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簡要概述沙水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獨特的教育價值,并分析沙水游戲的特點,從聯(lián)系生活、教師引導、團隊合作、材料投放等角度出發(fā),對幼兒園沙水游戲的指導策略展開探究,以期為幼兒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沙水游戲;策略研究
作者簡介:馬麗新(1976—),女,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第三幼兒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指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因此,教師要重視游戲的價值,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豐富幼兒的感官體驗和認知。在設計幼兒園沙水游戲時,教師應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讓幼兒在沙水游戲中獲得豐富的成長經驗,促使幼兒在游戲中增強團隊協(xié)作、社會交往意識,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沙水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
沙子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其顆粒細小、可塑性強。在幼兒教育中,沙水游戲受到幼兒喜愛,幼兒通過將水和沙子結合,能夠形成多種多樣的玩法。沙水游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fā)展需要,對促進幼兒各項能力發(fā)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具體而言,沙水游戲在幼兒教育中具有以下價值。
第一,沙水游戲能夠提升幼兒的實踐操作能力。沙水游戲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能夠讓幼兒在游戲中大膽地嘗試、實踐,通過對沙和水的操作來探索和學習,在實踐操作中積累全新的知識經驗,提升實踐操作能力。
第二,沙水游戲能夠提升幼兒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沙水游戲具有開放性強、靈活度高的特點,能夠讓幼兒在游戲中發(fā)揮想象,通過對道具的使用及材料的操作,實現(xiàn)自己的想法,對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1]。
第三,沙水游戲能夠讓幼兒學會團結協(xié)作。沙水游戲需要幼兒與同伴進行溝通與協(xié)作,能夠促使幼兒主動與他人交往、探討,進而增強幼兒的社會交往意識,提高其團隊協(xié)作能力。
第四,沙水游戲能夠滿足不同幼兒的學習需求。沙水游戲沒有既定的玩法,能夠讓幼兒開展多元的探索,形成多樣的玩法,滿足幼兒不同的學習需求,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2]。
二、沙水游戲的特點
沙水游戲不同于其他幼兒活動,其具有開放性強、靈活度高、包容性強的特點。沙和水作為不定型的材料,具有形態(tài)隨意、便于操作的特點,能夠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讓其更好地進行探索,獲得豐富的游戲體驗[3]。同時,沙和水的可塑性強,可以用于多種區(qū)域游戲中,豐富幼兒教學模式,滿足幼兒的多種需求。例如,在美術區(qū),幼兒可以用沙子畫畫;在建構區(qū),幼兒可以用沙子搭建各種造型;在益智區(qū),幼兒可以用沙子做實驗;等等。
三、沙水游戲的指導策略
沙水游戲作為幼兒區(qū)域游戲中的一部分,其趣味性的玩法和豐富的游戲形式,受到幼兒們的喜愛。筆者對教師在沙水游戲中的指導策略展開探討,從聯(lián)系生活、教師引導、團結協(xié)作、材料投放幾個角度出發(fā),提出幾點參考建議。
(一)聯(lián)系生活,實踐操作
小班幼兒的語言、邏輯能力有限,難度過高、內容抽象的游戲并不適合他們。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將生活中幼兒較為熟悉的元素融入游戲中,將游戲與生活巧妙融合,讓幼兒在游戲中開展學習,通過直接感知、實踐操作提升綜合素養(yǎng)。
以小班沙水游戲“挖寶藏”為例。筆者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小班幼兒的空間感、方向感較差,同時,幼兒常常討論動畫片《尋寶鼠小隊》,對動畫片中的尋寶任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诖?,筆者開展“挖寶藏”活動,在沙水區(qū)中埋了一些小玩具,并繪制了簡易版地圖,讓幼兒通過挖、探、尋等方式挖掘這些玩具,在分析寶藏位置的過程中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在觀察圖紙的過程中增強空間辨認感,體會沙水游戲的樂趣。具體的教學過程如下。
教師:大家都看過動畫片《尋寶鼠小隊》,你們最喜歡里面的哪些寶藏呢?
幼兒1:我喜歡“中國折扇”!扇子很好看!
幼兒2:我喜歡“紅寶石”!寶石閃亮亮的,而且會發(fā)光!
幼兒3、幼兒4:……
教師:哇!看來大家都很喜歡和鼠小隊一起探尋寶藏。老師手里有一張“藏寶圖”,有一些寶藏就在沙水區(qū)中,請小朋友們化身“鼠小隊”,一起尋找寶藏吧!
在筆者的引導下,幼兒產生了濃厚的尋寶興趣。在游戲中,幼兒們根據(jù)“藏寶圖”中箭頭的指引分析寶藏的方位,一邊討論,一邊大膽地尋找寶藏:“圖上說,要向這個方向走三步?!薄安粚?,這里應該還有一個寶藏!”“你們快來看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活動氛圍十分熱烈,幼兒們的游戲興致越來越高。
在上述沙水游戲中,筆者從幼兒平日討論的內容出發(fā),選擇幼兒較為感興趣的“尋寶”題材,通過“挖寶藏”的方式,讓幼兒走進沙水區(qū),豐富幼兒的認知和經驗。幼兒在觀察“藏寶圖”的過程中,能夠增強自身的方位感及空間感,在熱烈的討論中達成游戲目標。
(二)教師引導,發(fā)散思維
在沙水游戲中,教師應當充當幼兒的引導者,通過趣味游戲活動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成就感。中班幼兒的動手意識、操作能力較強,對充滿挑戰(zhàn)性的活動感興趣。因此,在設計沙水游戲時,教師可以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不同的造型,在游戲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以中班沙水游戲“搭建小鳥的家”為例。在戶外活動中,幼兒仔細地觀察大自然,突然,有幾名幼兒說道:“我看到了小鳥的家!”“它們在樹上有一個圓形的家!”筆者聽到幼兒的討論后,開展了沙水游戲“搭建小鳥的家”。在該活動中,筆者要求幼兒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fā),利用沙和水的可塑性搭建“鳥窩”,讓幼兒在動手實踐中掌握更多有關沙水塑形的知識,進而豐富幼兒的游戲經驗。具體的教學過程如下。
教師:大家在戶外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了小鳥的家,誰能講一講小鳥的家是什么樣的呢?
幼兒:是圓形的,它們的家都在樹上!
教師:如果讓你們給小鳥設計一個家,你們要設計什么樣的家呢?
幼兒1:我要為它們做一個小房子,它們的窩都沒有房頂。
幼兒2:我要用圓形的模具做一個大大的窩,這樣小鳥的家就不會很擠了!
幼兒3、幼兒4:……
教師:看來大家的想法都很精彩,請大家走到沙水區(qū),為小鳥設計一個漂亮的家吧!
在游戲中,幼兒們遇到了一些問題,如沙子很干,無法成功塑形。筆者引導幼兒思考:“摸一摸,看一看,有水的沙子和沒有水的沙子有什么區(qū)別呢?”在筆者的引導下,幼兒將沙子和水融合,便于塑形。在定型時,幼兒發(fā)現(xiàn)沙子容易倒塌。筆者提問幼兒:“怎么能讓沙子們都‘站起來呢?要不要給它裝一個‘扶手試試?”在筆者的引導下,幼兒學會使用木板、輪胎等模具定型。
在這一游戲中,筆者根據(jù)幼兒的討論確定活動主題,鼓勵幼兒表達自己對活動的想法,促使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在幼兒遇到困難時,筆者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解決問題,了解沙水融合的奧秘,學會使用輔助工具定型,獲得成就感。
(三)團隊合作,自主學習
沙水游戲主要為集體游戲。大班幼兒的能力較強,能夠主動解決游戲中的問題,并能與同伴友善交流、共同學習。因此,在設計沙水游戲時,教師要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將活動的主導權、決定權交給幼兒,讓幼兒自主設計游戲方案,鼓勵幼兒進行互動和交流,合作完成活動,增強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4]。
以大班沙水游戲“挖護城河”為例。在上一次游戲活動中,幼兒們搭建了一個非常大的城堡;在語言活動中,幼兒通過閱讀繪本故事了解到古代護城河的作用。對此,筆者開展“挖護城河”活動,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具體的教學過程如下。
教師:小朋友們都了解了護城河的作用。在上一次活動中,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大的城堡。現(xiàn)在,我們需要挖一條護城河,你們說應該怎么挖呢?
幼兒1:可以在城堡的周圍挖一條水渠,將水引進去!
幼兒2:可是水會滲透到沙子里的!
教師:如果水滲透進沙子里,護城河就沒有水了,這可不太好!
幼兒3:我們可以用一些防水的材料。
幼兒4:對,可以用塑料袋!
幼兒5、幼兒6:……
教師:那就請大家商量好引水的方法吧,我好期待全新的護城河呀!
在筆者的引導下,幼兒興致高昂地展開討論,針對防水滲透這一問題提出多種建議,如用礦泉水瓶做河床、在水渠里鋪設塑料袋、用木板搭建水渠等。通過多種嘗試,幼兒選擇了最簡單、有效的引水方法,達成了活動目標。
在這一游戲中,筆者沒有干涉幼兒的決定,而是讓其進行集體討論,共同探究解決方案。在交流、實踐的過程中,幼兒能夠鍛煉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增強自主學習意識。
(四)材料投放,及時總結
沙水游戲需要幼兒通過對材料的操作與探索來學習、積累經驗。在沙水游戲中,教師要注重觀察幼兒的實際情況,投放合適的游戲材料,及時發(fā)現(xiàn)、總結問題,幫助幼兒解決游戲中的問題,保持幼兒對游戲的熱情及新鮮感。
例如,在“搭建小鳥的家”游戲活動中,部分幼兒的動手能力較弱,搭建的造型達不到理想狀態(tài),只能反復地搭建,導致對活動的興趣越來越低,對沙水游戲產生厭倦。筆者觀察到幼兒的這一情況,在操作區(qū)投放了一些模具,并引導幼兒使用模具塑形。幼兒很快找到了游戲的樂趣,對活動產生了興趣。在這一游戲中,筆者發(fā)現(xiàn)幼兒的能力不同,一些能力較弱的幼兒的游戲體驗感不強。為改善這一情況,筆者投放活動道具,降低幼兒的活動難度,讓其在游戲中獲得成就感,提高對活動的興趣,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開展游戲活動。
又如,在大班沙水游戲“未來的世界”中,幼兒發(fā)揮想象力,搭建未來的世界可能出現(xiàn)的事物,如會飛的公交車、開往宇宙的列車等。在活動結束后,筆者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講述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在幼兒講述的過程中,筆者肯定幼兒的想法,并對幼兒設計的作品進行總結。在這一游戲中,筆者及時進行總結,肯定幼兒的想法,能夠增強幼兒創(chuàng)作的自信,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和動力,為后續(xù)的沙水游戲活動做準備。
結語
沙水游戲具有開放性強、靈活度高、包容性強的特點,能夠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提升操作能力,學會合作。在幼兒園沙水游戲中,教師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立足于幼兒的實際情況,結合沙水游戲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與引導策略,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取經驗,真正發(fā)揮沙水游戲的價值,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唐春秋.基于兒童視角的幼兒園戶外沙水區(qū)環(huán)境優(yōu)化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2.
[2]張倩.大班幼兒沙水游戲中教師指導策略的行動研究[D].鎮(zhèn)江:江蘇大學,2022.
[3]顧佳妮.幼兒園沙水游戲對幼兒自主能力的研究[C]//2020全國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端論壇會議論文集(卷四).[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2020:245-246.
[4]李輝.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游戲活動實施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研究:以H市G區(qū)為例[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