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瑩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班主任工作更是一份關(guān)乎“愛”的教育。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育孩子要像屋檐水一樣,一點一滴,滴穿階前石,愛的教育要似水一般無孔不入。”前蘇聯(lián)大教育家馬卡連柯也曾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是在創(chuàng)造奇跡,創(chuàng)造新人。”以愛為本、以德為根,為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奠基,已成為我班級管理的法寶,更是恒久不變的班管理念。
一、以愛育人,塑品格
歷盡艱辛終不悔,許身甘為孺子牛。師愛與師德要貫徹班級管理的始終。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每每接到一個新班級,面對一群天真活潑的新面孔時,我總是想方設(shè)法把自己盡快變成“孩子”,只為第一時間走近孩子,融入身心,與孩子零距離交流、面對面溝通、手牽手活動,在交談中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在互動中發(fā)掘他們的性格特點,在觀察中觸摸他們的家教素養(yǎng)。在全面知熟孩子的基礎(chǔ)上健全班集體,教育他們懂得團結(jié)友愛,懂得互幫互助、積極引導(dǎo)其初步樹立班級團隊精神,凝聚班集體核心力量,逐步形成良好班風。關(guān)注孩子的興趣愛好,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正確促進孩子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既是對師愛的詮釋,又是對孩子人格品質(zhì)的一種塑造培養(yǎng)。
班主任的愛是理解、是包容,但不能放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班主任常常要面對的是學生的缺點和錯誤,每天要解決的是學生的學習困難和生活瓶頸。面對著形形色色的問題學生,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壓力,班主任絕不是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大加處罰、批評,更多的應(yīng)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關(guān)愛和包容。面對問題學生,班主任應(yīng)以愛育人、以情動人,用心感心,真正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孩子自身原因,是家庭原因,還是心理原因,只要找出了問題出現(xiàn)的根本所在,困難自然迎刃而解。
班主任的愛是幫助、是支持,但不是包辦。不同的家庭情況,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造成了孩子們的個性特征的差異。在學習上,有的孩子容易驕傲自滿,有的孩子過于自卑自餒;在生活中,有的孩子揮霍浪費,有的孩子困難拮據(jù);在性格上,有的孩子張揚開朗,有的孩子靦腆內(nèi)向。針對上述情況,班主任要區(qū)別對待。對于困難孩子要給予溫暖鼓勵,助其樹立自信自強的勇氣;對于驕傲自大、生活奢侈的孩子,要給予引導(dǎo)教育,令其充分認識到驕兵必敗,浪費可恥的道理。還可以幫助不同境況的孩子建立起互幫互助的橋梁紐帶,以達到思想品質(zhì)的共同提高與升華。
二、以德樹人,塑志向
教書育人是師者本職,也是師者本德。我在班級管理中一直堅持“先成人、后成才”的原則旨在落實“以愛為本,以德為根”的工作理念。平時在班級中積極開展養(yǎng)成教育,讓孩子在豐富的班級活動中,家校交流中、主題隊會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比如在開展“講衛(wèi)生、講文明,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的班級主題活動中,積極引導(dǎo)孩子們要時刻做一個不制造垃圾,不亂扔垃圾的文明學生。在班內(nèi)人人都有一個垃圾回收袋,養(yǎng)成生活垃圾隨手放進垃圾袋,牢牢樹立“我的垃圾我處理,不為別人添麻煩”的文明衛(wèi)生習慣??此坪唵蔚陌嗉壷黝}活動,只要不改變、不動搖地堅持下來,久而久之就能塑造學生的品格,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如在開展“愛己、愛家、愛校、愛國”班級“四愛”主題活動時,有的孩子說:愛自己是為了更好地愛同學;愛家庭、愛學校是為了將來更好地愛祖國。還有的孩子說:只有自己活好了,才能有條件幫別人活得更好;只有每個小家都富有了,祖國才會更強調(diào)。別只看孩子們的年齡小,適時的教育,正確的引領(lǐng),將促使他們立下遠大的志向。
三、以文化人,動起來
文化涵養(yǎng)人,文化陶冶人,文化改變?nèi)?,文化成就人。班級管理要做到以文化人,讓孩子文德兼進、品學兼優(yōu)。
班級文化建設(shè)要與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充分結(jié)合起來。要實現(xiàn)以文化人必須先人孩子動起來,通過寫字展覽、繪畫比賽、手抄報評比等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孩子提供文化展覽、能力展示的平臺,讓孩子在活動中得到樂趣,在活動中得到收益。
良好班級文化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要有鮮明的班級口號,純正的班風和霸氣的班訓。例如:“團結(jié)奮進、成才報國”就是我們現(xiàn)在班級的口號;“文化文雅、樂學樂思”是我們的班風;“自信、自律、自尊、自強”是我們的班訓??谔柧褪俏覀兊乃枷?,班風就是我們的精神,班訓就是我們的靈魂。孩子們有了共同的思想,共同的精神,必定會朝著共同的目標奮進。
“一班一品一特色”也是班級文化建設(sh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國學文化”就是我們現(xiàn)在班級的一大特色,我和孩子充分發(fā)揮“班級學習園地”的作用,把國學文化的精髓不斷地更新在文化園地里,讓孩子天天讀,天天背,天天記。國學的厚重與博大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孩子身心受到啟迪與洗禮。我們還充分把“孝善”文化與地域文化結(jié)合起來,將孝善之鄉(xiāng)“孝思格天”的故事引進班級,借助班級的每一塊墻壁,圖并茂地講述家鄉(xiāng)的“孝善”故事。讓孩子從身邊的真實故事學孝善,也讓孩子從小學著講好家鄉(xiāng)的“孝善”故事。
以文化人,學生動起來,文化活動開展起來,班級文化自然豐盈起來。
四、家校共育,贏未來
家校共育是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的重要途徑。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單靠學校和老師是不夠的,只有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協(xié)調(diào)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使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
為了促進家校溝通、協(xié)作,讓家長更深入地了解學校、了解教師、了解孩子,架起家校共育的橋梁 ,增進學校與家庭的互信,真正達到家校攜手、共同培養(yǎng)孩子的目的,我們班按照學校要求每月至少組織召開一次家校合作共育主題家長會;每月至少開展一次走進社區(qū),深入家庭推門送課活動;每月至少組織一次學生家長進校入班聽評課活動等。家校共育,未來可期。一系列班級活動,有效推動家校共育工作健康發(fā)展,共同贏取孩子美好明天。
愛會讓師生變得智慧;愛也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只要心中有愛,班級管理就會得心應(yīng)手、處處春風。以愛為本、以德為根,為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奠基,是我的班級管理理念,也將成為我的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