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彤
2月20日,中央和國家機關(guān)警示教育會,通報了近三年來中央和國家機關(guān)查處的45件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典型案例,指出上述問題在一些重點領(lǐng)域、重點人群、重要時段以及各類“圈子”中易發(fā)多發(fā),而且違紀形式更趨隱形變異、花樣翻新。作為一個14億多人口大國的執(zhí)政黨,中國共產(chǎn)黨面臨的執(zhí)政環(huán)境錯綜復雜,“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仍然長期存在。新的趕考路上,深研腐敗產(chǎn)生根源、表現(xiàn)特征以及預(yù)防手段極其重要,只有明其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shè),從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清白做人,干凈做事,不負重托。
“四種危險”指的是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其中,“消極腐敗的危險”無疑是險中之險,關(guān)乎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甚至國家的生死存亡。對于黨員干部而言,“四大考驗”不過關(guān),“四種危險”必然來。而且,他們一旦消極腐敗,必然精神懈怠,必然能力下降,必然脫離群眾。因此,只有打造一支過硬的忠誠干凈擔當?shù)狞h員干部隊伍,黨才能機體健康,國才能長治久安。
黨員干部的不敢腐,來自法紀的震懾;不能腐,來自制度的約束;不想腐,來自身心的修潤,三者互為依托,缺一不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在其《了凡四訓》中寫道:“過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奚必枝枝而伐,葉葉而摘哉?”說的是,所有過錯均由心的準星出現(xiàn)偏差導致,改過務(wù)求治本,猶如一棵毒樹,必須連根拔起才能徹底解決問題,沒必要一點點摘蔫葉、折壞枝。從心上改過,即為“不想腐”的堅實基礎(chǔ)。新時代的廉潔文化建設(shè),倡導和踐行的正是黨員干部通過以德修身,以文潤心,一邊增強抵御各種誘惑的軟實力,一邊增強強基固本的硬本領(lǐng),最終收獲潤物無聲的奇效。
中國自古講究君子慎獨。君子之所以能夠做到慎獨,就是因為修身修到了一定境界,對人世間紛繁復雜的各種事物有了清醒認識和理性判斷,從而產(chǎn)生了拒腐防變的足夠定力。古往今來,貪官遺臭萬年,清官流芳百世。“見賢思齊”被推崇了這么多年,每個時代仍然不乏前“腐”后繼者,留下了那么多足以讓人扼腕嘆息的慘痛教訓,就是因為一個個極具滲透力的誘惑迷亂了人的心智,使得被圍獵者逐漸提起抵御的閘門,心甘情愿地與假惡丑同流合污,享權(quán)力之樂,貪一時之歡,沉醉于位高權(quán)重帶來的快感與虛榮。
不能忽視的是,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shè)的一大難題,是各級黨員干部每年廉政講座聽了不少,腐敗案例看了不少,讀書專班學了不少,但最終的吸收率到底是多少尚未可知,有多少警示真正做到了入腦入心、成為黨員干部心底的戒律和腳下的紅線也未可知。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紀檢部門,一定要徹底摸清腐敗現(xiàn)象滋生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以及黨員干部容易產(chǎn)生心理失衡的關(guān)鍵節(jié)點,然后有針對性地抓好源頭防治和跟蹤提醒,將廉潔文化的“知”,與有效預(yù)防的“行”合二為一,在黨員干部防腐防線最為薄弱時,給與觸及靈魂的警示和第一時間的攔截,使其立即剎車重回正軌,避免失足成恨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