開。母親就會說:“想吃,自己爬樹上摘吧?!蹦赣H話音沒落,小伙伴已經爬到樹上,連吃帶摘,直到吃飽了才滿意而歸。

    麥收時節(jié),也就到了杏子的收獲期,母親取出長竹竿,拎著筐子,讓我爬到樹上。我抱著樹干三下兩下就躥了上去,雙腳穩(wěn)穩(wěn)地站在樹杈的中間,雙手分別抓住兩個結杏兒比較多的樹枝,奮力搖晃,杏兒就像下冰雹一樣噼里啪啦往下掉,杏子急不可耐地連蹦帶跳落到地面上。對于那些半遮半掩躲在樹葉后面搖不下來的杏兒,母親就用竹竿敲。于是,我又往高處爬了一段,再一次猛搖晃枝條,于是,又落了一陣杏子雨。母親和弟弟在下面手忙腳亂地撿拾著,杏子疾風暴雨般砸了下來,不時打在母親的草帽上,砸在弟弟的肩膀上,滾到奶奶的腳下,“哎呦”“乖乖”“嘿,真攢勁!”——喊叫聲、感嘆聲、驚嘆聲此起彼伏,歡樂溢滿我家的小院。

    母親把那些微黃捏著較硬的青杏兒裝到葫蘆瓢里,放在存放麥子的水泥柜里捂。把摔爛的、有孔的、帶蟲眼的杏兒留下來自家人吃,把熟透的好杏裝進籃子,上面放了一個葫蘆瓢,讓我挎著籃子一瓢瓢送給左鄰右舍們品嘗。從上小學開始,一直到上中學,這項工作我整整干了十年。

    小時候每次把好杏兒送給別人的時候,母親怕我不理解,就對我說:“別人吃是揚名,留著自家吃是填坑,人活一輩子,一定要落下個好名聲,才是最重要的!”我和弟弟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悄悄地把藏在自己小兜里熟的大杏子放到送人的挎籃里,那一刻,母親的眼里滿是贊許和欣慰的笑容。

    “人活一輩子一定要落下個好名聲”,母親這句話就像一枚種子,深深地根植在了我幼小的心靈,并且悄悄地發(fā)了芽,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愈加繁茂起來。

    記得有位作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取自一棵杏樹的,其實是一棵杏樹的慷慨和恩賜?!钡拇_,在我的家鄉(xiāng)一棵棵杏樹就這樣一代代地繁衍下來,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美好的滋味與回憶。

    我曾無數(shù)次做過一個相同的夢,夢里自己長了一雙透明的翅膀,在家鄉(xiāng)的星空中飛翔,凝視著家鄉(xiāng)土地,凝視著老院子里的掛滿果實的杏樹。我看見杏樹下一個男孩目光清澈、明亮,他望向遠方的眼眸,猶如樹尖上的月光充滿了愛意!

    王英,男,河北霸州人,1958年出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協(xié)會會員,霸州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著有長篇傳記《悠遠的云》、長篇紀實文學《梨花雨》、詩集《雅風集》和長篇游記隨筆作品集《江山行跡》、長篇傳記《田野里的墓碑》。作品見于《人民日報》(海外版)《農民日報》《河北日報》《甘肅日報》《今晚報》《齊魯晚報》《燕趙晚報》《鴨綠江》《參花》《散文選刊》等報刊,部分作品曾入編國內權威讀本,在國內省市級征文中多次獲獎。其中《風吹麥浪》《母親的葫蘆瓢》《童年的槽子糕》等作品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試卷或者課輔教材。

    責任編輯:王震海

    猜你喜歡
    玉米面杏兒杏樹
    杏樹
    散文詩世界(2022年1期)2022-01-13 13:08:43
    楊莊的杏兒熟了
    人大建設(2019年8期)2019-12-27 09:05:18
    休閑小食玉米脆片
    飲食科學(2019年8期)2019-08-26 02:16:48
    童年的杏樹
    杏樹結果期的生長特性及修剪技術
    山西果樹(2019年4期)2019-03-19 01:54:06
    山杏兒
    玉米糊糊
    兵團工運(2017年8期)2017-01-26 05:52:07
    不同添加劑對玉米面餃子皮老化控制的影響
    維基的玉米面豆卷攤
    一棵杏樹
    新郑市| 黄浦区| 木里| 青海省| 波密县| 湖州市| 丁青县| 泉州市| 文化| 广安市| 岗巴县| 西畴县| 班玛县| 壤塘县| 巴彦淖尔市| 娄烦县| 普兰县| 佛坪县| 逊克县| 雷山县| 彰化市| 右玉县| 梓潼县| 平顺县| 商南县| 达孜县| 四川省| 遂昌县| 长阳| 阿城市| 尼勒克县| 洮南市| 新安县| 曲周县| 三河市| 淮安市| 棋牌| 黑河市| 宁德市| 新平|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