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寶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善于換位思考,走進群眾,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準確了解群眾的所憂所盼。”黨員干部只有經常與群眾換位思考,才能真正擺正自己的位置,把工作做到位,把問題解決好。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觀點。進入新時代,換位思考對領導干部踐行群眾路線、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有重大意義。那么,如何強化換位思考的能力,真正把工作做到位,把問題解決好呢?我認為應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公私之間換位思考
領導干部踐行公私之間的換位思考,應堅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
首先,堅守公私分明的底線。分清公私界限是為官從政的“最低門檻”,領導干部須明確公私邊界,做到“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公私分明、堅守底線,自然公正廉明、“不以私愛害公義”;公私不分、混作一團,易致貪污腐敗、以權謀私。“廉乃政之本”,不撈不占、兩袖清風本是領導干部分內之事、應盡之責,“清官”從來不是對官員隊伍的“奢求”,領導干部莫以“底線”作“頂線”。在落實公私分明的行動路徑上,黨和國家業(yè)已明確“底線思維”,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以零容忍態(tài)度懲治腐敗問題與不正作風,力促各級領導干部分清公私、守住底線。
其次,培養(yǎng)先公后私的基本操守。在公私分明的基礎上,擺對公私的先后順序是為官從政的“行事準則”。領導干部應在“底線”之上做到先公后私、先國后己,不能僅站在“底線”上,雖“不伸手貪腐”但也“不動手作為”?!跋裙笏?、公心至上”并非要求領導干部“以公滅私、存理滅欲”,而是在公共事務領域為公、私分出先后,將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放在首位。領導干部不僅要做公私分明的“清官”,還要做以公為先的“好官”。在落實先公后私的行動路徑上,要大力開展全民性“公義觀”教育,將公私之間換位思考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公民先公后私的認知觀念,使其春風化雨、深入人心。
再次,不懈追求公而忘私的崇高境界?!皣?,公而忘私”是公私之間換位思考中的“至公”。在公私分明、先公后私的基礎上,領導干部應向公而忘私的目標不懈努力?!肮咔Ч?,私者一時?!崩卒h、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等踐行者均印證了“唯有公者留其名”。這些大公無私者之所以能在“底線”與“操守”之上做到“至公”,是因“常將一己作世間公共之物”。對這部分領導干部,“公”要為“私”換位思考?!盀楸娙吮秸?,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痹诼鋵嵐降男袆勇窂缴希骷夵h委和政府要關心、關懷、關愛奮戰(zhàn)在一線、公而忘私的領導干部,做好宣傳表彰,講好英雄故事。
干群之間換位思考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領導干部踐行干群之間的換位思考應努力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要站穩(wěn)人民立場,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領導干部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祛除“官本位”頑疾,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所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強調的是領導干部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lián)系。落實“人民至上”理念,可根據領導干部職業(yè)發(fā)展周期進行規(guī)劃。在選拔任用領導干部階段,注重建立“選賢任能、選仁任德”的用人導向,在衡量個人能力的基礎上,加強對領導干部“人民至上”理念的考察。在選拔任用干部的筆試、面試、政治審查環(huán)節(jié)中,直接、間接甄別其是否具備換位思考干群關系的意識與能力,力爭在源頭上選任更多體恤民情者。采取“限期基層鍛煉”“定期體驗式調研”等方式,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基層、深入民眾、深入實際,努力創(chuàng)造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實績。
另一方面,以廣集民智為推進工作的基本方法。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是為官從政的良方善策?!按笾桥d邦,不過集眾思;大愚誤國,只為好自用。”各級領導干部應集思廣益,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群眾呼聲,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只有讓人民群眾真正參與到國家治理中來,才可有效避免聽證會無人報名、政務網站無人問津的情況。落實“廣集民智”,可采取“廣鋪言路,民意入策”的方式。“廣鋪言路”為征求民意提供必要的“載體”,聽證會議、政務網站、服務熱線等用以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民意入策”為采納民意提供最終的“反饋”,在政策呈現(xiàn)上凸顯出對民智的汲取,以杜絕“耳朵聽,手不做”等自我陶醉式民意征求方法。
在換位思考干群關系中,除以上兩方面,現(xiàn)實中也存在很多需要領導干部和群眾換位思考的情況。只有領導干部和群眾之間互相體諒,才能舉國同心、群策群力。國家治理尤其是基層治理往往情況復雜、問題繁多。領導干部和群眾因意見不一而產生矛盾時,需依法依理溝通協(xié)調。領導干部遇到這種情況時,對確有矛盾者,應沉著應對、積極作為,建立有效的民意表達渠道,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對無理取鬧者,應堅持原則,依法依規(guī)處理。
上級領導和下級干部之間換位思考
上級領導為下級干部換位思考,重在以身作則、善體下情,要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支持下級干部。下級干部為上級領導換位思考,重在聽從指揮、擔當有為。
首先,養(yǎng)成以身作則的工作習慣。以身作則是上級領導踐行換位思考的必然要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鄙霞壌蟾阈问街髁x,下級不免弄虛作假;上級行官僚作風,下級會亦步亦趨;上級縱情享樂,下級會投其所好;上級興奢靡之風,下級會揮霍無度。上級領導應嚴于律己,率先垂范,帶頭“走正道”“做正事”,從而形成“頭雁效應”。
其次,培養(yǎng)善體下情的工作作風和能力。在現(xiàn)實工作中,下級干部難免權小責大,負重過多。上級領導對此應給予體恤,避免層層加碼、文山會海,并改進考核方式,為下級松綁減負。
再次,要守土有責,為官一方就要造福一方。一方面,強化聽從指揮意識?!吧嫌兴?,下有所行”是落實政策的根基,下級干部須認清自身是全局中的一部分,做到把握大局、看齊方向、聽從指揮、聞令而動、令出行隨。另一方面,強化擔當有為精神。下級干部常居貫徹落實上級路線方針的“第一線”,是完善國家治理體系的“排頭兵”,應知責思為、實干擔當。守土有責,以期“保一方平安,強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是下級干部守土盡職的至佳詮釋,也是下級干部對上級領導至真的負責和至美的換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