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林瑞暢
“三單”是一種作業(yè)形式,指預習單、研學單、拓學單,“五環(huán)”指預習交流環(huán)、自主研學環(huán)、合作探學環(huán)、分享提升環(huán)、展示評價環(huán),以此為載體幫助學生解構舊知、理解新知、重構認知、鞏固拓展、遷移應用,經(jīng)歷真實而完整的學習過程。浙江省杭州市小河小學以幸福教育理念作為引領,融合課堂與作業(yè)協(xié)調銜接,建構作業(yè)與課堂互促的“三單五環(huán)”模式,實現(xiàn)“科科作業(yè)有特色、生生有個性、師師有品牌、家家有感動”的教育辦學特色,促進學習方式轉變,珍視幸福的獨特作用,切實做到減負增效。
教學問題與內因分析
學情模糊,感覺式預設。布置什么作業(yè)、怎么布置作業(yè)、布置得如何、如何讓學生跟著教師思路寫作業(yè)……這種思考充斥著教師主體的思維,缺乏對學生主體性的重視,學生只是跟著教師的“感覺”完成作業(yè),這會導致學情模糊,教師缺乏對學生狀況的精準把握。
全堂講解,膚淺式探究。班級授課制下,由于學生人數(shù)多、提問時間少、教學探究浮于表面,哪些知識需要運用什么樣的教學技巧進行點撥、引導和傳授,有些教師對此知之甚少,甚至茫然無措。
效果不清,無差式個輔。一些教師往往讓學生耗費大量時間梳理課堂上應該掌握甚至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作業(yè)含金量低。不少學生逐漸養(yǎng)成一種近乎麻木的作業(yè)習慣,久而久之成為“以師為尊,你布置我寫”的被動學習者,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被束縛和壓制。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主要有三種原因。一是課堂預習任務粗放,缺少有效預習活動。教師缺乏具體效果反饋與后續(xù)課堂的檢驗跟進。二是課堂教學以灌輸式講解為主,缺失自主探究。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采用板書式教學法,很少運用其他方法來活躍課堂。三是課后輔導全面講評,缺乏個性化輔導。教師更多關注知識點的掌握、教學目標的達成,沒有進行有效的分層講評,沒有為不同需求的學生進行相應輔導,未能有效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導致他們可能產(chǎn)生厭學情緒?;谝陨锨闆r,學校對課堂教學進行全面變革,實施“三單五環(huán)”教學模式,通過作業(yè)與課堂互促實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實施“三單五環(huán)”變革,提高教學效率
設計預學單,開展全面交流,精準預設課堂。預學單讓課堂教學基于學生起點,學生在完成預學單的過程中會對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主動了解,思考困惑點,為后續(xù)學習做好準備。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猴王出世》為例,教師通過預學單這一助學方式,縮短學習路徑,讓課堂活動化,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第一步,預學單第一題正確率反饋,并正音。題目詞匯包括:瞑目蹲身、迸裂、拖男挈女、鐫刻。
第二步,教師提問:“在大家預習后,我統(tǒng)計了讀音準確率,其中兩個詞語錯誤率較高,誰能帶大家讀一讀?”
通過預學單前測,做到化教為學、順學而導,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歸類知識,激活學生思維,為深入學習古典名著掃除基本閱讀障礙。
應用研學單,推進合作互動,精深探究學習。以小學四年級信息技術課程《精彩畫面剪輯》為例。
教師在發(fā)布“制作短視頻,向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介紹自己學?!钡目側蝿罩螅职l(fā)研學任務單,任務單流程包含導入素材、剪輯畫面、設置轉場、添加字幕、搭配音樂與視頻制作完成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jù)任務單上面飛行棋的步驟完成任務。在操作的過程中可以自主學習微視頻資源包,也可以通過四人小組討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15分鐘操作時間結束后,教師請四人小組線上提問,邀請能回答的小組進行解決,如果不能解決則由教師點撥;教師也可邀請解決問題的小組描述他們是如何通過討論解決組內問題的。
用飛行棋來設計研修單,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他們用最直觀有趣的方式看到自己的任務,提高課堂效率,體現(xiàn)了幸福課程的趣味。這個環(huán)節(jié)采用自主學習和合作互助的方式,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培養(yǎng)與他人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體現(xiàn)了合作趣味。學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自身的學習能力不斷增強,自信心與自豪感不斷提升。最后,教師把話語權交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得到肯定。
運用拓學單,進行效果分析,精確分層輔導。拓學單促進學生當堂鞏固,使他們能在最佳狀態(tài)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感受到學習的實用性,聚焦本節(jié)課中最有價值的學習內容,這樣可以讓知識實踐的價值回歸,讓學生的思維由淺顯向深層聚焦。以小學數(shù)學“平均數(shù)”概念教學為例。
第一步,教師提問:“在生活中你是否聽到或用到了平均數(shù)?平均數(shù)應該怎么算?”
第二步,教師展示關于平均數(shù)的文字信息與條形統(tǒng)計圖:
1.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浙江省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35人。
2. 2019年調查顯示: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5歲。
3. 403班第一小組的六個同學人均攢了12個幸福幣。
第三步,教師設置問題并提問:“信息里的平均數(shù)各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出現(xiàn)0.35個人?”四人小組交流后反饋。
第四步,重點解讀文中信息與圖表內容。
第五步,教師提問:“看來平均數(shù)容易受像這樣過大或過小的極端數(shù)據(jù)的影響。在生活中你見過這樣容易受極端數(shù)據(jù)影響的事情嗎?一般怎么處理?”
第六步,教師提問:“除了可以像這樣去頭去尾求平均數(shù),你還知道其他辦法來處理出現(xiàn)極端數(shù)據(jù)的情況嗎?”之后播放視頻,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眾數(shù)、中位數(shù)。
會計算不等于理解。教師借助真實問題解決的過程,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激勵學生大膽猜想、樂于分享,引導學生盡力分析數(shù)據(jù)、運用平均數(shù)解釋生活現(xiàn)象以及解決生活問題,感受平均數(shù)的價值與統(tǒng)計意義。
實施“三單五環(huán)”變革,貫徹幸福教育理念
樹立作業(yè)與課堂互促意識?!叭龁挝瀛h(huán)”模式以學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和實際問題的解決為目標,以知識的整合為內容,使其積極主動、批判地學習新的知識,在解決真實情境問題的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的聯(lián)結,促進知識的自主建構,推動形成高階思維。
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三單五環(huán)”模式讓學生在自我體驗、自我發(fā)展、自我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享受快樂思考、幸福學習。預學單使課堂教學更加關注學生主體,聚焦學情、明晰難點,為后續(xù)知識的掌握提供基礎;研學單讓學生基于任務自主探索,明晰“該到哪里去”“該怎么去”,增強其學習內驅力;拓學單促進學生當堂鞏固,使其在最佳狀態(tài)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感受到學習的實用性。
提升師生幸福體驗?!叭龁挝瀛h(huán)”模式的教學設計注重趣味性,讓學習變得更有樂趣。適切的挑戰(zhàn)讓學生變得更加勇敢,小組合作讓同學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學習分享讓學生更加自信有成就感。教師也在這樣的課堂中體驗到了幸福。當研究與協(xié)作融合的課程實踐成為學生們的期待時,教師感受到了“被需要”,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不斷提升。這樣的課堂,學生向往;這樣的課堂,教師因學生的熱愛而感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