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制備了阿魏酸(FA)-煙酰胺(NIC)共晶,分析了FA 與NIC 在共晶時及溶液中的氫鍵作用,并研究了FA-NIC 共晶中FA 的水溶性和紫外光照穩(wěn)定性。紅外光譜和Hirshfeld 表面分析結(jié)果表明,F(xiàn)A-NIC 共晶中FA 與NIC 在4 處位置存在氫鍵作用,其強弱順序為Ⅲ(O?H···O)gt;Ⅰ≈Ⅱ( O···H?N) gt;Ⅳ( O···H?C)。FA-NIC 共晶中的FA 比純FA 具有更低的紫外吸收和熒光強度,這說明FA-NIC 共晶在水溶液中并沒有完全解離,F(xiàn)A 與NIC 之間仍然存在氫鍵作用。相比純FA, FA-NIC 共晶中FA 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了88%, FA 的紫外光照穩(wěn)定性提高了12.7%,兩者的提高歸因于FA 與NIC 之間的氫鍵作用。
關(guān)鍵詞:阿魏酸;共晶;Hirshfeld 表面分析;氫鍵;紫外光照
中圖分類號:O641.3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
阿魏酸(Ferulic Acid,F(xiàn)A) 是一種天然植物酚酸,廣泛存在于阿魏草、當(dāng)歸等中草藥及谷物植物的種子和葉片中 [1]。由于分子中存在活潑的酚羥基和甲氧基,F(xiàn)A 具有抗氧化、抗衰、抗炎等重要生物活性,在醫(yī)藥、保健品、化妝品等領(lǐng)域有著廣泛的應(yīng)用 [2-3]。FA的羧基和羥基易于水化,但苯環(huán)及含雙鍵的側(cè)鏈具有較高疏水性,這使得FA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3-4]。在光照條件下,F(xiàn)A 側(cè)鏈中的雙鍵易發(fā)生翻轉(zhuǎn),引起反式-順式光異構(gòu)化,從而導(dǎo)致FA 對光不穩(wěn)定[5]。通過使用固體分散劑、表面活性劑膠束,以及納米包載系統(tǒng)等可以改善FA 的水溶性和光穩(wěn)定性[6-8]。
活性物共晶是利用晶體工程原理將活性物分子與配體分子通過氫鍵、π-π 共軛、范德華力等弱相互作用形成的晶體[9]。在不改變活性物分子結(jié)構(gòu)的前提下,活性物共晶能夠改善活性物的溶解性和穩(wěn)定性等物理化學(xué)性質(zhì)。已有文獻(xiàn)報道FA 能與煙酰胺(NIC)、異煙酰胺、吡喹酮等形成共晶[10-11]。José等[12]用旋蒸法制備了FA-NIC 共晶,研究了FA-NIC 共晶在不同pH 溶液中的溶解性。Aitipamula 等[10]開發(fā)了具有良好水溶性、穩(wěn)定性及緩釋效果的FA-異煙酰胺共晶。?;刍踇13] 通過緩慢溶劑蒸發(fā)法制備了FA-4, 4 聯(lián)吡啶共晶,并利用粉末X射線衍射、紅外光譜和差示掃描量熱技術(shù)對共晶結(jié)構(gòu)進(jìn)行了表征。目前,通過共晶方式改善難溶性活性物的水溶性、穩(wěn)定性及生物利用度已獲得廣泛認(rèn)可[14]。但是,活性物共晶研究大多還集中于共晶制備、結(jié)構(gòu)表征和性質(zhì)測試等方面,關(guān)于共晶組分之間不同弱相互作用關(guān)系的研究還較少,活性物共晶溶解后的存在狀態(tài)也鮮有報道。
本文旨在對FA 與NIC 在共晶和溶解狀態(tài)下的氫鍵作用進(jìn)行研究,考察其與FA 的水溶性和紫外光照穩(wěn)定性之間的關(guān)系。使用紅外光譜和Hirshfeld 表面分析法研究了FA-NIC 共晶中存在的氫鍵作用,采用CrystalExplorer 17.5 軟件計算了FA-NIC 共晶的能量框架圖。相比于純FA,F(xiàn)A-NIC 共晶中FA 具有明顯增強的水溶性和紫外光照穩(wěn)定性。
1 實驗部分
1.1 試劑和原料
FA( 批號C14549352, 純度≥99%) 、NIC( 批號201706271,純度≥99%)和乙醇(批號C15465664,純度≥99%),均購自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實驗用水為超純水。圖1 所示為FA 和NIC 的分子結(jié)構(gòu)式。
1.2 FA-NIC 共晶制備
采用冷卻結(jié)晶法制備FA-NIC 共晶[15]。稱取FA0.194 1 g 和NIC 0.122 2 g,按1∶1 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溶于45 ℃ 的乙醇。所得溶液分別采用一步法、兩步法和三步法降溫冷卻。在一步法中,溶液由45 ℃ 直接降溫至5 ℃,然后恒溫5 h。在兩步法中,溶液首先由45 ℃ 降溫至15 ℃,恒溫1 h;再繼續(xù)降溫至5 ℃,恒溫5 h。在三步法中,溶液首先由45 ℃ 降溫至25 ℃,恒溫1 h;繼續(xù)降溫至15 ℃,恒溫1 h;再繼續(xù)降溫至5 ℃,恒溫5 h。最終析出的晶體經(jīng)過濾和干燥后,得到FA-NIC 共晶。FA-NIC 共晶收率為所得共晶質(zhì)量與初始添加FA 和NIC 總質(zhì)量的比值。
1.3 共晶結(jié)構(gòu)表征
采用D-max2550 型粉末X 射線衍射儀( XRD,日本Rigaku 公司)、HCT-1 型差示掃描量熱儀(DSC,北京恒久公司)分別測定FA-NIC 共晶、FA 及NIC的晶體結(jié)構(gòu)和熔點。X 射線衍射測定范圍為5°~40°,差示掃描量熱溫度測定范圍為25~200 ℃。
1.4 FA-NIC 共晶中的氫鍵和分子間作用能分析
采用INVENIO 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美國Bruker 公司)分別測定FA-NIC 共晶、FA 及NIC 的紅外光譜,掃描范圍為4 000~500 cm?1。采用CrystalExplorer 17.5 軟件繪制FA-NIC 共晶中FA 的3D Hirshfeld 表面,計算不同弱相互作用占比及能量框架圖,能量計算方法為B3LYP,基組為 6-31G (d, p)。
1.5 紫外吸收和熒光光譜測定
使用Shimadzu UV-1800 型紫外光譜儀測定FANIC共晶和純FA 水溶液的紫外吸收曲線,掃描范圍為260~350 nm。使用RF5301 型熒光光譜儀測定FA-NIC 共晶和純FA 水溶液的熒光光譜,激發(fā)波長為320 nm,掃描范圍為350~500 nm。
1.6 溶解度測定
將FA-NIC 共晶和純FA 分別加入到10 mL 水中,超聲30 min 并靜置24 h。上層清液用0.45 μm 濾膜過濾,測定濾液在310 nm 處的紫外吸光度。根據(jù)FA 紫外吸光度-濃度標(biāo)準(zhǔn)曲線,計算FA-NIC 共晶中的FA 和純FA 在水中的溶解度。
1.7 紫外光照穩(wěn)定性測定
使用4.5 W 紫外燈對FA-NIC 共晶及純FA 的水溶液進(jìn)行照射,紫外光波長為290~320 nm。在不同的紫外光照時間,測定樣品在310 nm 處的紫外吸光度。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FA-NIC 共晶的制備條件和共晶結(jié)構(gòu)
在溶液降溫冷卻過程中,活性物分子和配體分子在氫鍵等弱相互作用下共同析出,從而生成活性物共晶?;钚晕锕簿У木Ш诵纬珊途w生長受到溶液溫度、降溫速率、恒溫時間等條件影響[16]。在一步法、兩步法和三步法中,F(xiàn)A-NIC 共晶的收率分別為49.96%、51.01% 和51.21%,表明溶液在不同的降溫冷卻條件下FA-NIC 共晶收率沒有明顯差異,但FANIC共晶出現(xiàn)不同的晶體形貌。如圖2 所示,一步法得到的FA-NIC 共晶為粒徑約1~2 mm 的球狀顆粒,兩步法的共晶顆粒變小并出現(xiàn)少量絮狀晶體,而三步法得到的大多為絮狀晶體。在一步法中,溶液溫度由45 ℃直接降至5 ℃,過飽和度的突變會使晶核形成和晶體生長速度快,容易生成粒徑較大的球狀顆粒,甚至出現(xiàn)顆粒聚集現(xiàn)象。在兩步法和三步法中,中間冷卻時溶液也會析出少量粒徑較小的球狀顆粒。相比直接降溫至5 ℃,中間降溫階段會促使FA-NIC 共晶在二維方向上生長并產(chǎn)生一定的交聯(lián)。因此,溶液多步降溫冷卻條件有利于生成絮狀FA-NIC 共晶。在硝仿肼結(jié)晶工藝研究中,汪惠英[17]報道過晶體形貌隨降溫冷卻條件變化的類似結(jié)果。
不同的降溫冷卻條件得到的FA-NIC 共晶具有相同的X 射線衍射特征和熔點。圖3 所示為FANIC共晶的X 射線衍射和差示掃描量熱曲線。在13.7°和16.2°, FA-NIC 共晶出現(xiàn)了2 個新的X 射線衍射峰,而FA 和NIC 原來的特征衍射峰強度減弱,甚至部分消失。X 射線衍射曲線的變化表明FANIC共晶具有不同于原成分的晶體結(jié)構(gòu)[10,12]。FA 和NIC 的熔點分別為169.8 ℃ 和127.6 ℃,而FA-NIC共晶的熔點為122.8 ℃。在FA-NIC 共晶樣品中,單一熔點的出現(xiàn)說明FA 和NIC 并不是物理混合,而是形成了共晶結(jié)構(gòu)。相比于FA 和NIC,F(xiàn)A-NIC 共晶的熔點較低與其X 射線衍射峰強度減弱相一致。Schultheiss 等[18] 報道約39% 活性物共晶的熔點低于原成分的熔點。在共晶樣品中,活性物分子與配體分子之間的弱相互作用會改變原成分的晶體結(jié)構(gòu),有利于生成結(jié)晶度低、晶體強度弱的共晶結(jié)構(gòu)。
2.2 FA-NIC 共晶中的氫鍵作用
紅外光譜技術(shù)可以用來檢測FA-NIC 共晶中成分之間的氫鍵作用[14]。FA 和NIC 分子中存在羥基、羰基和胺基,這些活潑基團之間能夠形成氫鍵作用。如圖4 所示,F(xiàn)A 在3 436 cm?1 處的羥基吸收峰與NIC 在3 366 cm?1 處的胺基吸收峰共同偏移至FA-NIC 共晶的3 428 cm?1 處,F(xiàn)A 在1 692 cm?1 和NIC在1 698 cm?1處的羰基吸收峰共同偏移至FA-NIC 共晶的1 679 cm?1 處。這些紅外特征吸收峰的變化說明,F(xiàn)A 的羥基、羰基與NIC 的胺基、羰基發(fā)生了氫鍵作用。同時,在FA-NIC 共晶的3 515 cm?1處出現(xiàn)新的紅外吸收峰,這與文獻(xiàn)[19] 報道的活性物共晶的紅外光譜結(jié)果一致。
在晶體工程領(lǐng)域,Hirshfeld 表面分析是一種可視化并定量檢測晶體成分分子間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20]。圖5 示出了FA-NIC 共晶分子的3D Hirshfeld表面,深紅色或淡紅色圓斑點表示FA 與NIC 的氫鍵作用位點,白色區(qū)域和藍(lán)色區(qū)域表示FA 與其他遠(yuǎn)距離弱分子間作用。在FA-NIC 共晶中,F(xiàn)A 與NIC 有4 處存在氫鍵作用, 如圖5( a) 所示的Ⅰ、Ⅱ、Ⅲ、Ⅳ處。Ⅰ、Ⅱ處表示FA 羰基上的O 原子作為氫鍵受體與NIC 胺基上的H 原子形成氫鍵作用(O···H?N),Ⅲ位置是FA 中的羧羥基作為氫鍵供體與NIC 羰基上的O 原子存在氫鍵聯(lián)系( O?H···O) , Ⅳ 位置是FA 中羧羥基上的O 原子作為氫鍵受體與NIC 吡啶環(huán)上的次甲基存在氫鍵作用(O···H?C)。通過比較紅色斑點的面積大小及顏色深淺,發(fā)現(xiàn)4 處氫鍵作用的強弱順序為Ⅲ( O?H···O) gt;Ⅰ≈Ⅱ( O···H?N) gt;Ⅳ( O···H?C) 。在純FA 的分子間作用中, O···H和C···H 兩種氫鍵作用分別占比29.7%和12.2%。在FA-NIC 共晶中,O···H 和C···H 兩種氫鍵作用分別占比34.8% 和7.9%,同時新增1.5% 的N···H 氫鍵作用。FA-NIC 共晶和純FA 中總氫鍵作用分別占比44.2% 和41.9%,這說明FA-NIC 共晶比純FA存在更強的氫鍵作用[21]。
FA-NIC 共晶的能量框架圖不僅可以顯示同一晶層和相鄰晶層的FA 與NIC 存在分子間相互作用,而且能夠展現(xiàn)分子間作用能[22]。采用CrystalExplorer17.5 軟件計算了FA-NIC共晶的能量框架圖,如圖5(b)所示。其中藍(lán)色圓柱的粗細(xì)代表分子間作用能的大小,圓柱越粗說明分子間作用能越大。在同一晶層內(nèi),F(xiàn)A 與NIC 之間的藍(lán)色粗圓柱說明,F(xiàn)A 與NIC 兩種分子之間形成了較強的氫鍵作用。在相鄰晶層之間,F(xiàn)A 與NIC 之間存在多個藍(lán)色細(xì)圓柱,這說明不同晶層之間的分子間作用能較弱。馬得佳[22]計算了4 種布洛芬-吡啶衍生物鹽的能量框架圖,發(fā)現(xiàn)晶層內(nèi)分子間作用能大于晶層之間的次級相互作用能,與本文結(jié)果類似。
2.3 FA-NIC 共晶的紫外吸收和熒光光譜
使用紫外吸收和熒光光譜技術(shù)研究了FANIC共晶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狀態(tài)。FA 分子含有苯環(huán)和雙鍵,分子結(jié)構(gòu)具有高度共軛性,因此FA 具有特征紫外吸收和熒光光譜。如圖6 所示,純FA 水溶液在310 nm 和289 nm 處有2 個紫外吸收峰,分別對應(yīng)于肉桂?;头恿u基的π-π*躍遷,同時在425 nm 附近有較強的熒光發(fā)射峰[23]。當(dāng)FA-NIC 共晶溶于水后,F(xiàn)A-NIC 共晶同樣具有較強的紫外吸收和熒光光譜,但其強度均比純FA 低。由FA-NIC 共晶的能量框架圖可知,F(xiàn)A-NIC 共晶在不同晶層之間具有較弱的分子間作用能,這有助于FA-NIC 共晶在水中的溶解。但是,F(xiàn)A-NIC 共晶比純FA 表現(xiàn)出較低的紫外吸收和熒光強度,這說明FA-NIC 共晶在水溶液中并沒有完全解離,F(xiàn)A 與NIC 之間仍然保持氫鍵作用。在FA 與NIC 形成的Ⅰ~Ⅳ處氫鍵作用中,F(xiàn)A 側(cè)鏈中的羧基與NIC 的胺基及羰基的氫鍵聯(lián)系會降低FA 分子的共軛性,也會對FA 的熒光產(chǎn)生淬滅效應(yīng),從而減弱FA 的紫外吸收和熒光強度[23-24]。
2.4 FA-NIC 共晶的溶解度
FA 分子的高度共軛疏水結(jié)構(gòu)導(dǎo)致其水溶性很差。純FA 在水中的溶解度為0.52 mg/mL,而FANIC共晶中FA 在水中的溶解度為0.98 mg/mL,F(xiàn)ANIC共晶中的FA 比純FA 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了約88%。相比純FA,F(xiàn)A-NIC 共晶的晶體強度較弱、晶層間作用能較低,這有助于FA-NIC 共晶在水中的溶解。同時,F(xiàn)A 與NIC 之間的氫鍵作用會增強FANIC共晶與水的整體親和力,促進(jìn)FA 的溶劑化程度。所以,F(xiàn)A-NIC 共晶中FA 溶解度的提高與FANIC的共晶結(jié)構(gòu)和FA 的溶劑化密切相關(guān)[25]。
2.5 FA-NIC 共晶的紫外光照穩(wěn)定性
紫外光照會誘導(dǎo)FA 發(fā)生光異構(gòu)化,由共軛程度較高的反式構(gòu)型轉(zhuǎn)變?yōu)楣曹棾潭容^低的順式構(gòu)型,這會導(dǎo)致FA 發(fā)生光降解[5]。圖7 所示為FA-NIC 共晶及純FA 在310 nm 處的相對紫外吸收強度隨紫外光照時間的變化曲線。310 nm 處FA 紫外吸光度的降低用來表示FA 的降解率[26]。在初始10 min,約21% 的純FA 發(fā)生降解,而FA-NIC 共晶中FA 僅有約11% 發(fā)生降解。在60 min,F(xiàn)A-NIC 共晶中FA 及純FA 的降解均接近平衡,兩者降解率分別為18.5%和31.2%。相比于純FA,F(xiàn)A-NIC 共晶中FA 的紫外光照穩(wěn)定性提高了12.7%。在紫外光照下,F(xiàn)A 側(cè)鏈雙鍵中的兩個sp2 碳原子沿碳碳鍵旋轉(zhuǎn),2 個p 軌道由sp2 態(tài)轉(zhuǎn)變?yōu)榇怪狈较虻膒2 態(tài)[5]。所以,紫外光照會誘導(dǎo)FA 側(cè)鏈雙鍵翻轉(zhuǎn)而發(fā)生光異構(gòu)化, 導(dǎo)致FA 對紫外光照不穩(wěn)定。在FA-NIC 共晶中, 由于FA 的羧基與NIC 的羰基及胺基存在氫鍵作用,這會對FA 的光異構(gòu)化帶來空間阻礙,從而提高FA 的紫外光照穩(wěn)定性[27]。
3 結(jié) 論
(1)Hirshfeld 表面分析結(jié)果表明,在FA-NIC 共晶中,F(xiàn)A 與NIC 之間在4 個位置處存在氫鍵作用,其強弱順序為Ⅲ( O?H···O) gt;Ⅰ≈Ⅱ( O···H?N) gt;Ⅳ(O···H?C)。
(2)紫外吸收和熒光光譜結(jié)果表明,F(xiàn)A-NIC 共晶在水溶液中并沒有完全解離,F(xiàn)A 與NIC 之間仍然保持氫鍵作用。
(3)FA 與NIC 之間的氫鍵作用會提高FA 的溶劑化程度,阻礙FA 的光異構(gòu)化,從而顯著提高FANIC共晶中FA 的水溶性和紫外光照穩(wěn)定性。
(4)上述研究結(jié)果不僅證實了FA-NIC 共晶的氫鍵作用及其對FA 的水溶性和紫外光照穩(wěn)定性的影響,還為通過共晶方式提高難溶性活性物的水溶性及穩(wěn)定性等物理化學(xué)性質(zhì)提供有益指導(dǎo)。
參考文獻(xiàn):
[ 1 ]張欣, 高增平. 阿魏酸的研究進(jìn)展[J]. 中國現(xiàn)代中藥,2020, 22(1): 138-147.
[ 2 ]MACHACZKA M. Recent advances in biological activity,new formulations and prodrugs of ferulic acid[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1, 22(23): 12889.
[ 3 ]劉珂?zhèn)ィ?傅茂潤. 阿魏酸的研究進(jìn)展[J]. 江蘇調(diào)味副食品,2016(1): 7-10.
[ 4 ]WANG J, CAO Y, SUN B,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inclusioncomplex of trans-ferulic acid and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J]. Food Chemistry, 2011, 124(3): 1069-1075.
[ 5 ]任淑萌. 阿魏酸的降解作用規(guī)律和機理研究及其在藥物質(zhì)量控制中的應(yīng)用[D]. 石家莊: 河北醫(yī)科大學(xué), 2009.
[ 6 ]HUANG W D, YANG Y Y, ZHAO B W, et al. Fast dissolvingof ferulic acid via electrospun ternary amorphouscomposites produced by a coaxial process[J]. Pharmaceutics,2018, 10(3): 115.
[ 7 ]LI L, LIU Y, XUE Y, et al. Preparation of a ferulicacid–phospholipid complex to improve solubility, dissolution,and B16F10 cellular melanogenesis inhibitionactivity[J]. 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 2017, 11: 26.
[ 8 ]鄧夢潔, 易國斌, 呂冉, 等. 阿魏酸納米醇質(zhì)體的制備、表征及體外經(jīng)皮吸收研究[J]. 日用化學(xué)工業(yè), 2023, 53(11):1285-1292.
[ 9 ]張寶喜, 張麗, 龔寧波, 等. 2 種異煙肼共晶的結(jié)構(gòu)分析及Hirshfeld[J]. 醫(yī)藥導(dǎo)報, 2018, 37(1): 12-15.
[10]AITIPAMULA S, DAS S. Cocrystal formulations: A casestudy of topical formulations consisting of ferulic acidcocrystals[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2020, 149(8): 95-104.
[11]YANG S Y, LIU Q W, JI W W, et al. Cocrystals of praziquantelwith phenolic acids: Discovery, characterization,and evaluation[J]. Molecules, 2022, 27(6): 2022.
[12]JOSé V C J, SANTOS J A B D, LINS T B, et al. A newferulic acid-nicotinamide cocrystal with improved solubilityand dissolution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Sciences, 2019, 109(3): 1330-1337.
[13]?;刍? 阿魏酸和 4, 4- 聯(lián)吡啶藥物共晶的合成及表征[J]. 中國化工貿(mào)易, 2021, 2(1): 219-221.
[14]俞丹青, 盛重義, 鄒佳新, 等. 藥物共晶及其設(shè)計篩選的研究進(jìn)展[J]. 廣東化工, 2016, 43(23): 61-62.
[15]關(guān)丹熒子. 曲霉屬真菌來源的活性物質(zhì)和兩種中藥活性成分共晶的研究[D].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xué), 2021.
[16]李延頔, 何雪蓮, 黃宇, 等. 單鏈聚乙烯在石墨烯二維表面結(jié)晶的分子模擬[J]. 華東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6, 42(5): 594-600.
[17]汪惠英. 硝仿肼的降感技術(shù)研究及硝仿新合成方法的探索[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學(xué), 2014.
[18]SCHULTHEISS N, NEWMAN A. Pharmaceutical cocrystalsand thei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J]. CrystalGrowth amp; Design, 2009, 9(6): 2950-2967.
[19]INDUMATHI S, SAMEER V D. Crystal engineering ofcurcumin with salicylic acid and hydroxyquinol as coformers[J]. Crystal Growth amp; Design, 2017, 17(7): 3974-3988.
[20]MCKINNON J J, MITCHELL A S, SPACKMAN M A, etal. Hirshfeld surfaces: A new tool for visualising andexploring molecular crystals[J]. Chemistry A EuropeanJournal, 1998, 4(11): 2136-2141.
[21]高蕾, 張憲瑞, 葉美麟, 等. 一種沃替西汀-布洛芬藥藥新鹽的晶體結(jié)構(gòu)、表征及Hirshfeld 表面分析[J]. 科學(xué)技術(shù)與工程, 2018, 18(35): 1671-1815.
[22]馬得佳. 布洛芬鹽的設(shè)計合成與分析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學(xué), 2019.
[23]WANG X, ZHANG S, ZHAO H, et al. Spectroscopicinvestigation into the binding of ferulic acid with sodiumdeoxycholate: Hydrophobic force versus hydrogenbonding[J]. Langmuir, 2021, 37(4): 1420-1428.
[24]PATRA D, AHMADIEH D, ARIDI R. Study on interactionof bile salts with curcumin and curcumin embedded indipalmit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liposome[J]. Colloidsamp; Surfaces B, 2013, 110(4): 296-304.
[25]孫晶晶, 賈麗娜, 林波, 等. 藥物-藥物共晶的研究進(jìn)展[J].化工學(xué)報, 2021, 72(2): 828-840
[26]高瑞英, 傅中, 慕丹, 等. 阿魏酸/α-環(huán)糊精包合物的穩(wěn)定性及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2010, 31(4): 152-155.
[27]VIKTORYIA N, KSENIYA H, ALIAKSANDR K, et al.Chitosan-hydroxycinnamic acid conjugates: Synthesis, photostabilityand phytotoxicity to seed germination ofbarley[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22,139(14): 1235-1249.
(責(zé)任編輯:張欣)
基金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22273022)