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雪松
認識黃姚古鎮(zhèn)之前,先知道的,是黃姚豆豉。
認識黃姚古鎮(zhèn)之前,先知道的,是黃姚豆豉。朋友從廣西帶回來的,小小一瓶,擺在餐桌上并不起眼,可是打開之后,一股奇特的濃香撲鼻而來,也牢牢鎖住了味蕾。能有如此綿長而回味無窮的香氣,想必,也是有一番獨到的制作工藝吧,那又是怎樣的一片山水,和民間智慧的積淀呢?
以至于幾年之后,當我置身于古鎮(zhèn),再次被這一襲濃香包圍時,竟像是見到了一位闊別已久的老朋友,感覺分外親切。這香氣,是隨著晨曦的光暈一起,將古鎮(zhèn)喚醒的。青墻黛瓦的嶺南特色建筑,在古老高大的榕樹掩映下,散發(fā)出歲月悠悠的煙火氣息。九宮八卦布局的石屋,錯落在山間的平地之上,看似隨意,實則有序。絕大多數房屋和街巷都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風貌,腳下的青石板路泛著被歲月打磨的光澤,仿佛留存著當年商隊走馬馳騁的痕跡。
目之所及,早起的人們開始忙碌,孩子們四處奔跑呼喚小伙伴,歡聲笑語此起彼伏。街上的小店陸續(xù)開門營業(yè),賣菜的居民、旅行的游客沿著鎮(zhèn)里街巷穿梭于每一個角落,而就在這些角落之間,不時的,能聞到陣陣醬香,香味兒源頭,就是門店前一個個小缸里的豆豉醬、辣椒醬及各式醬菜,其間,都有豆豉的身影。街邊小店爐火上的平底鐵鍋里,滋滋作響的油煎豆腐,撒一把豆豉,就有沁入心脾的香味升騰出來;隔壁,一大碗新出鍋的熱湯米線里,加一勺豆豉和豬肉碎炒制而成的拌料,湯汁就鮮美無比,能讓人一口氣喝到見底兒。這時你會不由得感嘆,這豆豉,簡直就是古鎮(zhèn)的靈魂。
當地朋友介紹,豆豉的歷史已經有幾百年之久。它是以當地特產的黑豆為主料,用當地的水,以及當地人世代流傳的古法工藝制成,沒有任何添加劑,干凈而純粹,雖然誕生于大山之中,卻早已名聲在外,遠銷東南亞各國。甚至,當地的史料記載,過去從這里考中的舉人,千里迢迢赴外地上任,行囊中都少不了豆豉醬,因此還流傳著一首打油詩:“縣官愛豆豉,味道果然長。一餐沒豆豉,下飯總不香?!笨刹皇敲?,離鄉(xiāng)在外的人都有同感,故鄉(xiāng)的山水帶不走,故鄉(xiāng)的味道卻是可以裝在行囊中的,即便只是小小的一瓶一罐,也能撫慰山高水遠的思鄉(xiāng)之情,哪拍只是片刻。
不過對現(xiàn)代人來說,雖地處廣西賀州昭平縣東北部的深山之中,古鎮(zhèn)也算不上遙遠了,從桂林開車兩個小時就能到達。大山仿佛是她的深閨,阻隔了塵囂,也獨辟了這一處清幽古韻。鎮(zhèn)子里最讓人難忘的景觀,是位于鎮(zhèn)中低洼地段的仙人古井。這是一口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的古井,和別處圓圓泉眼的古井不同,它是由幾座方池相連,每個方池都有限定的功能,按水流的方向,依次分為飲水、洗菜、洗手、洗衣之用,所有的泉水最后匯入河中。朋友說,制作豆豉的水與這里的井水是同源,只有這里的水,才能成就豆豉的奇香。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鎮(zhèn)里會舉行一項特別的民俗活動?“取水節(jié)”。這一天,古鎮(zhèn)的居民都會來到仙人古井取水,據說這一天的井水有著特別的神力,可以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古井周邊是山體和民宅,有石階相連,居民沿階梯上上下下,在水池邊洗涮忙碌。他們的日常,在我這個游客的眼里,已然是一幅歲月靜好的婉約畫卷。離開古鎮(zhèn)時,我也買了幾瓶黃姚豆豉,帶不走這里的山水,可以帶一點這里的味道,讓親朋好友們也和我一樣,從味道開始認識黃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